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地理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57615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二地理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二地理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二地理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地理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地理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022年高二地理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掌握其自然地理差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以及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 3.说出本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环境问题等)。掌握北方地区的交通,城市和主要工业区。 4.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考试说明: 1. 东北平原商品

2、粮基地 2.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矿产分布以及 交通工业发展 难点 黄土地、黑土地的土壤特点,主要农产品种类以及在开发利用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语】 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 划分依据:位置范围、自然特征、人文特征 【思考】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哪一线? 此线还有何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气温方面:一月0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

3、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仔细观察区域图,思考问题 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由发言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复习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对地图的分析能力 分析归纳位置特征 【读图分析】: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34°N~53 °31′之间 大致以40 °N划分东北和华北地区 •经度范围: 东北区120 °E

4、~135 °E 华北区105 °E ~ 120 °E •范围:北起大兴安岭、长城;南至秦岭-淮河; 西至青藏高原;东临渤海、黄海。 学生读图作答 归纳位置特征 总结基本概况 【总结】基本概况 【归纳】1.范围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2.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 3.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学生自己总结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地形、河流特征 1地形特征: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其他地形:高原;黄土高原 

5、   丘陵;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山地: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  太行山  六盘山  乌鞘岭  2 河流 (1)主要河流:黑龙江 松花江 辽河 乌苏里江  鸭绿江 海河 黄河     (2)水文特征:东北地区:流经森林茂密的湿润区,水量丰富,有两个汛期河水清澈,冰期长;华北地区;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短,由于中上游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冬季有短暂冰期。 (3)航运价值不突出, (4)国际性河流: 黑龙江  乌苏里江  鸭绿江  图们江 认真读图,仔细听讲 掌握如何读图,提取图中信息 气候特征 【读图分析】读《中国温度带图》、《中

6、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北方地区气候特征 1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2温度带;寒温带(大兴安岭北部)中温带(长城以北)暖温带(黄河中下游)  3干湿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湿润区    自主思考,认真读图分析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组的结论 充分运用信息读图 归纳农业 【读图分析】《 北方地区农业分布图》 出示表格,列表比较三个地区的土壤特点,进一步分析三个地区的耕作制度、作物物结构的不同,探讨三个地区今后农业发展方向。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   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有利)

7、 平原广阔平坦、利于机械化生产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可两年三熟和一年一熟 东北有肥沃的黑土;华北平原黄土土质疏松 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利)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低温易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受冻害 华北地区: ①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季7、8月),易形成旱灾; ②冬季寒潮易造成低温霜冻和沙尘危害 华北平原——春旱、夏涝、土地盐碱化、中低产田 黄土高原——干旱、水土流失、霜冻(低温冻害) 在自然资源方面,北方地区有那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资源?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记忆

8、相关的分布及特点,分析有利、不利条件 分析资源的利用 【读图分析】《 北方地区矿产分布图》 石油——大庆、胜利、辽河、华北、中原  煤——鹤岗、鸡西、双鸭山(黑龙江);阜新、抚顺(辽宁)开滦、峰峰(河北)  兖州  (山东)平顶山(河南)  大同、阳泉、西山(山西)徐州(江苏)神俯(陕西) 淮北(安徽)     铁——鞍山、本溪(辽宁)迁安(河北)     金——山东招远    盐——天津长芦盐场 出示《全国水电站分布图》 水电站——白山  丰满水电站(东北)刘家峡 青铜峡 三门峡 小浪底(华北) 幻灯片:东北的森林景观 森林:天然林区——大小兴

9、安岭和长白山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等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温带果园: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资源缺陷:水资源贫乏 提问: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有哪些解决措施?  (1)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变化大.  (2)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节约用水;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 ,涵养水源;防止水污染;市场调节等。 解北方地区的工矿资源优势,让同学读图 后一一回答,然后教师总结。 了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状况 黄河的治理: 上游修建水库(贮水以防春旱,同时减少中下

10、游的水量), 中游治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等),改善生态环境, 下游加固堤防,防止决堤成灾。 黄河下游面临的问题: 1)“地上河”容易决堤、汛期水患灾害严重; 2)沿岸次生盐碱化; 3)夏季断流。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 把本堂课知识拓展升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入课堂 工业 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以沈阳,鞍山等城市为中心 沈阳: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机械工业中心。 大连、鞍山、辽阳、抚顺: 大连的化工和造船、鞍山的钢铁工业、抚顺煤炭工业、辽阳的化工工业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北铁路网沿线的其它重要工业中心有:

11、哈尔滨——机电工业; 长春——汽车工业; 大庆——石油工业等。 京津唐工业基地: 拥有首都钢铁、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 开滦煤矿、唐山钢铁等工业。 陇海-兰新线沿线工业地带的有: 徐州—煤炭;郑州—棉纺;洛阳—机械制造;西安—飞机和彩色显像管制造; 兰州—石油化工和机械工业等。 • 其它工业中心有: 山西太原一钢铁; 石家庄、青岛—棉纺织工业等 【读图分析】《 北方地区工业分布图》 思考: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丰富的资源: •山西、陕西煤炭基地(大同、平朔、神府); 大庆、胜利、 华北油田 •河北、辽宁铁矿资源、渤海沿岸海盐资源

12、 •东北森林资源 2、发达的交通:稠密的铁路、公路网与海港相连 3、原有工业基础: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及众多的工业中心 4、良好的农业基础: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商品粮棉油糖基地 5、广阔的市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消费量大,也接近国际市场 6、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7、较优越的科技、教育条件和人才力量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交通 以铁路为主的交通 找出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 京沪线、京广线、京包线,陇海线和大秦线 首都北京 首都北京: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外交中心 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 补充 1. 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 2.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课堂作业 检测训练题,做完后总结归纳,记忆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图像展示,训练试题,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