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9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新人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386023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9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9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9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9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9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9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 新人教版 1.(xx·浙江仿真模拟)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甘油、白细胞 B.血红蛋白、激素、H2O C.葡萄糖、Ca2+、载体蛋白 D.Na+、HPO、氨基酸 答案 D 解析 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指的是动物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因此白细胞不可能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成成分,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载体蛋白一般位于生物膜上,不可能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2.(xx·江苏学业水平考试)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结

2、构Q的名称是(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突触小体 答案 C 解析 释放化学递质的膜是突触前膜,A错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空隙是突触间隙,B错误;Q上有化学递质的受体,为突触后膜,C正确;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D错误。 3.(xx·浙江4月选考,5)在婴幼儿时期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的激素是(  ) A.雌激素 B.生长激素 C.雄激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 B 解析 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而不是缺乏性激素,A、C错误,B正确;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造成呆小病,D错误。 4.(xx·温州测试)下列关于运动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3、(  ) A.细胞结构包括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B.有的轴突长达1米以上,肉眼清晰可见 C.有的可直接接受来自(传入)神经元的刺激 D.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答案 B 5.(xx·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抗体分子有一个与特定抗原结合的位点 B.每个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识别一种抗原 C.抗体能识别镶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 D.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会全部用完 答案 B 解析 每个抗体分子有两个与特定抗原结合的位点,A错误;每个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识别一种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4、,B正确;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将其消灭,C错误;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D错误。 6.(xx·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关于雄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成分是睾酮 B.促进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C.降低代谢强度 D.促进骨骼和骨骼肌的生长发育 答案 C 解析 性激素的主要成分是睾酮,属于固醇类,A正确;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故能促进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B正确;性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故能增强代谢强度,C错误;性激素能促进骨骼和骨骼肌的生长发育,D正确。 7.(原创)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

5、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 B.①为突触前膜,一般膜面积比②要大 C.②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这种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 D.B接受相同强度刺激后也能使F产生收缩的反射活动 答案 C 解析 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膜两侧电位变化为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②突触后膜膜面积相对较大;刺激B后,F能收缩,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 8.(xx·浙江仿真模拟)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

6、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D 解析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9.(xx·江苏学业水平考试)下列曲线中,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数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刚进餐时还没有消化,所以血糖浓度低,饭后一段时间消化吸收进入高峰期,血糖浓度也到了最高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血糖用于供给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逐渐降低,等降到一定值时,由于体内的反馈作用,人体将一些非糖

7、物质转化为糖类供代谢使用,所以处于轻微的波动。 10.(xx·宁波模拟)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在对抗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时只有细胞免疫应答 B.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HIV的受体 C.HIV上的抗原被降解成多肽后移至巨噬细胞表面与MHC结合形成复合体 D.HIV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子代HIV的遗传物质 答案 B 解析 对抗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时既有细胞免疫应答,又有体液免疫应答;HIV上的抗原被降解成多肽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后移至细胞表面;逆转录的产物是DNA,而HIV的遗传物

8、质是RNA。 11.(xx·浙江仿真模拟)白细胞在免疫过程中具有识别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病原体 B.中性粒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以识别组织间隙的细菌 C.成熟的B淋巴细胞通过受体识别内环境中的抗原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 答案 A 解析 巨噬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但其识别作用没有特异性,A错误。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可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的组织间隙,识别并吞噬病原体,属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B正确;成熟的B细胞表面有特定的识别抗原的受体,可特异性地识别抗原,C正确;效应细胞毒

9、性T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D正确。 12.(xx·南通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B.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C.血糖浓度变化时,激素D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控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E增加 答案 B 解析 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错误;寒冷刺激时,激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产热量,B正确;血糖浓度变化时,激素D的分泌受血糖浓度变化和下丘脑

10、的调控,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的激素E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D错误。 13.(xx·“七彩阳光”联盟卷)下列有关免疫应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次免疫应答中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B.记忆B细胞能产生更多的抗体来消灭抗原 C.注射青霉素抑制体内细菌繁殖属于被动免疫 D.重复注射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因此二次免疫应答更强烈 答案 D 解析 二次免疫中的效应B细胞可以来自记忆细胞,也可以来自B淋巴细胞,A错误;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B错误;注射青霉素抑制体内细菌繁殖不属于免疫,C错误;重复注射疫苗

11、可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数量,因此二次免疫应答更强烈,D正确。 14.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B→C→E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 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需氧呼吸完成 C.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主要散热机制为F和G 答案 C 解析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15.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淋巴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

12、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细胞1是巨噬细胞,细胞2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3是B淋巴细胞,细胞4是效应B细胞,细胞5是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起源于淋巴干细胞;上述细胞中均含有合成物质a(抗毒素)的基因;记忆B细胞受抗原刺激,可以迅速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故记忆B细胞保留了分裂能力。 16.(xx·湖州期末)被狗重度咬伤的受伤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抗体,以利于早期保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抗狂犬病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抗原 B.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 C.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在咬

13、伤前不能合成相应的抗体 D.多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 C 解析 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形的,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所以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抗原,A正确;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B正确;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在伤者被咬伤之前,成熟B淋巴细胞已经具备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C错误;多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17.(xx·浙江4月选考,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较

14、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 C.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 D.HIV 侵入人体后只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 答案 D 解析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A正确;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会发病,B正确;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降低,因此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C正确;HIV 侵入人体后主要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D错误。 18.(xx·湖州市期末)下列关于生长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蛋白质合成 B.增加糖的利用 C.减少糖元生成 D.抑制脂肪分解 答案 A 解析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

15、的蛋白质类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 19.(xx·浙江模拟)下列属于二元反射弧参与的反射是(  ) A.膝反射 B.跨步反射 C.缩手反射 D.侧屈反射 答案 A 解析 膝反射由二元反射弧完成,是最简单的反射弧。 20.(xx·台州模拟)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另取一脊蛙,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16、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实验3证明了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 答案 C 解析 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去掉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正确;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B正确;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错误;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D正确。 21.将小鼠B淋巴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家兔中提取的血清能使小鼠T淋巴细胞

17、凝集,从未经注射的家兔中提取的血清不能使小鼠T淋巴细胞凝集。T淋巴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淋巴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淋巴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T淋巴细胞和小鼠B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淋巴细胞和家兔T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 答案 C 22.(原创)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大类 B.当入侵者被识别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 C.通过检查一个人血液中的某一抗体还不可以确定是否曾受到某种特定病原体的侵袭 D.抗原和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只是蛋白

18、质,后者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答案 B 解析 免疫应答专指特异性免疫,A错误;检测血液抗体可以确定是否曾感染某种特定病原体,C错误;抗体成分都是蛋白质,D错误。 23.(改编)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能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是组织液和血浆 B.Gly是一种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阴离子内流,进而使突触后膜继续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导致兴奋不能传导,起到抑制的作用 C.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再被利用 D.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实现细胞通讯的功能 答案 A 解析 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淋巴三部分组成,突触间隙是组织液,因此图中能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是组织液。据图可知,当兴奋抵达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Gly到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乙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离子内流,因为该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即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也就是说该离子内流的结果是维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应该是阴离子内流,图中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结构①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再被利用,结构①表示载体蛋白,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控制物质进出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