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_第1页](https://file6.zhuangpeitu.com/fileroot6/2022-10/17/5860c86d-d2ca-4b3b-b13f-c52983139025/5860c86d-d2ca-4b3b-b13f-c529831390251.gif)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_第2页](/images/s.gif)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_第3页](/images/s.gif)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特点 n 1.发病率高 院内感染7.5% 血液科感染 第4位 肿瘤 8% 创伤烧伤 16% 器官移植63% n 2.病程发展快 23%念珠菌症诊断后48h内死亡 n 3.病死率高 55%~70% n 4.临床诊断率低 隐匿发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n 5.实验室诊断率低 50%侵入性念珠菌病患者血培养
2、 阴性 真菌分类 n 真菌达10万种,与人类有关的400种。 n 1.按侵犯部位分类: ·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病 角层癣菌 角层癣菌病(皮肤角质层表面) 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病(角质层) · 深部真菌 深部真菌病(侵袭性感染) 角层以下 皮下组织、粘膜感染 系统感染
3、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 真菌分类 n 2.按致病性分类 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足分支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 真菌分类 n 3.按生长形态特性分类 (1)酵母菌类:母细胞出芽繁殖,不产生菌丝 隐球菌属 (2)酵母样菌:母细胞出芽繁殖,芽体延长假菌丝 念珠菌属 (3)双相菌属:不同条件下可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
4、 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 (4)霉菌: 菌丝型生长 曲霉菌、毛霉菌 (5)细菌样菌类:放线菌、奴卡菌 常见的深部真菌病 n 念珠菌病 粘膜:口腔,呼吸道,泌尿道,阴道,消化道 侵入性:血液,心内膜,脑膜 n 曲霉菌病 呼吸道或其它器官的侵入性炎症、肉芽或坏死 系统性、致死性播散病 n 隐球菌病 呼吸系统、脑膜感染、骨和其它脏器 n 毛霉菌病 鼻、副鼻窦、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5、等 江苏省人民医院 住院病人痰培养 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1.免疫抑制性治疗 恶性肿瘤(化疗、放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 美国(1998)肾移植:0-20%;肝移植:4-42%胰腺移植:6-38%;心肺移植:10-35%;小肠移植:33-53% 56%真菌感染发生在移植3M后、30%发生在1Y后 真菌感染死亡率为43%,曲菌感染的死亡率为67% 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2.免疫抑制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并静脉营养导管支持的病人中60%真菌感染 ·AIDS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是20-25% ·DM、低体重
6、婴儿、肾衰、血液透析、肝衰、营养不良等 瑞金医院 肝衰病人 真菌感染32% 死亡率68.8% 3.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真菌血症主要致病因素98-100%(胃肠道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繁殖) 抗生素使用≥7天,联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 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4.长期住ICU的危重病人 在ICU病房念珠菌是第4位常见的病原菌 5.体内留置导管 念珠菌感染 中心静脉插管、人工气道、导尿管等。 破坏皮肤屏障;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念珠菌附着机会。营养液输入会促进念珠菌生长 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6.创伤、烧伤、腹部
7、手术、心脏手术(人工心脏瓣膜换瓣) 腹部大手术后3周内约25%的患者发生念珠菌血症 发生念珠菌性腹膜感染的高危患者: 胃肠穿孔后24小时未知,病情不稳定,需要第2次腹腔手术 再发性胃或十二指肠穿孔之后 免疫功能受抑制或有医院获得性穿孔的患者 肝硬化、胰腺炎患者 临床表现 1.寒战、高热,中毒性休克 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体温可以不高 意识障碍,昏睡、淡漠、谵语 2.局部表现:难以用细菌感染来解释的肺炎、脑膜炎、腹泻、肝脾肿大、血尿等。
8、呼吸道:干咳或粘稠胶冻状或呈丝状痰,不易咳出,可有血/咖啡色痰。(肺曲菌病咳血>50%)。呼吸困难,啰音,可有哮喘样发作。 消化道:口腔溃疡,有白膜。恶心呕吐,纳差,腹泻,肛周白斑等。 泌尿道:尿浑浊,“啤酒样”多泡沫,存放后膜状物。 影像学 真菌性肺炎:肺纹理增粗、斑片状影或棉团样密度增高、圆形结节影等。空洞呈新月状空气征(曲菌)。 CNS真菌病:点状或脓肿样低密度区,副鼻窦破坏征象(曲菌)。 肝脾:呈多发性低密度区,可在CT下穿刺活检以确诊。 实验室诊断 1.血象:中性粒细胞多增高,可见中毒颗粒。 2.真菌培养:
9、(血,尿,便,痰,脑脊液,胸腹水,活检组织)培养时间长,易污染,需≥2次培养阳性方可确定。 3.直接镜检:口腔分泌物,尿,便,痰的新鲜标本,涂片查菌丝和孢子。注意鉴别是定植菌或病原菌。 4.其它检测方法 (1)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真菌感染患者血中浓度迅速上升,并与病情平行变化。 (2)PCR:敏感度高,特异性100%。 (3)发光剂(染色)应用。 尿,便,痰涂片中找到真菌的临床意义 n 菌丝(+): 1.酵母类真菌(白念)繁殖过程中形成芽孢连接-假菌丝。 2.霉菌 营养或繁殖菌丝,为真菌丝(如毛霉菌,曲霉菌
10、感染),说明致病真菌处于活动期,繁殖期,可以诊断为真菌感染。予抗真菌治疗。 n 菌丝(-): 1.带菌者(真菌处于静息状态) 2.不产菌丝的真菌感染 根据临床症状、病人情况、高危因素等决定是否抗真菌治疗。 n 白色念珠菌是正常寄植菌,粪白念计数≥105 cfu/g或尿≥105 cfu/ml为致病性。 其它念珠菌,隐球菌,双相型真菌,曲霉菌,孢子菌等不属于正常菌群,阳性排除污染后即有诊断意义 诊 断 确诊:(1).经活检或尸检证实有真菌侵入性感染的组织学证据。 (2). 2个单独(尿液或痰除外)正常无菌封
11、闭体腔内或器官 中有感染的微生物学证据。 可疑:(1).血培养阳性。 (2).正常无菌封闭体腔内或器官 真菌培养阳性 (3).血管内导管尖 培养真菌菌落>15个 (4).按CDC定义,深部外科感染坏死 真菌培养阳性 (5).更换尿管前后两次尿培养阳性,或直接插管尿培养阳性 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并发现有真菌定殖的证据(痰、尿培养) 根据临床表现对可能发生的真菌感染进行抗真菌治疗。 抗深部真菌药 两性霉素B 多烯类 · 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膜渗透性改变-真菌死亡。
12、· 抗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真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适用于大多数深部真菌感染。 · 但对曲菌、毛霉菌效差,葡萄牙念珠菌无效。 · 不能穿透血脑屏障,可在脑室引流后做脑室内注射。 · 鞘内注射有一定危险。透析不能清除此药。 首次0.1mg/kg→0.5mg~1mg/kg/d,总量1.5~3.0g。 定期查血尿常规和电解质(低钾40%),肝肾功能。 血压下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应终止用药。 尽量选远端静脉给药(血栓性静脉炎)。 抗深部真菌药 脂质体两性霉素B ·增加对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亲和力,提高抗真菌活性。 ·降低对宿主细胞膜胆固
13、醇的亲和力,减少对人体的损伤。 ·价格是普通制剂的10~14倍。 · 5mg-15mg/kg/d,总量3000-7400mg。 抗深部真菌药 抗深部真菌药 氟康唑(大扶康) n 抑制真菌细胞主要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 n 对白念珠菌、双相真菌、酵母菌及新生隐球菌最好。 n 对克柔念珠菌效果差,对曲菌无效。 n 不良反应少,肝毒性小(肝损害停用药物后可恢复)。 n 可穿透血脑屏障。 n 半衰期30小时左右,每日用药一次,80%尿中排出。 抗深部真菌药 氟康唑(大扶康) 系统性念珠菌病:400mg/d,严重800mg/d。 隐球菌性脑膜炎:始800mg/d,后400mg
14、/d(>8周)。 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预防使用,50-150mg/d。 严重感染者:与两性霉素B或氟胞嘧啶联合应用。 大剂量(>800mg/d)1997年报告已900例。1例使用长达86月。 抗深部真菌药 伊曲康唑 ·口服效果差异较大,目前已有静脉制剂。 ·白色念珠菌、其它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双相型真菌、耐药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 抗深部真菌药 威凡(伏立康唑) ·可以口服或静脉用药。 ·适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 治疗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 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中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 深部真菌
15、感染的治疗 n 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应警惕深部真菌感染。 取痰、尿、血、胸水、脑脊液等标本作涂片直接镜检并做真菌培养以早期发现真菌感染、早期治疗。 n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技术十分复杂且耗时,一旦怀疑就需行经验性治疗。延迟治疗明显增加死亡率。 n 念珠菌在高危病人中发病率高。经验性应用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安全性相对较高。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开始经验性治疗的条件: 具备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真菌寄殖证据 早期经验性治疗的适应症: l 新的发热或持续性发热伴白细胞升高 l 除外尿路、肺、实质脏器、鼻窦、伤口等细菌感染 l 更换抗生素,疗效不佳 l 高
16、危患者痰液、尿液中发现真菌菌丝 l 高危病人同时在两个部位,两次以上找到真菌 抗真菌治疗无效 1.不能覆盖的真菌。 2.出现耐药菌株。 3.药物的剂量不够。局部组织的浓度不足。 4.患者有多个致病灶或复合性感染。 5.病灶引流不通畅或病灶未清除。 6.肠源性感染未控制,肠道持续缺血未改善。 7.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面临的挑战 • 真菌已成为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到的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 非白色念珠菌发生率增高,耐药念珠菌出现。 • 隐球菌、曲霉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罕见真菌感染出现。 • 真菌实验室诊断方法不成熟,诊断标准尚未明确。 • 对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未
17、能达到充分的认识。 • 真菌感染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对于诊断、治疗等复杂问题研究的速度。 真菌感染的预防 1.对易感人群的监护,合理应用抗生素、细胞毒药物、激素及必要的导管治疗。 2.工作人员自身、手、器械的清洗、消毒,住院环境的消毒和交叉感染的预防,无菌观念的强化。 3.医院内多科合作:细菌室对菌群及耐药情况的定期监测报告。药剂科对抗菌药物进展的指导等。 预防性用药 易感人群在细胞毒药物或抗生素/激素治疗期间,中心粒细胞减少及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时应预防用药,从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考虑:首选氟康唑。 1.AIDS隐球菌性脑膜炎预防复发:200mg/d。 2.肿瘤化疗或免疫低下病人:100mg/d。 3.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病人;骨髓移植;心或肝移植。 4.ICU危重病人。美国预防性应用比欧洲更为广泛, 260例ICU患者预防性用大扶康(400mg/d),真菌感染降低55%。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