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练习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267032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练习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练习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练习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练习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练习 岳麓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4课 理性之光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卷Ⅲ)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原来参加宫廷聚会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各种话题,这说明启蒙思想开始流行,而且由所学知识知道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故选A;

2、参加宫廷聚会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不代表普及民间,排除B;C、D两项与史实不符,应排除。 答案:A 2.(2018·山东寿光一中高二月考)“我们的时代是最幸福的时期,皇帝、国王、王子富有人情味地从他们令人敬畏的高位上走下来。宗教扯去了它牧师的外衣,直接以其神圣的本质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热爱和思想自由正在成为最高原则。”材料中“我们的时代”(  ) 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 B.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灵为中心 C.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D.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解析:“皇帝、国王、王子富有人情味地从他们令人敬畏的高位上走下来”

3、表明王权受到了削弱,平等思想得到传播;“宗教扯去了它牧师的外衣,直接以其神圣的本质出现”体现了突破宗教神学的束缚,理性得到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热爱和思想自由正在成为最高原则”则反映了自由思想的传播,由此判断当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D项正确;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指的是智者运动,A项错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灵为中心是文艺复兴,B项错误;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的是宗教改革,C项错误。 答案:D 3.“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他探究的是法律的精神实质,其法律著作为《论法的精神》。由此可知,D项正确。 答案:D 4.“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论述出自(  )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种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各种权力之间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分权

5、制衡”,这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 答案:B 5.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 A.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他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解析: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所以他才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并不是伏尔泰,而是孟德斯鸠。倡导“社会契约论”和“

6、人民主权论”的是卢梭。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的是康德。 答案:C 6.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由该观点可知(  ) A.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C.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D.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解析:由材料信息“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7.(2019·安徽淮北一中高二月考)启蒙思想家康德说:“

7、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D.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 解析:从材料中的“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可知,康德认

8、为启蒙运动会推动人们思想解放,进而进行政治变革来实现政治理想,B项正确;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A项错误;C、D两项夸大了思想启蒙的影响,不符合康德的意思表现,排除。 答案:B 8.“人文精神”即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的价值。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C.“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解析:“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强调的是理性,符合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故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主张,

9、A项错误;“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精神主张,C项错误;“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主张,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

10、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11、“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答案:(1)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 (3)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材料二侧重于强调人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

12、一、三侧重于如何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与人权。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三:他们(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

13、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四: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 (3)归纳指出材料四中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同时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的局限性。 答案:(1)起因:以牛顿力学思想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了启蒙运动。 (2)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 (3)看法:开启民智。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 5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