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小专题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691677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小专题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小专题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小专题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22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小专题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小专题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小专题大智慧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一、我国环境问题分布 二、我国主要生态问题及形成原因 地区名称 自然背景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 人为 大兴安岭西侧 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风蚀)、草地退化 半干旱草原地区,降水少 过垦、过牧、过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 土地荒漠化 降水少 过樵、过垦 黄淮海平原区 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土 壤 侵 蚀 风蚀、次生盐碱化 温暖带半湿润地区,春旱严重,蒸发旺盛,多大风,

2、地势低洼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不合理灌溉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 水土流失 亚热带丘陵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发育侵蚀强烈 毁林开荒,过度樵采,陡坡开荒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森林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 毁林开荒,过度樵采,陡坡开荒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土壤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草地退化 高寒地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活动的影响 黄土高原 处于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区 水土流失 地形起

3、伏大,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植被稀少 不合理利用土地 三、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1.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 km,全线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

4、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完成1~2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增加当地年降水量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水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1.B

5、 2.D 第1题,麦草方格沙障主要作用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另外还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但对增加当地年降水量作用不大。第2题,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环境效益。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草场退化、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 C.湿地破坏、森林锐减 D.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4.治理图中乙处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立湿地保护区 C.发展立体农业 D.治理水污染和大气

6、污染 解析:3.B 4.A 第3题,从图中看出,甲地位于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会造成土地盐碱化;乙地位于黄土高原的旱地耕作区,水土流失严重。第4题,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措施。 下表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5~6题。 面积 (1 000公顷) 年度变化 (1 000公顷) 年变化 率(%) 1990 2000 2005 1990~ 2000 2000~ 2005 1990~ 2000 2000~ 2005 南亚 77 551 79 678 79 239 213 -88 0

7、.27 -0.11 东南 亚  245 605 217 702 203 887 -2 790 -2 763 -1.20 -1.30 5.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是(  )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 A.土壤含水率上升 B.地下水储量增加 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5.A 6.D 第5题,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增长快,经济虽快速发展但平均水平较低,导致毁林开垦和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毁林现象并存。植树造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毁林主要是人为的砍伐,良种对此无效。第6题,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