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 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氯碱工业(备课资料)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039005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 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氯碱工业(备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 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氯碱工业(备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 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氯碱工业(备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 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氯碱工业(备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 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节氯碱工业(备课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 第四单元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第二节氯碱工业(备课资料) 1.用培养皿做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实验 [操作] (1)在直径为12厘米的培养皿里加入30毫升蒸馏水,用碳棒作电极制成电解槽。电路里串联2.5伏的小电珠,接通20~30伏直流电源,如右图所示。 (2)向培养皿里的水中滴加饱和硝酸钾溶液,边滴边搅拌,到电珠灯丝刚好出现极微弱的红光,停止滴加,并关掉电源。 (3)在培养皿中央放入一粒高锰酸钾晶体,并接通电源。可以看到随着高锰酸钾的溶解、分散,离子的增多和定向移动,电珠由暗到明的同步变化。 2.趣味电解实验 药品:0.001 mol·L

2、-1 AgNO3溶液,浓氨水 仪器:培养皿,滴管,铂电极两个,稳定电源一个 过程(1)在培养皿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滴入浓氨水至沉淀溶解为止。 (2)将阳极伸入溶液,浸没在容器一侧;阴极在容器另一侧,仅与溶液表面接触,如下图。 (3)通6 V电源。 现象:可以清晰地看到通电以后,在与阴极接触的溶液部位刚开始产生一点银白色的金属,接着便迅速地开始向着阳极生长,类似于古生橛子类植物叶子的形状。 注意点:(1)电解液中,[Ag+]不能大。 (2)为使现象明显,便于全班学生观察,最好使用实物投影仪器。 3.课题研究示例 提高实验室电解水制备氢气效率方法的探索 背景资料:

3、 在实验室制备氢气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电解水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水的转化率呢? 实验要求: 1.设计实验装置,并阐述影响电解水转化率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2.能对实验数据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 参考答案: 实验原理和成败关键:电解是在外电源作用下被迫发生的氧化还原过程。水在通直流电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放出氧气。在阴极上,氢离子获得电子,产生氢气。从理论上讲,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恰好为2∶1。 实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与理论上存在偏差的现象(氧气的体积偏小,氢气的体积偏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氢和

4、氧在电极上析出时的超电势(相当于物理中的反电动势)。影响电极析出气体的超电势的因素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流密度:同一种电极,作用在它上面的电流密度小,则超电势也较小。下面是几种常用电极从浓度为1 mol/L H2SO4溶液中析出氢时的超电势(见下表): 不同金属电极上从1 mol/L H2SO4溶液中析出氢的超电势 2.电极的活性:由上表可以看出,较活泼的金属比活泼性稍差的金属作电极时,它的析出超电势要高; 3.析氧的超电势一般比析氢高,如以Pt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液,析出氧的超电势均为 0.5 V。 由以上几点分析可知,以稀H2SO4作电解液时,为了确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氢

5、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应该尽可能选用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为电极;适当增大电流密度(升高电压)使析出氢、氧的超电势的差距缩小,两种气体基本上同时析出。 在碱性条件下(以NaOH或KOH为电解质)电解水时,因多数电极不易与溶液发生反应,而且气体析出的超电势差距不大,只要电流密度稍大(电压略高),对电极要求不高。 操作要点: 1.自制霍夫曼式电解器。 (1)自制装置 ①取一段长10 cm内径约4 cm的粗玻璃管(如废日光灯管)。上下口各配一适当大小的橡胶塞。在上口的胶塞上安装两支碱式滴定管,下面的胶塞上安装上一个直角(或U形)玻璃管,再插上两个曲别针(作电极)。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6、。用一根长玻璃管将一个漏斗和直角玻璃管连接起来,使漏斗的上口超过碱式滴定管的滴液口。 ②调整滴定管的位置,使它们离下面胶塞的距离约1 cm,曲别针正好在滴定管的中间。 (2)电解操作: ①挤压滴定管上的乳胶管,将浓度为10%的NaOH溶液从漏斗中注入,使溶液充满两支滴定管。 ②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电解器上的两个电极(曲别针)相连。接通电源,可以立即看到在两极上几乎同时有气泡产生。调整电流在100~200 mA(曲别针电解时的有效面积约1 cm2)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观察滴定管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情况。发现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滴定管,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另一支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

7、比恰好是2∶1。 ③轻轻挤压气体较多滴定管上的乳胶管,用火柴点燃排出的气体,气体可以安静地燃烧说明是氢气。再挤压另一支滴定管上的乳胶管气体缓缓排出,用带有余烬的火柴接近该气体,火柴立即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使用简易实验装置。 (1)装置的制作: ①将大口试剂瓶去掉底部,在口上安装一个大号胶塞,胶塞上插入两支用作电极的曲别针,距离约2 cm左右,制成电解槽。 ②将浓度为20%的H2SO4溶液倒入电解槽中(体积不超过电解槽容积的),另取两只带刻度的试管,装满电解液,在口上盖一块小纸片,倒提着放入电解槽中,使电极伸入到试管内部。 ③将电解槽上的两极与直流电源上的正负极连接好,打开电源开关,两电极上同时有气体产生并收集在刻度试管中。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试管中的气体收集到5 mL刻度线时立即切断电源,观察另一只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体积,可以发现正好在10 mL刻度线处。 ④将两个和刻度试管匹配的胶塞放入电解槽内,移动试管,在液面下用胶塞将试管口盖好,取出试管后用清水洗净。打开储有10 mL气体的试管,用燃着的火柴放在试管口上,可以听到“噗”的一声,说明是气体氢气。取另一储有5 mL气体的试管,打开胶塞,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中,木条立刻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而且直观地看到:水在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