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
《诗歌鉴赏专题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 如何突破抒情方法题? 情感内涵和抒情手法一直是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查的重点。强化抒情手法的知识构建和答题规范显得尤为必要。 一、重点掌握几种常见的抒情方法 (一)常见的抒情方法 古诗常见的抒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考查重点,主要有: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③借事抒情,④借人抒情,⑤用典抒情,⑥借古讽今,⑦借议抒情(寓情于理)。 另外,像衬托对比、虚实结合、联想想象以及对写法、无理而妙等手法,也属于抒情方法。应该说,它包括表达技巧中的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法。但要注意:一些写景技巧,如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多感官结合,又如个别修辞手法
2、,它们都与表达情感关联性不够紧密而直接,一般不在抒情方法的知识系列中。 (二)两类易混的抒情方法 1.借景抒情与借物抒情 (1)借景抒情。这是古诗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也是最重要的抒情方法。虽说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几种形式,但从高中复习的实际看,都可叫借景抒情。高考对它的考查,不只是在判断上,更是在景与情的关系和所要抒发的情感上。借景抒情中的景与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乐景哀情(这时多答成“反衬”)。理清了关系,才有助于理解所要抒发的情感。 ①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3、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②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 ③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更让人觉出无限悲凉。 ④以哀景写乐情。这一类比较少见,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 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
4、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这种方法多指咏物诗的整体表现手法,有时,非咏物诗也用此法。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考生会把它与借景抒情弄混。其实,它们有明显的不同,同是抒情,一个是借物,一个是借景。一个所借之物是物品,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一个所借之景是自然风景;一个所借之物,是主体式、单独的;一个所借之景,是众多的,无主体的。 2.借古讽今(喻今)与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主要指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物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抒情主要指作者在诗句中引用古人古事或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来抒情。前者主要指咏史诗的整体表现手法;后者主要
5、指具体的诗句中,多是局部文字的,不一定是咏史诗才有的。 二、掌握回答抒情方法题的规范 1.直接问:题干明确要求回答抒情方式(法)。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②该诗(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③试分析某句(某联)的抒情方式(方法)。 答题除要答出所用手法外,还要视题干要求要不要进一步作答。一般而言,这类题很少只要求答出抒情方法即可的,如果题干中要求“说明”“简析”,则要完成以下两步:①对所用手法分析,②点出所要抒发的情感。 2.间接问:题干用语多带有“如何抒情”“如何抒发什么感情”。 针对此种题型的回答,不只是答出抒情方法,它还有写作内容和层
6、次的梳理,所要表达的情感完整而准确地表述出来这两个要点。另外,在答抒情方法上,角度也较宽泛,不仅仅在几个常用的抒情方法中思考,像选材、语言、意境等可能都要考虑进去。 1.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抒情方法。 (1)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借景抒情 (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托物言志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抒情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事抒情/对写法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托物言志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典抒情/对比 (7)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借事抒情/细节描写 (8)随意春芳
7、歇,王孙自可留。用典抒情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景抒情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词的下片中,“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抒情的表达方式。解答此题时,要明确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本词下片写的是当日楼上的见闻,“笛声依约芦花里”写声,写出了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白鸟成
8、行忽惊起”写形,用“忽惊起”写出了白鸟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之感。这两句词以景寓情,借景抒怀,渲染了清幽、空旷、辽远的背景,寄托了作者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答案:“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2分)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邈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2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龚自珍【注】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
9、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自幼博学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首词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5分) 答案:采用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一朵鲜艳明丽的孤零零的花,开在暮春时节的废园墙角,无人观赏、采摘,借花写人,表达了词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3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海陵病中五首(其一) 吕本中 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 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 【注】海陵属泰州(今属江苏),作者晚年在此任小官,饥寒交迫,贫病交加,濒临绝境。
10、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5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1)由“病”“资粮少”“事业非”及所给注释等信息,可知诗人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前途渺茫黯淡、平生事业无成的悲惨处境。在诗歌开头写诗人的悲惨处境,应考虑其奠定整首诗感情基调的作用。 (2)“无数青山隔沧海”写壮美的河山,是以乐景写哀情;“与谁同往却同归”写诗人反问与谁同往同归,是直抒胸臆。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因失意潦倒而内心沉痛之情。 答案:(1)写出了诗人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前途渺茫黯淡、平生事业无成的悲惨处境。(3分)这两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为后两句抒情作了铺垫。(2分) (2)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2分)青山重重,沧海茫茫,这么宽广的天地,这么壮美的河山,诗人却只能反问与谁同往同归,(2分)衬托出其失意潦倒的感慨和沉痛。(2分) 【特别提醒】以冷色调为主体色调,使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悲凉、哀婉、惆怅等情绪的景物就是哀景;以暖色调为主体色调,使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愉悦、欢快、赞美、兴奋等情感体验的景物就是乐景。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