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32672448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课时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时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2.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主要用途。 3.会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4.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5.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了解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6.能区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自主复习】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一般会消耗_

2、______,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一般会产生_______,这就是自然界中_______和_______的循环。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形态变化: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液化,可得到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压、降温即可得到__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_______,一般也不支持_______,还不能供给_______,但二氧化碳无毒。(干涸的深井、甘薯窖等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进入之前必须做_______试验。)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______________(雨水通常呈微酸性的原因),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_。稍稍加热后,溶液又会变成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 (3)与碱溶液反应: 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变质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4.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5.二氧化碳

4、的主要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纯碱、汽水、糖、尿素和甲醇等。 (2)用于灭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冰用作制冷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_______和_______。 (5)用作粮食、蔬菜、瓜果等的_______。 6.写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是__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物质是_______。 (3)绿色植

5、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释放的是_______。 (4)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般的景象,造成该景象的物质是____。 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及原理:用块状_______(或_______)和稀_______反应,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2)发生装置:适宜用_______型发生装置。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方法:一般不用排水集气

6、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常用______________法收集。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中,若_______,则说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___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___,若木条_______,则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或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置于集气瓶的瓶口处,若玻璃棒上出现了_______,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或用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玻璃棒置于集气瓶口,

7、若观察到_______,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②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按要求组装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6)讨论: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为什么不用稀硫酸?为什么不用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方法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9.当大气中_______等气体的

8、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_______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_______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_______,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10.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群产生_______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_______。在进入可能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_______,以免危害到人的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合反应(多变一),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一分多)。 【例题设计】

9、 例1(2014.威海)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例2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例3(2014.咸宁)“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10、 ( ) A.推广无纸化办公 B.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C..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例4 (2014.重庆A卷)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5 (2014.泰安)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

11、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易生锈;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例6 常温下将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

12、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 例7(2014.陕西)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 例8 (2014.徐州)请根据图甲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b是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3、________。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乙),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 例9 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固体代替 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C.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D.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

14、O2 【反馈练习】 1.(2014.昆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食品变质 D.新鲜空气中不合二氧化碳 2.(2014.聊城)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3.(2014.台州)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 4.(2014.重庆

15、A卷)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 A.O2 B.N2 C.SO2 D.CO2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6.(2014.泰安)溶洞中存在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此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

16、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成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8.“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 A.骑自行车上学 B.开展

17、“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C.用淘米水浇花 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 9.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一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于永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 A.供给呼吸 B.作化工产品的原料 C.用于灭火 D.作气体肥料 11.有三

18、瓶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 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1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 A.H2 B.CO2 C.O2 D.N2 13.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19、,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14.用下列四套实验装置制取CO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 ) 15.(2014.重庆A卷)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16.(2014.广东)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 17.(2014.威海)常温下,某气体

20、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如下装置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那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⑤ 18.(2014.昆明)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19.(2014.梅州)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 (1)写

21、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管内。 (3)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_______的洗气瓶。 (4)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复习] l.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含碳燃料的燃烧;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④其他化学

22、反应也可产生CO2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与石灰水、石灰浆、CaCO3、水等作用;③溶于江河湖海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2.无 无气 大 能 液态二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3.(1)燃烧 燃烧 呼吸 灯火 (2)CO2+H2O=H2CO3 红 紫 碳酸不稳定,稍稍加热就会分解 (3)①C(OH)2+CO2=CaCO3↓+H2O ②2NaOH+CO2=Na2CO3+H2O (4)CO2+C2CO 4.从低到高蜡烛依次熄灭 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液面上升 Ca(OH)2+CO2=CaCO3↓+H2O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 5.(2)CO2既不能燃

23、烧,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且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3)冷藏食品 人工降雨 制造舞台云雾 (4)葡萄糖 氧气 (5)保护气 6.(l)氧气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氧气 (4)干冰 7.(1)大理石 石灰石 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2)固液常温 ①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 ②反应不需要加热 (3)向上排空气集气①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跟空气发生反应 ②CO2能溶于水且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4)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着 口 熄灭 白色固体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5)③④②①⑤ (6)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得到

24、的二氧化碳不纯;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Na2CO3与酸(如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很大,产生的泡沫极易冲入导管里而影响CO2的收集 8.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 9.二氧化碳 红外线 热量 上升 10.有害 通风换气 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 健康 1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例题设计] 例1.C 例2.B 例3.C 例4.B 例5.A 例6.B 例7.B 例8.(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2H2O2=2H2O+O2↑

25、CE (3)B CaCO3+2HCl=CaCl2+H2O+CO2↑ (4)不断运动 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例9.A [反馈练习] 1.D 2.C 3.D 4.D 5.C 6.A 7.D 8.D 9.C 10.A 11.B 12.B 13.C 14.C 15.B 16.B 17.D 18.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O2+H2O=H2CO3 变浑浊 不能燃烧、一般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19.(1)长颈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2)BC 用水稍稍润湿 (3)浓硫酸 (4)F (5)Ca(OH)2+CO2=CaCO3↓+H2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