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中医脉搏诊断的现代研究【中文3720字】【PDF+中文WORD】
对于传统中医脉搏诊断的现代研究【中文3720字】【PDF+中文WORD】,中文3720字,PDF+中文WORD,对于,传统,中医,脉搏,诊断,现代,研究,中文,3720,PDF,WORD
【中文3720字】
对于传统中医脉搏诊断的现代研究
许历生 王宽全
哈尔滨科技研究院 计算机科学工程实验室 哈尔滨 150001 中国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
摘要:这篇文章通过一些现代信号处理的方法展示了中国传统脉搏诊断研究。为了揭开中医脉诊的神秘面纱并证明它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谈论他的重要性,其次,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医脉诊发展的调查。第三,我们把一些现代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脉搏波形分析,并阐明了一些实验的结果。第四,我们介绍了脉搏信号采集系统。最后,我们也对工作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传统脉诊,脉搏波形。
1. 介绍
中国传统脉诊经过5000年的医药历史纪录被证明为有效的方法。当今,中国传统脉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认识和着迷。例如Leon Hammer,一个临床医生、老师和作家,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一直传授脉搏诊断知识。关于脉搏诊断的论坛也越来越多,例如yahoo上的这种论坛就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1][2]。 但是由于很难精通,许多人还是把中医脉诊看作神秘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介绍中医脉诊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许多种仪器和系统可以自动的检测患者的脉搏,这表明对于中医脉诊的研究是重要的并且是成功的,但是由于脉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于中医脉诊的现代研究却停滞了下来[3]。尽管如此,对于医学传感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数据库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仍会促进中医脉诊研究的进步。
这篇论文的目的是介绍中医脉诊中的一些现代信号处理的技术并且指出其光明的未来。在第二部分,我们首先阐明了中医脉诊的背景、重要性和最近中医脉诊的概况。其次,该文在第三部分讲述了一些关于脉搏波形和其相应的实验结果的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在第四部分指出了将来的任务、重点和现在对于中医脉诊研究的局限性。除此之外, 此文还给一并给出了一些关于中医脉诊英文术语的中文解释(在圆括弧里)。
2、中医脉诊的近代研究
脉搏分析——四种TCM脉诊方法之一,通过套在患者手指上来显示出动脉的特征来判断疾病类型。很多西方学者认为脉搏波形正如心电图一样,并且心电图的分析已经足够了。但是通过几个电极采集的心电图的信号只是反映了身体的生物电信息。而通过分析脉搏信号的压力波动,医生们可以探测和预测出一些心电图所显示不了的症状和特征。中医脉诊不仅可以推断出病变的位置和程度,还是一种由联合国推出的方便、便宜、无痛、无创伤和无副作用的方法[4]。
为了表明脉搏诊断的科学重要性,自从1950年就有了很多关于TCM、现代医学、医学工程和其相关的领域研究。但是其中的一些并没有以传统中医脉诊的理论为基础。除了在中国的一些研究人员,许多来自日本[5]、韩国[6][7]、德国[8]、加拿大和美国的学者也对传统中医脉诊所感兴趣[9]。为了使脉搏客观化,工程师们已经设计出很多种脉搏传感器来采集脉搏信号。在所有的这些传感器当中,压力传感器可以最好的反映出脉搏的信息,正如传统中医脉诊那样。由上海医学设备公司所制造的HMX脉搏传感器在操作中有着很好的再生性[10]。依照McDonald的关于弹性腔的理论[11],刘照荣研究了循环系统[12]。但是心血管系统太复杂了以至于很难精确的建模,这个虽然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还是需要更为系统化的研究。不仅如此,有关于我们现代人类新的疾病和问题已经开始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脉诊的一致性。例如:AIDS的散脉和一种关于癌症的节脉是近期发现的综合病症中具有一定特征的脉搏[13]。近期,参数主要是通过时域的信号处理方法来提取,比如说计算幅度、斜率、面积等等。由于这种方法有很多的限制,关于中医脉诊的研究进步不大。正如文明加快了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的应用,一些生物医学科技有了新的进展,比如说语音识别和签名识别。因此,对于中医脉诊的研究应该与现代信号处理相结合。
3、我们对于中医脉诊的研究
在这个部分 ,所有的脉搏数据由我们的脉搏采集系统采集,这个系统包括一组脉搏传感器、适配器、放大器和计算机。这个叫做HMX-4的传感器是由上海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它不同于研究西药所用的传感器,而是由带有悬壁的双曲接触式终端。我们的传感器探头是有一个面积为29.4mm梯形组成,这样可以使探头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他的稳定性.因此,可以保证这种客观、稳定、高精确度的脉搏波形。接下来所讲得的是我们从脉搏数据库中所研究的三个要点。
(1) 基线漂移
脉搏波形很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比如说呼吸、身体的运动等等。整体的脉搏随着呼气而下降,随着吸气而上升。憋气可以是脉搏更稳定,但是这些限制会导致病人的不舒服和不方便,而且限制我们采集长时间的稳定的脉搏。因此,我们设计个这个基线漂移的算法[14]。在图1种的信号三,脉搏会随着它的基线而调整,它的原始脉搏是信号一,信号二是呼气和一些其它的干扰。
图一:实际脉搏和滤波后的小波
(2)时域参数特征提取
关于脉搏参数的提取,这篇文章提出了两种分析方法:X轴分析和Y轴分析。应用X轴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心脏收缩和其他相关的参数。除此之外,通过Y轴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主峰宽度和脉搏波形外部特征的参数。正如图2所示,我们首先得到了主峰值Pm,然后画一条y=Pm,再画出几条x轴的平行线,比如y=0.99*Pm,y=0.98*Pm....y=0.02*Pm,y=0.01*pm.之后,脉搏波形会被这些线所隔断,这些隔断的面积就可以计算了。根据这些面积的趋势,我们可以分类出脉搏波形。如果我们结合这两种面积分析方法,脉搏的分类会更令人满意。
图二:Y轴面积分析方法的示意图
(3)现代脉搏波形处理
ling y wei发现脉搏功率谱的能量与疾病有一些的联系。这表明脉搏图象频率分析是很重要的。图三展示了我们频域分析的结果。从频域功率谱的分析,我们发现频谱包络的比率在分析人们物理状态时是非常重要的。平滑的脉搏包含的前三个波峰比其他普通脉搏更高。紧脉的功率谱波形由两个主峰并且其他的波峰非常的小。运用功率谱的分析方法,我们还可以分析出慢脉、快脉、缓脉、散脉、结脉、促脉、代脉等等[15-19]。与此同时,临近脉峰也是疾病程度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正常人的脉搏频谱峰值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并且每个波峰都很均衡化。
图三:平脉、紧脉和正常人脉搏频谱功率
还有一些其它的频率分析方法。倒膜分析方法是其中一种有用的方法。在图四中,第一个波峰告诉我们脉搏的周期是一秒。
图四
除此之外,许多噪声例如高频噪声和刺激噪声都带进了脉搏信号。利用小波去减少噪声是令人满意的,尤其是外部冲击噪声,但是FFT分析方法不能用于此处。外部冲击功率谱充满了整个频谱所以很难检测出冲击脉搏的存在;而小波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方法可以用在此处。如图五所示,我们可以找到a1,a2,a3,a4,a5和S信号的分解变得越来越平滑。高频率的噪声被提取出来。高频的分解非常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脉搏频率非常的低。小波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生理信号,比如心电图、脑电图,获得了很大的成功[20]。这些方法还可以用于中医脉诊。
图五(a) 原始信号盒小波分析后的信号
图五(b) 小波分解频率
在haar小波分析、Daubechies小波分析、双正交小波分析等等,我们发现分解出来的波与母波有差别。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根据脉搏的特征提取母波。同时,一些其它的时域分析方法也可以对医学信号分析有很大的促进[21]。图六表明了脉搏和它的短时傅立叶变换结果。
图六:脉搏和它的STFT分析
对于脉搏分析方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由于以上所提及的脉搏的多变性,一些科学的方法需要用上。光凭统计数据不能一直都有帮助。但是还是需要一些信号处理的算法。一些关于脉搏的现代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一些技术已经应用于心脏声音的研究,比如小波分析、STFT、高频谱、AR-频谱阵列、自然网络等等,这些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中医脉诊中[22]。语音处理方法也可以作为参考。在我们日益增长的脉搏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的实验室会提高脉搏图信号处理效率和模式识别。
4、结论
为了探寻传统中医脉搏的机理,这边文章作了很多关于脉搏波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在时域中,一种新的面积分析方法别提出。在频域中,FFT和小波时频方法应用于波形分析。我们以讨论中医脉诊的发展方向来结束本文。
(1) 以中医脉诊的标准化为重点;
(2) 统一脉压采集仪器,中医脉诊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化;
(3) 将完整的和动态的中医脉诊研究和临床结合起来;
(4) 应用一些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并且寻找中医脉诊的新突破;
(5) 将一些其它的诊断方法结合进来,例如舌头诊断、心电图、脑电图。
参考文献:
[1]Leon Hammer, 当代中医脉诊,2001
[2]http://groups.yahoo.com/group/AdvancedPulseDiagnosis
[3]Maruya,Tokinori,“脉诊的研究设备与系统”,European patent 97307209.3,1998
[4]Feng Yuanzhen,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1(1),1983
[5]Seng He等人,“脉搏系统的客观化”,Journal of Japanese Eastern Medicine Society,27(4):7,1977
[6]Paik Hee Soo,Hee Soo “电子脉搏分析”,Abstract of papers of the 7-th world acupuncture conference,Sriklanka.Oct,1981
[7]Young-Zoon Yoon,Mycong-Hua Lee,Kwang-SuoSoh,Michael, “不同压力下的脉搏分类”,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November/December,p106-110,2000
[8]Von.D.J.Yoo, “Elektronishe Puisographie-eine hene diegno-stishe Moghichkeit auf chrobobiorhythmischer”,Grundlage Akupunktur Theorie und Paris,pp.90.3,1980
[9]Broffman,Michael MeCulloch,“Instrument-Assisted pulse evaluation in the Acupuncture practice”,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p255-259,Vol.14, No.3, Julu-September,1986
[10]Li Jingtang,“The possibility of objectifying and dete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pulse inage and the design of its figures”,Interm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Shanghai,China,July,1987
[11]McDonald D.A,动脉中的血流,牛津大学,1978
[12]Liu Zhaorong,Li Xixi, “动脉脉搏波压力的变化与其物理生物学上的参数”,Journal of Mechanics,p244-250,1982,5
[13]Hammer, “当代脉诊研究:介绍一种学习古代脉搏分析的先进方法”,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Vol.21,No.2,1993
[14]Xu Lisheng,Wang Kuanquan,David Zhang, “脉搏波基线自适应”,IEEE proceeding of CBMS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2,June
[15]Liu Guanjun,中国脉诊,中国医学杂志,2002
[16]Hong Zhipin,Zhang Shixu, “结脉和滑脉的频谱特性”,辽宁中医学报,pp.147-148,1995.4,Vol.22,No.4
[17]Zhang Jinren,Yang Tianquan, “健康人的脉搏频谱分析”,辽宁中医杂志,pp.435-436,Vol.22,No.10,1995.10
[18]Wang WK,Hsu Tl,Chang Y等人,在深睡前脉搏频谱变化和与心电图的可能相关性的研究,Chinese J Med Eng,pp.245,1985,32
[19]Ling Y Wei ,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human pulse spectram”,IEEE Tran.Biomed Eng,pp.245,1985,32
[20]“用用于生物医学上的小波分析方法”,Proceedings of the IEEE, pp.626-638, Vol.84, April,1996
[21]Wu Yanjun,Xu Jingping,Zhao Yan, “应用三种是与方法分析心脏声信号”,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Instrument,Vol.20,No.1,1996
[22]Hu Jiangning,Yan Shuchi,Wang Xiuzhang等人, “基于动脉神经网络的一种关于中医脉搏的智能分析”,中国医科大学杂志,pp.134-137,Vol.26,No.2,199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