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2340739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索复习知识、提升能力。遇到的疑难问题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学案要求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课 题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预习案】相关知识要点并独立构建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学生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重难点 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 【预习案】 一、 考点点击 1.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并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构建知识体系 三、易错点剖析 1.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2.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3.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4.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5.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一:(2016·全国Ⅲ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

4、《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探究二:(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卷

5、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6、 探究三:(2015年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

7、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训练案】 1.(2016·北京卷·25)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8、 D. ③④ 2.(2016·天津卷·11)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2016·江苏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

9、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4.(2015年江苏卷20)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5.(2015年广东卷32)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

10、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4·安徽卷7)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

11、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7.(2014·江苏卷22)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12、 D.③④ 8.(2014·福建卷29)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导学案答案 【预习案】 二、依据教材自行构建知识体

13、系 三、易错点剖析 1.错。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不能一味认同。 2.错。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3.错。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4.错。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5.错。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探究案】 探究一: 【答案】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

14、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探究二: 【答案】(1)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探究三: 【答案】 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训练案】 1——8 C B B B A D D C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