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7935785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1.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联网技术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联网技术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联网技术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学 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 先修课程: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传感器、C 语言等 适用专业:自动化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它是一门从应用角度出发,密切结合工业自动 化实践的应用技术课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物联网在控制技术领域内的 基本应用技术;掌握物联网系统的硬件、软件的选择、物联网系统的配置和设计;把硬件和 软件结合、控制

2、原理和典型应用结合,使学生掌握物联网原理和应用技术的完整知识。 2.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 展,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课程从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 层和综合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其中包括: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 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网络、无线通信技术、数据融合 技术、云计算技术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物联网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了 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理解物联网系统的设计方法

3、。讲述物联网系统中工程的设计原理及系 统软硬件实现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物联网工程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物联 网关键技术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理解物联网系统的基本 组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物联网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较简单的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多媒体及仿真技术教 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 解决物联网系

4、统中的实际工程问题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1) 课堂教学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交叉课程,偏重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应 特别注意应用方法的讲解,在基本内容讲述清楚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物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增 加典型应用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形成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整体概念,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2) 实验教学 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设计了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模式为开放式,在课程开始后两周,将实验题目发放 到学生,其中有必做题、选做题,也可以是自主设计

5、题,实验内容体现多层次。学生在整个 学期结合课程学习完成这些实验。实验强调过程、淡化结果。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实验指导 课件,改变传统的实验方法,有效地实现新的实验教学目标。 (3) 课程研讨 在课程研讨中,同学们可以提出疑难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启发,然后学生一起分析 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多门相关课程的内容综合起来,也可以是对某 些概念的理解或学习心得体会,也可以交换学习和实验的内容,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也 可以提交小论文或相关知识的综述。课程研讨在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可以占用课堂时间, 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 三、

6、教学内容及要求 1、物联网概述 了解物联网的起源、一般概念、体系结构、发展概况和趋势;掌握物联网技术体系和硬 件、软件系统组成,理解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 2、自动识别技术 了解条形码、磁卡(条)、IC 卡;理解无线射频识别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系统的开发案例。 3、无线传感网 了解传感器的功能、定义、分类及应用,理解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掌握传感器节点 的组成及特性,掌握无线传感网的概念及组成。 4、物联网智能设备设计 了解当前普遍使用的智能信息设备;理解智能物件的软件、硬件设计;理解物联网中间

7、 件设计的关键技术;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 5、无线通信网络 了解物联网无线通信的概念;理解无线城域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的标准、协议和组建技 术;掌握无线个域网、Zigbee 协议与 IEEE802.15.4 标准、无线局域网的相关技术。 6、物联网承载网络 了解物联网业务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理解物联网承载网架构、承载网的关键技术;掌 握基于 IP 的物联网架构解决方案。 7、物联网数据处理 了解物联网数据处理的特点;理解物联网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云计算 的关键技术和海量数据存储涉及的关键技术。 8、物联网设计与构建

8、 了解物联网设计的原则和设计过程;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建以及系统集 成;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的 2 个示例(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应用示例、工业智能控制系 统应用示例)。 四、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课程内容 物联网概述 自动识别技术 无线传感网 物联网智能设备设计 无线通信网络 物联网承载网络 物联网数据处理 物联网设计与构建  讲 授 4 6 6 6 4 4

9、 4 4 教 学 时 数 习题课 实  验 2 2 2 2 2  小 计 4 18 20 10 4 合 计 38 2 8 48 五、考核方法 1、考核形式:考查 2、具体要求:平时成绩占 30% (出勤及课堂表现成绩占 50%,期中考试成绩占 20%, 课 内实验成绩占 30% ), 期末考查报告成绩占 70% ,迟到、早退、旷课均扣分。理论课缺勤 超过三分之一,或实验参加次数不足三分之二,不准参加期末考核。

10、 3、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分别为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 及格(60-69)和不及格(0-59)。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刘化君,刘传清 编著. 物联网技术(第 2 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年 参考书 : 1、刘化君,刘传清 编著. 物联网技术(第 1 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年 2、刘云浩 编著. 物联网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 3、刘化君 编著. 无线传感网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年 4、吴功宜,物联网工程导论. 北京:机械

11、工业出版社,2013 年 5、熊茂华 等,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开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制定: 审定: 批准: 物联网技术 授课计划表 专业:自动化 周次 节次 内容 作业次数   辅导(答疑)安排 第 1 周(周二) 1-2 第 1 周(周二) 3-4 第 1 周(周四) 3-4 第 1 周(周五) 1-2 第 1 周(周五) 3-4 第 2 周(周二) 1-2 第 2 周(周二) 1-2 第 2 周(周四) 3-4 第 2 周(周五)

12、1-2 第 2 周(周五) 3-4 第 3 周(周二) 1-2 第 3 周(周二) 1-2 第 3 周(周四) 3-4 第 3 周(周五) 1-2 第 3 周(周五) 3-4 第 4 周(周二) 1-2 第 4 周(周二) 1-2 第 4 周(周四) 3-4 第 4 周(周五) 1-2 第 4 周(周五) 3-4 1.1 物联网体系结构 1.2 物联网技术体系 1.3 物联网系统的组成及类型 1.4 物联网应用及发展 2.1 条形码识别技术 2.2 磁卡和 IC 卡技术

13、 2.3 RFID 系统的组成 2.4 RFID 系统的工作原理 2.5 RFID 标签编码标准 2.6 RFID 应用系统开发示例 3.1 传感器技术 3.2 传感网的基本概念 3.3 传感网的体系结构 3.4 传感网节点部署与覆盖 3.5 传感网 MAC 协议 3.6 传感网路由协议 4.4 物联网中间件设计 4.5 传感网节点设计 5.1 物联网无线通信概述 5.2 无线个域网 5.3 无线局域网 5.4 无线城域网 5.5 无线移动通信网 6.1 物联网业务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 6.2 物联网承载网架构

14、 6.3 承载网的关键技术 6.4 基于 IP 的物联网架构 7.1 物联网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 7.2 物联网数据融合技术 7.3 云计算 7.4 海量数据存储 8.1 物联网设计基础 8.2 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构建 8.3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示例 8.4 传感网的广域互联  1.1 、1.3 1.4 1.5 2.5 2.7 2.8 3.3 3.5 3.8 3.10 4.3 5.2 5.6 6.3 6.6 7.3 8.1 8.3 合计 40 任课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