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讲 山地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856041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讲 山地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讲 山地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讲 山地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讲 山地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讲 山地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讲 山地的形成练习 新人教版 (2018·河北衡水中学信息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A、B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对应下图中的(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C。据图中经纬网及主要地理事物可知A山为华山,地质构造属于断层中的地垒;B地形区位于华山北侧,为渭河平原,地质构造属于断层中的地堑。在题目所给出的地质构造图中,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和岩层升降情况可知,①、②为褶皱构造,①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向斜,②为“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③、④为断层构造,③为“中间岩块抬升两侧岩块下降

2、”的地垒,④为“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的地堑。故C正确。 (2018·唐山模拟)2015年2月4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正式全程通车。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2~3题。 2.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④减缓道路坡度,提高行车安全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 B.地形 C.技术 D.移民 解析:第2题,根据“尽量取最短

3、距离”可知,其原因在于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说明工程建设量大。第3题,平原地区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较小,但要注意少占耕地。山区对交通线建设的制约性较强,一般选择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答案:2.A 3.B 4.(高考山东卷)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解析:选B。向斜岩层新老关系是中心部分较新、两翼较老,根据向斜东翼的地层关系,可知Ⅱ比Ⅰ老。Ⅲ覆盖在Ⅰ、

4、Ⅱ上,Ⅲ最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2)和花岗岩地貌景观照片(图3),完成1~2题。    1.图1中甲、乙之间区域(  ) A.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B.岩层向下弯曲 C.可能存在石油、天然气 D.肯定不存在生物化石 2.图3为甲地照片,该景观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  ) A.a       B.b C.c D.d 解析:第1题,根据甲、乙之间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判断,该区域地质构造为岩层向上拱起的背斜,但该区域有河流流经,应为河谷,A、B错;背斜是

5、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C对;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甲、乙之间区域是否存在化石,D错。第2题,根据图2中有三个箭头指向d判断d为岩浆,c为岩浆岩,则a、b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图3中花岗岩为岩浆岩。 答案:1.C 2.C (2018·南昌联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向斜谷地 乙—背斜山地 B.甲—向斜谷地 乙—向斜山地 C.丙—向斜平原 丁—背斜山地 D.丙—背斜平原 丁—向斜山地 4.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解

6、析:第3题,甲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表现为中间低,两侧高,所以甲地为向斜谷地;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海拔较高,崎岖不平,所以乙处为向斜山地;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表平坦广阔,所以丙处为向斜平原;丁处地下为明显的断层构造,在地表上表现为崎岖的山地,故该地为断块山。第4题,溶洞常形成在地下,内部往往有大量的地下水汇集,故适合溶洞发育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结构,③(石灰岩层)岩层断裂发育明显,渗水性强,符合溶洞形成条件;恐龙化石往往形成于年代相对久远(中生代)的沉积岩中,图中的⑤(砂岩)形成年代较晚,不符合恐龙化石形成条件,④(页岩)内部分层明显,适合恐龙化石的保存。 答案:3.B 

7、4.C (2018·河北百校联考)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5~6题。 5.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6.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 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 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解析:第5题

8、,根据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的规律可知,岩层③在岩层①、②的下面,所以岩层③最早形成,①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岩层②覆盖,所以D正确。第6题,据图可知,岩层②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所以C正确。 答案:5.D 6.C (2018·保定模拟)读某矿区地质剖面图,回答7~8题。 7.图示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含煤层① B.含煤层②-d-c-e C.含煤层④-b-a-e D.a-b-e-含煤层③

9、 8.大旱年份深挖机井抗旱最适合的地点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岩层的上下分布关系可知,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为含煤层①-b-a,c-d-含煤层②,含煤层④-b-a,含煤层③-b-a,由于e岩层侵入到上面弯曲的岩层中,因而其形成时间晚于图中各岩层。第8题,图中Ⅰ处为向斜构造,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适合深挖机井抗旱。 答案:7.C 8.A (2018·资阳模拟)读某城市略图,该市现在计划再修建甲、乙两条市外快速通道,结合地形和河流,完成9~10题。 9.该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C

10、.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10.交通线路的选择建设要注意成本,甲、乙两条线路的交通造价相比较(  ) A.乙线路造价低,是由于用到了林地和滩地 B.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 C.乙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 D.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沿河流的谷地延伸,因而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是影响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线路多次穿过河流与山脉,修建时工程难度大,因而造价高。 答案:9.D 10.C (2015·高考山东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

11、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题。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新 ↓ 老 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11.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解析:选C。根据出露地层“

12、C-D-S”由新→老的年龄变化,可以看出是“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构造,C选项为背斜构造。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青岛考试)图1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2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问题。(22分) (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2)简述N处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10分) 解析:(1)从岩层的弯曲来看,M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2)N处地貌为向斜山,结合内、外力作用分析其形成过程。(3)O地岩石为花岗岩,为侵入岩,而图中该岩石遭到风化,所以该岩石首先被抬升到地表,然

13、后遭到外力风化。 答案:(1)M处是背斜。 地壳运动使M处岩层向上拱起。 (2)(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后地壳抬升,覆盖花岗岩的其他岩石被外力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剥落,棱角逐渐消失。 1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6分)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6分)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

14、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4分)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8分) 解析:(1)结合图例可判断出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时间晚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2)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成因为背斜成谷。(3)线路的设计尽量沿等高线延伸。(4)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 答案:(1)背斜。理由: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盆地。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形成低地。 (3)绘图略。 (4)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成本高,难度大,该选址原则可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