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工程(35kV及以下):电缆鉴别作业指导书



《配网工程(35kV及以下):电缆鉴别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网工程(35kV及以下):电缆鉴别作业指导书(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 缆 鉴 别 作 业 指 导 书 目 录 1 适用范围 3 1.1 电压等级 3 1.2 适用范围 3 2 编写依据 3 3 作业流程图 4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 5 作业内容 6 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6 5.2 施工准备 6 5.3 主要作业内容 7 5.4 质量检验 8 1 适用范围 1.1 电压等级 35kV及以下配网工程。 1.2 适用范围 在电缆走廊的电缆需要检修、改造、取消时。 2 编写依据 表2-1 编 写 依 据 序号 引用资料名称 相关章节条款 1 《供用电工人职工技能培训电力电缆
2、》 第三章 第八节 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九章 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 3 作业流程图 图3-1 作业流程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表4-1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表 序号 安全风险 预 控 措 施 检查结果 1 触电 邻近运行中设备或在运行中电缆坑道内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工作票 对作业坑道内和邻近的运行中设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加强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的检查,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得混接,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漏电保护装置参数应匹配,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
3、 用电管理和检修维护必须规范,并由专业电工进行,配电箱必须上锁,并采取防雨措施 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检查外壳接地线是否良好,引出线有无损坏 临时接地点的埋地深度要有0.6m以上 打钉和扶木柄棒的人应穿防护服、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 表4-1(续) 序号 安全风险 预 控 措 施 检查结果 2 物体打击 打铁锤人应站在扶钉人的侧面 3 高处坠落 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构件上,高处作业转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 路边鉴别及砍切电缆,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安全围蔽及警示标志措施,防止外人进入工作区域,防止行人进入施工范围;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正确佩
4、戴安全帽 电缆坑盖打开后设置围栏,晚上设置夜间警示灯,防止人员跌落电缆坑 4 中暑 避开中午炎热时间段户外作业 配置太阳伞,室内配置排风扇,人员轮流休息 供应清凉含盐饮料 5 车辆伤害 在道路旁边进行导、地线连接时,施工人员要穿戴反光标志的工作服,要按规定提前设置警示标志,要派专人看守监护或协助疏导交通 6 中毒窒息 电缆隧道、电缆坑道内作业前做好毒气检测工作,进入坑道前先进行通风并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措施 7 灼烫 核对线路名称、间隔,做好安全技术措施,设专人监护 在所鉴别电缆处,都要对该处所有电缆进行鉴别,同时做好记录及标记
5、 打钉和扶木柄棒的人应穿防护服和佩戴防护面罩 斩电缆前,穿好防火服、防火罩 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 日期: 日期: 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 5 作业内容 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表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序号 项目 内 容 确认人 说明 1 任务单 根据本单位实际设
6、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2 图纸 设计图纸、电缆沿布图、设备变更单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3 预算材料表 无 4 施工方案 施工措施、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5 相关证照 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有效 6 确认上一道工序检查合格 需要检修、改造、取消的电缆已停电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确认 5.2 施工准备 表5-2 施 工 准 备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1 人员配置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施工负
7、责人、技术负责人、质安员、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组织到位 技术岗位必须持有与作业工种相应、有效的上岗证。辅助工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等专业工作 2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材料 3 施工内容 相对应的机械、工器具 及仪表 工器具:施工电源盘、斩缆绝缘棒、手锤、绝缘垫、绝缘手套、绝缘鞋、接地线、地极、防护服、安全文明施工用具等。 仪表:鉴别仪 施工器具及仪表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自行决定工具及仪表和数量。 施工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擦干净 4 作业风险 控制 现场施工负责人参照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作业风险基准库内与本工序相关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施工方案、现场情况等因素生
8、成并填写电缆鉴别作业前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表(见表4-1) 电缆鉴别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表将随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推进不断完善扩展。作业风险包括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三方面 5 技术准备 施工前核对电缆线路图,根据线路图上电缆和接头所标注的型号、尺寸,在现场按图上建筑物边线等测量参考点为基准,实地进行测量和核对电缆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电缆鉴别的方法以及所采用的仪器 6 完成开工 程序 工作负责人向项目负责人报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向监理单位开工报审手续 施工准备完成可报开工,当施工准备不足时,上报该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 5.3 主要作业内容
9、 表5-3 主要作业内容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1 作业前工作 (1)现场施工负责人向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明确交待本次施工设备状态、作业内容、作业范围、进度要求、特殊项目施工要求、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人员分工,并签署(班组级)安全技术交底表。 (2)工作负责人负责办理相关的工作许可手续,开工前做好现场施工防护围蔽警示措施,夜间施工的,须有足够的照明。 (3)现场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和着装,并带领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按安规规定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佩戴有个
10、人照片的作业证(或胸卡证) 2 开始主要 作业 现场施工负责人发出许可开工命令 3 作业程序 现场施工负责人正确、安全地组织作业,现场施工质安员负责现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控 4 鉴别方法 常用鉴别电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工频感应法。在工频状态下运行的电缆周围,存在着交流电感应产生的交变磁场,应用绕制在矽钢片上的感应线圈,直接放在电缆上,其线圈中将产生工频交流电信号,接通耳机则可收听。 表5-3(续)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4 鉴别方法 (2)音频信号法。在需要检修的电缆线路接入一特定音频信号,然后应用探测线圈和耳机在现场收
11、听,以对电缆线路进行鉴别。 (3)脉冲电流法。在待检修的电缆终端导体上输入可调脉冲电流,将另一端终端导体与接地网连接(注意不要接到电缆屏蔽层上)。测试时,用夹钳线圈夹住电缆,当夹钳线圈夹到输入了脉冲电流的电缆上时,指示仪指针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以对电缆线路进行鉴别。 (4)当需要检修、改造、取消的电缆鉴别后进行锯电缆前,用接地的带木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注意临时接地点的埋地深度要有0.6m以上)打钉和扶木柄棒的人应穿防护服、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 5 备注 以上的鉴别方法只是其中的三种,如果生产厂商如有不同的鉴别方法要求,则按生产厂商的要求鉴别 5.4 质量检验 表5-4 质 量 检 验 序号 项目 内 容 1 本工序工艺自检 根据表5-4中序号2质量控制点要求生成相关表格,并组织检验 2 质量控制点 序号 控 制 点 控 制 方 式 W H S 1 电缆鉴别记录 ● 2 电缆鉴别确认后标记 ● 3 工序验收检查 ● 3 完成本工序提交给下一道工序,单项竣工资料 收集、整理、移交本工序相关资料 注:质量控制点中H:停工待检点;W:见证点;S:旁站点。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