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58859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标实验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标实验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标实验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课标实验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实验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最新课标实验版必修 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一.本课概述 本课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 19 世纪 40 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教材从 衣、食、住、社会习俗四个方面分析了变化的状况 , 使人们充分了解和感受在世界形势发 展变化的大环境下 , 社会生活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 同时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 下, 解放思想 , 实行改革开放 ,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才会发生根本改观。 二.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 理解其变化的原因 , 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趋势和特点 ,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加强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 , 进行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 , 再现生 活场景 , 从而引导学生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发展方向 , 培养文明史观 , 认识到历史的 潮流不可阻挡 , 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世界 , 从中加强爱国、爱党教育。 四.教学重点、

3、难点: 重点: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认识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及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 五.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教学法、材料分析法、自由讨论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剪辩运动相关影像资料 ,设问激活课堂:清朝流行两 百多年的无辫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这一运动的兴起与哪些因素有关:导入 新课。 1 / 4 第 1

4、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展示本课的三个问题: 自主活动:变的过程。 探究一:变迁的趋势与特点 探究二:变迁的原因。 设问:本课讲述了近现代社会生活哪几个大方面的变迁? 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 今天 ,我们就从“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来感受近代特有的景观。 一、自主活动:变的过程(表现) 活动设计:举办民生百年变迁——衣、食、住、习俗历史展览会 活动准备:布置好课前预习 ,将学生分为衣、食、住、社会习俗上个小组 ,指导学生通过上 网浏览、图书馆、走访老人、收集实物、图片、影像等资料 ,以组为单位整理 ,并选出代表进

5、 行成果的展示。 学生展示一:服饰文化的变迁: 学生代表展示并讲演:(一组幻灯片) 1、晚清服饰 ,宽松肥大 ,体现人们思想的拘谨 ,保守、呆板 ,并与身份紧密相连。 2、近代服饰:女装:旗袍的改良。(出示幻灯片和文字材料)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出示幻灯片) 3、新服饰: 50-60 年代: 男子:中山装、列宁装、绿军装 女子:列宁装、连衣裙、绿军装 改革开放后: 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老师:总结发言、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 合作探究: 1、近代哪些服装明显体现了中西合璧? 女子旗袍、中山装 2、近现

6、代服饰的变化有何特点? 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时尚、开放、美观、适体、平民化 过渡:现在服装色彩鲜艳、款式多样 ,不断融入国际潮流 ,感谢服装组同学的精彩展示和讲演,下面有请我们的饮食组同学: 学生展示二、饮食文化的变迁: 学生代表展示并讲演 ,(一组幻灯片) 1、中餐:八大菜系:讲述传统饮食的丰富 ,并可介绍本地风味。 2、西餐的传入:讲述西餐传入的时间、过程。 3、票证时代和改革开放后今天的“菜蓝子工程”相关图片的展示、讲述。 老师总结:现在人们不但吃饱 ,而且吃得好 ,餐桌上除了鱼、肉等外 ,还有海鲜、牛奶 等,人们喜欢吃有营

7、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下面我们来完成一组题: 阅读材料:从前亲友礼尚往来所馈赠者以荣食肆中鸡蛋糕、眉毛饺为通常品 ,近则此等食 品已不合时宜 ,而以外国糖果及罐头为主。 探究一: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最早出现于何时?人们的饮食还有什么变 化? 反映西式食品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后 ,举例:略。 探究二: 20 世纪 50-80 年代 ,国家为什么要发放财物票证?导致当今产品丰富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原因: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 ,物资匮乏 ,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

8、改革开放 ,生产力发展迅速。 探究三: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我国政府为解决人们“吃”的问题实行了什么工程?有何意义? 2 / 4 “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餐桌 ,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饮食水 平。 过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中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在住的方面变化也很大 , 住房组同学为大家介绍。 学生展示三:住房的变迁。 学生代表展示并讲演:古代传统住宅 , 西方建筑的文化风格 , 现代建筑及家居条件的相 关幻灯片。传统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

9、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 严密的等级观 , 也注重自然的高度协同。 (故宫) 西方传统建筑注重反映宗教文化 ,特点:直率敞朗 ,和盘托出 ,整齐划一 ,均衡对称 (幻灯 片:欧洲园林)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师:总结设问: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 (幻灯片) 这种“新”却不是从传统建筑的内部自然地演化出来的 , 而是随着列强的剌刀从 外部强加在土地上的。与传统的庭院式平面布局的住房结构不同 , 西方的独院式的洋房、里 弄住宅更加多元化 , 而且设计科学合理 , 房间布置灵活 , 视野开阔。因此 , 能被当地的居民和

10、富商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 , 以上出现了的中西合璧的建筑 , 仅仅出现在一些大中城市 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居住条件变化呈什么趋势? 传统建筑:内向、封闭到新旧结合 ,中西合璧的外向 ,开放。 探究二:根据图片及文字 ,破烂棚户区基本消失与什么工程有关 ,有何意义? 1995,“安居工程” ,使中低收入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住房 ,提高人民的居住 水平。 (过渡)新成立后 , 我国人民的居住水平不断的提高。除了房屋外观变化外 , 内在家 具也有巨大的变化 , 沙发、茶几、穿衣镜、写字台等。 , 广大农村的居住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发生在改革开放后

11、( 多媒体显示华西村欧式别墅。)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 我们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新农村会越来越美好 , 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缩小。 学生展示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学生代表展示并讲演(出示一组幻灯片) 师:根据展示 ,设问 ,近代以来 ,有哪些社会习俗的变化? 婚姻习俗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其他社交礼仪、丧葬等习俗。 展示材料和图片 ,设问: 我国婚姻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 2、婚礼形式由繁到简 ,由旧式向新式转变。 展示材料 ,了解断发易服的原因:师生共同解答 材料

12、一: “今则万国交通 ,一切趋于尚同 ,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 ⋯⋯ 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 则强 ,少机器则弱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 “宽衣博带 ,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 ⋯⋯ 诚非所宜 ”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这种愚蠢的风俗 ,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 ,必须等全体的人决心把它去掉 ,或者至 少要有一个大多数 ,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所受许多耻辱中的一种 ,我们 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去掉的。 —— 选自《孙中山年谱长册》 (上册 ) ①、辫子不适合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②、清末排满 ,反清革命兴起;③、移风易俗

13、 展示女子缠足和放足后的图片资料 ,通过对比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什 3 / 4 么问题。 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改革开放后 , 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习惯又有重大变化。人们不但讲究吃、穿、住、玩 , 还 兴起了旅游、健身、观看演出、休闲、学习充电、环保和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热潮。追求 身心健康、爱护社会、发展自己 , 正在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的新风尚。展示革除陋习 , 树立 新风尚 , 休闲方式多样化的相关资料图片。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准备和活动的展示 ,我们大致了解到了近代以

14、来在吃、穿、住、 习俗四个方面变化的相关史实 ,尤其是中共实行改革开放后 ,人民生活水平 , 精神风貌有了根 本的改变 ,请同学们归纳其变化呈现的总趋势和特点。 探究二:变迁的总趋势和特点 1、总趋势:从封闭到开放 , 逐渐走向世界。 2、特 点:巨大、深刻、不断发展、中西合璧、多样化等。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大致可以从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 ,自身思想解放、经济 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党的政策等方面来归纳其变化发展的原因。 探究三: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原因: 外因 :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内

15、因 : 1、思想解放 ,向西方学习思潮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等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2 、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改革开放等提高了生产力。 3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 , 我们了解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衣、食、住习俗变化的基本史实 ,认识了其变化发展的原因 ,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而蒸蒸日上 ,人们的生活水平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课后延伸】 1、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房屋建筑 ,结合合理想象 ,设计一座自己的理想家园。 2 、结合所学知识 ,联系现实社会生活 ,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 【板书设计】 变化的表现 : 服饰、饮食、住房、 风俗 变化的趋势 趋势:封闭到开放 ,走向世界 及特点 特点:发展 ,多样 ,中西合璧 变化的原因 外因:西学东渐 内因:思想解放、经济发展、 党的政策等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