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七章第四节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758463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七章第四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七章第四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七章第四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七章第四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七章第四节(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020年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 第七章第四节 题组一  基础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①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②阵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③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④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侯,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注】 ①周:通

2、“漀”,救济。②风后:相传为黄帝相。《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③周流:周行各地。④具区:太湖的古名。 (1)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饮博”,喝酒赌钱;“丧”,失去;“赀”,钱财。抓住这几个关键词,就文意通顺了。(2)“思”,思量,思考;“谢”,告别。(3)“无”,无论;“相接”,相交往。 答案:(1)南宫生就用家中的财物救济供养宾客,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 (2)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 (3)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全力跟他们交往。 参考译文: 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年轻时喜爱侠义的行为,爱好击剑和骑

4、马,尤其长于用弹弓,对准飞的鸟就能击落它。家中向来财物多,南宫生就用家中的财物救济供养宾客,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学得了风后《握奇》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跟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周行各地都不如意。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金华县、会稽山,渡过钱塘江,在太湖上游行过一通后归来。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他,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全力跟他们交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

5、句子。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1)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事”是“服侍”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讥”是“嘲笑”的意思。抓住这几个关键词,意思就通顺了。(2)翻译词语要注意几个关键词语:“务”、“孔子之行”的“行”“惑”。 答案:(1)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嘲笑了。 (2)不努力仿效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

7、 参考译文: 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嘲笑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可以达到顶点了。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仿效鲁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讳亲人的名字上去超越曾参、周公、孔子,真是太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无法超过的。超越了周公、孔子、曾参,而去向宦官、宫女看齐,那么岂非宦官、宫女对亲人的孝顺,比周公、孔子、曾参还要好得多了吗? 3.(2020·北京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冯绲(ɡǔn)父焕为幽州刺史,疾忌奸恶,数极致其罪。怨者乃诈作玺书谴责焕,赐以欧刀。又下辽东都尉庞奋使行刑。奋即收焕,焕欲自杀。绲疑诏文有异,止焕曰:“大人在州,志欲去恶,实无他

8、故,必是凶人妄诈,规肆奸恶,愿以事白上,其罪无晚。”焕以其言,上书自讼,果诈者所为,追奋抵罪。绲由是知名。 (1)疾忌奸恶,数极致其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人在州,志欲去恶,实无他故,必是凶人妄诈,规肆奸恶,愿以事白上,其罪无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奸恶,形容词作名词。(2)罪,服罪。 答案:(1)痛恨奸恶小人, 几次彻底地追究他们的罪行。 (2)大人在幽州当刺史,下决心要除奸恶,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这必定是凶妄的人使诈,图谋肆意作恶。希望大人把这件事报告皇帝讲个明白,那时服罪也不晚。 参考译文: 冯绲父亲冯焕任幽州刺吏时,痛恨奸恶小人,几次彻底地追究他们的罪行。记恨冯焕的人就伪造圣旨谴责冯焕,赐刀让他自杀。又命令让辽东都尉庞奋行刑。庞奋就把冯焕逮捕,冯焕想要自杀。冯绲怀疑圣旨有问题,阻止冯焕说:“大人在幽州当刺史,下决心要除奸恶,确实没

10、有什么问题,这必定是凶妄的人使诈,图谋肆意作恶,希望大人把这件事报告皇帝讲个明白,那时服罪也不晚。”冯焕因为他这么说,就上书为自己辩护,发现果然是使诈的人所为,庞奋被追究抵罪。冯绲因此出了名。 题组二  能力练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

11、,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惏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

12、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注】 ①惏(qū):打开;橐(tuó):袋子。②崛峍(lù):高峻陡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  一:统一 B.往往伏而不出 伏:埋伏 C.庶几狎而得之 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 D.无所合,困而归 困:困顿 解析:选B。伏:隐匿,隐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①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②以勇气

13、闻于诸侯 C.①东之济、郓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 D.①其胸中浩然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解析:选C。A.①连词,表顺承,就,便;②连词,表假设,那么。B.①连词,来;②介词,凭。C.都是动词,到,往。D.①形容词词尾,无实义;②助词,……的样子。 (3)下列各组语句中,直接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  ) ①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②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③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④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⑤独其诗可行于世 ⑥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A.①④⑥         B.③④⑤ C

14、.①②⑤ D.②③⑥ 解析:选A。②写他要到东南游玩;③是贤士喜欢和他交往;⑤写他的诗作流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的人,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解析:选D。“在曼卿诗作之上”无根据。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15、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重点关注重要实词的意义。 答案:①所以我常常喜欢和曼卿交往,想通过他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重点注意:“故”“游”“阴”) ②当他们尽情饮酒而大醉时,唱歌吟诗欢笑狂呼,来求得天下最大的快乐,那种情景是多么豪壮啊!(重点注意:“是”“何其”“壮”) ③在他将要远行时,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17、。(重点注意:“叙”“因”“悲”“衰”)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以进士的身份游历京城,因而能够广泛结识当代的贤人豪杰。然而,我还是认为国家统一天下,停止战争,天下休养生息太平无事的时间已有四十年了,但智谋出众、志向雄伟的不平凡的人,往往没有地方施展他们的才能,便隐居着不出来做官,在山林中、在屠夫商贩里面,必定有直到老死还没有被世人发现的人才。我想去追随他们、寻找他们,却无法办到。后来,我终于找到那已死去的朋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开朗豪放有远大的志向。当时掌权的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去求得苟合。他没有地方抒发意愿,就常常和平民百姓、乡村老人,痛快地尽兴喝酒游玩,到了颠狂的地

18、步也毫不厌倦。我疑心那些隐居而没有被发现的人才,也许只有亲近他们才能找到他们,所以我常常喜欢跟曼卿交往,想通过他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时间最久,也能超脱世俗,以讲求气节来自守清高。他们两人相处欢娱,没有一点隔阂。曼卿在饮酒中隐蔽自己,秘演隐居在寺庙中,他们都是有奇才的男子,然而他们都喜欢做诗来自己取乐。当他们尽情饮酒而大醉时,唱歌吟诗欢笑狂呼,来求得天下最大的快乐,那种情景是多么豪壮啊!当时的贤人,都愿意跟他们交往,我也时常到他们的住处去。在十年中,秘演向北渡过黄河,向东到了济州、郓州一带,没有遇上合意的事情,不得志地回来了。曼卿已经去世了,秘演也年老多病。唉!这

19、两个人,我竟然亲眼看见他们的盛年和衰老,而我也快衰老了! 曼卿的诗极为清新,可是他特别称道秘演的作品,认为它高雅雄健,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他的胸怀宽阔刚直,他既然学习佛教,就没有地方施展才能了,只有他的诗可以在世上流传,可是他懒散,不会珍惜自己的作品。他已经老了,打开他的诗囊,还找到了三四百篇,都是令人喜爱的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茫然,没有了去向。他听说东南多奇山丽水,山顶悬崖高峻陡绝,江水波涛汹涌澎湃,非常的壮观,就想到那里去游历。这可以知道他年纪虽然老了,而志向还依旧存在。在他将要远行时,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1.阅读下面的文言

20、文,完成(1)~(5)题。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①,由是京师号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②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十一,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曰:“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为少。”及侯景作逆,携母避地于县之西乡,勤苦读书,昼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 永定中,州举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寻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满岁为真。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③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迁新安

21、王文学,掌东宫管记。及高宗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曰:“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乃除司徒左西掾。 太建元年,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循法度,高宗以王年少,授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带寻阳太守。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又领大著作,撰国史。 后主即位,直中书省,掌诏诰。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家之言。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 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

22、下。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俄丁母忧,去职。初,琼之侍东宫也,母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及丧柩还乡,诏加赙赠,并遣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荣之。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时年五十。诏赠领军将军,官给丧事。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陈书卷三十》) 【注】 ①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覆,同“复”,覆局,指记忆力极强。②风神,指神态。③都官符,指诏书。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儿必荷门基  荷:承担 B.善属

23、文 属:写作 C.自永定讫于至德 讫:至,到 D.不尚鲜华 尚:超过,过分 解析:选D。尚:崇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 A.①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 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①乃除司徒左西掾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琼述其旨而续焉 ②惑而不从师 D.①琼之侍东宫也 ②斯用兵之效也 解析:选A。A.都是介词,向。 B.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D.①主谓间助词,不译;②结构助词,的。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的一组是(  ) ①丁父忧,

24、毁瘠有至性 ②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 ③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 ④又领大著作,撰国史 ⑤勒成一家之言 ⑥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解析:选B。“见识优敏,文史足用”,是说陆琼见识多而聪敏,精通文史。①体现“孝顺”;②说明他深受器重;⑥体现“性谦俭”。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琼的父亲陆云公接受梁武帝的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局。 B.天嘉元年,陆琼担任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

25、由代理转为正职。 C.长沙王做江州刺史时,不遵循法度,高宗以长沙王年少为由,派陆琼去做长史。陆琼前去担任了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 D.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 解析:选C。联系下文可知,陆琼因母病和太子强留没有前去担任这些官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答案:①朱异对梁武帝说了这个情况,梁武帝下令召见,陆琼神态机警聪明,举止安详慎重,梁武帝认为他很奇异(不寻常)。(重点注意:“言之武帝”省略和倒装句式,“有敕召见”省略主语,“异”意动用法,“进退”) ②陆琼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不想出远门,太子也坚持请求留下他,于是陆琼就没有前去(任职)。(重点注意:“以”“固”“遂

28、不行”) ③陆琼晚年很有知足之心,只想避开权要人物,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到职治事。(重点注意:“深怀”“谢”“视事”) 参考译文: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父亲陆云公,梁朝给事黄门侍郎,掌管著作。陆琼幼年聪敏伶俐,思维有条理,六岁能写五言诗,且颇有文采。大同末年,父陆云公受梁武帝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局,由此京城内传称他为“神童”。朱异对梁武帝说了这个情况,梁武帝下令召见,陆琼神态机警聪明,举止安详慎重,梁武帝认为他很奇异(不寻常)。大同十一年,父亲去世,他因悲哀过度而极其瘦弱,有至孝之情,叔祖父陆襄感叹道:“此儿必能承担光耀门庭的重

29、任,所谓一个也不算少。”到侯景作乱,陆琼带着母亲避难到本县的西乡,刻苦读书,日夜不松懈,于是学识渊博,擅长写文章。 永定年间,被州里推举为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陆琼一向有好名声,深受世祖赏识。到讨伐周迪、陈宝应等人时,诏令及各种重要文书,都下令交付陆琼完成。改任新安王文学,担任东宫管记。等到高宗担任司徒时,精选属官,吏部尚书徐陵向高宗推荐陆琼说:“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多而聪敏,文史兼通,足够应用,进居郎署,已有年月,左西掾缺位,可以选他担任此职。”于是封为司徒左西掾。 太建元年,授予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任

30、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遵循法度,高宗以长沙王年少为由,授陆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陆琼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不想出远门,太子也坚持请求留下他,于是陆琼就没有前去(任职)。屡经升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兼任羽林监军。调任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又兼大著作,撰写国史。后主即位,陆琼到中书省当值,负责制定诏书。当初,陆琼父亲陆云公奉梁武帝的命令撰写《嘉瑞记》,陆琼遵循武帝的旨意继续撰写,自永定年到至德年,最终编写成一家之言。改任吏部尚书,继续兼任大著作。 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虽然职位声望日渐隆盛,却坚持素志更加谦逊。所居园池屋室,不作改变,车马衣服,不崇尚

31、华丽,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陆琼晚年很有知足之心,只想避开权要人物,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到职治事。不久母亲去世,离职回家。当初,陆琼奉侍东宫时,母亲随从在官舍居住,后主赏赐十分优厚。等到丧棺还乡,后主下诏加赠助丧财物,并派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亲自拟墓志铭,朝野都以此为荣耀。陆琼悲哀过度,在至德四年去世,时年五十岁。诏赠领军将军,官府出资办理丧事。有文集二十卷流于世。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①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

32、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余笑云:“子以玉奴②自况欤?”秋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 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片于梁,以承其巢。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 桃花为风雨所摧,零落池上,秋芙拾花瓣砌字,作词云:“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春”字未成,而东风骤来,飘散满地,秋芙怅然。余曰:“此真个‘风狂春不管’矣!”相与一笑而罢。 夏夜苦热,秋芙约游理安。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仆夫请回车,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未及南屏,而

33、黑云四垂,山川瞑合。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妆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唇已移近漪园南岸矣。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香色清冽,足沁肠腑,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桥上石柱,为去年题

34、诗处,近为蚌衣剥蚀,无复字迹。欲重书之,苦无中书。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 (节选自清代蒋坦《秋灯琐忆》,有改动) 【注】 ①簸钱斗草:古代的两种游戏。②玉奴:杨贵妃。相传唐玄宗曾与亲王下棋,将输时,杨贵妃放小狗于座侧,将棋局弄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 归:旧称女子出嫁 B.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 甫:刚刚 C.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趣:通“促”,催促 D.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 视:看待,对待 解析:选D。视:同……相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35、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且为钉片于梁 ②重为乡党所笑 C.①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遂携琴刺船而去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选C。A.以:①介词,用、拿;②目的连词,来。B.为:①动词,修筑;②“为……所”结构,表被动。C.之: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而:①表修饰,不译;②表转折,却。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直接表现作者夫妻恩爱的一组是(  ) ①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②相与一笑而罢 ③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④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⑤

36、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 ⑥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解析:选D。①②都是表现秋芙的性格;③是描写作者的游兴大发。由此可排除A、B、C项。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不气馁,要与丈夫再决胜负,在输了棋之后调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B.春天,桃花被风雨吹落,秋芙用花瓣拼成诗句,表达自己的伤春之情,可惜“春”字还没有拼成,就被风儿吹散。 C.秋天月明之夜,夫妻二人泛舟西湖,鼓琴为乐,拜访故人,感慨颇多,一直玩到四更天才移船回家。

37、D.这篇散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作者与妻子之间和谐美满而富有情趣的日常生活琐事,字里行间弥漫着深挚的感情。 解析:选A。不是在输了棋之后,而是在棋局失利之时,她就故意让膝上的小狗跳到棋盘上搅乱棋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_______ ②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秋芙喜欢下棋,但棋艺不太精湛,每晚强拉我下棋,有时一直下到天亮。 ②不一会儿只见闪电像白练一样闪过,大雨倾盆而下,于是我们在大松树下停车避雨,雨停之后又往前行。 ③秋芙让小丫鬟背着琴,到西湖荷花丛中去泛舟。 参考译文: 道光癸卯年的秋天,我的妻子秋芙嫁到我家来。秋芙喜欢下棋,但棋艺不太精湛,每晚强拉我下棋,有时一直下到天亮。我开玩笑地用朱彝尊词里的话问她:“掷钱斗草都已输,问你今宵拿什么偿我?”秋芙故意拿话掩饰说:“你以为我赢不了吗?请让我用所佩带的玉虎作为赌注

40、。”下了几十个子,秋芙的棋局明显失利,她故意让膝上的小狗跳到棋盘上搅乱棋局。我笑着说:“你这是在像玉奴一样恃宠撒娇吧?”秋芙默然不语。但在银烛的灯光下,已看到她的脸红了。 去年春天燕子来得较迟,屋外的桃花已经谢落了大半。夜深时屋梁上的燕巢忽然倾倒了,小燕子掉到地下。秋芙害怕小燕子被狗儿抓走,急忙起来把它送回燕巢,并用竹片钉在梁上,加固燕巢。今年燕子又来了,去年的旧巢还在,燕子绕着屋梁呢喃啁啾,大概还记得去年保护小燕子的人吧? 桃花被风雨所摧,花瓣飘落在池塘中,秋芙拾起花瓣摆成字,作成一首词:“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春”字还没摆好,一阵东风吹来,把花瓣吹乱,飘散满地,秋芙十分怅然

41、。我说:“这真是个‘风狂春不管’了!”两人相视一笑作罢。 苦于夏夜的炎热,秋芙约我到理安寺去游玩。刚出门,雷声隆隆,狂风大作。仆人请求驾车转回,我因为游兴正浓,强行催促他驱车前行。还没到南屏山,天空乌云密布,山川昏暗一片。不一会儿只见闪电像白练一样闪过,大雨倾盆而下,于是我们在大松树下停车避雨,雨停之后又往前行。只觉得竹林中清风飒飒,山上翠色欲滴,两座山峰就像残妆美人一样,皱着眉头,秀色宜人。我和秋芙边欣赏边赶路,不知不觉衣袖已经湿透了。 秋月很好,秋芙让小丫鬟背着琴,到西湖荷花丛中去泛舟。当时我正从西溪归来,到家时,秋芙已经出了门,因而我靠着瓜皮的指示追寻她的踪迹,我们在苏堤第二桥下相

42、遇。在船上,秋芙弹着《汉宫秋怨》的琴曲,我为她披上衣裳听她弹琴。这时四周山峦被烟雾笼罩着,星星、月亮映在水中,琴声铮铮鸣响,不知是天风声还是环佩声。琴声还没停止,我们的般头已靠近漪园南岸了。下般后去叩白云庵的门,白云庵的尼姑是老相识了。她请我们坐下,便去采池中的新鲜莲子,做莲子羹招待我们。莲子羹芬芳清醇,足以沁人肺腑,如果同世间的腥膻之味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回船时我们在段家桥登岸,登岸后放了一张竹席在地上,坐着闲聊了许久。听到城中的喧嚣之声,感到就像苍蝇在耳边嗡嗡一样,让人厌烦。桥上的石柱,是我去年题诗的地方,近来被蚌壳剥蚀,字迹已看不见了。我想重写上去,苦于无处可写。这时星斗渐渐稀疏,湖面

43、泛着一层白气,听城头的鼓声,已经通通地敲了四遍了,我们于是携琴撑船而归。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妖 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

44、,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怌怌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②矣。公以剑拨矢,矢堕。

45、欲击之。则又关③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④也,犬血可破。”如公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

46、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 ①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弯:拉弓;指开弓射箭。③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④翳形术:即隐身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觇之  觇:暗中观察 B.倚剑危坐 危:端正 C.烛之,则纸人 烛:用烛光照 D.卜之而爽 爽:心里踏实 解析:选D。爽: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乃自卜 今君乃亡赵走燕 B.急击之

4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审视,则土偶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皆为犬血模糊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解析:选D。A项中两个“乃”都是副词,分别是“就”和“却”的意思。B项中两个“之”分别是代词“他”和动词“到……去”。C项中第一个“则”是副词,相当于“原来是”,后一个“则”是连词,可译为“那么”。D项中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 (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③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④公方骇,鬼则弯矣 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

48、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选B。②说的是于公的生死观;④与任侠勇武无关;⑥是说的卜人。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译

49、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感到害怕,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哀求算卦的(给予解救)。 (2)(于公)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 (3)(于公)才醒悟过来,那些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 参考译文: 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明朝崇祯年间,他在北京参加殿试,仆人病得卧床不起,他很忧虑。刚巧市上有个

50、高明的算卦先生,能判断人的生死,他想去替仆人问问吉凶。到了算卦先生跟前,还没等说话,算卦的就问他:“你不是想问仆人的病吗?”他大吃一惊,就照实回答了。算卦地说:“病人倒没有什么妨害,你可危险了。”于公就让他给自己算算。算卦的给他算了一卦,很吃惊地说:“你三天之内当死!”于公很惊讶诧异了半天。算卦的不慌不忙地说:“敝人有个小小的法术,你给我十两银子做报酬,我可以替你祈祷消灾。”他心想,生死已经定局了,一个小小的法术,怎么能解救呢;没有应声就站起来,想要往回走。算卦地说:“舍不得这么一点小钱,你不要后悔,不要后悔!”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感到害怕,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哀求算卦的(给予解救)。

51、于公不听。 一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于公端端正正地坐在旅店里,静静地窥测动静,直到天黑也没有什么灾祸。到了晚上,他关上房门点上灯,倚着一把宝剑,还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一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也没有死的征兆。刚要躺下睡觉,忽听窗缝有响声。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于公抓过宝剑跳起来,急忙迎头一击,剑飘空而没有击中。小人突然缩小,又去寻找窗缝,想要逃走。他迅速砍去,小人应手倒在地下。拿灯一照,原来是个纸人,已经被拦腰砍断了。 于公不敢躺下睡觉,继续坐在凳子上等着。过了一个时辰,一个怪物穿窗而入,面目狰狞,像个恶鬼。它刚刚跳到地上,于公眼疾手快,挥剑一击,断

52、成两截儿,还都在地上蠕动着。于公怕它再起来,又连续砍击,剑剑都砍中了,而且中剑的声音不是柔软的肉体。仔细一看,原来是个泥塑的偶像,一片一片的,已经砍碎了。于公就把座位移到窗下,不眨眼地瞅着窗缝。过了好长时间,听见窗外呼哧呼哧的好像牛在喘息,有个东西正在用力推窗户,房梁和墙壁都摇摇晃晃的,好像要倒塌。他怕被房子压住,心想不如出去和它决斗,就哗啦一声拔开门闩,奔了出去。只见窗外站着一个大鬼,和房檐一样高;在昏暗的月光下,见它脸色黑得像煤炭,眼里闪烁着黄色的光;上身没有穿衣服,脚上没有穿鞋子,手里拿着弓,腰里插着箭。于公刚一愣神,大鬼就射了一箭。于公用剑拨一下箭头,箭头就掉到地上;刚要挥剑还击,又射

53、来一箭。于公迅速跳到一旁躲开,箭头穿进墙壁,发出响声。大鬼火了,从腰上拔出佩刀,挥动得呜呜风响,朝着于公劈下来。于公像猴子般敏捷,纵身往前一跳,大鬼的刀劈在阶石上,阶石立即断裂了。于公从它两腿之间钻过去,挥剑砍削它的脚踝骨,发出铿铿的响声。大鬼更火了,吼声如雷,转身又剁了一刀。于公又弯腰钻过去。大鬼的刀落下来,砍断了于公的袍襟。于公已经钻到它的肋下,猛然砍了一剑,铿的一声,大鬼一个跟头跌倒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于公挥起宝剑,横七竖八地砍了一阵,发出敲梆子似的梆梆的声音。拿灯一照,原来是个木偶,又高又大,像个人形。弓箭还缠在腰上,被刻画得面貌狰狞;被剑砍伤的地方,都流出了鲜血。于公害怕还有鬼怪前

54、来伤害他,就点着灯烛等待天亮。这时他才醒悟过来,三个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 第二天,于公把这个情况告诉给所有的朋友,和大家一起到算卦的地方。算卦的老远看见了于公,就隐蔽起来让人看不见。有人说:“这是隐身法,用狗血可以破它。”于公依照这个说法,做好准备又去找算卦的人。算卦的又和上次一样隐蔽起来了。于公迅速把狗血泼到他刚才站着的地方,只见那个家伙,头上和脸上全被狗血浇得模模糊糊,眼睛亮闪闪的,像个鬼似的站在那里。于公就把他抓起来,交给官府把他杀掉了。 异史氏说:“有人曾经说过,花钱算卦的人是傻子。世上有些人想从卦里得知吉凶,可是算了一卦之后,跟自己的生死丝毫不差的,有几个人呢?算一卦,如果和生死实际不符,就像没算一样。而且即使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死期已经到了,算一卦又能怎么样呢?何况还有借别人的性命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的,那不是更可怕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