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4版高三化学 专题检测卷(六) 专题二 第3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福建专用)2014版高三化学 专题检测卷(六) 专题二 第3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用)2014版高三化学 专题检测卷(六) 专题二 第3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2013·厦门一模)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HI(g)H2(g)+I2(s) ΔH>0,若0~15 s内c(HI)由0.1 mol·L-1降到 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 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I2)=0.001 mol·L-1·s-1 B.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 s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
2、学反应速率加快 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有amol A生成的同时生成3a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⑥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⑦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3∶2。 A.②⑤ B.①③ C.②⑦ D.⑤⑥ 3.(2013·杭州一模)2SO2(g)+O2(g) 2SO3(g) ΔH<0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下列
3、叙述正确的是( ) A.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平衡将向气体化学计量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B.降低温度将向吸热反应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时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同时消耗2nmol SO2 D.平衡时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4.(2013·安徽高考)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CO(g)MgO(s)+CO2(g)+SO2(g) Δ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选项 x y 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4、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5.(2013·泉州质检)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CO(g)+H2O(g)CO2(g)+H2(g)。
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CO(g)+H2O(g) CO2(g)+H2(g)的ΔH>0
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 5、
6.已知可逆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 ΔH=-1 025 kJ·mo1-l。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7.(20分)(1)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息息相关。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H2(g)+CO(g)CH3OH(g) ΔH=-45.4 kJ·mol-1。
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 mol H2和0.05 mol C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放出热量3.6 6、32 kJ。
①该温度条件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 (填写序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 mol H2和0.05 mol CO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将
(选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CO和H2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7、CO(g)+2H2(g)CH3OH(g),达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
①500℃时,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
v(H2)= (用nB、tB表示)
②KA和KB的关系是KA KB,该反应的ΔH 0(选填“>”“=”或“<”)。
③300℃达平衡时,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其他条件不变,则v(正)
v(逆)(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④室内煤气泄漏造成人体中毒,是因为CO吸入肺中与输氧血红蛋白(HbO2)发生反应:
CO+HbO2O2+HbCO,37℃时,K=220。当c(HbCO)∶c(HbO2)≥0.02时,即吸入CO与O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8、≥ 时,人的智力会受损;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舱中解毒的原理是 。
8.(10分)(2013·福州质检)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
ΔH=akJ·mol-1,平衡常数为K。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500℃时进行反应,C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 。
(2)该反应为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70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要使该平衡向右 9、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增加Fe的量
(4)下列图像符合该反应的是 (填序号)(图中v为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
9.(16分)(2013·青岛一模)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 +CO2(g)
ΔH=Q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 10、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1)0~1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30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 11、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3)若30 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4)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的同时消耗n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10.(12分)(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 A(g), 12、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
A(g) B(g)+C(g) ΔH=+85.1 kJ·mol-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
总压强
p/100 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
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 。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 13、衡常数K: 。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 mol,n(A)= mol。
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 。
反应时间t/h
0
4
8
16
c(A)/(mol·L-1)
0.10
a
0.026
0.006 5
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Δ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 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 mol·L-1。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I 14、2为固态,故不能用它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v(HI)==0.002 mol·L-1·s-1,若反应仍以该速率进行,则t==10 s,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所用时间应大于10 s,B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错误;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从而增大了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将加快,D正确。
2.【解析】选C。①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②都描述逆反应速率,不一定达平衡;③各成分浓度不变,是平衡标志;④中总压强不变,意味着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由于此反应是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标志着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不变,是平衡的标志;⑤原理同④;⑥表示正、逆反应速率 15、相等,是平衡的标志;⑦中不能说明各成分量不再变化,不是平衡标志。
3.【解析】选C。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即增大了压强,平衡将向气体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A错误;降低温度将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生成nmol O2同时消耗2nmol SO2是两个反应方向且速率相等,C正确;反应混合物全部是气体且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无论是否是平衡状态,气体的密度均不变,D错误。
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该反应的特点: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且有固体参加与生成。
【解析】选A。该反应为正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增加,而容积不变,所以密度增大,A正 16、确;增加CO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增大,CO的转化率会减小,故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会减小,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错误;因MgSO4为固体,增加其量,对平衡没有影响,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5.【解析】选C。由题图看出,温度越高,CO2的平衡浓度越大,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越高,反应限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A、D项说法正确;C点表示的反应限度大于A点,故A点的反应物浓度大于C点,C项说法错误;D点表示的CO2的浓度大于其平衡浓度,故此时v(正) 17、衡时需要的时间短,A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的含量小,且达到平衡时需要的时间短,B正确;有无催化剂只影响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影响平衡移动,C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O的含量小,且达到平衡时需要的时间短,D错误。
【解题技巧】解答图像时需要两“会”
(1)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意义)。
(2)会分析:分析图像中隐含的信息,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点。将其加工成化学语言,同时联系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7.【解析】(1)①测得放出热量3.632 kJ,则参加反应的 18、H2为0.08 mol,故平衡时的浓度H2为0.02 mol·L-1,CO为0.01 mol·L-1,CH3OH为0.04 mol·L-1,则K==100。
②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CH3OH产率。
③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即增大了容器内的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不变。
(2)①根据反应速率的含义结合图像可以得出v(H2)=。②升高温度,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KA>KB,该反应的ΔH<0。
③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导致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④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可得出吸入CO与O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1∶11 000时,人的智 19、力会受损;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使一氧化碳从血红蛋白中脱离出来。
答案:(1)①100 ②B、D ③正向 不变
(2)① ②> < ③大于
④1∶11 000 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使一氧化碳从血红蛋白中脱离出来
8.【解析】依据反应,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c(CO)/c(CO2),从表中数据观察到:K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500℃时,假设CO2转化了xmol·L-1,达到平衡状态时,有下式成立:K=c(CO)/c(CO2)=x/(2-x)=1.00,解得x=1,即平衡时CO的浓度为1 mol·L-1。
(3)中,700℃时反应达到 20、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可以升高体系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通入CO2),注意不要错选选项E,因为反应物Fe是固体,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4)中,图像A是温度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故A正确。图像B是温度改变对混合物中CO含量的影响,温度较低时反应不进行,随着温度升高混合物中CO的含量逐渐增大,不会减小,故B错误。图像C中T1>T2,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则CO的含量高,故C错误。
答案:(1)1 mol·L-1 (2)吸热 (3)B、C (4)A
9.【解析】(1)v(NO)=
=0. 21、032 mol·L-1·min-1,2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K== 0.25。
(2)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根据表格数据知,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增大,可能的原因是加入某种物质或缩小容器的体积,故选a、d。
(3)若30 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4)恒容条件下,体积不变。
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的同时消耗nmol CO2(g),故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体系的温度随着反应 22、的进行而改变,当平衡时,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故正确。
c.反应中有固体参加,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等,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故正确。
d.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始终不变,故错误。
答案:(1)0.032 mol·L-1·min-1 0.25 (2)a、d (3)< (4)b、c
10.【解析】(1)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一个气体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要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就应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应采取的措施为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2)设到达平衡时A减少了xmol,
A(g) B(g)+ C(g)
起始量 0.10 mol 23、 0 0
变化量 xmol xmol xmol
平衡量 (0.10-x)mol xmol xmol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得:0.10/(0.10-x+x+x)=p0/p,求得A的转化率表达式为α(A)=x/0.10×100%=(p/p0-1)×100%,将题目中数据p0=4.91,p=9.53代入表达式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94.1%。x=0.094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B)·c(C)/c(A)=0.094 1×0.094 1/(0.10-0.094 1)=1.5;
(3)①由以上三段式知平衡时n(总)=(0.10+x)mol,n(A 24、)=(0.10-x)mol,将(2)问中的x代入即可得到n(总)=0.10×p/p0mol,n(A)=0.10×(2-p/p0)mol;
②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规律为平衡前每间隔4小时,A浓度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可知a=0.051,反应在12 h时A的浓度为0.013 mol·L-1。
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2)(-1)×100% 94.1%
A(g) B(g)+ C(g)
0.10 mol 0 0
0.10 mol× 0.10 mol× 0.10 mol×
(1-94.1%) 94.1% 94.1%
K==1.5
(3)①0.10× 0.10×(2-)
②0.051 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 h,c(A)减少约一半 0.013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电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示范文本.docx
- 2025年工程勘测设计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区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docx
- 2025年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docx
- 2025年员工住房资金借贷合同.docx
- 2025年轻钢建筑施工合同示例.docx
- 2025年网络推广托管合同.docx
- 2025年简明个人借款正式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房产按揭贷款合同范例.docx
- 2025年技术合同争议调解.docx
- 2025年电子版城市住宅租赁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简易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docx
- 2025年投资顾问服务合同实例.docx
- 2025年经销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工业项目设计合同样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