(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学案5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本课考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考查重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 关注热点:关注我国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关注我国物价指数(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动;关注美国金融危机三周年等。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是用于________的劳动产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商品的二因素
2、,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________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3)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________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4)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 2.价值规律理论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商品交
3、换要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价格围绕________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地使________________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实现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关于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比较 基本观点 斯密 ①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 ②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③二元劳动价值论——有时认为,商品
4、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交换价值决定价值) 李 嘉 图 ①纠正了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认识中错误的方面,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②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③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马 克 思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③商品的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
5、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②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的生产 (1)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3)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
6、_的生产和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 2.剩余价值的实现 (1)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________资本、________资本和______资本三种形式。 (2)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________________,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3)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3.剩余价值的分割 (1)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 (2)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_
7、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分割。 特别提醒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也揭示了资本主义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4.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____________;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1.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___________
8、___的危机。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危机给生产带来的破坏,使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强制性地得到调整,从而使________________进行下去。但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___,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 (4)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________—萧条—________—高涨等几个阶段。 2.意义 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________和________,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
9、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命题角度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探究一] (2011·天津文综)“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
10、
11、 命题角度二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探究二] 读图,回答问题。 (1)图1与图2各反映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哪种方法?
12、 (2)请说明在图2中,资本家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
13、
14、 命题角度三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探究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常常出现如下现象:牧场主将牛奶倒入大海;农场主将土豆翻入地下当作肥料,拿玉米棒子当作燃料;织布厂将成匹的布烧掉;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因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异常窘迫。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15、
16、 (2)怎样理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17、
18、 1.材料一 2011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二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
19、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1)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关内容,简述我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理由。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现代企业发展有何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差,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些汽车生
20、产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风险。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可能达两成。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现象。 3.目前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 受多晶硅市场的驱动,2006年开始,国内掀起投资多晶硅项目的热潮。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投产,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若这些产能全部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目前,我国的多晶硅行业生产技术落后、成本高(我国多晶硅70美元/公斤,国外30~50美元/公斤)、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据专家预测,该行业即将
21、经历大洗牌,有些企业面临转产或者倒闭的命运。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价值规律的理论,结合上图,对材料加以分析。 4.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割分别作了经典阐述,如:(一)劳动力是商品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劳动力在使用中既创造自身价值(工资)又创造剩余价值,这科学地解决了李嘉图体系所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揭示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二)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最重要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三)资本家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并获得更多
22、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快速的资本周转,同时要尽力克服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矛盾所带来的不利条件等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我们认清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明确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使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更大的价值创造提供了借鉴意义,试结合上述观点加以分析说明。(至少三点) 5.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
23、机中,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马克思预言了一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上一种猜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做媒介而赚到钱。”“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升级后,资本人格化自我膨胀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逻辑,脱离实际经济逻辑,从而反过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伤害,成为自己的敌人。” 请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运用经济学常识分析马克思的上述预言。 答案 课前准备区 一、1.(1)交换 使用价值 价值 (2)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 (3)大于 (4)一般等价物 2.(1)社会必要劳动
24、时间 价值量相等 (2)价值 (3)①社会资源 ②劳动生产率 ③优胜劣汰 二、1.(1)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3)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2.(1)货币 生产 商品 (2)价值增殖 3.(1)产业资本家 商业资本家 (2)农业资本家 土地所有者 4.获得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 雇佣工人 三、1.(1)相对过剩 (2)基本矛盾 (3)资本主义再生产 基本矛盾 (4)危机 复苏 2.实质 根源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2)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3)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
25、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探究二 (1)图1反映的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图2反映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图2中资本家在工人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获取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解析 从图示和设问中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剩余价值的生产。第(1)问,比较容易回答,图1是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手段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图2是通过工作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2)问,其实
26、主要回答出通过什么手段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自然就应该从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努力。 探究三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扎实地掌握
27、教材基础知识。第(1)问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可按教材知识组织答案,注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第(2)问考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可根据教材知识回答。 课后练习区 1.(1)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必须要尊重劳动,提高劳动的报酬。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在初次分配阶段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
28、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效益。 2.(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市场旺盛需求必然刺激汽车业的投资急剧扩张。 (2)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汽车生产企业也将面临优胜劣汰的选择。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汽车行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4)我国的汽车行业要依靠科
29、技进步、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当多晶硅价格上涨时,引发投资热潮,资源流入该行业。反之,价格下降,资源将流出该行业,说明价值规律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多晶硅的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说明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在竞争中,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处于有利地位,有些企业面临转产或者倒闭的命运,说明价值规律可以实现优胜劣汰。 4.(1)“劳动力是商品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揭示了人对社
30、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完善劳动力市场,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中的巨大潜力,逐步消除妨碍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提示我们要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等手段获得更高的价值追求。(3)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越多。提示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立足市场需求,科学运作企业资本,在竞争中取胜。(4)社会化生产是以社会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社会化生产所需的比例关系经常被破坏,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示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
31、制为基础,要保持不同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一定的合理比例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5.(1)马克思在经济危机理论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这对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所预言的正确性。 (2)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类似于美国金融危机还会爆发。 (3)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资本主义制度终将因资本家私有的无限膨胀而导致其内部矛盾的解体而宣告终结。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且准确地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组织答案时应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一事实,从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周期性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等方面分析说明即可。 8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示范文本.docx
- 2025年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区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docx
- 2025年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docx
- 2025年员工住房资金借贷合同.docx
- 2025年轻钢建筑施工合同示例.docx
- 2025年网络推广托管合同.docx
- 2025年简明个人借款正式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房产按揭贷款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技术合同争议调解.docx
- 2025年电子版城市住宅租赁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简易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docx
- 2025年投资顾问服务合同实例.docx
- 2025年经销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工业项目设计合同样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