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理基础知识人 第二节 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理基础知识人 第二节 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理基础知识人 第二节 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优质文档 优质人生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纲考情+思路点拨+变式达标+课堂小结+课后巩固)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理基础知识人 第二节 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考纲要求】 1. 高考要求:(1)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 (2)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3)掌握等值线图的应用。 2. 热点:(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判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考情分析】 1.考点分布:2020 新课标全国卷 T10~11;
2、 2020广东文综 T41(1); 2020·山东文综·T26(1)。 2.高考命题趋势:(1)2020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为主,选择题和综合题均会出现。 (2)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文字信息为背景,考查等高线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对经纬网的考查仍将以区域判读为主,通过经纬网定位考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 【自主学习】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 (3)表示形式: 、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 (1)一
3、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 ,经线定 。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部位 A B C D E F G 地貌 山顶 山脊 缓坡 陡坡 鞍部 2.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 和
4、 状况。 【学习探究】 〖互助学习〗 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多少倍? 2.在下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 3.如何确定下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 〖思路点拨〗 点拨点一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 (3)表示形式: 、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 ,经线定 。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点拨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判地势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势特征;有时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也可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特征,如台湾省河流多自东向西流,说明地势东高西低 判地形种类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
6、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 判地形部位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交会处——陡崖 判坡向 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 判坡度 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不同图幅进行比较时,要考虑
7、比例尺的大小、等高距的大小等情况。综合比较时,可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坡度越陡。等高线间距均匀,表示上下坡均匀一致;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 判断海拔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每个地点的海拔: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取;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为两地之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判断两地温差 在等高线图中,一般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对流层中海拔平均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 判
8、断地形影响 对气候 ①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阳坡和阴坡(阳坡气温高,蒸发强);②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滞留 对河流 ①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中常有河流发育。②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中水流流速快,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9、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解析: 答案: 点拨点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1.判断坡度陡缓: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 ,坡度越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②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 ,坡度越 ;③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
10、,坡度越陡。 2.开辟梯田的条件:开辟梯田应考虑 、 等条件。 3.水库坝址选择的条件:修水库的地形条件是河流的上游山区并具有“ ”的地形区。“肚子大”利于储水,“出口小”利于建坝。 4.陡崖高度计算方法:(n-1)×d≤陡崖高度<(n+1)×d(其中n为相交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例2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 为什么? (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B、C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 (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
11、_______米,陡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解析: 答案: 点拨点四、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方法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①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上图中的AB) ②建坐标: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③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④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下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2.巧用地形剖面图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
12、否准确 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 a在250~300 m间;b在150~200 m间;c在350~400 m间。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 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过程 (2)确定是否通视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 (3)判定河流流向 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上游河流断面(横剖面图)河谷呈“V”形;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呈“U”形。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 例3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13、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公路的走向为东北—西南 C.公路的长度约为6千米 D.公路穿越山脊地区 (2)沿上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 〖变式达标〗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
14、.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下图是“某湿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可能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A.甲
15、 B.乙 C.丙 D.丁 4.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A.从乙到丙 B.从丁到乙 C.从戊到甲 D.从丁到戊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 5.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与甲城镇的相对高度以及 M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 A.508米 跳水运动 B.264米 飞行运动
16、C.198米 滑雪运动 D.369米 攀岩运动 6.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 A.图中两城镇 B.隧道口F处 C.陡崖的崖顶 D.山坡D处 7.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______。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答出三点即可) (
17、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点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使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课堂小结〗 1. 地球自转方
18、向: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东经增加方向和西经减少方向。 2. 地球自转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全球各地都相等,约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60°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 3. 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都最快;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都最慢;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角速度、线速度接近最快;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角速度、线速度接近最慢。 【课后巩固】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1~2题。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
19、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2.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KLOP线 B.
20、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4.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日本有观测史以来同时也是世界观测史上震级最高的地震——里氏9级地震。读图完成5~6题。 5.地震源位为于北京的………
21、………………………………………………………………………( ) A.东北 B.东南 C.正东 D.西南 6.中国援助的救灾物资由北京机场运往地震灾区,其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 ) A.飞向正东 B飞向东南 C.飞向东北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米。回答7—8题。 7.N地的海拔可能是………………………………………………………………………………( ) A.60米
22、 B.69米 C.75米 D.84米 8.站在C地,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 ) A.X地 B.N地 C.Y地 D.Q地 读下图,完成9~11题。 9.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10.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23、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 12~13题。 12.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24、 ) 13.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突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
25、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 (3)地形剖面图是沿上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进行绘制的。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_____,原因是 。 (5)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课后反思】 第二节
26、 地 图 〖思路点拨〗 例1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数值判读。注意图示区域地势由河流沿线向两侧渐高。根据山峰高程、河流位置、等高距100米三个条件可确定,图中从山峰到Q点每条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500、400、300、300、400,从而判断Q地海拔范围为400米到500米之间,故选D。 (2)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已知山峰海拔为580米,要想求出其与桥梁附近河岸的高差,须求出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桥梁附近河岸与瀑布都位于200~300米海拔范围,而位于桥梁上游的瀑布落差为72米,据此求出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应为200~228米之间,故其与山峰的高差在352~380
27、米之间,故选C。
答案:(1)D (2)C
例2 (1)乙。乙处坡度比甲处平缓,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
(2)A 洼地的河流狭窄出口处,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
例3 解析:(1)读图可知,规划公路经过鞍部,海拔在100—200米之间,山脚下的牛家湾和张店的海拔在0—100米之间,因而可确定该公路的最大高差低于200米。
(2)分别读出a、b点及沿线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然后对照剖面图,就可确定答案。
答案:(1)A (2) A
〖变式达标〗
1.A 2.C 3.B 4.D 5.D 6.B
7.(1)自东向西 3℃~4.2℃(3℃ 28、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①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过;④位于白水河北岸。(任答三点即可)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下为两组答案:
①合理。理由:两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近或实际距离相近,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拔高度相近。
②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8.(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2) 29、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发生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坡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发生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课后巩固〗
1.A 2.C 3.B 4.D 5.B 6.D
7.D 8.D解析:7.根据等高距可知,C地的海拔为10—20米,X地的海拔是40米,Y地的海拔是20米,Q地的海拔为30—40米,N地的海拔为80—90米。8.依次用直线将各点与C点连接可知,只有QC之间较为开阔,没有地物阻挡视线,故站在C地肯定能看到Q地。
9.C 10.C 11.B
第9 30、题,考查对相对高度的判断,意在考查对等高线原理的理解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 m;图中最右下角的等高线为25 m,最右下角海拔最低,海拔在20~25 m之间;图中最右上角的等高线为80 m,最右上角海拔最高,海拔在80~85 m之间,故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第10题,考查了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坡度的能力,意在考查对等高线原理的理解能力。据图可知,③处的等高线最密集,表示该处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第11题,考查了水库的选址及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对等高线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①②之间 31、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位约为45 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58 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 m。
12.C 13.D解析:第12题,L为河流,等高线突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即X>Y,图中等高距为100米,X=500,则判断出Y=400,A处应大于500米。从a到b高度降低。第13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可知,a→b为由北向南的方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则河流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
14. 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地区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总是分布在山谷地带,由地势高(等高线数值大)的地方流向 32、地势低(等高线数值小)的地方,且河流流经地段的等高线总是向地势高的地方弯曲。(2)根据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n-1)h≤H<(n+1)h(h表示等高距),可求出40米≤H<80米。(3)根据剖面图中的海拔找到上图中对应的剖面线即可。(4)河流通航航道一般位于地势落差小的平坦地段,乙处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流量较大。(5)攀岩运动是在特定地区发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形式,发展攀岩运动的条件为有相对高度较大的陡崖、地势开阔、靠近城市,同时还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完善的安全设施等。
(1)b、d
(2)自东南向西北 80
(3) MP
(4)乙 乙河段所处地区水流汇集区域广,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流量较大。
(5)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有利于发展攀岩运动;岩壁地处开阔的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观赏;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消费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安全防范设施齐全等。
15
本资料来自网络若有雷同概不负责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