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备课稿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3267243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备课稿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备课稿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备课稿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备课稿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知识点一 空气的成分 1.在干燥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 说明 (1)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百分数为体积分数而非质量分数。 2.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可燃物的燃烧消耗氧气,而绿色植物的__光合作用_又弥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 点拨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是混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其他气体,如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空气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保持相对稳定。 知识点二 氧气的物理性质 知识点三 氧气的化学性质

2、 注意(1)燃着的木炭、蜡烛和末端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应由上而下缓慢地 伸入集气瓶中,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注意: ①铁丝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杂质; ②铁丝应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③铁丝末端系上一根火柴梗,起到_引燃__的作用; ④当火柴__即将燃尽 时,再伸入集气瓶内; ⑤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__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__。 (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更剧烈 。 点拨 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应注意:(1)区分开“光”与“火焰”“烟”与“雾”;(2)实验现象的描述中

3、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字。 知识点四 氧气的用途 说明 1、氧气的用途都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有关 2、氧气具有助燃性,而没有可燃性,故不能用作燃料。 知识点五 氧气的工业制法 1.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__沸点___ 不同。 2.方法:分离__液态空气___,先蒸发出来的是_液态氮___。 注意 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知识点六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收集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依据是_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稍大____。 ②排水法。依据是__氧气不易溶于水 。 (4)检验方法:将_带火星的木条 _伸入集气瓶中,若___木条

4、复燃 __,证明是氧气。 (5)实验步骤 关键词 解读 ①查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 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在试管口塞一团蓬松的棉花团,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冲出试管进入导管 ③定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点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固定加热 ⑤收 收集气体 ⑥离 将导管从水槽中撤离 ⑦熄 熄灭酒精灯 (3)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向锥形瓶内装入二氧化锰,塞好橡皮塞后,再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③收集气体; ④停止反应,拆卸清洗仪器。 说明 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能

5、控制反应的速率。 (4)氧气的验满 ①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溢出_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__口______,若木条__复燃______,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知识点七 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__改变_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__质量__和___化学性质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称为催化剂。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特征:“一变,两不变”。“一变”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两不变”指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注意 (1)催化剂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能起催化作用。 (2)催化剂只

6、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反应是否发生及产物的质量。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知识点一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__无_色、__无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大__,__能__溶于水。 2.固体二氧化碳俗称__干冰_,当温度高于-78 ℃时,它就会升华,同时能_吸收_热量。 知识点三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群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2)在进入可能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地方之前,应检验二

7、氧化碳的含量,以免危害到人的健康。 点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用“三不”(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两水”(与水、澄清石灰水反应)来记忆。 知识点四 二氧化碳的应用 知识点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点拨 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形如:C―→A+B+……;而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形如:A+B+……―→C。 知识点六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1.原理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 __CaCO3+HCl―→CaCl2+H2O+CO2 ____________。 (2)收集装置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常用_向上排空

8、气_法收集二氧化碳。 注意 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知识点七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1.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__澄清石灰水 中(或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若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气体是二氧化碳。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__口____,若木条__熄灭___,则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知识点八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1.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一看反应物的状态,二看反应条件。 (1)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A_____或____B___。 (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应选

9、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C____。 2.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主要看气体的密度或溶解性。 (1)收集不易(或难)溶于水的气体用装置___D____。 (2)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装置____E___,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装置____F___。 3.使用装置G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气体从__a_____端通入,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气体从____b____端通入。当装置G中装满水,则气体应从___b_____端通入。 知识点九 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第三节 自然界中的水 知识点一 水的组成 1.实验:水的电解 (1)实验装置(如图2-3-1所示) 说明

10、 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会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等物质。②电解水时所用的电源为直流电源。 说明 实验中测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有时会大于2∶1,其原因可能是: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部分氧气溶于水;部分氧气与电极材料发生了反应。 (3)符号表达式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H2OH2+O2。 (4)实验结论 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_组成的。 知识点三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保护水资源可从两方面着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1)运用化学方法,不仅可以检测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程度,还可以净化被污染的水,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利用。 (2)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_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习惯,如生活中使用节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 本章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