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汉代儒学练习 人民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367556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汉代儒学练习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汉代儒学练习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汉代儒学练习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汉代儒学练习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汉代儒学练习 人民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5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汉代儒学 A组 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南京摸底)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 B 反对“大国之攻小国”“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也就是主张“非攻”“兼爱”,这是墨家的主张,B项正确。儒家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不同于无差别的“兼爱”,A项错误;道家主张“无为

2、而治”,与“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有为思想不符,C项错误;法家支持“大国之攻小国”的兼并战争,D项错误。 2.(2019江苏南通调研)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 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 答案 D 据材料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仁政”主

3、要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民贵君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并未涉及,故A项错误;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的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 3.(2018江苏无锡期末)下面的漫画是《“孔子”照“镜子”》,四只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 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合全球化潮流 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 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 答案 C 孔子在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这四个镜子面前分别显示出不同的影像,也就是

4、说,孔子的思想在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方面都有投射,表明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C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儒学与权利、自由的共同点,而非儒学的弊端,A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儒学与全球化的共同点,而非儒学的落后性,B项错误;儒学主张“有序”,有利于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但“促进世界的和平”并不是最符合漫画主旨的,D项错误。 4.(2017江苏南京、盐城二模)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

5、人欲”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二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二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原 答案 C 道教出现于东汉末年,而董仲舒是西汉儒学家,A项错误;“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人性的差别”表明二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纲五常”,D项错误。 5.(2017江苏宿迁期末)董仲舒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这表明其主

6、要的治国思想是(  ) A.以德治国 B.天人合一 C.严刑峻法 D.效法先王 答案 A “任德教而不任刑”表明董仲舒崇尚以德治国,故C项错误,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天人合一”“效法先王”,故B、D两项错误。 6.(2018江苏常州模拟)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答案 C 材料中“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体现了董仲舒的

7、君权神授思想,这一主张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A;“屈君而伸天”其意在通过上天的意志和权力制约君主的权力,体现了董仲舒要求君主要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并非抛弃“为政以德”,排除B。C符合题意。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家大师,“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故排除D。 二、非选择题 7.(2018江苏淮安期中)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发展仍然具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等,“圣人之性”是善的,善者为圣贤,无需教化而成德;“斗筲之性”是恶的,恶者为盗贼,是教而不化,必刑及之人。但这两类人只占社会的极少数,多数人属于“中民之性”,这些人的本性是纯朴的,但需经过教

8、化才能成善。他主张“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通过“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使整个社会“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乡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摘编自唐国军《董仲舒与儒家思想 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化》 材料二 “良知之学”的目的在于“人之学为圣人”,即使“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教之,即与圣人无异矣”。“使学者为圣人”就必须在教育的内容上强调“明(人)伦”“德教”“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王阳明还十分重视民风教化,力图通过礼乐教化的手段,使民众“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

9、相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 ——摘编自王军昌《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董仲舒的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张实施带来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学为圣人”的主要途径。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二者教育思想的异同。(5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董仲舒和王阳明教育思想有何时代价值?(2分) 答案 (1)主张: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或“中央兴办太学、地方郡国设学校”)。(2分) 影响: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2分) (2)途径:致良知。(1分) 同:都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10、;都主张通过教育移风易俗。(2分) 异:董仲舒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教育的对象不是全体民众;王阳明蕴含平等思想,认为人人可以学做圣人。(2分) (3)价值: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2分) B组 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宿迁模拟)“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 C 孟子认为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

11、行仁义的人才可以使天下归服,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 2.(2018江苏镇江三模)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这表明他主张(  )                    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 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 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 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 答案 B 材料中“士之仕也”表明知识分子应重视“仕”而非“耕”,故A项错误;知识分

12、子应参与政治和材料中“士之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关注的重点是“士”,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本意识”,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南通、泰州、扬州三模)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 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 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答案 D 材料中“兼儒墨,合名法”点明了杂家的基本特点是诸子之说兼有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D项正确。 4.(2019江苏宿迁模拟)《吕氏春秋·不

13、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 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答案 B 材料主张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材料主旨相符,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5.(2019江苏泰州模拟)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体系构建了天、天子、天下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有关这一理论体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范畴 ②神化皇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

14、强 ③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奠定基础 ④造成皇帝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①正确;新儒学强调君权神授,即神化皇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②正确;董仲舒新儒学为儒学发展成为正统思想奠定了基础,故③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强调君权神授的同时,还强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一方面为加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限制了君主为所欲为,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6.(2018江苏淮安模拟)“汉儒惩秦专制之失,略袭其旨,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据此判断,“汉儒”的做法是(  )

15、 A.提出“罢黜百家” B.宣扬“天人感应” C.主张儒法并用 D.强调“三纲五常” 答案 B 提出“罢黜百家”的目的是实现思想的统一,进而扩展到政治的统一,维护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宣扬“天人感应”的主观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但是在客观上也限制了君主的肆意妄为,与材料中“欲以灾异符命戒惧人主,使之自敛,不复为纵恣专横之事”相吻合,故B项正确;“儒法并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强调“三纲五常”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7江苏苏锡常镇二模)“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与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 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礼与名之尤大者则曰三纲五常,曰君臣、父子、夫妇。而君臣一纲尤握其

17、机枢。……久而为劫运,其祸害皆起于不仁。求反于仁而强其心力,其首务在于冲决网罗,而君统之伪学尤所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材料三 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特点。……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 ——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谭嗣同对“礼”的认识,并归纳“礼”与“仁”的关系。(4分) (3)据材料三,说明作者肯定“礼”的依据。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析“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与文化养成的影响。(5分) 答案 (1)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2分) 理由: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2分) (2)认识:“礼”有害平等,阻碍社会进步。(2分) 关系:互相矛盾。(2分) (3)依据:“礼”使人们的生活自然有序。(1分) 社会秩序方面:社会规范;专制统治(等级观念)。(2分) 文化养成方面:讲德守礼;压抑个性(制约创新,导致中庸)。(2分)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