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教案 湘教版 考纲点击 考情预报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熟悉经纬网,掌握主要地理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应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断方向、计算距离。 2.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 3.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4.掌握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2)大小:平均半径6_3
2、71千米。 2.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 圆 长度 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划分方法 由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由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分布规律 顺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度数减小为西经度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半球划分 20°W~0°~160°E为东北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
3、为南半球 [特别提示] (1)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南极点为最南。 (2)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除外)。 (3) 对跖点是以地心为中心对称的点,两点纬度数值相同,分属于南、北半球(赤道上的点除外),其经度数之和为180°,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二、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特点: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
4、右东。 (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图例和注记 “泰山▲、1 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 532.7”为注记。 [特别提示]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三、地形图 1.地面高度
5、的计算方法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序号 地形 地形特征 判读方法 甲 山顶 四周低,中间高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 乙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 丙 山脊 从山顶向外延伸出的凸起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①等高线凸向低值处;②脊线高于两侧 丁 山
6、谷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①等高线凸向高值处;②谷线低于两侧 戊 鞍部 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两侧为闭合曲线,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 己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 ①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②根据符号判断,常用表示 [特别提示] (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山脊线(如丙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往往在实地表现为山峰、山脊;山谷线(如丁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往往在实地表现为河流(河床)。 (3)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
7、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
8、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3.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而不是)。 (3)赤道为一大圆,其上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劣弧段
9、的长度。 (4)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
10、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 重叠为陡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 2.原理运用 A.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
11、6℃·H相/100 m。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低处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高处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 12、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是指山坡的倾斜角度。通常用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来表示。如图中α角。α角大小的衡量可采用数学三角函数的正切函数进行表示,即tanα(0°≤α<90°,当α=90°时为陡崖)。H表示坡高(即相对高度),L表示坡宽,即水平距离(指实地距离)。同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不同图中可用下面的方法:甲、乙两幅图坡度大小比较:
在两图中作线段垂直于等高线(如图中虚线),若图上距离都为1厘米,甲图坡度是400 m/10 000 cm,乙图坡度是150 m/40 000 cm,可知,甲图坡度大于乙图。
B.判断地形类型
等高线图
判读
山地
13、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山峰(顶):四周低,中间高;
山脊:等高线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部分,常形成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向山顶凸出的部分,常有河流发育;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呈马鞍形;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盆地
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出,四周高,中间低,根据经纬度和比例尺大小可确定该图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
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多闭合曲线,反映出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海拔较低
高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不同的高原等高线差距较大,高原面一般较平坦,边缘陡峻,如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
C.判断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山地 14、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3.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
水库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 15、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要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选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公路、铁路线
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气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农业生产 16、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温馨提示] (1)在降水集中的河谷(山谷)地区,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发生时在河谷较窄的地段容易堵塞形成堰塞湖。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2)地处河谷或山谷地形中的城市,地域形态多为条带状或放射式;且污染气体不易扩散,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1.绘制
(1)绘制步骤
步骤
具体内容
确定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 17、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确定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
建坐标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及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2)绘制实例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3.判读地形剖面图要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的海拔状况来综合分析。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