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76770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8.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翟云波、李彩亭 专业班级:2005级环境工程2班 学生姓名: 学号:20050310221 目录 一、设计目的--------------------------------------------------------1 二、设计任务--------------------------------------------------------1 三、

2、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1 1、设计题目---------------------------------------------------------1 2、课题已知条件------------------------------------------------------1 四、设计内容--------------------------------------------------------3 1、集气罩的设计--------------------------------------

3、----------------3 2、管道的初步计算及压损的确定----------------------------------------4 3、选择风机及电机----------------------------------------------------7 4大门及窗户的设计--------------------------------------------------8 五、主要参考资料----------------------------------------------------8 一、设计目的

4、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 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 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 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 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二、设计任务 1、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 2、 平面布置图一份; 3、 立面布置图一份; 4、 轴侧图一份。 三、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1、 设计题目: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2、 课题已知条件;

5、 (1) 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图1)。此图仅给出方柱及污染源相对位置,门、窗位置及墙厚由设计定; (2) 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立方体 长宽高=12006001000 操作条件:20℃ 101.3KPa 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3) 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 (4) 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 K=0.15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 (5) 所用除尘器 LD14型布袋除尘器, 该除尘器阻力为980Pa; 所用除

6、尘草图见附图。 (也可另选其它除尘器) (6) 有关尺寸 墙厚 240mm 方块柱 300300 车间大门 可取 20102010 30103010 25502410 40104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 民 房 900~700mm 工业用房 1.0~2.0 m 仓 库 1.5~2.0 m 四、

7、设计内容 1、 集气罩的设计; 由题设条件可知,本设计适宜采用外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罩。对于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多采用控制速度法。 ①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本设计中,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从轻微速度发散到上述平静的空气中,所以污染源的控制速度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表13-2可得,取0.5~1.0m/s之间。本设计选用vx=0.6m/s。 ②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由于气体只能从侧面流入罩内,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要求H尽可能≤0.3L,由于题设中已给出H=0.6m,因此,L≥2m,取L=2m。 为提高集气罩的控制效果,减少无效气流的吸入,罩口加设法兰边。上

8、 部集气罩的 吸气流易受横向气流的影响,所以靠墙布置,在罩口四周加设活动挡板。由于墙厚240mm,污染源中心距离墙中心630mm,因此污染源距墙边B=630-240/2=510mm,由此可知集气罩宽2B=1020mm=1.02m。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集气罩的扩张角α不应大于60,本设计中取α为60。 则其排风量按下式计算: Q=KPHvx= 式中:P----罩口敞开面周长,m; H----罩口至污染源距离,m vx-----控制速度,m/s; 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安全系数,通常取K=1.4 2、 管道的初步设计及压损的

9、确定; ① 设计管道的布置位置 ② 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注上管段的流量与长度。 ③ 按最大压损原则选择计算环路,本设计由管段1开始计算。 ④ 本设计中,污染物为轻矿粉,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表14-2,得水平管内最低流速为14m/s。 ⑤ 计算管径和压力损失 管段1 :据,查《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设计计算表》选用 =530mm,λ/d=0.0308,实际流速 ,动压为 则摩擦压力损失为 各管件局部压力损失系数(查手册)为: 集气罩1,ξ=0.11;90弯头(R/d=1.5),ξ=0.18;30直流三通,ξ=0.020 ∑ξ=0.11+0.18+0.02

10、=0.31 则局部压损: 管段2:据,查《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设计计算表》选用 =530mm,λ/d=0.0308,实际流速 ,动压为 则摩擦压力损失为 各管件局部压力损失系数(查手册)为: 集气罩2,ξ=0.11;90弯头(R/d=1.5),ξ=0.23;30合流三通旁支管,ξ=0.21 ∑ξ=0.11+0.23+0.21=0.55 则局部压损: 管段3:,,查表,=700mm,λ/d=0.0217,实际流速,动压为153.8Pa 则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压力损失为合流三通对应总管动压的压力损失,其局部压损系数ξ=0.11,除尘器压力损失为980Pa。则局部

11、压力损失。 管段4:气体流量同管段3,,,查表,=700mm,λ/d=0.0217,实际流速,动压为153.8Pa 则摩擦压力损失为 该管段有90弯头(R/d=1.5)两个,由手册查得ξ=0.18 则局部压损: 管段5:气体流量同管段4,,,查表,=700mm,λ/d=0.0217,实际流速,动压为153.8Pa 则摩擦压力损失为 该管段局部压损主要包括风机进出口级排风口伞形风帽的压力损失,若风机入口变径管压力损失忽略不计,风机出口ξ=0.1,不设风帽,出口损失ξ=1.0。 则总损失∑ξ=0.1+1.0=1.1 则局部压力损失。 ⑥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

12、 ,故节点压力平衡。 ⑦ 除尘系统总压损失: 73.04+8.73+996.92+33.37+55.37+36.71+169.181373.32 管段编号 流量Q 管长l/m 管径d /mm 流速 m/s λ/d m-1 动压 /Pa 摩擦压损 /Pa 局部压损系数∑ξ 局部压损 /Pa 管段总压损 /Pa ① 10959 8.86 530 14.0 0.0308 117.8 32.15 0.31 36.52 68.67 ② 10959

13、2.275 530 14.0 0.0308 117.8 8.25 0.55 64.79 73.04 ③ 21918 2.615 700 16.0 0.0217 153.8 8.73 0.11 996.92 1005.65 ④ 21918 13.6 700 16.0 0.0217 153.8 45.39 0.36 83.05 128.44 ⑤ 21918 8.086 700 16.0 0.0217 153.8 26.99 1.1 169.18 196.17 3、选择风机和电机: A 选择通风机的计算风量

14、:) =24110 B选择风机的计算风压:= = 其中:Q-----管道计算总风量, -----管道计算总压损,Pa ------考虑系统漏风所附加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0.1~0.15 -------考虑管道计算误差及系统漏风等因素所采用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0.15~0.2 根据上述风量和风压,查《除尘设备》风机样本上选择,排尘离心通风 机4-72型,机号8,转动方式C,转速1600r/min,全压2472-18

15、44Pa,风量 17920-31000 配套电动机为Y180M-2,22kW。 复核电动机功率:=。 4、大门及窗户的设计 本设计中,大门和窗户的位置选择要充分考虑气流对烟尘流动方向的影响,以确保除沉效果的稳定及有效。因此大门和窗户应设在离污染物排放口较远的地方,尽量减少对流空气对污染物扩散方向的影响。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室内的通风状况良好,选择设置窗户的个数、尺寸及位置。在本设计中,将大门设置在平面图靠下位置处,尺寸选择20102010mm。窗户共设9个,以保证通风效果。位置见平面图。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周兴求. 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金国淼. 除尘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4、孙颐. 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5、魏先勋,马菊元,陈信常等。环境工程设计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