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小石潭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528001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小石潭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小石潭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小石潭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小石潭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小石潭记(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5 小石潭记(第2课时) 一、出示目标 二、赏读课文 1.自学指导   放声朗读课文,5分钟后,比谁能富有感情地背诵,同时能正确地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这篇游记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按游览的顺序: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潭水源流 潭中气氛) (2)本文写景抓住特征,作者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征?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4) 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 (1)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潭水源流 潭中气氛) (2) 文中突出地

2、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3)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4)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

3、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思考下列四个问题,8分钟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好:  (1)作者是如何发现小潭的?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用文中句) (动词:隔、闻、伐、取、见) (2)作者怎样写“石”“水”的特征的?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石:“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确是个“石潭”。(正面)“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侧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 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

4、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特写、动静结合) (3) 作者是如何描写潭中气氛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突出了环境的幽深冷寂,这是作者孤凄悲凉心境的反应。游历小石潭,作者一方面乐,一方面又凄凉。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的情感。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

5、,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背 (2)学生齐背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 作业设计: 1、 整理文中实词的意思。 2、 写一篇游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游览的顺序: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潭水源流 潭中气氛 石

6、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形(正面) “如鸣佩环 声(侧面) 潭中景物 (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 水 “怡然不动,俶而远逝”(特写) 动静结合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比喻) 潭中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幽深冷寂 作者心境: 孤凄悲凉 【教学反思】 学生的课堂反应不错,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还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对于作者的生活背景的理解影响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