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7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238112586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7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7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7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7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7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单元测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7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一、选择题 1.关于电磁现象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 B. 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 ,周围会产生电磁波 C. 法拉第是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存在联系的科学家 D. 西方人最早发现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2.以下用电器中 ,没有使用到电磁铁的是〔  〕 A. 电炉                             B. 电磁起重机                             C. 电磁继电器                   

2、           D. 电铃 3. 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通讯工具.一般的 都有利用振动提示“来电〞的装置.有一种 提示“来电〞是用一个微型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 ,当叶片转动时 ,电动机也就跟着振动起来 ,从而带动 振动.在如下图的几种形状的叶片中 ,你认为能够实现上述振动功能的是〔  〕 A.                         B.                         C.                         D.  4.在如图中 ,能正确表示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的是〔〕

3、 A. ​           B. ​           C. ​           D. ​ 5.小明在做“研究磁铁的磁场〞实验时 ,不慎将铁屑撒在实验桌上.为了收集铁屑 ,小明想用磁铁去直接吸引铁屑 ,同组的小波建议用塑料袋或白纸包裹磁铁后再去吸引铁屑.比拟这两种方法 ,你认为〔  〕 A. 小明的方法可行 ,小波的方法不可行                  B. 小波的方法可行 ,小明的方法不可行 C. 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 ,但小明的方法好些    D. 小明和小波的方法都可行 ,但小波的方法好些 6.以下有关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4、 A. 磁体的磁极不一定是成对出现的 ,只是至今还未发现单磁极的磁体 B.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磁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 ,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但电流之间的作用不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C. 在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不同的磁感线可以相交 D.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其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地理南极发出 ,回到地理的北极 7.如下图 ,一个接有电源的螺线旁有甲、乙两个软铁片〔在磁场中能够被磁化〕 ,当开关闭合后  〔   〕 A. 甲、乙左端都是N极                          B. 甲、乙右端都是N极 C. 甲

5、右端是N极 ,乙左端是N极                       D. 甲左端是N极 ,乙右端是N极 8.电磁继电器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工作电路的〔  〕 A. 电源                                     B. 用电器                                   C. 开关                                  D. 导线 9. 张扬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 ,使用两个相同的A、B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 ,如下图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6、 A. 滑片P向右滑动 ,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B. 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 ,说明它的磁性越强 C. 电磁铁A、B的上端均为S极                         D. 该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多少的关系 10.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如下图 ,那么该机器可能是〔  〕 A. 电动机                                B. 发电机                                C. 热机                                D. 电热水器 11. 在研究物质结构时 ,引入

7、了“原子〞的概念 ,在研究磁现象时 ,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 ,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能时 ,引入了“绝缘体〞的概念 ,其中属于假想 ,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  〕 A. 原子                                 B. 磁感线                                 C. 参照物                                 D. 绝缘体 二、填空题 12. 如下图的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创造之一 ,古文“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 ,投之于地 ,其柢〔握柄

8、〕指南.司南静止时能指南北 ,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___ ,司南的握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____极.〔选填“N〞或“S〞〕                              13.如图中 ,将开关S打到a点 ,电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 ,向下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 ,图中指针上端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再将开关S从a打到b点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使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指针指示的数值将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说明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 ________有关 14.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其优点是:磁性的有无可以

9、通过________来实现;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________来控制;磁极的极性可以通过________来改变. 15.如下图 ,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红、绿两盏灯明、暗的电路.当开关K翻开时________ 灯亮. 16.如图为水位报警装置原理图 ,其中A、B为两个金属杆.当水位到达或超过警戒线时 ,绿灯、红灯和电铃的工作状态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如下图是电磁铁和永磁体产生的磁场 ,由图可知 ,A的左端为 ________ 极 ,电源的左端为________ 极。 18.直流电动机工作时 ,当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 ,能自动改

10、变 ________ ,从而实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连续转动.电动机工作时 ,是把电能转化为 ________.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假设两端的电压为220V ,通过线圈的电流为10A ,假设此线圈的电阻为2Ω ,那么它的电功率是  ________ W ,这台电动机的效率是  ________ .假设用这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将1000N的重物提升3m ,最快可以在 ________秒内完成. 19.如图为水位报警装置原理图 ,其中A、B为两个金属杆.当水位到达或超过警戒线时 ,绿灯、红灯和电铃的工作状态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三、实验

11、探究题 20.为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某同学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 、乙 , 并设计了如下图的电路 。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 ,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选填 “变大 〞 “不变〞 或 “变小〞〕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__〔选填 “增多〞 “不变〞 或 “减少〞〕 ,说明电磁铁磁性________〔选填 “变强〞 “不变〞 或 “变弱〞〕。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 ,电磁铁________〔 选填 “甲〞 或 “乙〞 〕的磁性较强 ,可以归纳出结论________。 21.如图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

12、装置图 ,它是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 ,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 ,闭合开关后 ,指针B发生偏转.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_  〔2〕当开关闭合后 ,电磁铁左端应为磁极的 ________  极; 〔3〕实验发现:①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 滑动时〔填“左〞或“右〞〕 ,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②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 ,当导线a由接线柱2改为与接线柱1相连 ,闭合开关

13、后 ,可发现指针B偏转的角度将会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4〕经过对电磁铁的研究 ,可得出结论是:当线圈匝数一定时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 ,电磁铁磁性________ ;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一定时 ,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________  ,磁性越________  22.学习了电动机后 ,小刚同学采取了以下方法自制了一个小型电动机 ,把漆包线绕成约1cm×2cm的矩形线圈 ,线的两端各留约5cm作为引线 ,从矩形短边引出〔如图甲〕 ,然后用小刀刮去两条引线的漆皮 ,其中一端全部刮去 ,另一端刮去上半周或下半周〔如图乙〕 ,这就是电动机的线圈。用钳子把粗

14、铜丝或曲别针弄弯 ,做两个支架 ,固定在硬纸板上 ,永磁体放在线圈下 ,小型电动机就做成了〔如图丙〕。用手转一下小线圈 ,它就会连续不断的转下去。 〔1〕引线有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的目的是使线圈在转动过程中 ,每转一周只有半周线圈中有电流通过 ,从而使________; 〔2〕当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时 ,线圈由于________仍能继续转动; 〔3〕图乙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 ,这一设想所起的作用与实际电动机中________装置相似。 四、综合题 23.阅读短文 ,答复以下问题 双触点干簧管 双触点干簧管是一种磁控开关 ,结构如图1所示 ,其外壳是一只密封

15、的玻璃管 ,管内充有某种惰性气体 ,并装有A、B和C三块簧片 ,其中B和C是用铁或镍等材料制成 ,A是用铜或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 ,A的端点与C的端点是固定端点 ,B的端点是自由端点 ,正常时B的端点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A的端点接触 ,当绕在干簧管上的线圈通电时 ,如图2所示 ,B的端点与C的端点分别被磁化而相互吸引 ,当吸引力大于B的弹力时 ,B与A的端点分开 ,并与C的端点接触.而当B与C的吸引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B在弹力的作用下与C的端点分开 ,重新恢复与A的端点接触. 请问答以下问题: 〔1〕在图2中 ,假设要使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 ,那么电源左端是  ________ 

16、极. 〔2〕簧片A、B和C所对应的材料可能是  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铜、铁、铁   ②铜、铝、铁   ③铁、铁、铜   ④ 镍、铁、铝 〔3〕如图3所示 ,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闭合开关后 ,红灯先通电 ,然后绿灯与红灯能交替通电. 24.阅读短文 ,答复以下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 ,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 ,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 ,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格林贝格尔发现 ,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的三层复合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三层膜中 ,只有两侧是铁、

17、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 ,中间一层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 ,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复合膜的电阻 ,R表示参加磁场后复合膜的电阻.实验测得 ,铁、铬组成复合膜的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三条图线中铁膜层的厚度均是3nm ,图线1、图线2和图线3中铬膜层的厚度分别是1.8nm、1.2nm和0.9nm. 1994年IBM公司利用“巨磁电阻效应〞 ,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 ,用于家用计算机的硬盘中.这种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压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________  . A.铁/钴/铁

18、   B.钴/铜/钴   C.金/铝/金  D.铜/铁/铜 〔2〕图乙中所加磁场强度逐渐增强时 ,图线3对应复合膜的阻值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电信息.该转化过程________ 〔是/不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4〕图乙中当磁场强度是20单位时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__   A.图线1的阻值最大               B.图线3的阻值最大 C.图线1的阻值变化最显著         D.图线3的阻值变化最显著 〔5〕图丙中“A…E〞是家用计算机硬盘某磁道.铁、铬复合膜的“新型读出磁头〞中电流I保持恒定.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磁道的过程中 ,磁头两端电压U变化情况如图丁所示.如果用1表示有磁区域 ,0表示无磁区域 ,那么用1和0表示图丙中ABCDE是________  6 / 66 / 6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