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07757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某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某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某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经过四年脱贫攻坚,截止2019年底,全镇贫困人口减少到79户103人,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5%,基本实现了既定脱贫目标。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确保稳定脱贫,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省市县扶贫决策部署,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核心,坚持扶持政策、资金投入、帮扶力量、工作力度、督查考核“五个不减”,通过开发式扶贫增收入、保障性扶贫减支出、设施提升强支撑、内生动力增后劲、外力帮扶助发展,预警监测防返贫“六条路径”,力争到2020年底,一是完成剩余的79户103人脱贫任务,确保精准脱贫

2、不落一人。二是对全镇237户脱贫户和2个已出列贫困村持续帮扶,继续开展关爱帮扶工作,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全力遏制因病因灾致贫返贫。三是将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全方位提升2个已出列贫困村、22个非贫困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庄环境面貌。 二、工作重点及分工(一)推进开发式扶贫,多业并举增收入。围绕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三类收入”,精准实施产业、就业、资产收益等扶持项目,确保稳定脱贫、持续增收。1.巩固提升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一是摸清产业巩固对象,逐村逐户摸清全镇237户有劳动能力脱贫户产业现状,分类排队研判、明确巩固提升对象。特别

3、是无产业户、产业不稳定户、无长效产业户要重点排查、重点巩固提升。二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对有产业发展意愿、有劳动力的脱贫户,严格按照县上要求精准落实每户每年5000-10000元产业发展直补资金、贫困户免费分拣苹果等农产品后整理等政策。推广“期货+保险”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完善防范返贫机制。对脱贫户、退出村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政策。同时,研究制定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困户、非贫困村防返贫机制,对出现大病、残疾、灾祸的非建档立卡人口(边缘户)争取政策最大限度地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有效防止出现新的贫困。三、工作措施(一)保持四个不减持续

4、巩固脱贫成果。一是组织领导力度不减。继续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双组长)强化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相继成立工作领导机构,不断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持续落实督查考核和追责问责等制度规定,严格按照签订的精准脱贫“军令状”和“承诺书”持续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做到脱贫人口不稳定脱贫不松手。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二是驻村帮扶力度不减。调整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选派科级干部、后备人才到29个原贫困村和10个空壳村开展巩

5、固脱贫成果工作,为帮扶户宣传讲解各类惠民政策,为产业发展找办法、谋出路,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技能培训,并积极为帮扶户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落实教育助学贷款、国家资助政策和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真正把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落到实处。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三是干部联村力度不减。仍然实行“321”结对帮扶制度,即县级、科级、普通干部分别结对帮扶3户、2户、1户贫困户。并继续落实21名县级领导、52名科级领导干部作为73个行政村扶贫工作责任人,并从县直机关抽调72名干部为工作成员,配合包抓责任领导和“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全力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6、工作的工作机制,继续保持工作的延续性。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四是政策落实力度不减。对已整体脱贫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整体工作转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阶段,继续落实中央及省州县各类惠农及扶贫政策的同时,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海南州实施“再造一个畜牧大州”的有利时机,聚焦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点,持续落实“六大任务”、精心打造“三大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巩固抓好交通道路、水利设施、土地改良、公共服务、产业培育等项目,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牵头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责任单位:联乡领导,联村单位。(二)做好十项工程持续巩固脱

7、贫成果。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结合高原美丽城镇、高原美丽乡村等建设项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道路、饮水、电力、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乡村旅游、文体设施、电子商务等建设力度,全方位改善脱贫村基础条件。一是进一步巩固水利支撑能力。全力推进投资2.5亿元的尕干水库工程建设进度,努力解决尕巴松多镇、唐谷镇和县城周边4.4万人及30.5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问题;投资2.1亿元实施同德县巴曲河河道治理工程(东山水文桥到火角至尕哇麻段)、拉金寺等7座寺院以及卡力岗村、班多村、宁龙村等13个村的沟道防洪治理工程、同德县自来水净化厂、边缘地区人饮工程、2018-2020年人饮巩固提升工程、大

8、型灌区2018年量测水设施项目、2017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尕巴松多镇北扎饲草地节水灌溉、尕干水库配套灌溉工程等项目,在不断提升防洪应急及防洪能力的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入户率,全面解决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提升农田灌溉用水率。牵头单位:县水利局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党委、政府。二是进一步巩固交通建设力度。整合交通、代赈、财政、扶贫等专项资金,捆绑用于脱贫村道路建设,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投资4.36亿元,新建及升级改造好同德县新区客运站、欧后扎村示范道路17.016公里、完秀公路45公里、石藏寺旅游公路25公里、夏日仓至班多村公路41公路、上下才乃亥公路7公里、豆秀公路

9、78公里、同贵公路33公里、通村通畅公路200公里、自然村砂路161公里和便民桥梁27座等建设项目,到2020年底80%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道路通达。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党委、政府。三是进一步巩固电网升级改造。投资2.3亿元,新建及改造工程项目197项。实施秀麻村等8个村的10千伏高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改造工程、松多村精准扶贫通电工程、尕巴松多镇无电户通电工程、秀麻35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豆后索村等6个地区的10千伏延伸工程和上尕毛其等地区的10千伏新建工程、扎血尔村等地区的10千伏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改造工程、老虎村等地区的10千伏高压线路及配变台区改造工程等项目,惠

10、及50个村社,改造户数2591户。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县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四是进一步巩固通信建设步伐。电信投资600万元对五乡镇73个行政村中未覆盖通信信号和宽带网络的34个村进行通信信号的覆盖和宽带网络覆盖;移动投资668万元将完成17个村的4G及5G信号覆盖移动基站;联通投资178.91万元改造或新建基站41个。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局、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五是进一步巩固住房建设成效。对五乡镇住房情况进行梳理,明确2011年前分户的农牧户是否缺少住房,若有无房户。由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政

11、策性优惠贷款和农牧户自筹等方式统筹予以解决。建房时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同步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层设施,做好新建房群众的后续管理工作,解决搬迁群众的医疗、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牵头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县水利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六是进一步巩固开发乡村旅游。结合美丽乡村和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通过实施投资1800万元的三乡镇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进一步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的步伐,全面提升村居环境卫生水平。积极引导扶持有条件的村社发展休闲农牧业、生态园艺业

12、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家乐、牧家乐 农家宾馆、采摘、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合理开发河北乡森林景观等资源,提高兴林富民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县教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县扶贫开发局、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党委、政府。七是进一步巩固文体设施建设。对已建成的村级文化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实施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文化惠民、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农牧区文化人才培训“五大文化工程”,切实把村级文化场所建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普教育、致富技能培训的集中平台。并通过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全覆盖等文化惠

13、民工程,实现中央1至12套电视节目、3套数字广播节目户户均能观看。全面落实同德县20162020年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牵头单位:县教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县扶贫开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八是进一步巩固资产收益成果。将县城新区铺面、大型综合扶贫超市、扶贫农贸市场以租赁和自主经营的形式运作,使农牧民群众受益。并大力推行扶贫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草场等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牧民土地、草场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困难群众长期增收、稳定脱贫,建立完善对折股量化投入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

14、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牵头单位:县扶贫开发局责任单位:县农牧和科技局,各乡镇党委、政府。九是进一步巩固库区移民工作。通过组织实施羊曲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尔多水电站、茨哈水电站等全县库区移民安置项目,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问题,投资5104万元实施完成巴沟乡隆丫滩移民安置点水电路等项目,从而进一步加强交通、供电、通信和村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村民活动广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给予支持。牵头单位:县移民安置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十是进一步巩固低保兜底政策。按照

15、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通知要求,对收入水平已超过扶贫标准但扔低于低保标准的,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做到“脱贫不脱保”。对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可通过“救助渐退”等措施,增强其就业稳定性。对实现脱贫的残疾贫困人口,根据实际情况,继续享受1年的低保救助。对因遭急难事导致短期生活困难的脱贫户,及时给予救助,对救助后仍不能解决的长期性困难,按程序重新审核审批纳入低保制度范围。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三)落实十个提升工作确保巩固脱贫成果。一是提升集体产业扶持力度。按照同德县扶贫先进经济组织奖励扶持办

16、法(同扶领201751号)运用县级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以将代补的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充分利用2016年贫困县退出先进县奖励资金2000万元、非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1760万元、整合县级财政扶贫资金及县级支农资金700.5万元和金融产业发展贷款与农牧业信贷担保公司相结合,根据关于巩固提升村级集体产业和脱贫产业的通知(同办发2017109号)文件,着重抓好村级集体产业,在打开产品销售渠道,提升效益上下功夫,全力解决很多产品销售只限在本村、本乡镇、本县范围流通的现象。全力解决县域内资源匮乏,群众增收难瓶颈,积极发展“有机基地+有机加工”的产业链,实施好唐谷镇、尕巴松多镇和

17、巴沟乡7村有机种植认证,并在完善河北、秀麻有机牦牛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有机藏羊认证和冷链屠宰基地、贡麻油菜加工、卡力岗村面粉加工等有机加工认证,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逐步形成有机种养殖、有机加工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做到部分村级产业发展绿色食品或有机农畜产品认证,部分村级产业发展特色种养、传统手工业或农家乐牧家乐,引导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商标注册,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拓展品牌知名度。同时,针对县级扶贫农贸市场和综合扶贫超市运作及管理难的问题,成立以村为单位的业主委员会,由专人负责协调各项工作,保障扶贫农贸市场和综合扶贫超市正常运作。牵头单位:县扶贫开发局

18、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二是金融助推到户产业发展。继续做大做强我县省级扶贫产业园和巴塘扶贫产业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督促园区企业进一步落实贫困群众就业岗位,切实发挥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1450万元的贫困村互助资金和“530”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到户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产业和新增到户产业发生效益稳步增收。同时,结合“530”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按照每带动1户脱贫户给予10万元贷款的标准,给予辐射带动脱贫户发展产业能力强、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各类经济组织累计贴息政策支持,按银行基准利率全额贴息。并充分发挥县级农牧业信贷担保公

19、司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和服务资源更多的向贫困地区焦距,采取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产业项目等重点领域提供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县扶贫开发局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县农村商业银行,各乡镇党委、政府。三是提升技能培训增加就业。继续统筹整合“雨露计划”、农牧民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农牧民职业培育、三江办培训等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培育劳务品牌,促进劳务输转品牌化发展,逐步做大做强特色劳务输转、提升劳务经济发展质量,打破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培训方式,根据农牧民群众意愿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同步进行技能培训和提升就业能力的工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延长

20、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以点带面拓宽劳务输转渠道,组织脱贫青年培训“民族歌舞”打造具有本县特色的劳务品牌,切实做到培训一批输出一批,实现劳务输转文化打工。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协调服务力度,建设就业扶持平台,继续做好采摘枸杞等传统劳务品牌,发展保洁、家政等劳务服务品牌,建设就业服务平台,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组织管理,为农牧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扩大就业增收渠道。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四是提升生态脱贫攻坚力度。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探索绿色产业、乡村旅游等生态扶贫新路子,利用宗日遗址、河北

21、原始森林、红岩地貌(丹霞)地貌、黄河大峡谷、石藏寺、藏文化影视基地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和推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度。并积极与省级相关部门协调,在合理的区间内,适当增加生态管护岗位,力争将生态管护员这一惠民政策持久延续下去。进一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牵头单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五是提升发展教育脱贫工作。优化教育布局,构建覆盖城乡、行政村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实施中小学全面改薄建设项目和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履行控辍保学职责,加大教育法规宣传,严格执行控辍

22、保学管理办法,积极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普及15年免费教育。并通过大中专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非义务阶段贫困学生救助金、三江源地区普通学校救助奖励资金及职校生补助和爱心教育基金统筹使用,让在校就读的大中专、中高职学生和新考入的大学生、中高职学生按相关政策给予补助,直至完成学业。同时,鼓励贫困家庭“两后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技能实现就业。并进一步强化“两支队伍”建设,发挥“名校长、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不断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完善考评奖励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牵头单位:县教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六是提升健康

23、扶贫成效。根据对3.4万目标人群免费开展的重点传染病普查工作取得的有效数据,加大对各类传染病的跟踪防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及预防力度,争取建立传染病专家工作站,提升乡镇卫生院功能。并继续通过医疗保险和救助,有效遏制和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针对乙肝等地方病,相关部门制定帮扶计划,减少贫困群众的负担。同时,将贫困农牧民全部纳入“三个一批”计划,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帮扶力度。并加强残疾人救助和康复服务工作。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全县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之间的紧密衔接,提高医疗保障合力。牵头单位: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责任单位:县委各

24、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七是提升救助及保险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巩固提升阶段的兜底保障作用,加大低保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对因灾、因病、因事等原因造成的临时致贫或返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完善困难残疾人口生活和护理补贴制度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全力建设完善乡镇及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充分发挥先后两次救助24人75万元后剩余474万元的“党政军企”返贫救助基金会的作用,对因病、因灾等因素返贫的困难群众实施救助,对遭受自然灾害的乡镇、村社进行紧急救援,减轻灾民的疾苦

25、,实施灾后重建。并通过媒体、微信平台等方式让广大农牧民了解救助基金,扩大募捐范围,加强社会参与扶贫工作的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农牧业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民生领域业务。依据海南州保险助推脱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南政办2017157号)文件,引导鼓励从村级集体经济受益资金中出资,全面落实民生保险、农房保险、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森林保险、脱贫产业信贷、融资保险服务等保险政策。实现贫困群众门诊医疗费用、基本医疗及大病医疗住院门槛费的全额赔付,提高大病支付保障能力。鼓励开展农牧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合作业务。积极推动农房保险扩面统保,切实保障受灾居民灾后住房重

26、建能力。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县财险公司、县移动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八是提升科技和电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农牧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实施产业技术支撑行动,引导农牧民利用牲畜粪便等养殖废弃物积造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堆肥还田、商品有机肥施用等技术模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全力打造有机产品,提高农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实施科技人才支撑行动,发挥和调动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积极性,积极构建新型贫困地区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实施科技信息支撑行动,建立完成同德县扶贫大数据平台。同时,依托同德特色产业及在县城新区建成的同德县兴农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及京东同德扶贫特色馆,推进电

27、商扶贫,拓展农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加快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和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商务、邮政、供销社等系统在各行政村建立服务网点,实现电子商务在农牧区的普及,加大农村牧区电商人才培训力度,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扩大信息进村村入户覆盖面。牵头单位:县扶贫开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县农牧和科技局,各乡镇党委、政府。九是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海南州提出的“再造一个畜牧大州”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依托两大扶贫产业园有机畜产品冷链加工、日雪肉食品、天然矿泉水、青稞加工、粉条和粉丝以及饲草料加工、有机肥等产业新建绿色畜牧业产业区,以

28、养殖繁育牦牛,通过发展营产、供销、观光旅游,壮大牦牛养殖链。同时,切实把农牧民组织到农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积极促进承包草场规范有序流转,草地、耕地资源适度集中,生产要素逐步向联合经营合作社集聚,切实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河北、秀麻两乡镇利用天然草场及圈窝子种草,深度推广有机认证工作,扎实做好有机肉食品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加大良种牦牛引进繁育和串换推广力度,有效发展有机牦牛养殖,增加有机牦牛出栏率。尕巴松多、唐谷和巴沟加快发展设施畜牧业,提高舍饲半舍饲养畜比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育特色种植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种植业基地。重点建设小

29、麦、青稞、豆类、饲草、蔬菜等有机种植基地,扩大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加大优质、高产饲草料种植力度,提高草产量,更好地为防灾抗灾、舍饲养殖提供充足的草料资源。并利用原有600平方米畜棚的基础上新建畜棚,着力打造中型精品养殖小区,放大达隆村模式,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形成良性循环的养殖。牵头单位:县农牧和科技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十是提升群众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省级文明村镇、“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引导困难群众牢固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摒弃“等、靠、要”的心理,树立不甘落后的雄心壮志。积极发现和扶植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人物,使困难农牧户从身边致富能手的致富实践中受到启迪、

30、增强信心。并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巩固好各民族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各部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四、工作要求(一)推动“三个转变”创新脱贫方式。即,扶贫重点从注重解决贫困问题向巩固脱贫成果、解决“边缘户”问题转变。更加注重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促进共同富裕。工作要求从“扶贫攻坚”到“脱贫攻坚”,从消除“贫困现象”到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边缘户增收,不是简单地提高脱贫标准的转变,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扶贫内涵从注重解决低收入问题向注重解决包括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文明程度、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

31、的全面改善和提升转变。脱贫路径从注重用“救助式”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向更加注重用“开发式”的办法激发内生动力转变。重脱贫更重开发,既要有救助式的传统方式,更要有开发式的创新举措,更多用发展的思路,解决低收入人口和薄弱村社贫困问题,把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摆在脱贫攻坚的首要位置。根据低收入人口和薄弱村社的自身特点和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脱贫机制从注重行政组织推动向更加注重政策创新长效化解决方式转变。立足当前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与低保接轨的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特别要创新脱贫资源

32、和资金的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转向统筹集中,将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捆绑起来使用,提升巩固脱贫成效。 (二)抓好“两个回看”巩固脱贫成果。即,回看贫困户脱贫成果。由各乡镇政府,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非贫困村包村领导认真开展脱贫成果的跟踪调查,确保脱贫不返贫。回看扶贫项目成果。对发展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的扶贫产业项目,要长期督察、跟踪问效,根据每年不同的发展情况及时改变经营策略,保障困难家庭稳定增收。(三)保持“两个不减”强化脱贫根本。即,社会资源投入不减。严格按照联村帮户工作的要求,落实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完善“双帮”、“互帮”等工作机制,形成大企业包村、小企包户

33、,大单位包村、小单位包户,党员干部、社会成功人士帮扶困难家庭的长期帮扶机制。广泛开展联村挂钩、扶贫志愿者行动等活动,打造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等扶贫公益新品牌。做实企业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扶贫、驻村帮扶“四大社会扶贫”工程。扶贫资金投入不减。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各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保证每年呈现增长形式,并随财力增长,不断加大县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整合机制和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与脱贫任务挂钩机制。(四)落实“三个保障”提升脱贫成效。即,医疗救助政策保障。按照医保相关政策,相应减少、减免医疗费用,着力从机制上解决因病致贫问题。同时,健全完善贫困残疾人口生活和护理保障制度,

34、减少因灾、因病、因残返贫现象发生。低保兜底政策保障。针对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低于2762元的困难群众,按照“两线合一”的要求,予以“兜底扶贫”,加大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做到应兜尽兜、兜住兜牢,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养老服务政策保障。,鼓励探索提高乡镇日间照料中心的运用率,加快开展村社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托养扶贫模式,利用现有养老机构,合理部署、统筹安排,全面启动精准扶贫特困老年人集中托养工作。(五)突出“四个加大”筑牢脱贫基础。即,加大组织建设保障能力。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发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功能;发挥第一书记及扶贫(驻村)工作队“领头雁”的作用,自觉承担起精准识

35、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任务。同时,建立扶贫干部考核机制,完善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等制度,将党政扶贫开发成效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各级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绩效考核与奖惩问责并举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巩固提升阶段的各项惠民政策和保障措施,深入挖掘在巩固提升阶段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提炼可推广复制的典型案例,把典型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协调互动、上下联动、正面引导、突出重点的宣传工作新局。实现“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报刊有文章、网络有信息”。加大摸排工作力度。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

36、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摸排核实我县脱贫人口和返贫人口,做到脱贫的及时销号,返贫的及时挂号。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农牧业科技培训和困难群众智力扶贫投入力度,创新“输血”变“造血”立体式扶贫新思路。五、组织保障措施(一)强化责任意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的成败是决定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压紧压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意义认识,确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委、省州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

37、成果中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二)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执行县负总责、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一起抓的工作格局。注重发挥行业部门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精准脱贫政策,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良好局面。乡镇党委和政府承担具体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政策、项目、资金落地见效。同时,逐级签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书,建立年度报告制度。(三)抓好管理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脱贫的及时销号,返贫的重新挂号,达不到脱贫标准的不能盲目抢跑,切实做到未脱贫的一个不漏、已脱贫的

38、一个不留,有进有出、准确无误、群众认可。进一步修改完善建档立卡系统有关数据,实现与行业部门数据信息的无缝衔接和扶贫对象基本信息数字化管理、精准化帮扶。(四)强化监督考核。全面落实督查机制,强化政策监管、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加大通报力度,对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绩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扶贫廉政建设,将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始终,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推进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对贪占挪用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威慑力。(五)加强宣传引导。要全面落实好扶贫宣传工作制度,大力宣传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攻坚成效和先进典型,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导勤劳致富的社会风气。要加大宣传报道工作,县扶贫开发局和各乡镇、各行业部门要认真总结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积极加强和省州相关媒体的沟通联系,不断加大同德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特色、亮点在省州媒体上的宣传报道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