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7课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案 浙科版必修3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7课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案 浙科版必修3_第1页](https://file4.zhuangpeitu.com/fileroot4/2022-6/8/93d1a71a-2f40-4235-ac43-88ff25d4d086/93d1a71a-2f40-4235-ac43-88ff25d4d0861.gif)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7课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案 浙科版必修3_第2页](/images/s.gif)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7课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案 浙科版必修3_第3页](/images/s.gif)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7课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案 浙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7课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案 浙科版必修3(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7课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学考要求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特异性免疫 b b 课时要求 (1)概述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2)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3)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并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一、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及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机理 1.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1)特异性免疫 是针对体内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 (2)免疫应答的种类 两大类 (3)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从功能上又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其起源和分化如图
2、所示: 2.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机理 (1)识别结构: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一种分子标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同卵双胞胎除外),每一个人的白细胞(淋巴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MHC的身份标签,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带有这些标签的自身的细胞。 (2)识别过程 ①B淋巴细胞直接识别抗原 抗原进入机体后,带有的特殊标志被识别,B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和相应抗原结合。 ②T淋巴细胞通过巨噬细胞的呈递识别抗原 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病原体上的抗原分子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
3、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再和T淋巴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在其他因素的辅助下,启动免疫应答。 ③识别抗原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同时开始分化,一部分形成效应细胞,与入侵者作战并消灭之,另一部分形成记忆细胞,留待以后对同一类型病原体的再次入侵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 探究1——归纳概括 免疫细胞的分化 项目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起源 淋巴干细胞 发育场所 骨髓(鸟类在腔上囊) 胸腺 分化条件 受抗原刺激 受抗原刺激 分化结果 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探究
4、2——理性思维 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①化学本质: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②存在位置: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 ③产生时期:胚胎发育过程中。 ④特异性:除同卵双胞胎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 (2)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B淋巴细胞直接识别抗原:病毒、细菌和其他的致病因子的表面带有表明它们特殊身份的分子标志(抗原),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会刺激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开始反复分裂、分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如图所示。 例1 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发挥作用 B.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抗体
5、免疫应答 C.T淋巴细胞起源于胸腺 D.B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 答案 C 解析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例2 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识别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内的淋巴细胞在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或记忆细胞 B.记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到血液中 C.抗原—MHC复合体是巨噬细胞表面的MHC与其吞噬消化后的抗原分子结合而成的 D.抗原—MHC复合体与淋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启动免疫应答 答案 B 解析 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是唯一能分泌抗体的细胞。 二、细胞免疫
6、 1.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以及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2.T淋巴细胞的种类及特点 (1)种类 ①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分泌多种蛋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并对抗抗原。 (2)特点:专一性: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未遇到相应抗原时,处于不活动状态。T淋巴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 3.过程 思考 通过细胞免疫能将抗原从体内清除吗? 答案 不能。 探究——图示解读 如图是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完善该图并分析回答: (1)成熟的T淋巴细胞包括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
7、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2)当一个细胞毒性T细胞遇到与它的受体相适应的抗原,而且是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时,该T淋巴细胞就会受到刺激。 (3)辅助性T淋巴细胞也被同样的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所激活,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物质后,开始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随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即可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靶细胞,并将其消灭。 (5)总结: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和分化需要两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一方面是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与细胞毒性T细胞受体结合,使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刺激;另一方
8、面,同样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激活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受到刺激的细胞毒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 例3 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B淋巴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现象。 例4 下图是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 B.虚线部分只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 C.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
9、毒性T细胞 D.②过程中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干与图示可知X细胞为巨噬细胞,其表面嵌有抗原—MHC复合体;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的“二次免疫”过程;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受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刺激活化后,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②过程是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快速增殖分化,其细胞周期变短。 三、体液免疫 1.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 2.抗体 (1)产生的细胞:效应B细胞。 (2)化学成分:蛋白质。 (3)特点: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 (4)功能:
10、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3.过程 思考 在效应B细胞内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此基因在其他免疫细胞内有吗? 答案 有。 4.记忆B细胞的作用就是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便快速增殖分化为大量的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去参与体液免疫。 探究1——图示解读 当细胞免疫把抗原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下一步被消灭则要靠体液免疫来完成。请完善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其锁定在结合位点后,B淋巴细胞便被致敏。 (2)抗原经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的抗原—M
11、HC复合体,使辅助性T细胞活化,进而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3)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并进入血液和体液,当其遇到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时,便与它们结合,致使病毒类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或者使毒素被中和而失去毒性,还可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4)总结:B淋巴细胞启动分裂和分化需要2个方面的信号作用:一方面是抗原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导致B淋巴细胞被致敏;另一方面是已经被抗原—MHC复合体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 探究2——比较异同
12、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区别 核心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作用物质 特异性抗体、白细胞介素2 多种蛋白质 作用对象 细胞外的病原体、毒素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辅助性T细胞产生多种蛋白质 联系 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 2.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比较 (1)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
13、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如图所示。 曲线a为抗体浓度变化,曲线b为患病程度。 (2)记忆细胞的特点:迅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3)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比普通的B淋巴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结合抗原。记忆T细胞比普通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更快地分裂、分化出新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4)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使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例5 (2016·浙江10月学考)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4、 ) A.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被与其表面抗原受体对应的抗原致敏 B.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有巨噬细胞和效应B细胞等 C.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 D.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可被外来抗原直接致敏而活化 答案 A 解析 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接受特定的抗原,因为B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上有特异性受体,A项正确;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B项错误;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项错误;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需要巨噬细胞呈递出的相应抗原—MHC原合体的刺激而活化,D项错误。 例6 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15、 B.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受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但其内质网相对发达 答案 D 解析 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再次刺激后经分裂、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效应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无直接联系;效应B细胞要合成大量的抗体(分泌蛋白),因此其内质网较发达。 1.细胞免疫的过程 2.体液免疫的过程 1.(2017·金华一中高二月考)下列细胞中,能够特异性杀灭癌变细胞和
16、异体细胞的是( ) A.巨噬细胞 B.效应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答案 D 解析 能够特异性杀死癌变细胞的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2.(2017·绍兴学考适应性考试)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 B.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属于第二道防线 D.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三道防线 答案 A 解析 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属于第二道防线;抗体与抗原结合属于第三道防线;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3.下列细胞中,能产生并
17、分泌抗体分子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 B.细胞毒性T细胞 C.记忆B细胞 D.效应B细胞 答案 D 解析 效应B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D项正确。 4.如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a代表T淋巴细胞 B.b代表效应B细胞 C.c代表辅助性T细胞 D.d代表已被感染的体细胞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密切接触 答案 D 5.如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 A.巨噬细胞 B.效应B细胞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D.记忆B细胞 答案
18、D 解析 在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时,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记忆B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巨噬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题组一 淋巴细胞的发育与识别 1.下列关于人体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多数细胞的表面均存在MHC,但成熟红细胞表面不存在MHC B.除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 C.MHC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 D.MHC是人体的一种身份标签并能被自身白细
19、胞识别 答案 A 解析 成熟红细胞表面也存在MHC,A项错误;除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B项正确;MHC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C项正确;MHC是人体的一种身份标签并能被自身白细胞识别,D项正确。 2.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C.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D.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能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 C 解析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鸟类中先在腔上囊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20、成熟。 3.下列关于巨噬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来源于单核细胞的分化,具有超强吞噬能力 B.存在于细胞外液,等待吞噬异物,吞噬对象具有特异性 C.游走于毛细血管之间,进入组织细胞吞噬病菌、病毒 D.接受外界刺激,释放多肽类物质,增强其他细胞免疫能力 答案 A 解析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不能接受外界刺激,也不能释放多肽类物质,且巨噬细胞吞噬对象没有特异性;巨噬细胞在细胞外液中进行吞噬,不进入组织细胞。 题组二 细胞免疫 4.(2017·台州路桥区一模)下列关于一些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巨噬细胞才能呈递抗原—MHC复合体 B.辅助性T淋巴细
21、胞必须依赖自身MHC分子识别呈递抗原 C.成熟B淋巴细胞的致敏必须有蛋白质类抗原与膜受体结合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 答案 D 解析 除了巨噬细胞外,树突状细胞等也能呈递抗原—MHC复合体,A项错误;辅助性T淋巴细胞没有呈递抗原的作用,B项错误;成熟B淋巴细胞的致敏必须有相应的抗原与膜受体结合,不一定是蛋白质类抗原,C项错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D项正确。 5.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B淋巴细胞
22、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答案 D 解析 感染结核杆菌的细胞是靶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6.根据现代免疫概念,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 A.给贫血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自身生成的白细胞 C.因强烈打击体表破裂的红细胞 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答案 C 解析 自身衰老、死亡、破损的细胞都属于抗原。 题组三 体液免疫 7.(2017·绍兴一中月考)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成熟B淋巴细
23、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且每个受体只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 C.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D.同一个体中,如图所示所有细胞表面的MHC标志均相同 答案 B 解析 图中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只有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A项正确;成熟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可能有多个抗原结合位点,B项错误;M细胞为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能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C项正确;同一个体中,题图所示所有细胞表面的MHC标志均相同,D项正确。 8.(2017·丽水缙云中学模拟)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体分子是
24、蛋白质,由效应B细胞分泌 B.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 C.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膜表面不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免疫应答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答案 A 解析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A项正确;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因此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B项错误;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膜表面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C项错误;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只具有产生抗体的作用,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D项错误。
25、 9.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可以释放白细胞介素2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答案 B 解析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白细胞介素2,A项正确;分泌抗体是效应B细胞的功能,B项错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项正确;每一个特定的效应B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特定的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且只能分泌一种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D项正确。 10.人类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研制相应疫苗迫在眉睫,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抗体
26、,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B细胞 答案 D 解析 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题组四 综合应用 11.下图中所示细胞参与构筑机体免疫的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细胞B和细胞D分别代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效应细胞 B.图中代表抗原的是①④⑤ C.A细胞并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 D.如果⑤代表HIV病毒,则细胞C很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 答案 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细胞A具有吞噬作用,为巨噬细胞;细胞B能直接识别抗原,为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C在细胞D的作用下会裂解,所
27、以是被感染的体细胞;细胞D可识别并消灭被感染的体细胞,所以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病原体、溶酶体、细胞核、抗原、病原体、受体。 12.下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应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效应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 答案 B 解析 b段发生了免疫应答,出现淋巴细胞的增殖现象,因此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A项正
28、确;d时间注射的是与a时间不同的疫苗,是初次免疫应答,B项错误;产生甲、乙抗体的效应B细胞不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据图可知,甲乙两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D项正确。 13.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细胞。 (3)图中c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
29、________,③过程在哺乳动物中发生在______________中。 (4)图中d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④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中。 (5)⑤⑥过程都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 答案 (1)增殖(分裂) 分化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淋巴干 (3)B淋巴细胞 骨髓 (4)T淋巴细胞 胸腺 (5)特异性 14.(2018·温州八校联考)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1)核糖体
31、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淋巴 效应B 记忆B 特异性 解析 (1)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人体的胰岛细胞中含有蛋白A基因,只是蛋白A基因在人体的胰岛细胞中没有表达。(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可以合成并分泌抗体。在二次免疫应答反应中,记忆B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从而产生大量抗体。有抗体参与的免疫为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5.下图中的①②
32、③表示细胞,Ⅰ、Ⅱ、Ⅲ表示细胞的识别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细胞,②是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图中的识别过程具有特异性的是____________(填Ⅰ、Ⅱ、Ⅲ)。 (2)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病原体经溶酶体处理后,形成的a是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 (3)若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后,能将病原体彻底分解,则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4)请你用三个词概括巨噬细胞与抗原的关系:__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巨噬 辅助性T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 Ⅰ和Ⅲ (2)一定的流动性 抗原肽 MHC分子 抗原—MHC复合体 (3)非特异性 (4)识别 处理 呈递 解析 (1)①能吞噬、处理病原体,并能呈递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故它是巨噬细胞;②能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则它是辅助性T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③能直接识别抗原,则它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受体的识别具有特异性,即Ⅰ和Ⅲ的过程。(2)胞吞和胞吐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蛋白质类抗原经溶酶体中的酶处理后,产生抗原肽,只有抗原肽才能与MHC
34、分子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3)只有巨噬细胞参与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但巨噬细胞并不仅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4)巨噬细胞能够识别、处理、呈递抗原。 【自助加餐】 16.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某种特异蛋白A,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免疫过程中癌细胞产生的蛋白A被称为抗原 B.蛋白—抗原复合物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后被辅助性T细胞识别 C.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直接将癌细胞杀死 D.提取纯化的蛋白—抗原复合物可用来研制抗癌疫苗 答案 C 解析 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后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35、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使癌细胞裂解。 17.(2017·杭州中学校级期末)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 B.“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淋巴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C.“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 D.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马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 答案 B 解析 蛇毒是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抗蛇毒血清”属于抗体,进入机体内直接与抗原结合,B项错误;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会激发马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抗体,因此“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C项正确;重复将蛇毒注射到马体内的目的是激发马的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和足够数量的相应抗体,增强马的免疫能力,D项正确。 18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示范文本.docx
- 2025年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区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docx
- 2025年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docx
- 2025年员工住房资金借贷合同.docx
- 2025年轻钢建筑施工合同示例.docx
- 2025年网络推广托管合同.docx
- 2025年简明个人借款正式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房产按揭贷款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技术合同争议调解.docx
- 2025年电子版城市住宅租赁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简易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docx
- 2025年投资顾问服务合同实例.docx
- 2025年经销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工业项目设计合同样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