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7268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新人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专题训练17 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 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 答案 F 解析 人脑仅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形成意识就离不开客观存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并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 答案 T 3.真理不是个人认可的,而是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  ) 答案 F 解析 某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在于认可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4.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 答案 F 解析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答

2、案 T 6.在“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绘制了为解答前额叶皮层如何参与“思考和思想形成”这一关键问题的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佐证了(  ) ①人的思想产生于人的干细胞 ②人脑是人思考问题的物质器官 ③人的思想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④人的思想随脑科学发展而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思想产生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的干细胞,故①错误;我国科学家绘制了人脑前额叶皮层如何参与“思考和思想形成”这一关键问题的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这说明了人脑是人思考问题的物质器

3、官,也说明了人的思想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故②③正确;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人的思想可能会落后于科学的发展,故④错误。 7.有人以“甲骨文”为谜面出了一道谜题,打一字,谜底为“故”。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  ) A.事物自我显现的过程 B.从意识直觉到规律的过程 C.意识创造性的过程 D.人们能动改造世界的过程 答案 C 解析 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过程,是意识主动创造性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不是事物自我显现的过程,也不是从意识直觉到规律的过程,A、B、D三项均说法错误。 8.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

4、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这说明(  ) ①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创造性 ③主观认识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主动的创造性和自觉的选择性,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也没有体现主观认识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①③与题意不符。 9.“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

5、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提出具体发展举措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该地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①正确;材料表明该地立足于本地实际,“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观点错误,

6、②不选;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是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③错误;该地结合当地特色来建设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④正确。 1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北宋词人宋祁运用拟人手法,这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杏花开放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闹”字的运用突显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 C.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 D.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答案 B 解析 A项错误,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C项错误,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实践活动。D项错误,诗人创

7、作的源泉是其实践活动。北宋词人宋祁在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这个“闹”字的运用突显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故B项入选。 11.颜色是物品的一种属性,却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含义,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红色很受国人欢迎,代表着吉祥和好运。也有很多人喜欢蓝色,认为这是一个平静又引人幻想的词语,让人联想到天空、大海、爱情、忧伤、无限。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 (  ) A.意味着颜色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性 B.是客体对于主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C.是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具有主动创造性 D.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主观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活动

8、的特点。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主观性,D项符合题意;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属于意识,不具有客观性,A项说法错误;应是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B项错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C项错误。 12.作为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深入梳理“红船精神”的精神力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故事。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弘扬“红船精神”,是因为(  ) ①人的意识在实践中能够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②意识不同就会导致人们实践的结果不同 ③物质的东西与精神的东西统一于人

9、的实践 ④人的意识能够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红船精神”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表明人的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同时表明意识能够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①④符合题意。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红船精神”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材料没有强调物质的东西,③不符合题意。 13.某地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实践中对二者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进一步证实了(  ) A.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B.真理在发展中

10、不断地超越历史条件 C.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D.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答案 C 解析 认识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故A项错误;真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发展中不能超越历史条件,故B项错误;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故D项错误;材料表明,该地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这进一步证实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故C项正确。 14.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人类发色主要有几个已知的基因决定。最近,科学家们新发现了超过100个影响人类头发颜色的基因,打破了此前

11、的认识,这一发现有助于实现通过DNA精准预测未知犯罪者的头发颜色。科学家的新发现佐证了(  ) ①人的认识能超越客观条件实现不断发展 ②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提高 ③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需要长期的过程 ④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不会产生相同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说法错误,人的认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④说法错误,因为人的认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同一确定现象既会产生相同的认识,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15.以色列科学家制造了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并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作为“事件边界”,用于束缚“声音粒子”“声子”。该科学家最新

12、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声子都是对相互关联的声子中的一个,因此证实了“霍金辐射”效应。材料表明(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就会成为真理 ④要获得真理性认识就必须亲身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因此证实了“霍金辐射”效应,表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①符合题意;该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声子都是对相互关联的声子中的一个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不一定都正确;④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一个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

13、验,因此,要获得真理性认识不一定亲身实践。 16.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的奇迹。这意味着(  ) ①真理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反复中发展 ②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社会的前进上升取决于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 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这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正确;社会的前进和上升并不取决于理论上的创

14、新和突破,③不选;《共产党宣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年代,符合不同时代的具体情况,这说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正确。 17.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的变化表明(  ) A.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步伐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D.真理在不断推翻中向前发展 答案 A 解析 题意表明,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前进步伐,

15、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有且只有一个,C项说法错误;真理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发展的,而不是对原有真理的推翻,D项说法错误。 18.在发现澳大利亚黑天鹅之前,欧洲人一直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因此黑天鹅被用来指代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这个信念随着黑天鹅的发现而瓦解。“黑天鹅事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真理总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②偶然发生的现象常常超出人类的认知水平 ③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黑天鹅事件”强调人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

16、上不断发展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实践的发展,认识在无限地发展着,具有无限性,故③符合题意;欧洲人一直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但这个信念随着黑天鹅的发现而瓦解,说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故④符合题意;①与题干主旨不符;②错误,偶然发生的现象不一定超出人类的认知水平。 19.曾几何时,受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

17、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以及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④与题意不符。 20.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是党和国家确立自身主要任务的依据。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

18、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结合材料,说明在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党应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1.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极

19、为复杂的工程,需要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撑。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这一过程历经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而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但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东风二号”“长征二号E型”发射的失败。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步伐。中国人对太空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人对太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原因。 答案 (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中国人对太空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太空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国人对太空的认识也应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中国人要在探索太空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把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