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综合测试01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275071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6.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综合测试0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综合测试0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综合测试0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综合测试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综合测试0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十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 2.5 分,其 50 分) 1.科学家考察发现,南极大陆是一块( ) A.平原为主的大陆 C.热带为主的大陆 B.森林覆盖的大陆 D.冰雪覆盖的大陆 2.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极地区乔治王岛(长城站所在岛屿)按地球 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所经过的大洋依次为(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3.下列关于南极洲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中

2、储量最丰富的是煤和铁 B.南极周围海洋上的冰山储存着大量的淡水资源,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巨大水库 C.北极熊是南极洲沿海地带特有的动物 D.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极地科考队员的安全,对所遇到的北极熊应予以捕杀 B.海豹和企鹅以磷虾为食,为保护磷虾,应大量捕杀海豹和企鹅 C.南极洲有大量的企鹅,到南极洲考察时不必带肉食,捕杀企鹅吃即可 D.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不能随便捕杀动物,以维护其生态平衡 5.读生活在极地地区的两种代表性动物图片,企鹅比北极熊生活的地区更寒冷,主要原因是( )

3、 A.南极地区是大陆,而北极地区是海洋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大 C.南极地区纬度更高 D.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 6.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高原大陆”之称 ②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③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生物资 源相当贫乏 ④11 月至次年 3 月,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1 / 9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80°25'S , 77°07'E )于 20

4、09 年 1 月 27 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 最高点冰穹 A 地区胜利建成。据此回答 7~8 题。 7.下面关于昆仑站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昆仑站建成时,我国正值冬季 B.昆仑站位于南半球 C.昆仑站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 D.昆仑站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8.计算昆仑站创南极点的距离(纬度相差 1 度,距离约为 111 千米)约为( ) A.1 110 千米 C.2 220 千米 读图,回答 9~10 题。 B.110 千米 D.111 干米

5、 9.图中动物主要分布在( ) A.南极地区 C.中东地区 B.北极地区 D.撒哈拉以南非洲 10.针对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提倡农民多烧柴做饭 B.提倡节日多送纸质贺卡 C.提倡居民夏季多用空调 D.提倡市民出行以公交车代私家车 11.小明列举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 ) A.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队员晕眩迷途 B.酷烈的寒冷,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 C.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D.纵横交错的冰隙、冰雪覆盖的冰沟随时有可能

6、吞没考察队员 12.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冰天雪地, 号称“白色荒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 A.气候变暖 C.大陆漂移 B.人类活动 D.植被迁徙 13.如果想建一栋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屋,则这栋房子应建在( )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2 / 9 A.北极点 C.赤道 B.南极点 D.极圈 14.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就是指北冰洋 B.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附近的岛屿

7、C.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D.北极地区包括整个北半球 15.南极洲有世界“寒极”之称,酷寒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跨经度最广 A.①② ②地处高纬 ③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B.①① ④受海洋影响大 C.③④                   D.②③ 16.“半载风雪路,极地铸辉煌”,2009 年 10 月 11 日至 2010 年 4 月 10 日,200 余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成 功完成了中国第 26 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下列名称与南极自然环境相符合的是( ) ①冰雪大陆 ②白色荒漠 ③水上乐园 ①风库

8、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17.小明在学完“极地地区”后,对北极地区的情况做了如下小结,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高些 C.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 D.在北极的冰天雪地里可见到胖胖的北极熊 18.关于南极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 B.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特有动物有企鹅、磷虾等 19.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非常寒冷,至今没有常住人

9、口 B.我国在两极地区均建有科学考察站 C.多冰雪,降水丰富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20.在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大规模开发矿产 B.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C.大量捕杀鲸 D.作为科研与和平利用的基地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3 / 9 二、综合题(共 50 分) ( 21.2012 年 4 月 8 日,历经 163 天,通过总共 2.84 万海里(其中冰区 3 900 余海里)的航行,中国第 28 次 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

10、龙”号极地考察船凯旋。据此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 (1)中国第 28 次南极科考队起航地点是________,首先到达的考察站是________,再经过________洋到 达另一考察站。 (2)当考察队员在中山站考察期间,我国正值________季,南极地区正值________(极昼、极夜)期。 (3)考察船在返回时,又经过了________(国家)的开普敦港,________(国家)的弗里曼特尔港,最后 回到我国的________港。 (4)

11、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南极科考的意义。 22.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 分) “雪龙”号于 2010 年 11 月 11 日从深圳出发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任务,途经澳大利亚,于 2010 年 12 月 6 日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进行燃料供应及人员接送工作。在完成大洋调查和科学考察,对南极内陆进 行科考及对中国南极内陆站——昆仑站各方面的供应和后勤保证的考察后,有 102 名科考人员、37 名船员 于 2011 年 2 月 26 日从南极随“雪龙”号返行回国。

12、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4 / 9 (1)我国南极科考队在下列什么时间到南极考察合适?( ) A.春节前后 C.暑假期间 B.五一前后 D.国庆节前后 (2)图中 A、B、C 表示我国 3 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中表示中山站的是________,该站________(有、 无)极昼极夜现象,该站在我国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3)在图中 D 处线条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13、 (4)请你写出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 ( (5)当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时,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北极地区示意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 (1)图中 A 海峡是________海峡;B 海峡是________海峡,它是________洲与________洲的分界线,该海 峡东西两侧的国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14、_。 (2)图中 C 国家和 D 国家均有广阔的________林,两国的气候均以________气候为主。 (3)图中 E 国家是________国,它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5 / 9 (4)图中 A 在 C 的________方向,若由 A 沿图中直线去 C 处,其前进方向是:先往________方向,后往 ________方向。

15、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6 / 9 第十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 2000 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 2.【答案】C 【解析】南极洲周围的大洋分布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如图: 3.【答案】C 【解析】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企鹅

16、,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动物。 4.【答案】D 【解析】过度捕杀两极地区的动物,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5.【答案】A 【解析】南极地区主要是大陆,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由于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南极地区比 北极地区更寒冷。 6.【答案】D 11 【解析】被称为“高原大陆”的是非洲,①错误;南极大陆95 % 以上的面积都被冰川所覆盖,这些冰川占 全球淡水总量的 72 % ;②正确;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有大量的鱼虾,生物资源极为丰富,③错误; 月至次 年 3 月正值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出现极昼现象,且气温较高,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

17、佳季节,④正确。故 正确选项为 D。 7.【答案】D 【解析】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8.【答案】A 【解析】纬度相差 1 度,距离约为 111 千米,昆仑站到南极点的纬度相差90°- 80°25' = 9°35' ,则昆仑站到 南极点的距离为 111 千米 ´9°35' »1064 千米,与 A 项接近。 9.【答案】B 【解析】图中动物是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10.【答案】D 【解析】图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针对这种问题,D 对。A、B、C 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8、,使全球气温升高。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7 / 9 11.【答案】C 【解析】酷寒、烈风、干燥是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企鹅、磷虾等,北极 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12.【答案】C 【解析】南极洲曾位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有茂密的森林,形成煤后,大陆发生漂移, 到现在的位置。 13.【答案】A 【解析】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 14.【答案】C 【解析】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15.

19、【答案】D 【解析】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高,气温低;南极洲是世界纬度最高的大洲,纬度高,接 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所以②③对。 16.【答案】C 【解析】“半载”说明时间长,说明南极降水极少,所以被称为“白色荒漠”“风雪路”说明南极是“冰雪 高原”和“风库”。 17.【答案】A 【解析】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因此以海洋为主。 18.【答案】A 【解析】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的海域。 1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地区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知识。两极地区虽然非常寒冷,但北极地区仍有接近

20、 300 万的长期居住人口,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我国在两极地区均建有科学考察站;两极地区多冰雪,但降水 稀少;两极地区的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20.【答案】D 【解析】大规模开发矿产、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大量捕杀鲸都会造成对南极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 21.【答案】(1)天津 中山站 大西 (2)冬 极昼 (3)南非 澳大利亚 上海 (4)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 然实验室。 【解析】(1)从图中观察可知,中国第 28 次南极科考队起航点是天津,首先到达中山站,再经过

21、大西洋到 长城站。(2)考察队员在中山站考察的时间是 12 月初,是南极洲的夏季,有极昼现象,而这时我国正值冬 季。(3)从图中得知,考察船在返回时,经过了开普敦港,该港位于南非,弗里曼特尔港位于澳大利亚, 最后回到我国的上海港。(4)进行南极科学考察具有重要意义: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它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8 / 9 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 阔的天然实

22、验室。 22.【答案】(1)A (2)B 有 东南 (3)略(顺时针)。 (4)冰川消融、冰层变薄等。 (5)炎热干燥 【解析】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原则,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北半球的冬季。图中 A 站为昆仑站, B 站为中山站,C 站为长城站。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因此有极昼极夜现象。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的原则, 可判定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转动。全球变暖会使南极地区冰川消融、 冰层变薄等。当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此时炎热干燥。 23.【答案】(1)丹麦 白令 亚 北美 美国 俄罗斯 (2)亚寒带针叶 温带大陆性 (3)英 东 (4)正西 东北 东南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