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章末检测达标练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



《2022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章末检测达标练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章末检测达标练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章末检测达标练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xx·辽宁联考)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③苯: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④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碘元素变蓝色 ⑥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遇浓硝酸显黄色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②⑥ 2.(xx·南宁调研
2、)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最简单的烃,其含碳量为75% 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 C.乙酸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酸性比碳酸强 D.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具有漂白作用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除去苯中少量乙醇,加浓硫酸、乙酸加热,通过发生酯化反应而除去乙醇 C.变质的油脂有特殊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D.高分子材料、盐
3、酸、水煤气、沼气、石油等是混合物,而C5H12一定是纯净物 4.下列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二者的反应原理相同 B.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与甲烷和氯气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 C.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D.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均为营养物质,且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5.(xx·山东六校联考)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6,其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一个和一个,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下列
4、实验中最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甲烷与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净化甲烷气体 B.将丙烷与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溴水,制得纯净的丙烷气体 C.将乙烷与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净化乙烷气体 D.用如图所示的方法,从乙烯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制得纯净乙烯气体 7.(xx·西安十校期末)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苯中的甲苯(溴水、分液) B.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 C.乙醇中的水(新制CaO,蒸馏)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 8.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5、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⑤酸化的KMnO4 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如图是以石油为原料的部分转化流程: 下列关于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与反应③反应类型相同 B.反应①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 C.反应③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 D.反应②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 10.(xx·凉山联考)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③与④ 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
6、反应 C.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 11.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草莓、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同学从成熟的香蕉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该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实验,得到分子式为C2H4O2和C4H10O的两种物质。下列有关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分离出的酯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4O3 B.水解得到的两种物质,C2H4O2可以与金属钠作用产生氢气,而C4H10O不可以 C.C4H10O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其中属于醇类的只有4种 D.水解得到的物质C2H4O2和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12.如图所示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
7、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A.①蒸馏 ②过滤 ③分液 B.①分液 ②蒸馏 ③结晶、过滤 C.①蒸馏 ②分液 ③分液 D.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3.(16分)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为;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B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为 C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能与Na反应; ③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8的酯 D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
8、②能由C催化氧化得到 E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A~E中,属于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催化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5)E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E的水溶液显酸性,现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E与碳酸酸性的强弱,则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14.(14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10、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表所示: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 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前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再加
12、入________(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 ℃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 15.(10分)(xx·杭州模拟)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____
14、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末检测达标练——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必修2) 答案 1.解析:选D 苯为平面结构,但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③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④错误;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色,遇其他形态的碘则不变蓝色,⑤错误。 2.解析:选D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二者褪色均不是因为乙烯具有漂白作用。 3.解析:选A 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A正确;混有乙醇的苯中加入
15、浓硫酸,乙酸加热,苯溶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不能除去杂质,B错误;油脂长期存放,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具有特殊气味,而不是水解反应,C错误;C5H12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纯净物,D错误。 4.解析:选B 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萃取,属于物理变化,乙烯使溴水褪色则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B正确;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C错误;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D错误。 5.解析:选C 由题目所给的基团,可以组成 4种同分异构体。 6.解析:选D A项,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CO2混入CH4中;B项,丙烯被吸收,丙烷气体中又混入了水蒸气;C项,乙烷会溶于CCl4
16、;D项,碱石灰不能吸收乙烯,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7.解析:选C 除杂的要求: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原物质不能被消耗。苯中的甲苯用溴水不能除去;乙醇与NaOH溶液不分层;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乙醇中的水可用CaO吸收,然后蒸馏提纯。 8.解析:选D 紧紧抓住巴豆酸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羧基),它具有烯烃和羧酸的共同性质。由于巴豆酸含有碳碳双键,与HCl、Br2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与酸化的KMnO4溶液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含有—COOH,与纯碱溶液反应表现出酸性,与2丁醇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因此巴豆酸与上述五种物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9.解析:选B
17、 CH2===CH2与H2SO4(H—O—SO3H)反应生成C2H5—O—SO3H,反应①是加成反应,C2H5—O—SO3H与H2O(H—OH)反应生成H2SO4与C2H5OH,反应②是取代反应;丙烯(C3H6)经反应③、④生成C3H5Br2Cl,增加了一个氯原子,两个溴原子,可推出反应③是取代反应,反应④是加成反应。 10.解析:选B 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乙酸能使新制氢氧化铜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故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③与④,A项正确;乙醇、乙酸、葡萄糖都能与钠反应,B项错误;苯与卤素单质、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D项正确。 11.
18、解析:选C 由水解的产物可知该酯的分子式为C6H12O2。水解产物中的C2H4O2为乙酸,C4H10O为醇,二者均可与Na反应产生H2。C项,由于丁基有4种,所以属醇类的C4H10O的同分异构体只有4种;D项,水解生成的C2H4O2属于酸,与葡萄糖性质不同。 12.解析:选D 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易溶于水,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所以操作①是分液;甲是乙酸钠和乙醇,乙醇易挥发,所以操作②是蒸馏;乙是乙酸钠溶液,加入硫酸生成了乙酸和硫酸钠,乙酸易挥发,所以操作③是蒸馏,故D项正确。 13.解析:由题中提示可知A为乙烯,乙烯与水加成得乙醇,因此C
19、为乙醇。由B的球棍模型可知B为苯,由C为乙醇,以及根据醇+羧酸―→酯+水,可以得出E为乙酸,由乙醇氧化得乙醛,可知D为乙醛。 答案:(1)A、B (2)CH2===CH2+Br2―→BrCH2CH2Br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②③ (5)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14.解析:(1)加入浓H2SO4后,浓H2SO4先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然后醋酸和乙醇在浓H2SO4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要求生成物水中含有18O,根据酯化反应的实质可知: 。 (2)D中放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
20、用之一是中和乙酸,故溶液红色变浅或红色褪去,并且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乙酸乙酯。(3)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先加入无水CaCl2,与乙醇反应生成CaCl2·6C2H5OH沉淀。然后再加入无水Na2SO4,吸收水分生成Na2SO4·10H2O,蒸馏后分别得乙醚和乙酸乙酯。 答案:(1)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另外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 CH3CO18OH+CH3CH2OH +HO (2)冷凝和防止倒吸 红色变浅或褪去,出现分层现象 (3)乙醇 C 15.解析:由装置图可知A中H2O2在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O2,装置B起干燥作用,装置C中的热水可使D中的乙醇汽化产生乙醇蒸气,在M中与O2反应,由于O2是间歇性通入,通入O2时会使红热的铜丝变黑,又被乙醇还原为Cu而变红,出现变黑、变红的交替变化。乙醇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可以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答案:(1)2H2O22H2O+O2↑ 干燥O2 使D中无水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参加反应,用水浴加热使乙醇气流较平稳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 (4)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