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钻机回转器设计【5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200米钻机回转器设计【5张CAD图纸+毕业论文】,5张CAD图纸+毕业论文,200,钻机,回转,设计,CAD,图纸,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一、设计(论文)题目: 200米钻机回转器设计
二、专题题目: 齿轮的工艺规程
三、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地质勘探是利用钻探设备来探明地下地质构造、寻找地下油气矿藏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为有效进行探采,改进原有不足,对新型200米钻机进行设计。设计的成功将有效改观现有的钻探设备,提高效率和改进钻探工艺。
四、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200米液压钻机的总体设计包括个技术指标的确定;(2)回转器的详细设计包括个零件的设计强度较核;(3)进给油缸的设计计算;(4)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五、设计目标: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熟悉掌握钻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创新、改进传统已有的钻机,使其结构组成达到最优化、操作更加便捷、应用更加广泛。得到预定的设计目标,具有强大的市场力。
六、进度计划:
(1) 1-3 周 毕业实习初步了解设计题目,上网、看书查找资料,收索相关资料,记录要注意的细节。
(2) 4-6 周 钻机整体传统系统的计算;各轴的输出输入的设计计算;回转器传动计算;各齿轮立轴的设计较核计算。
(3)7-12 周 图的绘制包括液压卡盘总装配图;回转器总装图;本体零件图;钻机总装图等。
(4)13-14周 轴的工艺编制;外文资料的翻译。
(5)15周 CAD图输出、准备答辩
七、参考文献资料:
1.甘永宁主编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李喜桥主编 加工工艺学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
3.孙德音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 2001
4.孙明主编 机械工程基础(上中下)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5.濮良贵 纪名刚主编 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夏延栋主编 液压传动的密封与密封装置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7.徐博滋 陈铁鸣 韩永春编 带传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0
8.洛阳轴承研究所编 滚动轴承产品样本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9.地质局《岩心钻探知识》编写组 岩心钻探知识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73
10.齿轮国家标准汇编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2
11.仙波正庄著 齿轮强度计算 姜永等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5
12.吴宗泽主编 机械零件习题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13.陈隆德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8
14.龚桂义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5.李继庆主编 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16.邱宣怀主编 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指 导 教 师:
院(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第1章 绪 论 3
1.1 选题的意义 3
1.2 设计内容 3
1.3 设计方法 4
1.4 预期目标 4
第2章 钻机概述 5
2.1 钻机的功用 5
2.2 对钻机的要求 5
2.3 钻机的组成 5
2.4 钻机的分类和名称 6
2.4.1分类 6
2.4.2名称 7
第3章 钻机的总体设计 8
3.1 本设计钻机的应用场合 8
3.2设计方案的确定 8
3.2.1 本设计钻机的特点 8
3.2.2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8
3.3 钻机的技术特性和要求 9
第4章 动力机的确定 11
4.1 输出功率计算 11
4.2 回转钻进及破碎岩石、土层所需功率 11
4.3 给进油缸所需功率的计算 13
4.3.1 给进油缸的基本参数 13
4.3.2 油缸工作压力的计算 13
4.3.3 油泵最大工作流量计算 14
4.3.4 给进油缸功率计算 14
4.4 动力机功率的确定 14
第5章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15
5.1 主要参数的选择 17
5.1.1 变速箱 17
5.1.2 绞车 17
5.1.3 回转器 17
5.2 机械传动系统初步计算 17
5.2.1 变速箱各档传动 18
5.2.2 绞车的缠绳速度 18
5.2.3 立轴的转速 19
第6章 变速箱的设计与计算 21
6.1 变速箱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21
6.1.1 结构特点 21
6.1.2 设计要求 21
6.2 齿轮副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22
6.2.1 变速箱内各齿轮主要参数确定 22
6.2.2 主要齿轮副的强度设计计算与校核 22
6.3 轴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28
6.3.1 轴的强度计算 29
6.3.2 轴的强度验算校核 32
第7章 绞车 34
7.1 绞车的结构特点 34
7.2 主要参数的选择 34
7.2.1 绞车性能参数 34
7.2.2 绞车卷筒转速和提升速度计算 36
7.3 绞车所需功率 37
7.4 绞车齿轮副强度简单校核 38
第8章 回转器的设计 39
8.1 回转器的结构特点 41
8.2 回转器的弧齿锥齿轮副设计 41
8.2.1 弧齿锥齿轮参数设计 41
8.2.2 零部件的强度与寿命计算 41
8.3 轴径的估算 42
8.3.1齿轮受力分析 47
第9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39
9.1 液压卡盘的设计与计算 41
9.1.1 卡瓦对钻杆的夹紧力 41
9.1.2 蝶型弹簧的轴向推力 41
9.1.3 蝶型弹簧的设计计算 41
9.1.4 蝶型弹簧的变形量计算 41
9.1.5 所需油压的计算 41
9.1.6 卡瓦径向伸缩量计算 41
9.1.7 缸体的强度计算 41
9.2 给进油缸的设计 42
9.3 夹持器 42
第10章 可行性及经济成本分析 47
10.1 可行性分析 52
10.1.1 设计可行性分析 53
10.1.2 市场可行性分析 53
10.2 经济性分析 53
第11章 使用说明 47
11.1 概述 52
11.2 钻机分组情况 52
11.3 工作原理 52
11.3.1 钻机的工作原理 53
11.3.2 立轴的给进运动 53
11.3.3 立轴的快速移动 53
11.4 操作程序 52
11.5 机器的保养与维护 52
11.6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52
11.7 钻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52
结论 55
致谢 56
参考文献 57
摘 要
200米液压钻机主要用于钻探各种深度为200米左右的各种角度的各类用途的孔,可在不同硬度的岩石中钻孔,而在煤层、软岩石中钻孔以及在农田打井时效率最高。钻机组成主要分为回转器、绞车、变速箱、机架、操作仪。在本次的设计中主要对回转器部分进行了分析创新设计,通过了结构合理性分析及各强度的较核验算。对钻机整体进行了设计,通过最后设计结果,满足了初定的设计要求。该项目的成功设计,有效满足了由于150米钻机不能完成的钻探探测任务,为新型的探测作出了有力准备,填补了目前的空白。在设计中加入和优化设计理论和绿色设计理论,使得操作者减轻了劳动强度,考虑了油的各种泄露问题,对环境减轻了甚至免去了污染,符合新型设计理论。
关键字 地质勘探 钻机 回转器
Abstract
200 meters liquid presses drill machine is mainly used to drill to explore various depth as 200 meters any kind of angle of bore . It can drill a hole in the rock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hardness. Drilling a hole in the coal seam, soft rock and in the farmland beat the well time and limited efficacy rate . the Drillling machine constitutes is divided in to turn round a machine, winch and become soon a box, machine and operates an instrument. Main carried on an analytical innovation design towards turning round the machine part in the design ,by the structure rationality an analytical and each strength to check to calculate more. Carried on a design towards drilling machine wholly, pass an end the design result, satisfy a beginning settle of design request. The successful design of that item, satisfied effectively to drill machine and can't complete because of 150 meters of drill and explore mission, in order to probe in to make emollient preparation newly, fill up current blank. Join in the design with excellent turn design the theories and green to design theories, make the operation ease labor strength, considering oil of various reveal a problem and ease to the environment to even avoid a pollution, match new design theories.
Key words
The geology probes into, drill machine, turn round a machine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的意义
题目的选择,是通过毕业实习上的调查了解,以及目前能源行业的火暴形式,大家都知道社会的发展离不了能源的供应,针对在课前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在能源开采的紧张,需要一些专门化的设备,来解决实际问题。选择200米液压钻机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目前的75米,100米,150米以及当前的200米钻机存在着各种问题,他们不能满足现在实际要求,对新型200米钻机的设计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他的成功设计,将有效改进目前的钻探工艺,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1.2 设计内容
1. 200米液压钻机回转器的设计
2.主要技术参数:
(1).钻进深度(使用Φ42或Φ50钻杆) 200m
(2).钻孔直径
①开孔直径 89m
②终孔直径 ≥60mm
(3). 立轴行程 500mm
(4).最大液压给进压力 4 MPa
(5).卡盘最大工作压力(弹簧常闭式液压卡盘) 6 MPa
(6).立轴内孔直径 52mm
(7).油缸最大起拔力 32.5KN
(8).油缸最大给进力 20KN
1.3 设计方法
确定了设计题目,就得需要相应的设计方法,有了明确的设计方法理念才能完成预期的设计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自己的调研情况,我设计采用的方法是改进型创新设计,主要理论知识来源于钻机的结构原理,钻机的钻进工艺,及岩心岩石的理论研究知识。
1.4 预期目标
每一项设计都有一个预期计划目的,本次设计的预期目标为,设计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的钻机应较前期钻机有突出的设计优势。设计最终应满足钻进200米的各项功能要求,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得到绿色设计要求,能有效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及提高操作者的安全保证,得到优化设计的要求。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2章 钻机概述
2.1 钻机的功用
钻探是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钻机是实现该手段的主要设备。其基本功用是以机械动力带动钻头向地壳钻孔并采取岩矿心。钻机同时还是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及开采、水文水井钻探、工程地质钻探等工程的重要设备。
2.2 对钻机的要求
钻机的技术性能要保证在施工中能满足合理的工艺要求,以最优规程,达到预计的质量要求;维护保养简单容易;安装拆卸搬迁方便;利于快速钻进;钻进辅助时间短;钻孔施工周期短;体力劳动强度低等。概括起来说,是钻机要为多、快、好、省地完成钻探生产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钻机的基本功用,对钻机具体要求如下:
1.通过回转钻具等钻进方式将动力传给钻头,使钻头具有适合钻进规程需要的转速及调节范围,以便有效地破碎岩石;
2.能通过钻具向钻头传递足够的轴心压力,并有相当的调整范围,使钻头有效地切入或压碎岩石;
3.能调整和控制钻头给进速度,保证连续钻进;
4.能完成升降钻具的工作,并能随着钻具重量的变化而改变提升速度,以充分利用动力机的功率和缩短辅助时间;
5.能变换钻进角度和按一定技术经济指标旧响应深度的直径的钻孔,以满足钻孔设计的要求和提高钻进效率。
2.3 钻机的组成
目前常用的钻机由如下各部分组成:
1.机械传动系统
将输入的动力变速并分配到回转机构、升降机构。对于液压钻机还要有驱动油泵,使液压系统工作的装置。
2.液压传动系统
利用油泵输出的压力油驱动马达、油缸等液动机,以使立轴回转和控制给进机构、移动钻机、松紧卡盘、夹持器等;
3.回转机构
回转钻具,以带动钻头破碎孔底岩石。
4.给进机构
调整破碎岩石所需要的轴心压力和控制给进速度。在出现孔内事故时,可以进行强力起拨。
5.升降机构
用于升降钻具(提取岩心和更换钻头)和进行起下套管等作业。
6.机架
支承上述各机构及系统,使之组装成一个整体,成为完整的机器。
2.4 钻机的分类和名称
随着钻探工程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广泛应用,钻机类别和型号也在增多。为此将钻机实行科学分类和确定名称,对识别、评价和选择钻机是很有意义的。
2.4.1分类
⑴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不同,可将现行广泛使用的钻机分为三大类,即地质勘探用岩心钻机;石油钻探用钻机;专用钻机(水文水井钻机、物探钻机、工程钻机等);
⑵按钻机标准钻进孔深分类
根据不同孔深范围,将各种不同钻进孔深的钻机分成三类或四类。
按三类分见表2—1。
表2—1 (m)
类别
浅孔钻机
中深孔钻机
深孔钻机
Ⅰ
Ⅱ
10—300
10—300
300—800
300—800
800—1200
1000—2000
按四类分类见表1—2。
表1—2 (m)
浅孔钻机
次深孔钻机
中深孔钻机
深空钻机
10—150
200—400
500—800
900以上
⑶按原来地质总局设备管理分类
钻机可分为六类,即浅孔钻机、岩心钻机、石油钻机、水文水井钻机、汽车钻机和砂矿钻机;
⑷按装载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滑橇式、卡车式、拖车式;
⑸按破碎岩石方式分类
可分为回转式、冲击式和冲击回转式;
⑹按回转机构型式分类
可分为立轴式、转盘式、动力头式;
⑺按进给机构分类
可以分为手轮(把)式、油压式、螺旋差动式、长油缸式、油马达—链轮式。
2.4.2名称
钻机的名称是按照钻机综合特征及主要性能,以汉字拼音字母及数字编排成的代号来表示的。通常把这种代号称为型号,并以铭牌指示在钻机上。
国产钻机名称一般有三部分组成:
首部为用途类别和结构特征代号,用汉语拼音中的一个字母表示。如“X”是汉字“心”的拼音首字母,表示钻机用于岩心钻进。“U”是汉字“油”的首字母,表示给进机构类型属于油压式。
中部为主要性能参数代号,用钻机标准钻进深度数字表示。如标准钻进深度为200米的钻机,中部代号为200。
尾部为变型代号,可用汉语拼音字母中的一个字母或数字为代号。无尾部的是指首次产品。如是第二次修改后的产品,尾部代号为2。
第3章 钻机的总体设计
3.1 本设计钻机的应用场合
200米型液压钻机主要用于钻探深度为200米的各种角度的放水孔、地质构造孔、灭火孔、抽放瓦斯孔及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国防建设、工业民用建设、农田打井及地质勘探、工程爆破以及其它用途的各种工程孔。
该机可用于不同硬度的岩石中钻探任何角度的钻孔,而在煤层、软岩层、硬岩层中钻孔和农田打井时效率为最高。整个机组由两部分组成,即200米型钻机、150/3.0泥浆泵。钻机冲洗液为泥浆或清水。在地面钻探不需要使用钻塔,只要有一定高度的三角架可供提升使用就可以。
200米型液压钻机配备动力为电动或柴油机,适用于井上、井下或野外没有电源的场地作业。
3.2 设计方案的确定
3.2.1 本设计钻机的特点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目前钻探工程对钻孔深度200米左右的钻机需求量日趋增加,而当前的200米钻机,存在着劳动强度大、适应性差等缺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改进200米钻机。经几次方案讨论决定,钻机应具有以下特点:
1. 经济耐用可靠、质优价廉;
2. 便于解体搬运;
3. 体积小,重量轻;
4. 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5. 适用于Φ42、Φ50mm两种钻杆;
6. 适用于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钻进;
7. 钻进速度快,效率高;
8. 动力为电机或柴油机。
3.2.2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经过调研和几次方案论证,考虑到现场特点,从实用角度出发,确定方案如下:
1. 考虑到井下、井上和野外作业,动力可选电机或柴油机;
2. 考虑到有软岩石、硬岩石的钻进,除了正常的钻进速度外,增加高速600r/min;
3. 钻机除配机动绞车外,增加了液压卡盘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时间,提高有效钻进速度;
4. 考虑到高转速时,绞车速度不能太快,所以增加了互锁装置,安全可靠;
5. 由于本机动力较大,动力由V型带传动到变速箱的传动轴上易使传动轴弯曲,所以增加了卸荷装置;
6. 采用二级回归式变速箱,减少变速箱体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钻进速度;
7.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尽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整体或解体搬运。尽量做到标准化, 通用化,系列化。
3.3 钻机的技术特性和要求
考虑到钻机的实际工作情况,根据我国当前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本200型钻机的技术特性为:
1.钻进深度(使用Φ42或Φ50钻杆) 200m
2.钻孔直径
⑴开孔直径 89m
⑵终孔直径 ≥60mm
3. 钻孔倾斜角度 0~360°
4. 立轴转速 120、240、350、600r/mm
5. 立轴行程 500mm
6.最大液压给进压力 4 MPa
7.卡盘最大工作压力(弹簧常闭式液压卡盘) 6 MPa
8.立轴内孔直径 52mm
9.油缸最大起拔力 32.5KN
10.油缸最大给进力 20KN
11. 绞车提升速度 0.26、0.61、0.70m/s
12. 绞车转速 33、79、91r/min
13.绞车提升负荷
⑴.0.70m/s 3.35KN
⑵. 0.61m/s 6.00KN
⑶. 0.26m/s 12KN
14. 卷筒
⑴ 直径 140mm
⑵ 宽度 100m
⑶ 钢丝绳直径 8.8mm
⑷ 容绳长度 32.8m
15.配备动力
⑴电动机
① 型号 YB160L-4
② 电压 380/660V
③ 功率 15KW
④ 转速 1460r/min
⑵柴油机
① 型号 S1500
② 功率 15KW
③ 转速 2200r/min
16.外型尺寸(L×h×b) 1370×685×1200mm
17.重量(不含柴油机) 750Kg
第4章 动力机的确定
4.1 输出功率计算
根据现场需要,动力机的选择偏大些,加大储备系数,这样可以提高钻进效率。
输出功率为
(4—1)
式中: —钻机所需功率(KW)
式中: —回转钻及破坏岩石、土层所需功率(KW)
— 效率 =0.9
—油泵所需功率(KW)
4.2 回转钻进及破碎岩石、土层所需功率
回转钻进及破碎岩石、土层所需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 (4—2)
式中: —井底破碎岩石、土层所需功率(KW)
=
式中: m—钻头切削刃数 取m=6
n—立轴转速 r/min
h—钻进速度
当转速130r/min、250r/min时,h=5cm/min
当转速350r/min、600r/min时,h=1.5cm/min
δ—岩石抗压强度,其值见表3-1
—井底环状面积,取钻头直径D=7.7cm,内孔直径 d=5.9cm
cm2
—钻头与孔底摩擦所需功率(KW)
(4—3)
式中: δ—孔底压力或岩石抗压强度
—钻具与岩石直接的摩擦系数 f=0.5
e—侧摩擦系数 e=1.1
—立轴转速
R—钻头外圆半径 R=3.85cm
r—钻头内孔半径 r=2.95cm
将立轴不同转速和不同孔底压力代入式(4—3)中,所得相应数值见
表3—1。
—回转钻杆所需功率(KW)
当<200r/min时
当n>200r/min时
式中:—孔深 , 硬质合金钻进时,取=200000mm
金刚石钻进时,取=75000mm
—钻杆直径 取=50mm
—立轴转速;
—冲洗液比重, =1.15
将上述参数及立轴不同转速代入上式,所得值列表4—2中。
4.3 给进油缸所需功率的计算
4.3.1 给进油缸的基本参数
1. 给进油缸的基本参数
⑴给进油缸的数量 =2
⑵油缸直径 =60mm
⑶活塞杆直径 =30mm
⑷活塞杆有效行程 =500mm
⑸油缸面积 =2826mm2
⑹活塞杆面积 =706.5mm2
⑺有效面积 =2119.5mm2
4.3.2 油缸工作压力的计算
⑴钻机钻打水平孔时,油缸的最大推力为:
式中:—油缸最大推力
—孔底最大压力 C=13345N
—钻杆与孔壁间的摩擦力
式中:—钻杆单位长度重量 =55.46N/m
—钻杆长度 =200m
—摩擦系数 =0.35
N
故 N
⑵油泵的工作压力
4.3.3 油泵最大工作流量计算
⑴油缸回程时的最大容油量:
L
⑵油缸送进时的最大容油量:
L
⑶当选用立轴的钻进速度=0.05m/min=0.5dm/min时,立轴送进时每分钟所需的油量为:
L/min
⑷令活塞回程时间为0.3min,则回程所需油量为:
L/min
4.3.4 给进油缸功率计算
根据以上的计算,可以得到给进油缸的功率:
KW
4.3.5 油泵满负荷工作时所需要的功率
根据上面的计算,选用YBC—12/80型齿轮油泵(排油量12L/min,额定压力8MPa,最大压力12MPa)。油泵满负荷时所需功率是:
(4—4)
式中:—额定压力 =800N/cm2
—额定流量 =12L/min
—机械效率 =0.9
—容积效率 =0.71
将上述参数代入式(4—4)中可以得到:
上式油泵排量在额定转速1460r/min时是12L,在995r/min时是8L。
4.4 动力机功率的确定
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立轴钻进时给进所需功率很小,而且油泵满负荷工作时一般是立轴停止转动状态,液压卡盘松开时,必须停止钻进。所以参考表3—1,本机选用15电机或柴油机,基本能满足表3—1中粗线以上各种工作状态。
表4—1 各种类型岩层的抗压强度 (N/cm2)
岩 石 名 称
抗 压 强 度
粘土、页岩、片状砂岩
4000
石灰岩、砂岩
8000
大理石、石灰岩
10000
坚硬的石灰岩、页岩
12000
黄铁况、磁铁矿
14000
煤
2000
表4—2 电机功率选择计算
功率N(KW)
转速r/min
抗压强度δ
(N/cm2)
120
240
350
600
N1
2000
0.21768
0.25887
0.11532
0.13195
4000
0.43537
0.51775
0.23064
0.26391
8000
0.87075
1.03550
0.46128
0.52782
10000
1.08844
1.29438
0.57660
0.65978
12000
1.30613
1.55326
0.69192
0.79173
14000
1.52382
1.81214
0.80724
0.92369
N2
2000
0.46153
0.92307
1.34615
2.30769
4000
0.92307
1.84615
2.69230
4.61538
8000
1.84615
3.69230
5.38461
9.23076
10000
2.30769
4.61538
6.73076
11.5384
12000
2.76923
5.53846
8.07692
13.8461
14000
3.23076
6.46153
9.42307
16.1538
N3
2.67
7.75
4.8
9.83
N回转器
(N1+N2+N3)
2000
3.34922
8.93195
6.26147
12.2696
4000
4.02845
10.1139
7.72295
14.7093
8000
5.38691
12.4778
10.6459
19.5885
10000
6.06613
13.6597
12.1073
22.0282
12000
6.745364
14.84172
13.56885
24.46789
14000
7.424592
16.02368
15.03033
26.90754
N油泵
0.028
0.028
0.028
0.028
N
(N油+N回)
2000
3.377227
8.959954
6.289475
12.29765
4000
4.056455
10.14191
7.75095
14.7373
8000
5.41491
12.50582
10.6739
19.61659
10000
6.094137
13.68777
12.13538
22.05624
12000
6.773364
14.86972
13.59685
24.49589
14000
7.452592
16.05168
15.05833
26.93554
=N/0.9
8.280658
11.26879
13.4838
13.6640
=1.1
9.108724
12.39567
14.8321
15.0304
第5章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5.1 主要参数的选择
5.1.1 变速箱
参考国内外现有小型钻机的转速系列,本机采用了不规则排列的中间转速系列。
立轴有四种转速,120、240、350r/min转速适合合金钻头钻进,600r/min转速适合金刚石钻头钻进。
5.1.2 绞车
为了减轻钻机重量,不使动力机过大,绞车的缠绳速度不宜过高,基本上采用低速,本机升降机速度为0.26~0.70m/s。
卷筒缠绳速度为三种,见表5—1
表4—1 绞车卷筒缠绳速度
Ⅰ档
Ⅱ档
Ⅲ档
Ⅳ档
立轴转速 r/min
120
240
350
600
缠绳速度 m/s
0.26
0.61
0.70
—
5.1.3 回转器
立轴的转速,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钻头直径及钻进方式,当使用直径为75mm钻头时,采用硬质合金和钻粒,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立轴转速取
n=90~400r/min比较适宜;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时,立轴转速取n=400~1000r/min比较适宜。本机选用120~600r/min,即适合合金钻头钻进,由适合金刚石钻头钻进。
5.2 机械传动系统初步计算
5.2.1 变速箱各档传动
根据设计方案可知变速箱的几种传动如下所示:
1, 立轴的Ⅰ速回转运动125r/min
D1→D2→Z1→Z2→Z3→Z4→Z10→Z11
2, 立轴的Ⅱ速回转运动210r/min
D1→D2→Z1→Z2→Z5→Z6→Z10→Z11
3, 立轴的Ⅲ速回转运动340r/min
D1→D2→Z1→Z4(内齿)→Z10→Z11
4, 立轴的Ⅳ速回转运动580r/min
D1→D2→Z1→Z2→Z7→Z8→Z6(内齿)→Z10→Z11
5, 绞车的低速回转运动
D1→D2→Z1→Z2→Z3→Z4→Z9→Z12→Z13→Z14→Z15
6, 绞车的中速回转运动
D1→D2→Z1→Z2→Z5→Z6→Z9→Z12→Z13→Z14→Z15
7, 绞车的高速回转运动
D1→D2→Z1→Z4(内齿)→Z9→Z12→Z13→Z141→Z15
5.2.2 绞车的缠绳速度
第一档速度:
m/s
式中:mm
式中:=140mm为卷筒直径,=8.8mm为钢丝绳直径。
故 =0.28
同样方法可以得到:
m/s m/s (计算从略)
考虑到皮带、轴承、齿轮等的效率,确定绞车提升速度分别为:
=0.26ms =0.61m/s =0.70m/s。
5.2.3 立轴的转速
根据机械传动路线,立轴的转速计算如下:
式中: —立轴的第一档转速 r/min
—电机转速 n=1460r/min
—主动皮带轮直径 D1=160mm
—大皮带轮直径 D2=355mm
Z1—Z11传动链中各齿轮的齿数,Z1=25,Z2=31,Z3=19,Z4=40
Z10=20,Z11=39
故 r/min
同理可求出第二档、第三档和第四档转速分别表示如下:
第二档: Ⅱ=
式中:Z5=28,Z6=31
故 Ⅱ=r/min
第三档: Ⅲ=
式中: Z4内=24
故 Ⅲ==351.5≈350r/min
第四档: Ⅳ=
式中: Z7=46,Z8=21,Z6内=21
故 Ⅳ=
考虑到皮带传动、齿轮传动、轴承等的效率,所以各档转速确定为120、240、350、600r/min。
第6章 变速箱的设计与计算
6.1 变速箱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6.1.1 结构特点
变速箱的结构有变速部分、分动部分、操纵部分和箱体组成。本设计中变速部分和分动部分合为一整体,缩小了箱体的结构尺寸。其具体特点是:
1.采用了回归式的传动形式,箱体呈扁平状,有利于降低钻机的高度,齿轮Z4即使移动齿轮又是结合子,因此结构紧凑;
2.变速、分动相结合,减少了零件的数目,有效利用变速箱内的空间;
3.操纵机构采用了齿轮齿条拨叉机构,操纵灵活可靠,每个移动齿轮单独控制,并有互锁装置,这种互锁装置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4.增加了卸荷装置,减少了齿轮的受力。
6.1.2 设计要求
1.在校核零件强度时,假设电机的功率全部输入变速箱,然后再输入绞车和回转器;
2.变速箱在不更换齿轮的情况下,可连续工作10000小时,纯机动时间每班16小时,可连续工作20个月。
3.本设计零件的强度和寿命计算方法和数据是按《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计算的。
6.2 齿轮副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6.2.1 变速箱内各齿轮主要参数确定
根据立轴转速的要求,前面已经初步选择各齿轮的齿数,由钻机的实际情况,变速箱内各齿轮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6—2。
表6—2 变速箱内齿轮的主要设计参数
齿轮编号
齿数Z
模数m
齿宽b
变 位系数Xn
材料
硬度RC
应力角
备注
Z1
25
4
40
1.0
40Cr
40—50
20º
Z2
31
4
30
0.76
40Cr
40—50
20º
Z3
19
4
30
0
20CrMnTi
57—62
20º
Z4
40
4
30
0
40Cr
40—50
20º
Z5
28
4
25
0
40Cr
40—50
20º
Z6
31
4
25
0
40Cr
40—50
20º
Z7
47
3.5
25
-1.03
40Cr
40—50
20º
Z8
21
3.5
35
0.04
40Cr
40—50
20º
6.2.2 主要齿轮副的强度设计计算与校核
现选择变速箱中重要传动轴Ⅲ轴上的Z3、Z4齿轮副为例进行齿轮副的强度设计计算和校核。
1.按照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参数名称
符号
值
计算转矩
T
251370 N
齿宽系数
0.4
接触疲劳极限
1080 MPa
970MPa
设计许用应力
[][]
972MPa
873MPa
88
初定小齿轮直径
73mm
初定齿宽
b
30
圆周速度
v
2.03m/s
使用系数
1.25
动载系数
1.15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16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1.81
载荷系数
K
3.02
弹性模量
MPa1/2
节点区域系数
2.5
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1.05
应力循环次数
3.18×108
接触寿命系数
1.12
许用接触应力
1152MPa
1053MPa
校核验算
=
=1054.16
=
=715.5
计算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强度合适。
6.3 轴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在变速箱中共有三根轴,其中Ⅲ轴相对尺寸直径小,长度大,所受到的力多。下面仅以该轴的强度寿命进行验算。
Ⅲ轴共有7种工作状态,向回转器传递4种状态的动力,驱动绞车的3种转速。相比而言回转器120r/min的转速时该轴受扭矩最大,受力最大。
已知条件:材料40Cr,调质处理。该轴的各档转速及其传递的功率、转矩见表6—3。
表6—3 Ⅲ轴的各档转速及其传递的功率、转矩
速度序号
转速(r/min)
传递功率(KW)
传递转矩(N·m)
Ⅰ
252.07
14.55
513.4
Ⅱ
479.3
14.55
270.0
Ⅲ
685.4
14.55
188.80
Ⅳ
1187.7
14.14
105.7
轴上各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mm,mm,mm,mm,mm
6.3.1 轴的强度计算
1. 在各种转速下齿轮所受力计算
齿轮圆周力,齿轮径向力
由分析可知在Ⅰ档转速下所受力为最大:
N
=6417.5×20º=2335.78N
2. 计算轴受到的支承反力
由于轴的转速处于最低时所受到的力和转矩最大,所以以第一档转速时的受力情况为条件进行计算。Ⅲ轴的长度较大,相对直径较小,尤其是Z4与Z3啮合处的花键轴,支承跨度大,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因此本次校核只在该花键轴上取截面,从而轴的受力可以简化。轴的受力简图如图6—1。
图6—1 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如图6—1,将轴受到的力简化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受力,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向分别列出方程计算支承反力。
⑴水平方向受力
N
N
⑵垂直方向受力
N
N
(3)当量转矩计算如下
6.3.2 轴径的校核
1.校核轴径
Z4齿根圆直径计算:
mm
Ⅲ轴最小轴径计算:
Ⅲ=mm
故 Ⅲ<,满足要求。
第7章 绞车
7.1 绞车的结构特点
本钻机考虑到井上、井下钻探作业,故设置了绞车,绞车结构如附录图3所示。在结构上选择常用的固定轮系的行星式传动绞车,其特点是:
1、结构简单而紧凑,传动装置兼起离合作用,并有过载保护作用;
2、传动功率大,效率高。
3、传动平稳,操纵灵活。
7.2 主要参数的选择
7.2.1 绞车性能参数
1.确定钢丝绳直径d
根据GB1102-74标准,选定钢丝绳直径如下:
外径:=8.8mm
总断面积:=27.88mm2
总破断力:=47300N
抗拉强度:=1700Mpa
绳型:绳6×37(纤维芯)
2.卷筒参数确定如下
卷筒内径:=140mm
卷筒外径:=243mm
卷筒有效长度:L0=100mm
容绳长度:
式中:——每层钢丝绳圈数 =11
——每层缠绳长度之和,共6层,
m
3.绞车主要齿轮副的几何参数计算
在绞车中,行星齿轮的外啮合为重要齿轮副,只计算齿轮Z14、Z15的几何参数。它们的主要参数见表7—1。
表7—1 齿轮Z14、Z15的主要几何参数
齿轮
齿数Z
模数m
变位系数Xn
材料
硬度HRC
Z14
18
3
0.15
20CrMnTi
5762
Z15
18
3
0.15
20CrMnTi
5762
7.2.2 绞车卷筒转速和提升速度计算
1.绞车共有3种转速,各种转速计算如下
第Ⅰ档:
=
=33.4r/min
第Ⅱ档:
Ⅱ
=78.77/r/min
第Ⅲ档:
Ⅲ
=90.84r/min
2.三种转速下的绕绳速度
在4.4.2中已经对绞车的绕绳速度,即提升速度进行了计算,现加上提升力总结于表7—1中。
表7—1
提升速度
卷筒转速
提升力
Ⅰ=0.26m/s
Ⅰ=28r/min
12000N
Ⅱ=0.61m/s
Ⅱ=50r/min
6000N
Ⅲ=0.70m/s
Ⅲ=78r/min
3350N
7.3 绞车所需功率
1.卷筒所受扭矩:
2.绞车轴所受扭矩:
3.绞车轴所需功率:
7.4 绞车齿轮副强度简单校核
7.4.1 按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1.圆周力计算
2.其他参数计算
查阅相关资料,将校核所涉及的其它参数列于表7—2中。
表7—2
序号
参数名称
参数符号
参数值
1
工况系数
KA
1.25
2
动载系数
KV
1
3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Hα
1.05
4
齿向载荷分配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