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29781481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选择题 1.右图是近年来海南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火了之后,为拍第二部,摄制组来到大西北,想以北方培 育最早的农作物为主要食材来做一种粥,你会给他们推荐 ( ) A.水稻 B.粟 C.玉米 D.高粱 3.迄今

2、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出土于 (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稻作农业 干栏式建筑 划桨行舟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铁制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早在六七千年前,生

3、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D.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6.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人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 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

4、和发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禽饲养的出现③磨制工具的发展④禅让制的实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1属于什么式房屋?它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 (2)图2属于什么式建筑?它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H{以上两图中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地理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_ 材料一 古之人,借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5、 ——《白虎通》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远古时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在居住条件上有了什么变化?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B 7.C 二、非选择题 1.(1)图1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是半坡居民的房屋。 (2)图2是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人的房屋。 (3)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旱,降雨量较少,地面比较干燥;长江流域气候比较炎热,降雨量较大,地面潮湿。 2.(1)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2)已经走出洞穴,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3)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等。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