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09892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目标导航] 1.结合历史背景,阐述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重点) 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难点) 一、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1)社会上:人人都是天主教徒,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政治上 ①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②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3)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土地的1/3,

2、甚至更多。 2.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14、15世纪,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却受到天主教会的阻碍。 3.天主教会的腐朽堕落:从西欧各国搜刮巨额财富,并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4.德国社会矛盾的焦点:德国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天主教会成为德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知识点拨] 1.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思想控制力,干预各国政治、垄断文化教育、控制人的生活,其根本目的是确立教会组织的独裁统治和独尊地位。 2.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14~16

3、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内容 国家 人物 内容 影响或特点 德国 马丁·路德 (1)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根据。 (2)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1)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2)德语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3)创立了主要在德国、北欧传播的路德教 瑞士 加尔文 (1)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2)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并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3)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4)把日内瓦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1)教义

4、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2)教会组织更为严密,很快传播到法国、尼德兰、英国等国 英国 亨利八世 建立民族教会,通过《至尊法案》,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1)改革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2)具有不彻底性,保留较多天主教成分 伊丽莎白一世 重申《至尊法案》,通过《三十九条信纲》,把《圣经》定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思维点拨] 1.天主教统治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新旧文明的矛盾冲突加剧、德意志近代化的发展要求,这一切决定了宗教改革必然首先在德意志地区展开。 2.教会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的愤怒,成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3.加尔文

5、宗教改革中符合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 (1)他认为发财致富的人是上帝的选民,获得上帝的恩赐等。 (2)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获得事业的成功,并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美德。 三、影响与评价 1.教会改革 (1)措施 ①革除天主教会内部弊端。 ②宣布教皇是宗教事务的最高权威。 ③加强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创立耶稣会。 (2)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 ②耶稣会既充当了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2.宗教宽容 (1)背景 ①各教会之间争论、迫害和战争不断。 ②有识之士呼吁给予人民“良心的自由”。 (

6、2)概况 ①德国:1555年,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 ②法国:1598年,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 3.评价 (1)积极意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2)问题与前景 ①宗教迫害与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②实现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深化认知]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因信称义”是对基督教教义的继承和发展,其产生植根于西欧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是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发展的反映

7、。 [历史认识] 正确认识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 (1)从其原因看,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反对奢侈腐化,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史论要旨] 1.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思想,加尔文宗教改革提出先定论观点。 3.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知识图示] 主题一 宗教改革的背景 史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

8、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①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一位西班牙官员 史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②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史料三 许多修道院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伊拉斯谟 [史料解读] ①表明天主教会搜刮了巨额财富。 ②说明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思想不择手段。 ③表明天主教会腐败不堪。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这位西班牙官员对天主教会的观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提示 实质:天主教

9、会已成为赚钱敛财的机器。 (2)从史料二看,天主教是怎样维护其统治的? 提示 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3)结合对上述史料的理解,谈谈你对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的认识。 提示 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已腐化堕落,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 宗教改革的背景 (1)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方面)。 (2)可能性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③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

10、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⑤直接因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主题二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 史料一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正气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①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史料二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天主教

11、制,代之以共和式的②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以上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史料解读] ①“赎罪券”中的“罪”:基督教认为人类从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的旨意,开始堕落,犯有“原罪”,具有罪性。以后又不断违背上帝的规条,不断地产生罪行。上帝为了拯救人类,特意派他的儿子耶稣将上帝的旨意传达给人类。上帝以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方式来替人类赎罪。耶稣付上罪的代价后,人类只要信仰基督耶稣,就可以赎罪得救,在末日审判时

12、被上帝称为“义人”。 ②指教会惟一首脑是基督,教友一律平等。执掌教务的人一律由教友代表推荐。 [问题思考] (1)通过史料一,马丁·路德认为“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 提示 实质: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2)结合史料一、二,分析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并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提示 相同:否定罗马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简化教会仪式。不同:加尔文主张“先定论”;鼓励经商致富。 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3)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你认

13、为这种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是对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尊重(或相信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 ①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②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学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是真正决定一切的基础。 ③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

14、神圣性;加尔文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④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1.(2017·昆明模拟)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导致了(  ) A.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B.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 C.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

15、 D.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15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王权与天主教会在经济上的矛盾,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14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王权的政治革命,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信仰问题,故D项错误。 2.(2018·银川质检)“路德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  ) A.购买“赎罪券” B.“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C.实现教会的民主化 D.虔诚信仰天主教会 答案 B

16、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教会的“因行称义”,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故B项正确。 3.(2017·邵阳模拟)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新教强调“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4.(2017·常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7、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叛逆和异端,随时会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当一个人被认定为“异端”时,便会受到许多酷刑的折磨。例如,一个叫托马斯·萨默的商人被抓住私藏德意志新教领袖马丁·路德的著作,最后被乱石砸死。——摘编自丹尼尔·迪尔《人类酷刑史》 材料二 这福音(《圣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被认为是上帝的原始话语)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摘编自马丁·路德《论基督

18、徒的自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世纪基督教的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人的灵魂得救的问题上,天主教会和路德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案 (1)成为控制和禁锢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工具;追求“权力”和“金钱”,成为教会窃取财富、维护权威的工具;从精神上控制、从物质上搜刮民众。 (2)不同: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路德则主张“因信称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天主教的地位、对财富的追求、对民众的控制与掠夺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其核心主张即可。 [基础达标] 1.(2017·北京海淀模拟)

19、15世纪后期以来,古登堡(注: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进行讨论和争论,阅读《圣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上述材料推断(  ) A.科学知识为神职人员垄断 B.宗教迷信在欧洲广泛流行 C.文艺复兴开阔了人们视野 D.印刷技术推动了宗教改革 答案 D 解析 古登堡版《圣经》是活字印刷术,《圣经》的发行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圣经》,推动了以后的宗教改革,故D项正确。 2.(2018·济宁模拟)《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

20、”。这种“曲解”(  ) 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答案 C 解析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宗教,故C项正确。 3.(2017·娄底模拟)马丁·路德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教皇和教会没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信仰即可得救,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由教会做中介,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等等。这些主张(  ) A.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 B.巩固了文艺复兴的成果 C.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表达了民主政治

21、的理念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可以看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材料中“简化形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故C项正确。 4.(2017·淄博模拟)有学者认为“相对于路德的只把上帝等同于人的信仰,使人在获得思想的神圣性同时而牺牲了人的行动的自由的宗教思想,加尔文的让上帝直接呈现于世俗生活、日常生活和职业劳动中,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的宗教思想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加尔文的思想主张(  ) A.与路德的主张有着本质不同 B.比路德的思想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C.限制了人们精神信仰的自

22、由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的宗教思想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可看出加尔文的理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了辩护,故D项正确。 5.(2018·兰州高二检测)在英王亨利八世统治时期,英国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上述举动的实质是(  ) A.英国的宗教信仰与天主教会主张的冲突 B.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斗争 C.英王与罗马教皇的斗争 D.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答案 D 解析 亨利八世改革实质上是争夺在英国的对教会组织的控制权与主导权,体现了教权高于王权,还是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之争。故本题

23、选D。 6.(2017·北京朝阳模拟)英国的法令宣布“凡不承认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年)对教会的最高权威或不参加国教礼拜、秘密采取非法仪式者,驱逐出境”。那些被驱逐者中的许多勇敢者宁愿“在一个遥远的荒原上享受自由,也不愿在纷争家园的安逸中忍受奴役”。他们多是(  ) A.旧贵族B.新贵族C.清教徒D.工场主 答案 C 解析 16世纪随着加尔文教义的传播,一些英国人又脱离圣公会(英国国教会)成为分离派清教徒,他们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精神独立,不承认英国国王的宗教领袖地位,所以被驱逐,故C项正确。 [能力提升] 7.(2017·云南统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24、从这个意义上说,他(马丁·路德)是上帝的历史工具。路德自己曾以鲜明形象的比喻做过绝妙的解释,他说,上帝就像牵着一头瞎马似地将他带进了历史的事变之中。 材料二 他既没有一个历史性的思想纲领,也没有一项震撼世界的组织计划,他只是他自己。他走他自己的路,信仰的抉择不可回避地落到了他的头上,他只是为实现它而坚持斗争。正因为这样,他才如此独具一格:正因为如此,他比那些系统的理论家和历史运动的组织者更使人感到亲近;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决不能脱离他个人的道路来评判他的功过。 ——汉斯《路德传》 (1)材料一认为推动宗教改革的力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2)根据所学的知识,你是否同意材料

25、二所说的“他既没有一个历史性的思想纲领,也没有一项震撼世界的组织计划”?说明你的理由。材料二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材料一认为推动宗教改革的力量是上帝。 不同意这个观点。宗教改革是德意志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马丁·路德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引领作用。 (2)示例 不同意材料的观点。 马丁·路德虽然没有系统、明确地提出他的思想纲领和行动计划,但他的言论已经包含了他的改革主张,他也以实际行动带领和影响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改革运动中。 同意材料的观点。 马丁·路德的言论都属于他个人的内心独白,他确实没有系统地提出过思想纲领或行动计划。 启示:坚定信仰;忠于自己的内心;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评价历史人物要充分考虑人物的个性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上帝就像牵着一头瞎马似地将他带进了历史的事变之中”概括即可;第二小问,首先说明自己的观点,再从时代背景、马丁·路德个人的角度分析理由。第(2)问,观点及原因,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评价,首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启示从马丁·路德的精神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等方面分析。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