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分子基础ppt课件
目 录 肿瘤的分子基础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Tumor Development 1 目 录 1911年,Peyton Rous发现鸡肉瘤病毒可以致癌。 产生“肿 瘤源于体细胞基因改变”的概念。 1947年,Charlotte Auerbach和J. M. Robson证明化学物质 可以引起DNA损伤,破坏基因组稳定性,诱发肿瘤。 1970年代,基因克隆、基因转移等各种基因操作技术迅速 发展,并与肿瘤学(oncology)研究相结合。 1979年发现了第一个细胞癌基因。 癌基因、抑癌基因相继发现,确认“肿瘤是一种基因病( genetic disease)”。 肿瘤分子研究史: 2 目 录 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病毒)因 素可以致癌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Virus) Factors Lead to Cancer 第一节 3 目 录 环境因素可引起DNA损伤,如果机体DNA损伤修 复缺陷,或基因组不稳定性(genome instability) 增加,则易感肿瘤。 个人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肿瘤的易感性。 因此,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内在因素有关。 致癌物(carcinogen):能引起细胞或生物体发 生肿瘤的物质。 4 目 录 一、一些化学物质可导致癌症 (一)环境中很多化学物质是致癌剂 霉变变食品黄曲霉毒素 亚亚硝胺类类 甲基亚亚硝基脲脲 食品添加剂剂、染料氨基偶氮染料 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 染料、橡胶芳香胺类类 苯胺 氨基联联苯胺 煤烟、香烟多环环芳烃烃 3甲基胆蒽 苯并芘 化疗药疗药 、杀杀虫剂剂烷烷化剂剂 氮芥 环环氧化物 内酯类酯类 来 源化学致癌物 5 目 录 前列腺癌染料镉镉 肺,皮肤癌农药农药砷 肺,鼻癌镍镍工厂镍镍 肺癌铬铬酸盐盐工厂,电电 镀铬镀铬 铬铬 致癌种类类环环境来源金属 一些金属致癌剂 6 目 录 (二)一些化学致癌物需代谢活化方有致癌作用 直接致癌物(carcinogen)指直接暴露于细胞和机 体便可致癌的因素或分子。 前致癌物(precarcinogen)指需经代谢转化方具有 致癌活性因素或分子。 7 目 录 代谢活化:前致癌物经过一个或多个酶促反应才能 转变成有致癌活性的过程。 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酶系 存在部位:主要于肝,其次是肾、肺、脑等 组织微粒体。 影响因素:生物种属、遗传因素、年龄和性 别等。 8 目 录 近似致癌剂(proximatecarcinogen):代谢活化过 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终致癌剂(ultimatecarcinogen):最终通过与DNA 反应,带正电荷的亲电子致癌物。 9 目 录 致癌物可与细胞DNA结合, 尤其是与DNA 分子中鸟嘌呤碱基上的N2、N3、N7、O6和O8原 子结合,形成DNA加合物,引起DNA损伤。 (三)DNA加合物的形成是致癌过程的关键 10 目 录 (1)从癌细胞可衍生出癌细胞,这是由DNA所决定的。 (2)放射线或化学物致癌的机理均有DNA损伤突变。 (3)许多癌细胞表现为染色体异常。 (4)癌细胞DNA(癌基因)经转染可转化正常细胞为癌 细胞。 (5)已经分离出对肿瘤易感性高的基因。 DNA是致癌过程中决定性大分子的主要证据有: 11 目 录 化学致癌物可与线粒体DNA相互作用,形成 被致癌物修饰的线粒体DNA。其作用可能会对细 胞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12 目 录 化学致癌物诱发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 点突变,使后者激活或失活。 (四)化学致癌物可诱发癌基因的激活和 抑癌基因的失活 如: 烷化剂引起GA的碱基改变 苯并芘引起GT改变 13 目 录 促癌剂(promoter):单独作用并不能致癌, 但在化学致癌物同时使用时可使肿瘤加速生长, 促进癌变。 (五)促癌剂可促进致癌过程 佛波酯(phorbol ester, TPA)直接激活蛋白 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进一步发挥作用。 例如: 14 目 录 二、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可以致癌 机制:主要是产生电离,形成自由基。 电离辐射 电磁波辐射 电子辐射 质子辐射 中子辐射 (短波高频) 15 目 录 对人、动物有感染性。 DNA病毒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靶细胞的DNA分子上。 某些病毒基因中含有病毒癌基因(V-oncogene)的序列, 编码的转化蛋白可使细胞癌变。 三、肿瘤病毒也可以致癌 生物性致癌主要指肿瘤病毒,包括DNA肿瘤病 毒及RNA肿瘤病毒。 (一)致癌的病毒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肿瘤病毒的特点: 16 目 录 鼠乳腺肿肿瘤病毒B型反转录转录 病毒 鼠肉瘤和白血病病毒 禽肉瘤和白血病病毒 人T细细胞白血病病毒I,II C型反转录转录 病毒 RNA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肝DNA病毒 EB(Epstein-Barr)病毒疱疹病毒 腺病毒12、18、31腺病毒 多瘤病毒、SV40病毒、人乳头头状瘤 病毒(如HPV-16) 乳头头多瘤空泡病 毒 DNA病毒 成 员员分类类 一些重要的肿瘤病毒 17 目 录 病毒癌基因的产物为蛋白激酶、G-蛋白、 酪氨酸蛋白激酶或受体等,从而通过激活信号 转导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及恶性转化。 1肿瘤病毒模拟信号分子起作用 (二)肿瘤病毒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恶性转化 18 目 录 质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小鸡鸡劳劳氏肉瘤病毒src 膜分泌的断裂的PDGF(B链链)猴猴肾肾肉瘤病毒sis 胞核DNA结结合蛋白小鸡鸡髓细细胞瘤病毒29myc 胞核转录转录 因子(AP-1)与fos的 复合物 小鸡鸡禽肉瘤病毒jun 胞核转录转录 因子(AP-1)与jun 的复合物 鼠鼠肉瘤病毒fas 质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猫猫肉瘤病毒fes 质质膜断裂的EGF受体小鸡鸡禽白血病病毒erb-B 质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鼠Abelson鼠白血病病 毒 abl 亚细亚细 胞定 位 癌基因产产物来源反转录转录 病毒癌基因 逆(反)转录病毒的一些癌基因 19 目 录 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 (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 MMTV) 2病毒通过插入激活而致癌 病毒癌基因插入宿主基因后,可通过长末端重 复序列上调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 20 目 录 病毒 宿主 Int 生长因子 gag pol env 插入突变MMTV 后,上调宿主int 基因 LTR MMTV病毒LTR序列上调宿主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21 目 录 病毒癌基因(V-onc)与细胞癌基因差别只是V- onc无内含子,而C-onc常有内含子。有时一些V-onc 序列与V-onc比较,常有碱基替代,缺失。正因为序 列有同源性,一旦V-onc整合至细胞基因后,不需激 活便可产生细胞转化作用。 3许多病毒癌基因与细胞癌基因序列同源 如Rous肉瘤病毒的癌基因v-src编码p60src,具有 TPK活性。 22 目 录 四、个体遗传特性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细胞外因素指各种外界物理、化学及生物 学致癌因素-起动因素 癌变过程受细胞内、外因素的影响。 细胞内因素指获得性或遗传性DNA修复或 细胞周期调控缺陷-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susceptibility) 23 目 录 通过遗传获得突变的、且能致癌的关键基因; 遗传获得的突变基因提高个体对环境因素作用 的敏感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基因对癌变克隆的生长有利。 肿瘤易感性的决定因素: 24 目 录 不同个体的同一个基因在序列上存在微小差异, 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这种多态性可导致个体间一些代谢相关的酶 、DNA修复酶等活性差异,从而引起不同个体对环境 因素的敏感性不同。 环境-基因相互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举例: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 25 目 录 五、DNA修复缺陷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在癌症的发病中至关重要 遗传性非息肉结肠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 HNPCC) 一些癌症是由于DNA修复缺陷导致的基因组 不稳定性、易发生断裂、重排等所致。 例如: 26 目 录 肿瘤的生化与细胞学特点 The Biochemical and Cell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第二节 27 目 录 肿瘤组织蛋白质、核酸、脂类及核苷酸合成加 强,氨基酸、核苷酸的分解代谢降低。 糖类分解加强,糖的消耗加强,糖酵解加强, 糖类的合成减少。 一、癌组织中糖、氨基酸、核苷酸等代谢 均发生变化 28 目 录 (一)与增殖相关的酶类活性增强 增殖相关的酶主要指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的酶。 (二)酵解速率增大 恶性肿瘤中则是糖酵解抑制有氧氧化,称为 Crabtree效应。肿瘤无论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 均表现为糖酵解活跃,因此与之相关的酶活性均 增强。 29 目 录 (三)糖异生明显下降 当肝细胞癌变后,糖异生有关的酶活性明显 下降,只有正常活性的1。 (四)合成糖原能力下降 肝癌时肝脏利用单糖合成糖原的能力降低, 糖原减少,肝癌者可能发生低血糖。 (五)氨基酸分解代谢减弱 机体为了补充肿瘤组织中蛋白质合成的需求, 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加强,这是患者出现消瘦 的原因之一。 30 目 录 (六)核苷酸合成相关的酶活性增强 核苷酸合成相关的酶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 度相关,恶性程度越大,酶的活性越高。 (七)蛋白激酶及磷酸酶的活性均增强 蛋白激酶与细胞增殖相关,磷酸酶的活性 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也许是为了对抗过 高的蛋白激酶活性。 31 目 录 (八)出现胎儿型同工酶 肝癌前病变变葡萄糖醛醛酸转转移酶(O型) 胃肠肠道肿肿瘤谷胱甘肽肽S转转移酶(型) 多种恶恶性肿肿瘤谷胱甘肽肽S转转移酶(P型) 肝癌前病变变、高分化肝癌谷胱甘肽肽S转转移酶(A型) 多种肿肿瘤碱性磷酸酶(非Regan型) 多种肿肿瘤碱性磷酸酶(Regan型) 肝癌DNA聚合酶(r) 肝癌支链链氨基酸转转氨酶(I型) 肝癌糖原磷酸化酶(胎儿型) 肝癌果糖1,6二磷酸酶(肌型) 肝癌、脑脑瘤丙酮酮酸激酶(M2型) 肝癌醛缩醛缩 酶(C型) 肝癌醛缩醛缩 酶(A型) 肾肾癌、乳腺癌己糖激酶(III型) 肝癌己糖激酶(II型) 在肿肿瘤中的表达同工酶 32 目 录 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是肿瘤的特征; 植物凝集素引起的凝集性增加使肿瘤细胞表现 接触抑制; 细胞膜粘附性降低有利于癌的侵袭和转移; 膜表面负电荷增加; 糖蛋白中的糖链改变是肿瘤常见的变化; 膜糖脂组成发生变化; 恶性转化细胞膜上存在肿瘤纤溶酶。 二、癌症时肿瘤细胞膜发生多种改变 33 目 录 三、细胞分化障碍是肿瘤细胞的基本特点 肿瘤细胞分化的特征: 异形性:细胞核变大,大小不等,核形不 整等。 失极性: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的长轴方 向与 细胞生长轴方向不一致。 幼稚性:出现胚胎时期特点。 34 目 录 分化相关基因按功能分两类: 管家基因(house keeping gene):多种细胞共有。 奢侈基因(luxury gene):编码特异性蛋白质, 即 奢侈蛋白(luxury protein),是细胞分 化的标记物,也是肿瘤起源的标记物。 35 目 录 致癌因素使细胞基因组中增殖(proliferation) 有关的基因启动,同时其产物抑制了细胞分化 (differentiation)。 (一)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抑制细胞分化 C-myc高水平的表达就能抑制细胞分化一些 分化诱导剂在促进肿瘤分化的同时,常伴有细 胞癌基因的下调。 例如: 36 目 录 (二)部分抑癌基因失活抑制细胞分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编码蛋白 质能促进视网膜母细胞分化,当Rb基因缺失或 失活可产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部分拟癌基因是促分化基因,它们的缺失或失 活可导致肿瘤发生。 例如: 37 目 录 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发育的部分组织中保留少 量未分化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大量增殖可变 为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实际上就是增殖过剩的 干细胞,这就是所谓的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学说。 (三)肿瘤细胞分化障碍与干细胞发育受阻有关 肿瘤干细胞学说是诱导分化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 38 目 录 (一)肿瘤细胞表现为细胞周期蛋白过表达 四、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导致肿瘤细胞 失控性增殖 基因扩增、染色体移位、基因重排是过表达 的主要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 D1在B淋巴细胞瘤、 乳腺癌、胃癌中表现为过表达。 39 目 录 在诱导细胞分化时,Cdk4常表达下调;若 高表达则可明显抑制细胞分化。 (二)Cdk表达过量抑制细胞分化 在人的一些肿瘤中,已发现有Cdk4、Cdk6的 高表达。 40 目 录 Cdk抑制蛋白(CKIs)与Cyclin竞争性结合 Cdk,拮抗Cyclin的作用,阻止细胞经过“检 测点”(checkpoint),调节细胞周期。 (三)CKI缺失和突变可导致细胞周期失调 41 目 录 CKI家族分类: 具有广泛抑制作用,包括p21、p27和p57。 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包括p15、p16、p18和p19。 CIP/KIP家族 INK4家族 42 目 录 在正常细胞中,p21与与Cyclin-Cdk结合,抑 制Cyclin-Cdk磷酸化Rb蛋白,阻止细胞进入S期。 p21相同过表达可使细胞阻滞在G1期。 当细胞在S期发生DNA损伤时,p21可通过其C 末端结构域与PCNA直接结合,阻止损伤DNA长链 的复制,但损伤DNA的修复不会被p21抑制。 当DNA损伤后,p53被激活,继而激活p21基因 转录。 43 目 录 p16可与Cyclin D竞争性地结合Cdk4/6,抑制 Cdk4或Cdk6的活性,阻止Rb磷酸化。未磷酸化 的Rb与E2F结合,从而使依赖于E2F转录的基因不 能转录,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p16基因缺失、突变等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44 目 录 五、癌细胞中的端粒酶处于活性状态 在某些分裂旺盛的正常组织细胞也有表达,但 端粒酶活性极低。 在某些肿瘤组织,如肠癌中端粒酶活性很高。 端粒酶与维持肿瘤细胞的永生性及无限增殖关 系密切。 端粒酶(telomerase) 45 目 录 TRF是一种端粒DNA特异结合蛋白。TRF-1 通过与端区DNA结合,可阻止端粒酶与染色体末 端接触,使端粒酶不能发挥作用。 在肿瘤细胞中,TRF-1与一种类似ADP核糖 聚合酶的分子结合,后者可将TRF1从端粒上拉开 ,使端粒酶与端粒接触进而发挥作用。 端粒重复结合因子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s,TRFs) 46 目 录 它们的存在或量变能提示肿瘤的性质,并有 助于了解肿瘤的起源、分化,从而有助于肿瘤的 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及转导治疗。 六、肿瘤细胞具有比较特异的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是指由肿瘤细胞产 生、与肿瘤性质相关的一类分子,这类分子不存 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是在胚胎或肿瘤组织。 意义: 47 目 录 肿瘤标记物应具有以下特点: 标记物的变化与肿瘤生长、转移等有直接的定性 、定量的关系。 具有特异性,即能与正常细胞、良性肿瘤区别。 检测标记物的方法应简便。 48 目 录 多发发骨髓瘤 多发发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22.545kD 12kD 蛋白质类质类 本固蛋白 2微球蛋白 库兴综库兴综 合征 胚胎绒绒毛膜、睾丸肿肿瘤 4.5kD 45kD 激素类类 促肾肾上腺皮质质激素 人绒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肝肿肿瘤 骨、肺、白血病、肉瘤 肝、胃、结肠肿结肠肿 瘤 肝、白血病 160kD 95 kD 80 kD 135 kD 34 kD 酶类标记类标记 物 醛缩醛缩 酶 碱性磷酸酶 谷胱甘肽转肽转 移酶 乳酸脱氢氢酶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卵巢、子宫宫内膜癌 卵巢、乳腺癌 糖蛋白200kD 糖蛋白 400kD 糖类类抗原标记标记 物 CA125 CA19-9 肝癌 结肠结肠 、肺癌 结肠结肠 、直肠肠、乳腺癌 糖蛋白70kD 80kD 糖蛋白600kD 胚胎性抗原标记标记 物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 相关肿肿瘤性质质 肿瘤标记物分类 49 目 录 治疗疗:把细细胞毒性剂导剂导 向至含标标志物的细细胞 定位:注射放射性的抗体做核筛查筛查 分期:确定病变变范围围 分类类:选择选择 治疗疗以及预测肿预测肿 瘤的形状(过过程 ) 监测监测 :对对治疗疗效果的预测预测 及是否治愈的检检定 诊诊断:鉴别鉴别 良性和恶恶性肿肿瘤 检检出病人:对对无症状人群的筛查筛查 肿瘤标记物的应用 50 目 录 前列腺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甲状腺(中胚叶肉瘤)降钙钙素(CT) 滋养层细层细 胞、干细细胞人绒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肝、干细细胞胎儿甲种球蛋白(AFP) 结肠结肠 、肺、乳腺、胰腺癌胚抗原(CEA) 肿肿瘤的部位标标志物 临床上有用的肿瘤标记物 51 目 录 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生长因子 Oncogene, Tumor Suppressor Gene and Growth Factors 第三节 52 目 录 癌基因(oncogene):RNA病毒中能使正常细胞 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正常细胞编码关键性调控 蛋白的基因。 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v-onc):RNA肿 瘤病毒中所含的致癌基因。 细胞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c-onc):生物正 常细胞基因中的癌基因,也称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pro-onc)。 一、癌基因过度表达或异常激活 可引起肿瘤 (一)癌基因有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两类 53 目 录 核内转录调节转录调节 因子myb,myb-et等myb家族 细细胞骨架蛋白类类erb-A,erb-B,fms,mas,trk等erb家族 p28,与PDGF同源sissis家族 DNA结结合蛋白c-myc,l-myc,m-myc,fas,mybmyc家族 为为21kD的小G蛋白,即p21H-ras,K-ras及N-rasras家族 多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并与胞膜结结合,多有同源性 abl,fes,fgr,fps,fym,kek,lck,yes,lyn,ros, src,tkl src家族 表达产产物癌基因类别类别 细胞癌基因的分类及功能 54 目 录 正常膀胱上皮的H-ras与人膀胱癌细胞株的 H-ras序列差别只是第一外显子的第12位密码子 内一个碱基不同:正常情况下为GGC,膀胱癌 的为GTC。 (二)细胞癌基因可通过多种机制被激活 1、点突变可激活原癌基因 例如: 55 目 录 基因领域效应(gene territorial effects):在成簇 排列的基因之间都有一定长度的旁侧序列,当两 个相邻基因之间的间隔序列小于一定长度时,其 中一个基因的转录会被抑制。 基因领域效应可抑制C-onc的表达,使其处于非 激活状态。 肿瘤染色体因基因易位(gene translocation)发 生基因重排(gene rearrangement),则失去基 因领域效应。 2、基因易位也可使原癌基因激活 56 目 录 基因扩增: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DNA复制数 多于一次。 一些肿瘤中发现了癌基因的扩增,如在人的急性 粒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中有C-myc大量扩 增,在乳腺癌、结肠癌、胃癌等有C-myb扩增。 3、基因扩增也能激活癌基因 57 目 录 前病毒基因组中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s, LTRs)内启动子和增强子整合在C-myc, 活化了C-myc。 4、启动子插入也使癌基因激活 58 目 录 转录调控区的CpG岛甲基化可抑制基因转录。 现认为某些癌基因的低甲基化(H-Ras,C-myc) 是细胞癌变的重要特征,低甲基化可导致癌基因 大量表达。 5、低甲基化可使原癌基因激活 59 目 录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是一类 抑制细胞增殖的基因,其失活可引起细胞转化。 二、抑癌基因失活可能使细胞向恶性转化 60 目 录 在G1期监视细胞基因组完整性,阻滞DNA损伤细 胞停留在G1期,使细胞有足够的时间进行DNA损 伤修复,抑制肿瘤发生。 损伤不能修复,则诱导细胞凋亡,即抑制细胞生 长从而避免产生具有癌变倾向的突变细胞。 p53蛋白 61 目 录 第一,p53蛋白通过诱导p21WAP1/Cip1基因转录,抑制各 型Cyclin-Cdk复合体对Rb的磷酸化,使Rb处于非磷 酸化状态,从而抑制细胞G1期S期转换。 第二,通过诱导GADD45基因表达,引起G1期停滞,修复 DNA损伤。 第三,p53蛋白与TATA结合蛋白(TATA box binding protein, TBP)结合,抑制c-fos、c-jun、PCNA及 p53自身基因的转录,抑制细胞增殖。 第四,p53蛋白与复制因子A相互作用,抑制DNA复制。 p53蛋白诱导G1期停滞途径: 62 目 录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是一类能促 进细胞增殖的肽类,通过与质膜上的特异受体发 挥作用。 三、生长因子是一类能促进细胞增殖 的肽类 生长因子发挥作用的方式有几种: 内分泌(endocrine) 旁分泌(paracrine) 自分泌(autocrine) 63 目 录 对对某些细细胞同时时有促进进 和抑制作用 肾肾、血小板转转化生长长因子(TGF) 类类似于EGF转转化细细胞或肿肿瘤细细胞 的条件培养基 转转化生长长因子(TGF ) 促进间进间 充质质及胶质细质细 胞 生长长 血小板血小板衍生生长长因子( PDGF) 对对交感及某些感觉觉神经经 原有营营养作用 鼠唾液腺神经经生长长因子(NGF) 刺激T细细胞生长长条件培养基白细细胞介素2(IL-2) 刺激T细细胞生成白介素2条件培养基白细细胞介素1(IL-1) 促进进多种细细胞增殖各种细细胞成纤维细纤维细 胞生长长因子( FGFs)(至少9个家族成 员员) 调节调节 早成红细红细 胞增殖肾肾、尿液红细红细 胞生长长素 刺激多种上皮和内皮细细 胞生长长 鼠唾液腺上皮生长长因子(EGF) 功能来源生长长因子 生长因子的分类和功能 64 目 录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途径 Ras-MAPK途径 PI3K途径 磷脂酶C途径 Wnt途径 Hedgehog途径 TGF-途径 四、癌基因信号途径异常与肿瘤异常 增殖和分化相关 癌基因及生长因子相关的信号途径为: 65 目 录 (一)某些癌基因产物/生长因子通过PI3K途径 调节细胞生长 磷脂酰肌醇-3激 酶(PI3K)有两 个亚基,一个为 p85调节亚基,另 一个为p110催化 亚基 。 66 目 录 Wnt接受外信号,APC失活或相伴随的Axin失活 ,使-连接素稳定、并在细胞核内积聚。-连接 素通过与Tcf/LEF等转录因子相结合共同发挥作 用,促进下游分子细胞周期蛋白D1、CuyC等的 表达。 (二)Wnt途径调节胚胎的发育和成形 无信号时,APC促进-连接素(-catenin)降解 ,阻止其进入核内。 67 目 录 Hedgehog(Hh)信号控制组织或器官形态发生。 (三)Hedgehog (Hh)途径的两个调控蛋白 是抑癌蛋白 哺乳动物hh基因主要有3个成员: Shh、Ihh、Dhh 68 目 录 在静止状态,Ptc结合Smo,抑制Smo的活性; 当Hh途径被激活时,Hh结合Ptc-Smo复合物,使Smo 活性释放、发挥对Hu途径靶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 Hh信号途径反应受两个跨膜蛋白Ptc和Smo调 控。Ptc是一种12次跨膜蛋白,Smo结构与FZ相 似,为一7次跨膜蛋白,均属抑癌蛋白。 69 目 录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信号途径对某些细胞(如成纤维细胞 )起促进分裂的作用,但对大多数上皮细胞的生长 起抑制作用。 (四)TGF-途径抑制大多数细胞生长 TGF-受体是一Ser/Thr蛋白激酶。受体的底物 为Smad家族蛋白。Smad与TOXO共同激活时能抑 制促细胞生长的基因表达,对细胞的生长、凋亡起 调控作用。Smad抑制myc的表达;myc抑制Smad的 抑制生长作用。 70 目 录 肿瘤细胞中常表现为促进增殖的信号增强。 (五)癌基因/生长因子信号转导异常与肿瘤 异常增殖相关 1. 癌细胞能分泌更多的生长因子 2. 生长因子受体数量增多 3. 信号途径分子异常激活 71 目 录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早期以染色 体浓缩,晚期以细胞浆、细胞核裂解,或出现凋 亡小体为特征性表现的细胞死亡。 五、肿瘤细胞异常增殖是细胞凋亡 减弱的结果 肿瘤异常生长是增殖亢进而死亡减少的结果。 72 目 录 (一)Bcl-2是一种抗凋亡基因 最早发现多数非何杰金滤泡状B细胞淋巴瘤 存在染色体易位(t(14;18),是原位于18号 染色体的Bcl-2基因被置于14号染色体珠蛋白重链 基因调控序列的控制下,从而引起Bcl-2高表达, 细胞凋亡明显被抑制。 73 目 录 p53表达增高或激活时,可增强p21转录,使 p21蛋白水平升高。抑制CKI活性,阻滞G1/S的过 渡,提供DNA修复充足的时间。 (二)p53是一种促凋亡基因 p53还能诱导多种促凋亡蛋白的表达。 p53还可与Bcl-2基因的5-调控序列的p53阴性 反应元件(p53 negative response element, PNRE)相 互作用,抑制Bcl-2的表达。 74 目 录 细胞癌变多步骤、多因素 多个不同的癌相关基因的异常激活或失活 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同时存在 六、细胞癌变是多基因、多步骤、 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多基因协同假说: 75 目 录 从正常上皮细胞到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可能涉及FAP、 MCC基因的突变或缺失; 从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到早期腺瘤可能与DNA低甲基化 相关; 从早期腺瘤到中期腺瘤涉及K-ras突变; 从中期腺瘤到晚期腺瘤涉及DCC基因丢失; 从晚期腺瘤到结、直肠腺癌涉及p53基因缺失; 转移癌还涉及nm基因的突变、血管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增高等。 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6个阶段相关的基因或因素 76 目 录 第四节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77 目 录 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结合。 肿瘤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的降解。 肿瘤细胞转移至被水解的基质区进一步生长 、扩散。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3个过程: 78 目 录 一、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是 转移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粘附作用对转移起抑制作用; 一方面,粘附是转移的先决条件。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 是一类介导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 的跨膜蛋白。 粘附对肿瘤细胞的转移具双重性: 79 目 录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61与肿瘤的侵袭性 有关。 免疫球蛋白样粘附分子超家族(adhesion molecules of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 family):介导癌转移。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钙依赖粘附素家族(cadherin family):抑制肿瘤的侵 袭及转移。 其它家族 粘附分子家族: 80 目 录 细胞外基质是癌细胞转移的组织屏障,蛋白 水解酶降解这种屏障。 二、细胞外基质降解为肿瘤的转移 形成通道 多种蛋白酶协同作用,并以级联反应的形式促 进基质降解和细胞转移。 81 目 录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包括:胶原酶(collagenases)、明 胶酶(gelatinases)、间质溶解蛋白等。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增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侵袭性恶性肿瘤的MMPs表达呈高水平。当 MMPs的抑制物TIMPs表达增加时,癌细胞 的侵袭能力弱。 82 目 录 丝氨酸蛋白酶包括: 纤溶酶、纤溶酶激活剂(PA )、组织蛋白酶G和白细胞弹力蛋白酶等。 PA有尿激酶型PA(urokinase-type PA, uPA)和 组织型PA(tissue-type PA, tPA)两型。 uPA与肿瘤转移有关, 活性受其抑制剂(PAI)调 节。 (二)丝氨酸蛋白酶uPA与肿瘤转移间密切相关 83 目 录 半胱氨酸蛋白酶包括:组织蛋白酶B、H、L等。 肿瘤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 CB) 通 过催化肽键水解,促使肺癌扩散、转移。 (三)半胱氨酸蛋白酶CB增强细胞转移能力 84 目 录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 CD)属天冬氨酸蛋 白酶类,通常只存在于溶酶体中。 CD的主要作用: (四)天冬氨酸蛋白酶CD降解细胞外基质 和基底膜 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并可激活其它蛋 白酶,进而促进转移。 CD也常作为预后判断的标志物,表达高则 预后差。 85 目 录 三、肿瘤细胞运动是转移的基本条件 鼠淋巴瘤 (RAW117-H10) 鼠肝窦窦内皮细细胞200C3b样样因子 旁分泌型 产产生细细胞通过过G 蛋白发挥发挥 作用 人恶恶性黑色素瘤(A2058)125自趋趋化素 (autotoxin, ATX) 人纤维纤维 肉瘤(HT1080) 大鼠乳腺癌(MTLn3) 产产生细细胞通过过G蛋 白及磷脂酶C( PLC)发挥发挥 作用 鼠恶恶性黑色素瘤(B16F1)55自分泌运动动因子 (autocrine motitily factor,AMF) 自分泌型 靶细细胞及作用产产生细细胞分子量/kD运动动因子类类 型 86 目 录 ras系统包括N-ras、K-ras和H-ras ras活化不仅能使许多细胞癌变,同时还能 使癌细胞具有转移的活性。 四、有多个基因与转移相关 (一)很多癌基因具有诱发或促进癌细胞转移 的潜能 肿瘤转移基因包括ras、myc、mos、raf、fes 、erb-B-2等。 例如: 87 目 录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WDNM1、WDNM2 、Timp-1、E-cad、MHC-H-2K、Kiss-1等。 (二)某些基因具有抑制癌细胞转移的能力 nm23基因有两种,即nm23-H1和nm-23-H2。 nm23-H1的作用是抑制肿瘤转移,而nm23-H2可 能与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 例如: 88 目 录 结结直肠肠癌负负相关E-Cad NIH3T3负负相关TIMP-1 黑色素瘤负负相关nm23 人乳腺癌负负相关 人结肠结肠 癌正相关PLM59 淋巴细细胞癌正相关Tiam1 人乳腺癌、结结直肠肠癌正相关CD44 人食管癌、直肠肠癌等正相关突变变型DCC 人乳腺癌、肺癌正相关突变变型p53 大鼠结肠结肠 癌正相关erb-B2 NIH3T3正相关mos fes fms src 神经纤维经纤维 瘤正相关myc NIH3T3正相关ras 肿肿瘤细细胞类类型与转转移的关系基因 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 89 目 录 血管生成与肿瘤 Vascular formation and Tumor 第五节 90 目 录 一、多种生成因子促进血管生成 释释放、激活生长长因子,重塑基质质MMPS 内皮细细胞连连接分子PECAM(CD31) 补补充平滑肌细细胞PDGF 诱导诱导 血管生成TNF- 刺激细细胞外基质产质产 生和促进进血管生成因 子释释放 二聚化多肽肽TGF- 诱导诱导 血管生成,形成,刺激血管生成FGF 强诱导诱导 因子二聚化糖蛋白VEGF家族(5种) 作用结结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 91 目 录 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共同控制血管生成的 程度。大多数抑制物以活性形式存在,部分需细胞 外蛋白水解酶作用后成为活性形式。 主要有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内皮稳定 素(endostatin)及血小板抑制4(PF-4)等。 二、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抑制血管生成 92 目 录 缺氧能诱导相关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ng factor, HIF),缺氧可通过HIF使 VEGF的过表达,因而刺激血管新生。 三、缺氧能刺激血管生成因子的高表达 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可抑制肿瘤生长,它可 能具有高效、迅速、副作用小,也不会产生抗 药物等优点。 93
收藏
编号:11725459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4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2-07-08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基础 ppt课件
- 资源描述:
-
目 录 肿瘤的分子基础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Tumor Development 1 目 录 1911年,Peyton Rous发现鸡肉瘤病毒可以致癌。 产生“肿 瘤源于体细胞基因改变”的概念。 1947年,Charlotte Auerbach和J. M. Robson证明化学物质 可以引起DNA损伤,破坏基因组稳定性,诱发肿瘤。 1970年代,基因克隆、基因转移等各种基因操作技术迅速 发展,并与肿瘤学(oncology)研究相结合。 1979年发现了第一个细胞癌基因。 癌基因、抑癌基因相继发现,确认“肿瘤是一种基因病( genetic disease)”。 肿瘤分子研究史: 2 目 录 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病毒)因 素可以致癌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Virus) Factors Lead to Cancer 第一节 3 目 录 环境因素可引起DNA损伤,如果机体DNA损伤修 复缺陷,或基因组不稳定性(genome instability) 增加,则易感肿瘤。 个人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肿瘤的易感性。 因此,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内在因素有关。 致癌物(carcinogen):能引起细胞或生物体发 生肿瘤的物质。 4 目 录 一、一些化学物质可导致癌症 (一)环境中很多化学物质是致癌剂 霉变变食品黄曲霉毒素 亚亚硝胺类类 甲基亚亚硝基脲脲 食品添加剂剂、染料氨基偶氮染料 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 染料、橡胶芳香胺类类 苯胺 氨基联联苯胺 煤烟、香烟多环环芳烃烃 3甲基胆蒽 苯并芘 化疗药疗药 、杀杀虫剂剂烷烷化剂剂 氮芥 环环氧化物 内酯类酯类 来 源化学致癌物 5 目 录 前列腺癌染料镉镉 肺,皮肤癌农药农药砷 肺,鼻癌镍镍工厂镍镍 肺癌铬铬酸盐盐工厂,电电 镀铬镀铬 铬铬 致癌种类类环环境来源金属 一些金属致癌剂 6 目 录 (二)一些化学致癌物需代谢活化方有致癌作用 直接致癌物(carcinogen)指直接暴露于细胞和机 体便可致癌的因素或分子。 前致癌物(precarcinogen)指需经代谢转化方具有 致癌活性因素或分子。 7 目 录 代谢活化:前致癌物经过一个或多个酶促反应才能 转变成有致癌活性的过程。 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酶系 存在部位:主要于肝,其次是肾、肺、脑等 组织微粒体。 影响因素:生物种属、遗传因素、年龄和性 别等。 8 目 录 近似致癌剂(proximatecarcinogen):代谢活化过 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终致癌剂(ultimatecarcinogen):最终通过与DNA 反应,带正电荷的亲电子致癌物。 9 目 录 致癌物可与细胞DNA结合, 尤其是与DNA 分子中鸟嘌呤碱基上的N2、N3、N7、O6和O8原 子结合,形成DNA加合物,引起DNA损伤。 (三)DNA加合物的形成是致癌过程的关键 10 目 录 (1)从癌细胞可衍生出癌细胞,这是由DNA所决定的。 (2)放射线或化学物致癌的机理均有DNA损伤突变。 (3)许多癌细胞表现为染色体异常。 (4)癌细胞DNA(癌基因)经转染可转化正常细胞为癌 细胞。 (5)已经分离出对肿瘤易感性高的基因。 DNA是致癌过程中决定性大分子的主要证据有: 11 目 录 化学致癌物可与线粒体DNA相互作用,形成 被致癌物修饰的线粒体DNA。其作用可能会对细 胞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12 目 录 化学致癌物诱发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 点突变,使后者激活或失活。 (四)化学致癌物可诱发癌基因的激活和 抑癌基因的失活 如: 烷化剂引起GA的碱基改变 苯并芘引起GT改变 13 目 录 促癌剂(promoter):单独作用并不能致癌, 但在化学致癌物同时使用时可使肿瘤加速生长, 促进癌变。 (五)促癌剂可促进致癌过程 佛波酯(phorbol ester, TPA)直接激活蛋白 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进一步发挥作用。 例如: 14 目 录 二、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可以致癌 机制:主要是产生电离,形成自由基。 电离辐射 电磁波辐射 电子辐射 质子辐射 中子辐射 (短波高频) 15 目 录 对人、动物有感染性。 DNA病毒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靶细胞的DNA分子上。 某些病毒基因中含有病毒癌基因(V-oncogene)的序列, 编码的转化蛋白可使细胞癌变。 三、肿瘤病毒也可以致癌 生物性致癌主要指肿瘤病毒,包括DNA肿瘤病 毒及RNA肿瘤病毒。 (一)致癌的病毒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肿瘤病毒的特点: 16 目 录 鼠乳腺肿肿瘤病毒B型反转录转录 病毒 鼠肉瘤和白血病病毒 禽肉瘤和白血病病毒 人T细细胞白血病病毒I,II C型反转录转录 病毒 RNA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肝DNA病毒 EB(Epstein-Barr)病毒疱疹病毒 腺病毒12、18、31腺病毒 多瘤病毒、SV40病毒、人乳头头状瘤 病毒(如HPV-16) 乳头头多瘤空泡病 毒 DNA病毒 成 员员分类类 一些重要的肿瘤病毒 17 目 录 病毒癌基因的产物为蛋白激酶、G-蛋白、 酪氨酸蛋白激酶或受体等,从而通过激活信号 转导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及恶性转化。 1肿瘤病毒模拟信号分子起作用 (二)肿瘤病毒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恶性转化 18 目 录 质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小鸡鸡劳劳氏肉瘤病毒src 膜分泌的断裂的PDGF(B链链)猴猴肾肾肉瘤病毒sis 胞核DNA结结合蛋白小鸡鸡髓细细胞瘤病毒29myc 胞核转录转录 因子(AP-1)与fos的 复合物 小鸡鸡禽肉瘤病毒jun 胞核转录转录 因子(AP-1)与jun 的复合物 鼠鼠肉瘤病毒fas 质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猫猫肉瘤病毒fes 质质膜断裂的EGF受体小鸡鸡禽白血病病毒erb-B 质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鼠Abelson鼠白血病病 毒 abl 亚细亚细 胞定 位 癌基因产产物来源反转录转录 病毒癌基因 逆(反)转录病毒的一些癌基因 19 目 录 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 (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 MMTV) 2病毒通过插入激活而致癌 病毒癌基因插入宿主基因后,可通过长末端重 复序列上调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 20 目 录 病毒 宿主 Int 生长因子 gag pol env 插入突变MMTV 后,上调宿主int 基因 LTR MMTV病毒LTR序列上调宿主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21 目 录 病毒癌基因(V-onc)与细胞癌基因差别只是V- onc无内含子,而C-onc常有内含子。有时一些V-onc 序列与V-onc比较,常有碱基替代,缺失。正因为序 列有同源性,一旦V-onc整合至细胞基因后,不需激 活便可产生细胞转化作用。 3许多病毒癌基因与细胞癌基因序列同源 如Rous肉瘤病毒的癌基因v-src编码p60src,具有 TPK活性。 22 目 录 四、个体遗传特性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细胞外因素指各种外界物理、化学及生物 学致癌因素-起动因素 癌变过程受细胞内、外因素的影响。 细胞内因素指获得性或遗传性DNA修复或 细胞周期调控缺陷-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susceptibility) 23 目 录 通过遗传获得突变的、且能致癌的关键基因; 遗传获得的突变基因提高个体对环境因素作用 的敏感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基因对癌变克隆的生长有利。 肿瘤易感性的决定因素: 24 目 录 不同个体的同一个基因在序列上存在微小差异, 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这种多态性可导致个体间一些代谢相关的酶 、DNA修复酶等活性差异,从而引起不同个体对环境 因素的敏感性不同。 环境-基因相互作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举例: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 25 目 录 五、DNA修复缺陷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在癌症的发病中至关重要 遗传性非息肉结肠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 HNPCC) 一些癌症是由于DNA修复缺陷导致的基因组 不稳定性、易发生断裂、重排等所致。 例如: 26 目 录 肿瘤的生化与细胞学特点 The Biochemical and Cell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第二节 27 目 录 肿瘤组织蛋白质、核酸、脂类及核苷酸合成加 强,氨基酸、核苷酸的分解代谢降低。 糖类分解加强,糖的消耗加强,糖酵解加强, 糖类的合成减少。 一、癌组织中糖、氨基酸、核苷酸等代谢 均发生变化 28 目 录 (一)与增殖相关的酶类活性增强 增殖相关的酶主要指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的酶。 (二)酵解速率增大 恶性肿瘤中则是糖酵解抑制有氧氧化,称为 Crabtree效应。肿瘤无论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 均表现为糖酵解活跃,因此与之相关的酶活性均 增强。 29 目 录 (三)糖异生明显下降 当肝细胞癌变后,糖异生有关的酶活性明显 下降,只有正常活性的1。 (四)合成糖原能力下降 肝癌时肝脏利用单糖合成糖原的能力降低, 糖原减少,肝癌者可能发生低血糖。 (五)氨基酸分解代谢减弱 机体为了补充肿瘤组织中蛋白质合成的需求, 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加强,这是患者出现消瘦 的原因之一。 30 目 录 (六)核苷酸合成相关的酶活性增强 核苷酸合成相关的酶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 度相关,恶性程度越大,酶的活性越高。 (七)蛋白激酶及磷酸酶的活性均增强 蛋白激酶与细胞增殖相关,磷酸酶的活性 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也许是为了对抗过 高的蛋白激酶活性。 31 目 录 (八)出现胎儿型同工酶 肝癌前病变变葡萄糖醛醛酸转转移酶(O型) 胃肠肠道肿肿瘤谷胱甘肽肽S转转移酶(型) 多种恶恶性肿肿瘤谷胱甘肽肽S转转移酶(P型) 肝癌前病变变、高分化肝癌谷胱甘肽肽S转转移酶(A型) 多种肿肿瘤碱性磷酸酶(非Regan型) 多种肿肿瘤碱性磷酸酶(Regan型) 肝癌DNA聚合酶(r) 肝癌支链链氨基酸转转氨酶(I型) 肝癌糖原磷酸化酶(胎儿型) 肝癌果糖1,6二磷酸酶(肌型) 肝癌、脑脑瘤丙酮酮酸激酶(M2型) 肝癌醛缩醛缩 酶(C型) 肝癌醛缩醛缩 酶(A型) 肾肾癌、乳腺癌己糖激酶(III型) 肝癌己糖激酶(II型) 在肿肿瘤中的表达同工酶 32 目 录 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是肿瘤的特征; 植物凝集素引起的凝集性增加使肿瘤细胞表现 接触抑制; 细胞膜粘附性降低有利于癌的侵袭和转移; 膜表面负电荷增加; 糖蛋白中的糖链改变是肿瘤常见的变化; 膜糖脂组成发生变化; 恶性转化细胞膜上存在肿瘤纤溶酶。 二、癌症时肿瘤细胞膜发生多种改变 33 目 录 三、细胞分化障碍是肿瘤细胞的基本特点 肿瘤细胞分化的特征: 异形性:细胞核变大,大小不等,核形不 整等。 失极性: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的长轴方 向与 细胞生长轴方向不一致。 幼稚性:出现胚胎时期特点。 34 目 录 分化相关基因按功能分两类: 管家基因(house keeping gene):多种细胞共有。 奢侈基因(luxury gene):编码特异性蛋白质, 即 奢侈蛋白(luxury protein),是细胞分 化的标记物,也是肿瘤起源的标记物。 35 目 录 致癌因素使细胞基因组中增殖(proliferation) 有关的基因启动,同时其产物抑制了细胞分化 (differentiation)。 (一)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抑制细胞分化 C-myc高水平的表达就能抑制细胞分化一些 分化诱导剂在促进肿瘤分化的同时,常伴有细 胞癌基因的下调。 例如: 36 目 录 (二)部分抑癌基因失活抑制细胞分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编码蛋白 质能促进视网膜母细胞分化,当Rb基因缺失或 失活可产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部分拟癌基因是促分化基因,它们的缺失或失 活可导致肿瘤发生。 例如: 37 目 录 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发育的部分组织中保留少 量未分化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大量增殖可变 为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实际上就是增殖过剩的 干细胞,这就是所谓的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学说。 (三)肿瘤细胞分化障碍与干细胞发育受阻有关 肿瘤干细胞学说是诱导分化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 38 目 录 (一)肿瘤细胞表现为细胞周期蛋白过表达 四、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导致肿瘤细胞 失控性增殖 基因扩增、染色体移位、基因重排是过表达 的主要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 D1在B淋巴细胞瘤、 乳腺癌、胃癌中表现为过表达。 39 目 录 在诱导细胞分化时,Cdk4常表达下调;若 高表达则可明显抑制细胞分化。 (二)Cdk表达过量抑制细胞分化 在人的一些肿瘤中,已发现有Cdk4、Cdk6的 高表达。 40 目 录 Cdk抑制蛋白(CKIs)与Cyclin竞争性结合 Cdk,拮抗Cyclin的作用,阻止细胞经过“检 测点”(checkpoint),调节细胞周期。 (三)CKI缺失和突变可导致细胞周期失调 41 目 录 CKI家族分类: 具有广泛抑制作用,包括p21、p27和p57。 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包括p15、p16、p18和p19。 CIP/KIP家族 INK4家族 42 目 录 在正常细胞中,p21与与Cyclin-Cdk结合,抑 制Cyclin-Cdk磷酸化Rb蛋白,阻止细胞进入S期。 p21相同过表达可使细胞阻滞在G1期。 当细胞在S期发生DNA损伤时,p21可通过其C 末端结构域与PCNA直接结合,阻止损伤DNA长链 的复制,但损伤DNA的修复不会被p21抑制。 当DNA损伤后,p53被激活,继而激活p21基因 转录。 43 目 录 p16可与Cyclin D竞争性地结合Cdk4/6,抑制 Cdk4或Cdk6的活性,阻止Rb磷酸化。未磷酸化 的Rb与E2F结合,从而使依赖于E2F转录的基因不 能转录,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p16基因缺失、突变等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44 目 录 五、癌细胞中的端粒酶处于活性状态 在某些分裂旺盛的正常组织细胞也有表达,但 端粒酶活性极低。 在某些肿瘤组织,如肠癌中端粒酶活性很高。 端粒酶与维持肿瘤细胞的永生性及无限增殖关 系密切。 端粒酶(telomerase) 45 目 录 TRF是一种端粒DNA特异结合蛋白。TRF-1 通过与端区DNA结合,可阻止端粒酶与染色体末 端接触,使端粒酶不能发挥作用。 在肿瘤细胞中,TRF-1与一种类似ADP核糖 聚合酶的分子结合,后者可将TRF1从端粒上拉开 ,使端粒酶与端粒接触进而发挥作用。 端粒重复结合因子 (telomeric repeat binding factors,TRFs) 46 目 录 它们的存在或量变能提示肿瘤的性质,并有 助于了解肿瘤的起源、分化,从而有助于肿瘤的 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及转导治疗。 六、肿瘤细胞具有比较特异的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是指由肿瘤细胞产 生、与肿瘤性质相关的一类分子,这类分子不存 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是在胚胎或肿瘤组织。 意义: 47 目 录 肿瘤标记物应具有以下特点: 标记物的变化与肿瘤生长、转移等有直接的定性 、定量的关系。 具有特异性,即能与正常细胞、良性肿瘤区别。 检测标记物的方法应简便。 48 目 录 多发发骨髓瘤 多发发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22.545kD 12kD 蛋白质类质类 本固蛋白 2微球蛋白 库兴综库兴综 合征 胚胎绒绒毛膜、睾丸肿肿瘤 4.5kD 45kD 激素类类 促肾肾上腺皮质质激素 人绒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肝肿肿瘤 骨、肺、白血病、肉瘤 肝、胃、结肠肿结肠肿 瘤 肝、白血病 160kD 95 kD 80 kD 135 kD 34 kD 酶类标记类标记 物 醛缩醛缩 酶 碱性磷酸酶 谷胱甘肽转肽转 移酶 乳酸脱氢氢酶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卵巢、子宫宫内膜癌 卵巢、乳腺癌 糖蛋白200kD 糖蛋白 400kD 糖类类抗原标记标记 物 CA125 CA19-9 肝癌 结肠结肠 、肺癌 结肠结肠 、直肠肠、乳腺癌 糖蛋白70kD 80kD 糖蛋白600kD 胚胎性抗原标记标记 物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 相关肿肿瘤性质质 肿瘤标记物分类 49 目 录 治疗疗:把细细胞毒性剂导剂导 向至含标标志物的细细胞 定位:注射放射性的抗体做核筛查筛查 分期:确定病变变范围围 分类类:选择选择 治疗疗以及预测肿预测肿 瘤的形状(过过程 ) 监测监测 :对对治疗疗效果的预测预测 及是否治愈的检检定 诊诊断:鉴别鉴别 良性和恶恶性肿肿瘤 检检出病人:对对无症状人群的筛查筛查 肿瘤标记物的应用 50 目 录 前列腺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甲状腺(中胚叶肉瘤)降钙钙素(CT) 滋养层细层细 胞、干细细胞人绒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肝、干细细胞胎儿甲种球蛋白(AFP) 结肠结肠 、肺、乳腺、胰腺癌胚抗原(CEA) 肿肿瘤的部位标标志物 临床上有用的肿瘤标记物 51 目 录 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生长因子 Oncogene, Tumor Suppressor Gene and Growth Factors 第三节 52 目 录 癌基因(oncogene):RNA病毒中能使正常细胞 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正常细胞编码关键性调控 蛋白的基因。 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v-onc):RNA肿 瘤病毒中所含的致癌基因。 细胞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c-onc):生物正 常细胞基因中的癌基因,也称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pro-onc)。 一、癌基因过度表达或异常激活 可引起肿瘤 (一)癌基因有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两类 53 目 录 核内转录调节转录调节 因子myb,myb-et等myb家族 细细胞骨架蛋白类类erb-A,erb-B,fms,mas,trk等erb家族 p28,与PDGF同源sissis家族 DNA结结合蛋白c-myc,l-myc,m-myc,fas,mybmyc家族 为为21kD的小G蛋白,即p21H-ras,K-ras及N-rasras家族 多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并与胞膜结结合,多有同源性 abl,fes,fgr,fps,fym,kek,lck,yes,lyn,ros, src,tkl src家族 表达产产物癌基因类别类别 细胞癌基因的分类及功能 54 目 录 正常膀胱上皮的H-ras与人膀胱癌细胞株的 H-ras序列差别只是第一外显子的第12位密码子 内一个碱基不同:正常情况下为GGC,膀胱癌 的为GTC。 (二)细胞癌基因可通过多种机制被激活 1、点突变可激活原癌基因 例如: 55 目 录 基因领域效应(gene territorial effects):在成簇 排列的基因之间都有一定长度的旁侧序列,当两 个相邻基因之间的间隔序列小于一定长度时,其 中一个基因的转录会被抑制。 基因领域效应可抑制C-onc的表达,使其处于非 激活状态。 肿瘤染色体因基因易位(gene translocation)发 生基因重排(gene rearrangement),则失去基 因领域效应。 2、基因易位也可使原癌基因激活 56 目 录 基因扩增: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DNA复制数 多于一次。 一些肿瘤中发现了癌基因的扩增,如在人的急性 粒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中有C-myc大量扩 增,在乳腺癌、结肠癌、胃癌等有C-myb扩增。 3、基因扩增也能激活癌基因 57 目 录 前病毒基因组中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s, LTRs)内启动子和增强子整合在C-myc, 活化了C-myc。 4、启动子插入也使癌基因激活 58 目 录 转录调控区的CpG岛甲基化可抑制基因转录。 现认为某些癌基因的低甲基化(H-Ras,C-myc) 是细胞癌变的重要特征,低甲基化可导致癌基因 大量表达。 5、低甲基化可使原癌基因激活 59 目 录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是一类 抑制细胞增殖的基因,其失活可引起细胞转化。 二、抑癌基因失活可能使细胞向恶性转化 60 目 录 在G1期监视细胞基因组完整性,阻滞DNA损伤细 胞停留在G1期,使细胞有足够的时间进行DNA损 伤修复,抑制肿瘤发生。 损伤不能修复,则诱导细胞凋亡,即抑制细胞生 长从而避免产生具有癌变倾向的突变细胞。 p53蛋白 61 目 录 第一,p53蛋白通过诱导p21WAP1/Cip1基因转录,抑制各 型Cyclin-Cdk复合体对Rb的磷酸化,使Rb处于非磷 酸化状态,从而抑制细胞G1期S期转换。 第二,通过诱导GADD45基因表达,引起G1期停滞,修复 DNA损伤。 第三,p53蛋白与TATA结合蛋白(TATA box binding protein, TBP)结合,抑制c-fos、c-jun、PCNA及 p53自身基因的转录,抑制细胞增殖。 第四,p53蛋白与复制因子A相互作用,抑制DNA复制。 p53蛋白诱导G1期停滞途径: 62 目 录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是一类能促 进细胞增殖的肽类,通过与质膜上的特异受体发 挥作用。 三、生长因子是一类能促进细胞增殖 的肽类 生长因子发挥作用的方式有几种: 内分泌(endocrine) 旁分泌(paracrine) 自分泌(autocrine) 63 目 录 对对某些细细胞同时时有促进进 和抑制作用 肾肾、血小板转转化生长长因子(TGF) 类类似于EGF转转化细细胞或肿肿瘤细细胞 的条件培养基 转转化生长长因子(TGF ) 促进间进间 充质质及胶质细质细 胞 生长长 血小板血小板衍生生长长因子( PDGF) 对对交感及某些感觉觉神经经 原有营营养作用 鼠唾液腺神经经生长长因子(NGF) 刺激T细细胞生长长条件培养基白细细胞介素2(IL-2) 刺激T细细胞生成白介素2条件培养基白细细胞介素1(IL-1) 促进进多种细细胞增殖各种细细胞成纤维细纤维细 胞生长长因子( FGFs)(至少9个家族成 员员) 调节调节 早成红细红细 胞增殖肾肾、尿液红细红细 胞生长长素 刺激多种上皮和内皮细细 胞生长长 鼠唾液腺上皮生长长因子(EGF) 功能来源生长长因子 生长因子的分类和功能 64 目 录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途径 Ras-MAPK途径 PI3K途径 磷脂酶C途径 Wnt途径 Hedgehog途径 TGF-途径 四、癌基因信号途径异常与肿瘤异常 增殖和分化相关 癌基因及生长因子相关的信号途径为: 65 目 录 (一)某些癌基因产物/生长因子通过PI3K途径 调节细胞生长 磷脂酰肌醇-3激 酶(PI3K)有两 个亚基,一个为 p85调节亚基,另 一个为p110催化 亚基 。 66 目 录 Wnt接受外信号,APC失活或相伴随的Axin失活 ,使-连接素稳定、并在细胞核内积聚。-连接 素通过与Tcf/LEF等转录因子相结合共同发挥作 用,促进下游分子细胞周期蛋白D1、CuyC等的 表达。 (二)Wnt途径调节胚胎的发育和成形 无信号时,APC促进-连接素(-catenin)降解 ,阻止其进入核内。 67 目 录 Hedgehog(Hh)信号控制组织或器官形态发生。 (三)Hedgehog (Hh)途径的两个调控蛋白 是抑癌蛋白 哺乳动物hh基因主要有3个成员: Shh、Ihh、Dhh 68 目 录 在静止状态,Ptc结合Smo,抑制Smo的活性; 当Hh途径被激活时,Hh结合Ptc-Smo复合物,使Smo 活性释放、发挥对Hu途径靶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 Hh信号途径反应受两个跨膜蛋白Ptc和Smo调 控。Ptc是一种12次跨膜蛋白,Smo结构与FZ相 似,为一7次跨膜蛋白,均属抑癌蛋白。 69 目 录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信号途径对某些细胞(如成纤维细胞 )起促进分裂的作用,但对大多数上皮细胞的生长 起抑制作用。 (四)TGF-途径抑制大多数细胞生长 TGF-受体是一Ser/Thr蛋白激酶。受体的底物 为Smad家族蛋白。Smad与TOXO共同激活时能抑 制促细胞生长的基因表达,对细胞的生长、凋亡起 调控作用。Smad抑制myc的表达;myc抑制Smad的 抑制生长作用。 70 目 录 肿瘤细胞中常表现为促进增殖的信号增强。 (五)癌基因/生长因子信号转导异常与肿瘤 异常增殖相关 1. 癌细胞能分泌更多的生长因子 2. 生长因子受体数量增多 3. 信号途径分子异常激活 71 目 录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早期以染色 体浓缩,晚期以细胞浆、细胞核裂解,或出现凋 亡小体为特征性表现的细胞死亡。 五、肿瘤细胞异常增殖是细胞凋亡 减弱的结果 肿瘤异常生长是增殖亢进而死亡减少的结果。 72 目 录 (一)Bcl-2是一种抗凋亡基因 最早发现多数非何杰金滤泡状B细胞淋巴瘤 存在染色体易位(t(14;18),是原位于18号 染色体的Bcl-2基因被置于14号染色体珠蛋白重链 基因调控序列的控制下,从而引起Bcl-2高表达, 细胞凋亡明显被抑制。 73 目 录 p53表达增高或激活时,可增强p21转录,使 p21蛋白水平升高。抑制CKI活性,阻滞G1/S的过 渡,提供DNA修复充足的时间。 (二)p53是一种促凋亡基因 p53还能诱导多种促凋亡蛋白的表达。 p53还可与Bcl-2基因的5-调控序列的p53阴性 反应元件(p53 negative response element, PNRE)相 互作用,抑制Bcl-2的表达。 74 目 录 细胞癌变多步骤、多因素 多个不同的癌相关基因的异常激活或失活 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同时存在 六、细胞癌变是多基因、多步骤、 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多基因协同假说: 75 目 录 从正常上皮细胞到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可能涉及FAP、 MCC基因的突变或缺失; 从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到早期腺瘤可能与DNA低甲基化 相关; 从早期腺瘤到中期腺瘤涉及K-ras突变; 从中期腺瘤到晚期腺瘤涉及DCC基因丢失; 从晚期腺瘤到结、直肠腺癌涉及p53基因缺失; 转移癌还涉及nm基因的突变、血管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增高等。 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6个阶段相关的基因或因素 76 目 录 第四节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77 目 录 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结合。 肿瘤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的降解。 肿瘤细胞转移至被水解的基质区进一步生长 、扩散。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3个过程: 78 目 录 一、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是 转移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粘附作用对转移起抑制作用; 一方面,粘附是转移的先决条件。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 是一类介导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粘附 的跨膜蛋白。 粘附对肿瘤细胞的转移具双重性: 79 目 录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61与肿瘤的侵袭性 有关。 免疫球蛋白样粘附分子超家族(adhesion molecules of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 family):介导癌转移。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钙依赖粘附素家族(cadherin family):抑制肿瘤的侵 袭及转移。 其它家族 粘附分子家族: 80 目 录 细胞外基质是癌细胞转移的组织屏障,蛋白 水解酶降解这种屏障。 二、细胞外基质降解为肿瘤的转移 形成通道 多种蛋白酶协同作用,并以级联反应的形式促 进基质降解和细胞转移。 81 目 录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包括:胶原酶(collagenases)、明 胶酶(gelatinases)、间质溶解蛋白等。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增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侵袭性恶性肿瘤的MMPs表达呈高水平。当 MMPs的抑制物TIMPs表达增加时,癌细胞 的侵袭能力弱。 82 目 录 丝氨酸蛋白酶包括: 纤溶酶、纤溶酶激活剂(PA )、组织蛋白酶G和白细胞弹力蛋白酶等。 PA有尿激酶型PA(urokinase-type PA, uPA)和 组织型PA(tissue-type PA, tPA)两型。 uPA与肿瘤转移有关, 活性受其抑制剂(PAI)调 节。 (二)丝氨酸蛋白酶uPA与肿瘤转移间密切相关 83 目 录 半胱氨酸蛋白酶包括:组织蛋白酶B、H、L等。 肿瘤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 CB) 通 过催化肽键水解,促使肺癌扩散、转移。 (三)半胱氨酸蛋白酶CB增强细胞转移能力 84 目 录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 CD)属天冬氨酸蛋 白酶类,通常只存在于溶酶体中。 CD的主要作用: (四)天冬氨酸蛋白酶CD降解细胞外基质 和基底膜 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并可激活其它蛋 白酶,进而促进转移。 CD也常作为预后判断的标志物,表达高则 预后差。 85 目 录 三、肿瘤细胞运动是转移的基本条件 鼠淋巴瘤 (RAW117-H10) 鼠肝窦窦内皮细细胞200C3b样样因子 旁分泌型 产产生细细胞通过过G 蛋白发挥发挥 作用 人恶恶性黑色素瘤(A2058)125自趋趋化素 (autotoxin, ATX) 人纤维纤维 肉瘤(HT1080) 大鼠乳腺癌(MTLn3) 产产生细细胞通过过G蛋 白及磷脂酶C( PLC)发挥发挥 作用 鼠恶恶性黑色素瘤(B16F1)55自分泌运动动因子 (autocrine motitily factor,AMF) 自分泌型 靶细细胞及作用产产生细细胞分子量/kD运动动因子类类 型 86 目 录 ras系统包括N-ras、K-ras和H-ras ras活化不仅能使许多细胞癌变,同时还能 使癌细胞具有转移的活性。 四、有多个基因与转移相关 (一)很多癌基因具有诱发或促进癌细胞转移 的潜能 肿瘤转移基因包括ras、myc、mos、raf、fes 、erb-B-2等。 例如: 87 目 录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WDNM1、WDNM2 、Timp-1、E-cad、MHC-H-2K、Kiss-1等。 (二)某些基因具有抑制癌细胞转移的能力 nm23基因有两种,即nm23-H1和nm-23-H2。 nm23-H1的作用是抑制肿瘤转移,而nm23-H2可 能与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 例如: 88 目 录 结结直肠肠癌负负相关E-Cad NIH3T3负负相关TIMP-1 黑色素瘤负负相关nm23 人乳腺癌负负相关 人结肠结肠 癌正相关PLM59 淋巴细细胞癌正相关Tiam1 人乳腺癌、结结直肠肠癌正相关CD44 人食管癌、直肠肠癌等正相关突变变型DCC 人乳腺癌、肺癌正相关突变变型p53 大鼠结肠结肠 癌正相关erb-B2 NIH3T3正相关mos fes fms src 神经纤维经纤维 瘤正相关myc NIH3T3正相关ras 肿肿瘤细细胞类类型与转转移的关系基因 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 89 目 录 血管生成与肿瘤 Vascular formation and Tumor 第五节 90 目 录 一、多种生成因子促进血管生成 释释放、激活生长长因子,重塑基质质MMPS 内皮细细胞连连接分子PECAM(CD31) 补补充平滑肌细细胞PDGF 诱导诱导 血管生成TNF- 刺激细细胞外基质产质产 生和促进进血管生成因 子释释放 二聚化多肽肽TGF- 诱导诱导 血管生成,形成,刺激血管生成FGF 强诱导诱导 因子二聚化糖蛋白VEGF家族(5种) 作用结结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 91 目 录 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共同控制血管生成的 程度。大多数抑制物以活性形式存在,部分需细胞 外蛋白水解酶作用后成为活性形式。 主要有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内皮稳定 素(endostatin)及血小板抑制4(PF-4)等。 二、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抑制血管生成 92 目 录 缺氧能诱导相关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ng factor, HIF),缺氧可通过HIF使 VEGF的过表达,因而刺激血管新生。 三、缺氧能刺激血管生成因子的高表达 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可抑制肿瘤生长,它可 能具有高效、迅速、副作用小,也不会产生抗 药物等优点。 93
展开阅读全文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https://www.zhuangpeitu.com/images/bang_tan.gif)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