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习题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习题 (新版)浙教版_第1页](https://file4.zhuangpeitu.com/fileroot4/2022-6/13/1f7663aa-a411-41ff-8c93-cbe18f61db6f/1f7663aa-a411-41ff-8c93-cbe18f61db6f1.gif)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习题 (新版)浙教版_第2页](/images/s.gif)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习题 (新版)浙教版_第3页](/images/s.gif)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习题 (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习题 (新版)浙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习题 (新版)浙教版 01 实验报告 【实验目标】 1.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 2.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3.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 黏性较好的湿泥土(最好用高岭土,也可用其他黏性较强的泥土)或橡皮泥、尺子、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盛水的小容器、水粉颜料。 【实验过程】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1)将湿泥土或
2、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 (2)在手上蘸些水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注意:水不可太多,以免表面太湿影响下一步操作。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可加水。 (3)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注意:尺子要垂直摆放。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 (4)用细线或细钢丝小心地沿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并移到通风处晾干。 注意:不宜放在阳光下暴晒,为了加快干燥的速度,可用电风扇吹。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必晾干。 (6)在晾干的“山体”块表面用水粉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
3、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程。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3.将等高线地形图改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注意:涂色要均匀。 (2)在图的左下角把各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问题与讨论】 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怎样的联系? 2.山脊和山谷处的等高线有何特点? 3.河流出现在山脊还是山谷? 4.峭壁处的等高线有何特点? 5.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值有何特点?
4、6.在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其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02 实验突破 某中学户外训练营举行登山活动。读图,据此回答1~2题。 1.4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平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峭壁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3.读下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
5、.(厦门中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②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5.读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表示山顶的是甲地 B.乙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55米 C.地面坡度最缓的是丙所在的地形图 D.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丁地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峭壁、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
6、峭壁 C.山谷、峭壁、山顶、山脊 D.峭壁、山谷、山脊、山顶 7.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8.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某地的地形状况。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正确的是( ) A.甲为山脊
7、 B.丙为山顶 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 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 B.该区域内的峭壁位于山顶的东南方向 C.①、②两个山坡比较,①的坡度较陡 D.P、M两地相比,P地更易形成村落 (宿迁中考)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地形是( ) A.盆地 B.山地 C.高原 D.平原 1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8、 B.300米 C.600米 D.700米 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AB所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4)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5)如果在C、D之间修建一条公路,为减少工程量,应选择________(填“①”或“②”)线。 参考答案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分组实验 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实验报告 【问题与讨论】1.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9、坡度陡。 2.山脊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山谷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 3.山谷。 4.重合。 5.相等。 6.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不可能像实验中一样,将山体切开描线绘制。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首先要确定地貌的特征点(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点、山谷线的坡度变换点、山坡的坡脚变换点、山脚与平地相交点等),然后连接地形线(山脊线、山谷线),便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再在同一坡度的两相邻点之间确定相等高程的等高线通过点,按等高线的性质,把相等高程的点连接起来,再对照实地情况就能描绘出等高线。 实验突破 1.C 2.B 3.D 4.B 5.B 6.B 7.C 8.A 9.D 10.D 11.B 12.B 13.(1)山地 (2)山脊 (3)自西向东 (4)6 (5)②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示范文本.docx
- 2025年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区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docx
- 2025年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docx
- 2025年员工住房资金借贷合同.docx
- 2025年轻钢建筑施工合同示例.docx
- 2025年网络推广托管合同.docx
- 2025年简明个人借款正式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房产按揭贷款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技术合同争议调解.docx
- 2025年电子版城市住宅租赁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简易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docx
- 2025年投资顾问服务合同实例.docx
- 2025年经销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工业项目设计合同样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