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模拟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23206018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模拟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模拟试卷(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模拟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第一位电影导演是 的乔治·梅里爱。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在书法历史上,楷书消灭于 A.秦代 B.汉代 C.魏晋时期 D.隋代 3、“中国三大石窟艺术”是 。 A.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B.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 C.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D.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 4、徐渭是我国明代艺术成就最高的 之一。A.小说家 B.音乐家 C.画家 D.雕塑家 5、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

2、理论家是 。A.莫里哀 B.布封 C.福楼拜 D.丹纳 6、在我国近代,提出“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提倡“诗界革命”的人是 。 A.龚自珍 B.魏源 C.黄遵宪 D.蔡元培 7、《草叶集》是美国作家 的作品。 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的作者所处的朝代是 。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 9、持玩耍说这一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玩耍本能的思想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苏珊·朗格 D.斯宾塞10、喜剧《费加罗的婚礼》的作者是法国的 。 A.莫里哀 B.果戈理 C.

3、博马舍 D.哥尔多尼 11、《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 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拉斐尔 C.达·芬奇D.提香 12、汉末魏晋时期消灭的 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 B.古筝C.扬琴 D.二胡 13、“草圣”是指唐代书法家 。 A. 怀素 B.张旭C.米芾 D.蔡襄 14、“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是 的著名诗句。A.文天祥 B. 杜甫C.陆游D.高适 15、《典论·论文》是 的著名艺术批判理论著作。A.钟嵘 B.曹丕 C. 孔子 D.司空图 16、《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 50 年月的代表作品。A.海明威

4、 B.福克纳 C.杰克·伦敦D.海勒 17、“花儿”这一民歌形式流传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 18、著名绘画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作者是 A.高更 B.凡·高C.塞尚 D.毕加索 19、想象的根本形式是 。 A.记忆 B.回忆 C.联想 D.思想第二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20、简述艺术活动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 21、简述绘画艺术的概念和种类。 22、简述艺术作品再现与表现的关系。三、作品赏析题 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每题15 分,共30 分。要求陈述

5、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根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3、园林艺术:苏州拙政园 24、建筑艺术:埃及金字塔 25、绘画艺术:达·芬奇《最终的晚餐》四、论述题 每题 25 分,共 50 分。 26、试论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27、试论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B 2、B [考点] 此题考察了书法艺术常识。 [解析] 楷书由隶书演化而来,又叫正书、真书,是一种消灭于东汉、成熟并通行于魏晋,并且始终沿用至今的标准字体。 3、A 4、C 5、B 6、C 7、B

6、 8、C [解析] 此句话出自宋朝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9、D [解析] 18 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过一套“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理论简洁地说,就是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玩耍本能。 10、C [解析]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出色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 1786 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依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11、C 12、A 13、B 14、A 15、B 16、A 17、A 18、A [考点] 此题考察了绘画

7、艺术常识。 [解析] 保罗·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是高更创作生活中最大的一幅油画。 19、A [解析] 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想象的根底是人的独特心理功能与社会生活积存——记忆。 第二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20、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乐观的、能动的,表现在: ①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总是渗透着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和生疏。 ②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于生活中的自然形式进展符合肯定艺术表现规律的改造,如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应当听从生活,具有生活的真实感,但又同生活中的语言、动作明显不同,

8、它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21、(1)绘画是一门使用肯定的物质材料,动用线条、颜色和块面等元素,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制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根底地位。 (2)绘画艺术的种类,依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依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依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22、它们的关系是: (1) 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 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抱负,以及主体对客

9、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 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严密联系的。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抱负;表现性作品虽然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但也具有再现性。 三、作品赏析题 23、(1)中国古典园林,位于苏州市娄门东北街 178 号,始建于 15 世纪初,历时 16 年建成,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 (2) 拙政园占地 51950 平方米,布局因地制宜,全园包括东、中、西三个局部和局部住宅,每局部都各具特色。主要景点有香洲、留听阁、浮翠阁、雪香云蔚亭、秫香馆、天泉亭、三十六鸳鸯馆、荷风四 面亭等。 (3) 拙政园在设计思想和艺术手法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园中

10、的很多景点大量承受借景、分景、隔景的方法形成一种变化丰富的艺术美感,集中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抱负品质:于咫尺之内再造天地。 24、(1)埃及古代陵墓建筑,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它位于尼罗河西岸、开罗西南约 13 千米的吉萨地区,大约建于 4500 年前。 (2) 埃及迄今已觉察大大小小的金字塔 110 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金字塔底座呈方形,聚于塔顶形成方锥形的建筑,作为奴隶制国王的陵寝,它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性质。金字塔的构造分为两局部:一是作为墓室的地下建筑;一是金字塔的墓上建筑。 (3) 埃及金字塔规模宏大、建筑奇特、气概雄伟。 25、《最终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

11、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达·芬奇在此画中一反文艺复兴早期对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取消了犹大独处的位置,把他置身于众门徒之中,而且全部的人物头上都未画光环。达·芬奇依据十二个门徒不同的表情、姿势、手势等,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简单的心理状态,而基督则特别沉静、安详。在构图上,十二门徒被明确地分为四组,对称地分列基督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画面全部人物的姿势、表情都集中在基督身上,建筑物的透视线也最终以基督为焦点, 由此,基督成为统领全局的中心人物。达·芬奇将犹大列于众人之中, 又利用实际光源将其分开,充分表达了画家用光的技巧与力量。 四、论述题 26、(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隐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 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及意境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 (3) 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情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27、(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高度概括的具有肯定社会本质的共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2)意境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地,它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表达出无限的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