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20652508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 •简介: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适宜的节水措施。治理西北地区灌区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井灌井排,地表水地 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并辅以相应的 农艺节水措施,发展农业灌溉应结合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水 定植,以水定规模,应制定不同地区相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确保西北地区农业 灌溉健康有序地发展 • 关键字:西北地区农业灌溉节水途径 1西北灌溉农业的基本特点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区内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全

2、区多年平均降水量,除陕西为667. 8mm外,其它省区在270〜320 mm之间。年蒸发量高达1000〜2600mm或以上。其中,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 为500〜600mm,年蒸发量为900〜1200mm;宁夏引黄灌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00mm,年平均蒸 发量为1500〜2000mm;甘肃景泰灌区年均降水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在3300mm以上。内 陆河地区:河西走廊年均降水量160mm,年蒸发量2100mm;新疆北疆的乌鲁木齐一带,年均 降水量为15 0〜300mm,年蒸发量1800〜2400mm ;若羌年降水量不过几毫米。全区降水量极 少,是全国唯一降雨极度少于农田作物及天然

3、植被需水量的地区[1]。 b 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西北地区土地面积309. 14万k^,约占全国总面 积的33.1%,耕地和灌溉面积分别占全国面积的12%和11%。由于地广人稀,人均土地 面积3. 8hm?,是全国的4. 75倍;人均耕地面积0. 206h ,高于全国人均数的1倍,居 中国之首,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h^,仅占其总面积的4%左右,土地资源开发具有很大 的潜力。 c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农业及经济建设的发展。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300亿m3,占全国总量的8%,除水土资源组合极不协调外,水资源的区域分布极不均匀。 全区水资源量的70%集中在青海和新疆,在较少

4、的水资源总量中,其中长江、澜沧江上游 及新疆难以利用或不能全部利用的水量就达1000亿m3左右,是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 源量为2364. 1m3,比全国平均值高6%;平均水资源量为1. 29万m3/h川,比全国平均值 低40%(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短缺是 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恢复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2灌溉在西北农业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外灌溉实践表明,农田灌溉是一种最易提高干旱地区农业产量的方法。灌溉农业与 旱作农业相比,谷物产量可提高6倍左右,中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 2%的人口,灌溉在农业中起到了极

5、其重要的作用。在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40%的灌溉土地上生产出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90%的蔬菜和棉花、80%的油料。据1996年资料统计, 西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约585. 3万hm?,占总耕地面积的48. 8%,全区2/3的粮食是由 只占耕地1/2的水浇地生产的,其中陕西省有效灌溉面积132万hm,约占总耕地的38. 2 5%,在约占全省1 / 3的耕地面积上,生产了全省2 / 3的粮食。甘肃省现有灌溉面积113. 3 万hm,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8%,却生产了占全省总产量近1/2的粮食。宁夏河套灌区, 灌溉面积30万hm,占全自治区耕地面积比例不到1/3,粮食产量却占全区的3/4,单产 约

6、高出旱地10倍以上。在干旱缺水、蒸发强烈的新疆,农业的发展全依赖于灌溉,有水便 有绿洲,无水则为荒漠,没有灌溉就没有农林牧业,灌溉在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起着命脉的 作用。 3农业节水措施与经验 西北地区除陕西以外,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平原等地由于气候 干旱,农耕区几乎全为绿洲型的灌溉农业,农业灌溉发展的规模决定于水资源的多少与保证 程度。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比例必然提高;山川秀美工程的建 设,林草等业的生态用水也须有一定的保障。因此,未来农业用水必然受到挤占,在水资源 短缺,又需满足各业用水需求状况下,解决用水问题的途径无非是开源与节流并举,但

7、我们 应该看到,无论是开辟新的当地水资源或建设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由于工程艰巨和投资 巨大,短期内难以奏效。因此解决西北地区农业缺水的唯一途径是发展节水型农业,而且应 是发展节水高效农业[2]。 根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点和发展节水农业多年的实践,通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 a.减少输水损失,进行灌区渠系改造。主要办法是推广渠道衬砌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渠道防渗工程是诸多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中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主要节水措施之一,同时又 是当前农田灌溉节水工程改造中的关键环节。陕西、甘肃等地试验资料表明:渠道防渗可使 渠系水利用率提高20%〜40%,减少渠道渗漏损失50%〜90%。据测算,西北地区渠

8、系有 效利用系数一般在0. 4以下,最高也不过0. 54,如能将渠系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 6, 用水量降到6000m3 / h tf以下,仅甘肃省就可节水约15亿m3。陕西关中五大灌区渠道全部 衬砌后,年节水约2. 8亿m3,相当于再建一个6. 7万hm的灌区,节水效益十分可观。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被认为是投资最省、节水最有效、管理最方便的一种输水灌溉技术,在我 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滞后、农民文化相对落后 等特点,应大力推广该项节水技术。 b提高田间用水效率,推行先进的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西北地区目前的农业用水,一 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用水浪费严重,

9、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除陕西外,均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全区农田灌溉平均用水指标是华北地区的2. 4倍,是全国的1. 6倍,其中宁夏是全 国的3. 3倍,位居全国第一,每m3水的粮食产量只有0. 5kg,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 节水具有很大的潜力。西北地区灌水方式主要以地面灌溉为主,地面灌溉所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有:陕西洛惠渠灌区的小畦灌,较原来地面灌水方式节水25%〜28. 5%;陕西宝鸡峡 和冯家山灌区的长畦分段灌,较传统的长畦灌省水40%〜60%。新疆的膜上灌和小畦沟灌, 膜上灌溉用水量由4500m3/hm2减少到3375m3/h川,节水25%;小畦沟灌平均净灌溉定 额3900m3/hm2,

10、节水13%。截止到1998年,采用这两种灌水方式的灌溉面积已占全疆有 效灌溉面积的65%。目前这些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已在西北地区推广应用,尤其是新疆创 造的膜上灌水技术,由于其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采用。 c充分蓄集和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发展就地灌溉。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但降水时间 比较集中,为了不致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充分利用降雨径流资源,发展黄土高原农业生产, 近年来实施的甘肃“121”雨水集流灌溉工程,宁夏的窑窖灌溉农业,以及陕西的“南(陕 南)塘、北(陕北)窖、关中井”节水灌溉工程,对于解决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充分 利用降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增辟水源,

11、发展就地灌溉,以及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群 众饮水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d.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试验成果。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和陕西省水利厅等单位,通过系 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作物产量与需水量及高产水分条件的关系,提出了陕西关中灌区主要农 作物高产节水灌溉的研究成果[3]。该项研究从作物需水量、灌溉节水途径与节水指标等方 面,为高产节水灌溉制度建立了理论基础。据此制定的节水高产灌溉制度方案,较现行灌溉 制度节水1500m3/hm2。该项成果经关中灌区高产量篇效益开发研究7个试点的应用,粮食 产量达1. 5万kg/h ,棉花产量可达1500kg/hm?以上,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作用。 e. 实施农业综合

12、技术措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灌溉,不仅要采 取节水灌溉方式,更需施用一定的农艺节水措施,此点比我国任何地区都显重要,它对提高 一个缺水地区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地区在推行 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也对综合农艺节水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 自然经济特点,采取合理施肥、以肥调水、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地膜和秸杆覆盖保墒、化 控、合理调整和优化作物种植结构;选用耐旱作物及节水品种;以充分利用灌溉水、自然降 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 研究所采用氯化钙-赤霉素合剂处理种子抗旱节水技

13、术,经在宁夏固原县示范,春小麦平均 增产23. 2%。新疆采用FA旱地龙抗旱剂,在作物生长期施用2〜3次,增产15%〜25%。 甘肃、宁夏试种的地膜小麦、地膜玉米,产量分别超6000kg /h 和1. 2万kg/h ,比 常规种植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高出2〜5倍。 4问题与对策 西北地区农业灌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a.灌区土壤盐渍化加剧。据统计,中国北方地区不同程度的盐渍化耕地多达667万h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灌溉不当引起的,灌区土壤盐碱化是西北地区农业灌溉中的主要 问题之一。盐碱化面积从1989年的119. 9万h 上升到1996年的126. 5万h就(据199 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4、统计),不到10年,面积约增加了 6. 6万htf,而且呈现扩大的趋势。 新疆70年代统计盐碱化面积占总耕地的1/3,而最近的调查资料表明,新疆盐渍化面积已 占总耕地的1 /2[4]宁夏盐渍化面积已占灌区耕地面积的26. 6%。陕、甘、青也不同程度 的存在着盐渍化问题。 b灌溉用水效率低。前已述及,西北地区虽然水资源短缺,但农业用水指标却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农田灌溉采用的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成灌区土壤盐渍化 的加剧。灌区用水管理不善和田间渠系配套不完善也是灌溉用水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c发展农业灌溉缺乏全面规划。西北地区目前在农业节水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位居全国 的前列,但

15、对大区域发展农业灌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技 术体系缺乏系统研究。正因为如此,在西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是以灌溉农业为佳还是以雨 养农业为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农业专家强调农艺措施在农业中的作用,淡化水利;而 水利专家强调水的作用,轻视农艺,事实上,在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的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 产,水利与农艺措施必须结合,决不是非此莫彼。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治理西北地区灌区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井灌井排,地表水地 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并辅以相应的农艺节水 措施,发展农业灌溉应结合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水定植,

16、以水定规模, 制定不同地区相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以确保西北地区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原园,张国良,许新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西北水利发展战略问题[J].水利规划,2 000 (2): 11〜15. [2] 周维博.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方略与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途径[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7 (4): 1〜6. [3] 张学.关中灌区主要农作物高产节水灌溉的研究[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1 (3): 24〜32. [4] 邓志强.干旱农业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一一以新疆为例[A].见:王晓方,申 茂.中国农村科技中青年优秀人才论农业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C].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8. 179 〜18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