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7527509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总第 课时)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设计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交往; 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体会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西游的奋斗精神。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 【学习过程】 一、快乐预习: (一)明确任务、自主预习: 通读全文,勾画重点,完成以下预习任务——— 唐朝对外交往 概况 范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往来。 政策:唐

2、政府_______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外贸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唐朝在_______上享有很高威望,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__”。 与日本 遣唐使:_____年间开始,来中国有 、 、 目的:___ _。 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_____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_____创制了日本文字 鉴真:_____时期,___次东渡成功。贡献:传播了唐朝的_______,设计的_______被视为日本艺术明珠 与新罗 ⑴ 新罗派遣_____和大批_______到唐朝学习_

3、________。 ⑵新罗商人到中国 ,__________居唐朝进口首位。 ⑶新罗仿唐朝建立了_______,采用__________选拔官吏,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技成就 ⑷朝鲜的__________传入我国,在宫廷演出,民间流行。 与天竺 西游:_____初年, 从______出发达前往______,并在_ _游学,成为佛学大师。在各地讲学,受到尊重。 贡献:携带大量_______回到长安;著有《________》,成为研究 、 以及我国 历史和 的重要典籍。

4、 (二)预习质疑: 二、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组内互查学案完成情况,讨论共性问题,并解决预习疑难。 (二)阳光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互通有无,相互借鉴。 (三)导学点拨: 1、读教材“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一目,回答:日本哪些方面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2、阅读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请回答:日本是如何重视与唐朝交往的? 3、阅读教材“玄奘西游”一目,回答:玄奘以亲身见闻写了一部什么书?该书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5、? 4、鉴真和玄奘的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拓展提高: 讨论:为什么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你认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感恩达标: (一)系统总结 (二)限时作业:(满分10分) 得分:______ 1、隋唐外交比较活跃,交往的范围包括( ) ①非洲 ②亚洲 ③欧洲 ④大洋洲 ⑤美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精义 3、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中国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圆仁法师来到中国 4、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备受后人称颂,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和医学知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5、识图分析题 (1)右图中人物是谁?他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著名高僧?(2分) (2)假想他在归国途中背负的主要是哪类书籍?(1分) (3)他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部书,名称是什么?这部书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