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016283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问题导学 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响 活动与探究 材料 《日本大化改新诏》 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 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 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其三曰,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

2、束…… ——《日本书纪》第二十五卷 (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 (2)材料中体现了日本在向外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3)探究材料中的措施对日本历史产生的影响。 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组建新政权,是能够成功的前提。 (3)日本民族对先进文明积极学习、善于利用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4)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3、 A.吸收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 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2.大化改新过程中,日本确立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地位的手段是(  ) A.编纂历史,利用神话传说 B.发动武装政变 C.制定律令,完备国家体制 D.仿效唐朝皇帝制度 3.大化改新是日本文明形成的标志,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其得以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原因是(  ) A.改革措施全面而完备 B.建立了以改革派为首的新政权 C.新政权颁布了完备的法令 D.归国留学生的支持 二、非选择题 4.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

4、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展现从中国流传至日本的文化千年传承的历史演进,以重现历史的方式来纪念那些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先驱。 请回答: (1)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成为可能的条件是什么? (2)日本的遣唐使是抱着什么目的来中国的? (3)遣唐使在中国都进行了哪些活动? (4)遣唐使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问题导学】 活动与探究:(1)提示:①措施: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②关系: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 (2)提示:不是照搬,而是学习和保留相结合。 (3)提示:使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

5、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当堂检测】 1.A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尤其要考虑到日本要“促进自身发展”方面,即日本为了吸收先进文化,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故选A项。 2.A 解析:编纂历史的目的是利用神话传说神化天皇,加强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3.B 解析:大化改新的最关键前提是改革派发动政变,消灭了中央豪族,组成了新政府。 4.参考答案:(1)两国同处于东亚,一衣带水;中国文明在当时比较先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日本自身的努力(为了达到目的不畏艰险的精神)。 (2)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促进自身发展。 (3)将大批礼品赠予唐朝;学习唐朝的文化和生活风俗。 (4)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了日本社会向前发展。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