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辩护强制措施 证据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43287227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301 大小:1.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辩护强制措施 证据_第1页
第1页 / 共301页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辩护强制措施 证据_第2页
第2页 / 共301页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辩护强制措施 证据_第3页
第3页 / 共301页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辩护强制措施 证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辩护强制措施 证据(30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案例一,,,某镇选举镇长。个体工商户某甲为当上镇长,采用贿赂的方式,向全镇,47,位人大代表每人行贿,1000,元,结果当选。案发后,公、检就管辖问题发生争议。检察机关认为该案系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破坏选举犯罪,应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问:本案应由哪个机关立案侦查?,,答案,,1,第五章案例一答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破

2、坏选举犯罪,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犯罪客体必须是公民的民主权利。,,3,、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利用职权实施犯罪行为。,,本案中,犯罪主体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行为人没有利用职权实施犯罪行为,因此,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第五章案例二,,甲和乙是盗窃案的同案犯,被人民法院判刑后在同一监狱服刑。二人在服刑期间脱逃至丙市。甲在丙市某饭馆吃饭时被抓获押解回监狱后发现其在丙市还有盗窃犯罪,乙在丙市抢劫时被当场抓获。,,问:对甲和乙所犯新罪如何进行侦查?理由。,,答案,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

3、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正在服刑的罪犯在脱逃期间的犯罪,如果是在犯罪地捕获并发现的,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被缉捕押解回监狱后发现的,由罪犯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对甲应由监狱进行侦查,乙应由丙市公安机关进行侦查。,4,第六章 回避(,2,课时),,教学目的及要求:,,应使学生明确回避制度的概念和意义,明确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同时要掌握回避对象、理由、方式及有关处理程序问题。,,教学重点及难点:,,1,、,回避的种类、理由和人员范围;,,2,、回避的决定程序。,5,第六章 回避,,第一

4、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一、回避的概念,,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凡是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处理的直接办案人员和对案件的进程、处理有决定权、表决权的司法人员以及其他辅助办案人员,不得参与该案办案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6,第二节,,适用回避的人员和理由,一、适用回避的人员,,刑事诉讼法第,28,条和,31,条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6,种:,,(一)审判人员。,,(二)检察人员。,,(三)侦查人员。,,(四)书记员。,,(五)鉴定人。,,(六)翻译人员。,,,7,二、适用回避的理由和条件,,(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5、,(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五)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六,),参加过本案的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法院工作的,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七)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八)参加过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检察院工作的,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8,第三节

6、 回避的程序,,一、回避的提起程序,,(一)提出回避的方式(种类),,1,、自行回避。,,2,、申请回避。,主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分为三种:,,第一,有因回避。第二,无因回避。第三,敌视回避。,,对于后两种申请不进行审查,直接驳回。,,3,、指定回避。,,(二)提出回避的时间,,回避可以在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中提出,并经过审查作出决定。回避可以用书面提出,也可以用口头提出。,,9,二、回避的决定程序,,(,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2,)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

7、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3,)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分别由他们各自履行职责或者聘请、指派他们的机关负责人(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长、院长)决定是否回避。,,,10,三、回避的效力,1,、在回避依法作出决定关,除,侦查人员不得停止侦查工作外,其他被提出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执行职务,。,,2,、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3,、因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而回避的检察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8、,11,四、回避的复议程序,,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对申请复议后的处理决定,还应当告知提出申请复议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如果他们还认为复议后的决定不正确时,还可以在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后,以严重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为由,依法对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如果认为一审法院确实违反了回避制度,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12,本章小结,回避制度是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保障,必须明确回避的适用对象和决定程序。,13,第六章案例一,某县公安局对一起共同抢劫案件立案侦查,以公安局长韩麟为首组成侦破小组,查获犯罪嫌疑人赵某、王某、孙

9、某涉嫌结伙拦路抢劫。在侦查过程中,孙某聘请的律师李某未与孙某商量,独立提出本案的侦查员张权与被害人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关系密切,申请其回避。侦查科的科长立即停止了张权的侦查工作,张权为了避免别人的闲话也立即退出了侦查活动,侦查科长经审查认为不属于法定回避的理由,驳回了回避申请。接着王某提出申请公安局长回避,理由是公安局长与犯罪嫌疑人的父亲是老战友,关系密切。经上级公安机关作出了回避决定。本案经县检察院起诉至县法院,在审理期间,赵某提出书记员李丽原是本案侦查人员,后工作调动至法院,不应担任本案书记员;王某提出出庭支持公诉的书记员陈明在案件审查起诉过程中曾经和被害人一起吃饭,应当回避;孙某提出陪

10、审员王丹相貌凶恶,语气严厉,不应参与案件的审判。审判长武韬当庭决定准许陈明回避,驳回赵某、孙某的回避申请。,,,问:本案回避程序有何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答案,),14,,1,、李某无权独立提出回避申请。只有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独立提出回避申请。,2,、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不应停止张权的侦查工作,张权也不应立即退出侦查活动。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3,、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决定,不应由侦查科科长决定。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4,、不应以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申请不符合法定理由为由,驳回回避申请。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申请符合

11、法定理由,应当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5,、对公安局长的回避决定,不应由上级公安机关作出。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6,、对书记员李丽的回避决定,不应由审判长作出。对法庭审判的书记员的回避问题,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7,、对出庭支持公诉的书记员陈明的回避决定,不应由审判长作出。对出庭支持公诉的书记员的回避,由指派其出庭的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决定。,8,、审判长不应驳回赵某对书记员李丽的回避申请。参加过本案侦查的人员,如果调至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15,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3,课时),,教学目的及要求:,,应使学生掌握我国辩护制度和代理制度和基本内容

12、,明确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职责,诉讼地位及权利、义务,应当特别掌握律师参加诉讼的规定。,,教学重点及难点:,,1,、,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2,、,辩护人的地位、权利。,16,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第一节 刑事辩护,,一、辩护制度概述,,(一)辩护,,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针对被控诉的一部分或全部内容,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论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活动。,,(二)辩护权,,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享有的针对控诉和刑事追诉活

13、动进行辩护的权利。,17,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二、辩护的种类,,(一)自行辩护,,自行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控诉和刑事追诉活动,自己进行辩解。,,这种辩护的特征:贯穿在刑事诉讼的始终,无论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或者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权自行辩护。同时,它存在于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和追诉活动的各个场合。,,这种辩护的缺陷是,“,三不,”,:不能、不会、不敢。,“,不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大多被限制人身自由或失去人身自由,因此有些权利不能行使,比如调查权、查阅案卷权,明知哪有证据,也无法去收集。,“,不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多数是不懂法律的人,对自己行为的性

14、质、法律后果往往产生错误的认识。实践中这种现象很普遍。,“,不敢,”,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追诉地位,他害怕办案人员认为他不老实,不敢说。由于自行辩护有些缺陷,因此,立法还规定了另外两种辩护方式。,,18,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二)委托辩护,,在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作为辩护人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这里要注意委托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区分为两种情况:,《,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是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的案件,应自人民检察院的刑事侦查

15、部门将案件移送至审查起诉部门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也就是说,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一旦知道自己被人起诉并被人民法院受理,即可以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由此可知,▲委托辩护只适用于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对酌量不起诉决定和生效判决的申诉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公民代为申诉,属申诉代理。,,缺陷:▲不适用所有阶段和场所,而西方律师不在均可拒绝接受讯问。▲权利少,义务多。受限制太多。,,19,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

16、(三)指定辩护,,指定辩护是当刑事案件进入审判阶段,遇有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人民法院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被告人辩护的一种形式。其基本特点有三个:,,1,、指定辩护只适用于审判阶段。,,2,、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只能是依法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3,、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案件。,,指定辩护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一种是人民法院可以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第,36,、,37,条,),,20,,这里应注意一个问题,辩护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这种权利如何行使由其自行决定,如果法院为其指定了辩护人,他不同意如何办?对此,最高人民法院

17、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8,条规定:被告人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被告人具有本解释第三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但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为其另行指定辩护人。,21,,如果被告人在另行委托或法院另行指定以后还拒绝,怎么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5,条规定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 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应当宣布延期审理。 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

18、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分别情形作出处理: (一)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行委托或者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人,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二)被告人具有本解释第三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予准许。,22,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三、辩护人,,(一)概念,,(二)辩护人的范围,,1,、可以担任辩护人的人,,(,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2,、不能担任辩护人的人,,(,1,)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

19、身自由的人,,(,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5,),本,法院的人民陪审员,,(,6,)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7,)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后四种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准许。,,23,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三)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四)辩护人的任务,,1,、依法进行辩护。,,2,、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辩护人的辩护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材料

20、和意见,——,无罪辩护,另一种是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轻、具有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情节的材料和意见。,,无罪辩护:▲无犯罪事实;▲不可抗拒或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未成年人、无刑事责任人;▲情节轻微,依刑法规定不需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罪轻、具有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情节:刑法第,7,条、,15,条、,17,条、,18,条、,19,条、,20,条、,21,条、,22,条、,23,条、,24,条、,27,条、,28,条、,29,条。,,3,、弘扬社会主义法制,对全社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24,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五)辩护

21、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1,、辩护人的权利(,36,条、,37,条),,(1),独立辩护权,,(,2,)准备辩护权,,A,、查阅案卷材料的权利(,查阅权,),,B,、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讯的权利(,会见、通讯权,),,C,、,调查和申请调查的权利,。,,(,3,)实施辩护权,,A,、在审查起诉阶段向检察院提出意见的权利。,,B,、参与法庭调查权、辩论权。,(,4,)对判决、裁定、决定不服的抗辩权,,(,5,)变更强制措施要求权。,,(,6,)拒绝辩护权(,律师法第,29,条,),,,,2,、辩护人的义务,,(,1,)依法进行辩护。,,(,2,)忠实于事实和法律。,,(,3,)保密,,(,

22、4,)遵守执业纪律、服从法庭指挥,,25,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第二节 刑事代理,,一、代理的概念,,二、代理的种类,,(一)被害人代理,,(二)自诉人代理,,(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代理,,(四)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代理,,四、代理人范围:同辩护人。,26,本章小结,辩护、代理制度是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确保司法公正的保障,必须明确具体规定。,,主要掌握辩护的有关规定。,27,第七章,案例一,,甲乙二人系亲兄弟。他们涉嫌盗窃,被某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并被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县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材料后,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辩护人。由于他们均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在押,他们指定其父为他

23、们委托辩护人,县人民检察院通知他们的父亲为他们委托辩护人。甲乙的父亲认为,甲乙系亲兄弟,没有什么利害关系,请一个律师就够了,多请纯粹是浪费。于是为甲乙二人委托了一名律师担任辩护人。,,问:一名辩护人能否为共同犯罪案件中的二名以上同案犯辩护?,,答案,28,,不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5,条规定: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辩护。,29,第七章案例二,某甲涉嫌抢劫罪,被某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公安局在侦查期间,提请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某甲被羁押于县看守所。某甲在被羁押期间,聘请律师某乙为其提

24、供法律帮助。某乙到看守所要求会见某甲,看守所以县人民检察院尚未决定提起公诉、县公安局未批准为由,不同意其会见某甲。某乙只好来到县公安局。县公安局要求某乙填写,《,会见犯罪嫌疑人申请表,》,。某乙填写之后,县公安局批准会见。但在,5,日后安排会见。会见时,县公安局派员在场,并对整个会见过程录像。某甲对律师说他是被冤枉的,某乙便问他是否有无罪的证据。在场的民警以某乙违反会见规定为由,加以制止,并决定停止本次会见。,,县公安局侦查终结之后,将案件移送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某乙受某甲的委托,为其担任辩护人。某甲还委托其叔叔某丙(没有律师资格)担任辩护人。某乙吸取了侦查阶段的教训,决定用通信的方式与某甲

25、联系。结果,某乙写给某甲的信被看守所予以扣押。某丙要求会见某甲,县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申请后的第,5,日,以某丙没有律师资格、本案的同案被告人在逃为由,作出不许可会见的决定。,,问:本案中,县看守所、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的做法是否正确?(,答案,),30,,1,、县看守所下列做法不正确:,,第一,拒绝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第二,扣押律师写给犯罪嫌疑人的信件。,,2,、县公安局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第一,要求某乙填写,《,会见犯罪嫌疑人申请表,》,。(本案不涉及国家秘密),,第二,批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本案不涉及国家秘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批准)。,,第三,,5,日后安排会见。,,第四,对会

26、见过程录像。,,第五,在场民警制止律师询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无罪的证据并决定停止会见。,,3,、县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申请后的第,5,日,以某丙没有律师资格、本案的同案被告人在逃为由,作出不许可会见的决定是错误的。(应在,3,日内),31,,犯罪嫌疑人马林,男,,16,岁;吕阳,男,,19,岁。二人中学毕业待业在家,无所事事。,2002,年,1,月,9,日,马林与吕阳一起去县城里的网吧玩游戏。因费用问题与网吧老板田云发生激烈争执,二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当晚,23,时许,二人带上事先准备好的汽油,趁人不备,将汽油洒在网吧的木质大门、窗户上,用打火机点燃。由于网吧出口已被大火封住,导致正在上网的人员中

27、,6,人死亡、,17,人受伤。市公安局经检察院批准对二犯罪嫌疑人执行了逮捕。在对二人进行讯问时,均未通知其父母等到场。吕阳的父亲吕森请求会见吕阳,并为其聘请律师,被侦查人员以侦查阶段无权委托辩护人为由予以拒绝。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于接到案件材料之日起的第,5,日告知马林和吕阳有权委托辩护人。吕阳委托其叔叔吕鹏(某公司职员)担任其辩护人,马林表示不委托辩护人。吕鹏经检察院许可,会见了吕阳,查阅了本案的所有诉讼材料,并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理过程中,吕鹏经法院许可又查阅了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会见了被告

28、人吕阳,会见时人民法院派员在场。马林仍然不愿委托辩护人,审判人员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刘敏担任辩护人,但马林拒绝辩护,法院遂准许其自行辩护。经审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吕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马林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问: 本案中公、检、法进行的诉讼程序有无违法之处?,,32,,1,、公安局在其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1,)在讯问犯罪嫌疑人马林时不应不通知其父母等到场。因为马林不满,1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讯问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家长、监护人或者教师到场。,,(,2,)侦查人员不应以侦查阶段无权委托辩护人为由拒绝犯罪嫌

29、疑人吕阳的父亲为其聘请律师的要求。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2,、检察院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 (,1,)检察院应在收到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2,)犯罪嫌疑人吕阳的辩护人吕鹏无权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3,、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 (,1,)审判过程中辩护人吕鹏会见被告人吕阳时,法院不应派员在场。审判阶段辩护人会见被告人时,人民法院不派员在场。 (,2,)被告人马林拒绝辩护时,法院不应准许其自行辩护。对于未成年人拒绝辩护的,法院应当准许,但

30、是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33,第八章 刑事证据基本理论(,4,课时),,教学目的及要求:,,应使学生掌握刑事证据的概念、特征,搞清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要求等证据理论问题,理解和掌握刑事证据理论分类和各类别证据的特点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及难点:,,1,、,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2,、,刑事证据的分类。,,,34,因涉嫌杀死妻子,佘祥林几乎被判死刑;可是,11,年后,被杀害的妻子突然现身,…,,35,,,36,,,37,第八章 刑事证据基本理论,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特征,,一、刑事证据的概念,,刑事证据是指公安司法机关的,侦查人员、检

31、察人员、审判人员,依照法定的程序、方法收集的并依照法定形式固定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38,第八章 刑事证据基本理论,二、刑事证据的基本特征,,(一)证据的客观性,,刑事证据的客观性,是刑事证据最基本的特征。,,其一,所有刑事诉讼中的证据都是伴随着刑事案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事物,可能是痕迹,也可能是反映现象,无论是否承认,都是客观存在的。,,其二,诉讼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的,是不以司法人员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其三,诉讼证据有自己存在的客观形式,并且这种形式可以为人的认识所感知。,39,第八章 刑事证据基本理论,(二)关联性(相关性、能证性),,其一,关联性是证据的

32、一种客观属性。,,其二,证据的关联性应具有实质性意义,即与案件的基本事实相关。,,其三,关联的形式或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关联与偶然关联等。,,其四,关联性的实质意义在于证明力,即有助于证明案件事实。,40,,,(三)法律性,法律性又叫合法性,是指证据应当由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依照法定的形式、法定的程序和方法去收集、审查、判断、运用。,,第一、收集主体合法。,,第二、证据形式合法。,,第三、收集程序合法。,,第四、查证程序合法。,,第八章 刑事证据基本理论,41,第二节 证明,一、证明的概念,,证明,是指办案人员依法运用证据来查明与定案处理有关事实的真实情况的活动。

33、,,二、证明对象,,(一)证明对象的概念,,证明对象是指办案人员需要运用证据查明的那一部分案件事实。又称为待证事实、要证事实。,,(二)证明对象的范围,,1,、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事实。,,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事实范围较广,是证明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42,第二节 证明,主要包括:,,①犯罪是否发生;②犯罪是否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③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时间、地点、手段、方法);④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包括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无刑事责任能力;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主观罪过(故意、过失、动机、目的);⑦应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正当防

34、卫、紧急避险、是否具有法定不应追诉、不需判处刑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等。,43,第二节 证明,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个人情况的事实。,,(,1,)自然情况事实。(,2,)履历事实。(,3,)表现事实。(,4,)健康事实。,,3,、证据事实,,4,、案件中的诉讼事实,,诉讼事实泛指在刑事诉讼中所发生的诉讼行为、诉讼活动及诉讼主体、诉讼参与人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的事实。,44,,例一:,,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称,郑某作案时已满,18,周岁,他以带孩子划船为名,将李某的刚满一周岁的女婴带至水库中央故意抛至水中,使其溺水而死。本案的主要证明对象包括:,,A,郑某作案时已满,18,周岁,B

35、,郑某的行为系故意,,C,该女婴不会游泳,D,该女婴因溺水而亡,,例二:,,小刚是一名,17,岁的高中学生,在,2004,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潜入某办公室,盗窃手提电脑一部。,本案的主要证明对象包括:,,A,小刚盗窃的事实,B,小刚的年龄,,C 2004,年国庆放长假的事实,D,小刚犯罪后的表现,,,,45,三、证明要求,(一)证明要求的概念,,证明要求,也称为证明标准,证明程度,是指办案人员运用证据证明案件有关事实所应达到的程度。,,(二)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具体证明要求,,1,、立案阶段的证明标准,,立案阶段的证明要求仅限于两点:第一,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认为,”,是主观对

36、客观的判断,而不是确实有犯罪事实发生;第二,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46,三、证明要求,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明标准,,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第二、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第三、有证据证明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的必要的。,47,三、证明要求,3,、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驳回起诉、宣告无罪的证明要求,。第一、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第二、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第三、证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四、证明被追诉对象虽已犯罪,但具有刑诉法第,15

37、,条规定情形之一的。,48,三、证明要求,4,、侦查终结、提起公诉、有罪判决的证明要求,。,,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决定以及人民法院的有罪判决,对这些判决、决定的证明要求应当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49,,【,例,】,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中,证明要求指的是法律规定的,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述各项所列的诉讼行为,需要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程度的有:,,A.,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时,,B.,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决定时,,C.,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D.,人民法院作出有罪

38、判决时,50,四、证明责任,(一)证明责任的概念,,证明责任又称为证明义务、举证责任,是指谁负有提出证据证明案件有关事实的义务。,,(二)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对证明责任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由控方承担的,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另外,,《,刑事诉讼法,》,第,43,条、,45,条、,158,条规定了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的权利和职责,所以人民法院也负一定的证明责任,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是由原告承担。,,注意:公诉人证明,被告人负证明责任的例外情形: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51,,[,例,],某市人民检察院接到举报后,对张某的受贿行为进行

39、立案侦查,经过侦查和审查起诉后,发现指控其受贿罪的证据不足。但是该检察院发现张某拥有小别墅一栋、私家宝马车一部、另有近百万元银行存款,犯罪嫌疑很大。如果检察机关要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对张某提起公诉,需要证明下列哪些事项?( ),,A,.张某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张某是国家工作人员,,C,.张某的合法收入数、实际财产数以及二者之间的差距为,30,万元以上,,D,.上述,C,项中所指差距部分的来源情况,,52,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一、人的证据与物的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一)划分依据:证据内容的外部形式。,,(二)概念:,,人的证据是指以人的言词作为表现证据内容形式的证据。

40、包括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物的证据是指以物品的性质、物的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等为表现证据内容形式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53,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三)言词证据的特点,,1,、言词证据往往能够系统全面地证明案件事实。,,2,、言词证据的证据源不易灭失。,,3,、言词证据容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虚假或失真的情况。,,(四)实物证据的特点,,1,、实物证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2,、实物证据本身容易灭失。,,3,、实物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具有片断性。,54,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五)运用言词和实物证据应注

41、意的问题,,1,、运用言词证据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尽可能的使陈述主体及时、全面、客观的叙述。,,第二、要注意固定程序。(依法核对),,第三、在审查判断言辞的真伪和证明价值时,必须充分注意陈述主体的个人情况,与案件的关系,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第四、要尽可能地收集实物证据,对言词证据加以印证,在只有言词证据,而无实物证据时,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应特别慎重。,55,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2,、运用实物证据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对实物证据的收集应主动、迅速、及时、客观全面,以防止因时机拖延而丧失证据功能。,,第二、在发现、提取和固定证据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止遗漏或破坏证明价值。,

42、,第三、及时检验、鉴定。,,第四、注意是否伪造和有无变化。,56,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一)划分依据:证据与案件事实的来源关系。,,(二)概念: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是直接证据;非直接即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是传来证据。,,【,例,】,涉嫌杀人的廖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住同一小区的黄女士在向公安机关提供证言时说:由于她本人与廖某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因此她在某次与廖某一起过夜时,听廖某讲了他如何杀害被害人的事情。对于黄女士向公安机关提供的这段证言,属于,( ),,A,案件线索,而不是证据,,B,传来证据,,C,原始证据,,D,有罪证据,,57,,(三)使用传来证据必

43、须遵循的规则:,,第一,必须证明该传来证据来源于案件事实。,,第二,必须查证属实。,,第三,在能够取得原始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将传来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在能够取得最近来源的传来证据的情况下,不宜使用相对来源较远的传来证据。,,第四,要注意审查传导方式、环境、条件等。,,58,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一)划分依据: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二)概念: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是直接证据;不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是间接证据。,,【,例,】,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哪些?,A,.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向侦查人员所作的有关犯罪

44、过程的供述,,B,.侦查人员在现场提取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C,.被害人关于刘某抢劫其王财的陈述,,D,.沾有血迹的杀人凶器,,,59,,(三)间接证据的特点及运用规则:,,特点:,,1,、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关联方式是间接的,一个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个别情节或片断,因此,任何一个间接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60,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2,、间接证据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经过逻辑推理。,,3,、间接证据可以表现为任何一种证据材料。,,运用规则:,,1,、必须予以查证属实。,,2,、必须严格遵守证据的一般规则,即:客观性、关联性、法律性。,,3,、间接

45、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4,、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5,、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做出有罪的认定。,,61,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四、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一)划分依据:证据对控诉的证明关系。,,(二)概念:凡是肯定控诉成立,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罪重的证据是控诉证据。凡是否定控诉成立或是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及相对控诉罪轻的证据是辩护证据。,,这种分类方法体现了诉讼的规律,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办案人员客观全面地收集证

46、据,既要重视控诉证据,也要重视辩护证据。因为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不仅要惩罚犯罪,还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62,,【,例,】,农民张光里突然死亡,群众反映可能是张的妻子吴月菊与奸夫王大江害死的。侦查中获得以下证据材料:,,1,、吴月菊供认:因同王大江通奸,为达到与王结婚的目的,曾多次与王谋划杀张。,2002,年,3,月,15,日,张的父母去亲戚家串亲未归,晚上,11,点,趁张熟睡之际,王大江用锤子猛击张的头部,将张打死。,,2,、王大江的交代与吴月菊的基本一致。,,3,、张光里的父母说:张光里死的当天,我们不在家,不知他是怎么死的,听吴月菊说是从楼上摔下跌死的。,,4,、邻居甲、乙、丙一

47、致证明:吴、王通奸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张光里的父母也可能知道,但他们为人老实,怕当干部的王大江报复,所以不敢声张。,,5,、经鉴定,确认张的尸体头部两处凹形骨折与吴交出的锤子的形状完全吻合。,,问:上述证据哪些是控诉证据?哪些是辩护证据?,63,本章小结,证据法是程序法中的实体法,证据的基本特征、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要求必须明确。 对于证据的各种分类必须弄清。,,64,第八章案例一,,农民张光里突然死亡,群众反映可能是张的妻子吴月菊与奸夫王大江害死的。侦查中获得以下证据材料:,,1,、吴月菊供认:因同王大江通奸,为达到与王结婚的目的,曾多次与王谋划杀张。,2002,年,3,月,15,日,张的

48、父母去亲戚家串亲未归,晚上,11,点,趁张熟睡之际,王大江用锤子猛击张的头部,将张打死。,,2,、王大江的交代与吴月菊的基本一致。,,3,、张光里的父母说:张光里死的当天,我们不在家,不知他是怎么死的,听吴月菊说是从楼上摔下跌死的。,,4,、邻居甲、乙、丙一致证明:吴、王通奸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张光里的父母也可能知道,但他们为人老实,怕当干部的王大江报复,所以不敢声张。,,5,、经鉴定,确认张的尸体头部两处凹形骨折与吴交出的锤子的形状完全吻合。,,问:按照证据的理论分类,上列证据各是哪一种?,,答案,65,,吴月菊的供认:言词证据、直接证据 、原始证据、控诉证据,,王大江的交代:言词证据、直接证

49、据 、原始证据、控诉证据,,张光里父母的证词:言词证据、直接证据、传来证据、辩护证据,,甲、乙、丙的证词:言词证据、间接证据 、原始证据、控诉证据,,鉴定结论:言词证据、间接证据 、原始证据、控诉证据,66,第八章案例二,,在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中,公安人员收集到如下证据:,,1,.被害人陈某度过危险期苏醒后,说是原来的邻居吕某在她身上砍了一刀,并抢走其肩上的手提包。,,2,.现场留有吕某的鞋印两个。,,3,.在吕某家搜出陈某的手提包、沾血的菜刀一把。,,4,.菜刀上的血的血型与陈某的血型一致。,,5.,审问中吕某承认是因为赌博输了,所以去抢劫陈某。,,以上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

50、答案,67,,1,、,5,是直接证据,,,2,、,3,、,4,是间接证据,。,68,第八章案例三,,伤者刘某死前对抢救他的王医生讲:小马庄赵六欠债不还,用刀捅了他。王医生将上述情况写成证据材料交公安机关,根据证据的理论分类这个材料是哪种证据 ?,,答案,69,,参考答案:,,直接证据 、传来证据、控诉证据,70,第九章 刑事证据的运用(,6,课时),,教学目的及要求,:,,应使学生准确理解各种法定证据的概念、特点,,,掌握对各种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学会运用证据的原则。并了解刑事证据规格的概念、特征和运用程序及具体特征规范。,,教学重点及难点:,,1,、,各种证据的特点;,,2,、,各种证据的

51、区别与收集,证据规格模式。,,71,第九章 刑事证据的运用,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一、物证,,(一)概念,,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物质痕迹。,,(二)物证的种类,,1,、犯罪工具。,,2,、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物。,,3,、实施犯罪行为时所留下的痕迹及留有犯罪痕迹的物品。,,4,、犯罪行为产生的物品。,,5,、在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后,犯罪人为掩盖罪行、对抗侦查而伪造的各种物品和物质痕迹。,,6,、其他可供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物品和痕迹。如烟头、毛发、衣物等。,72,(三)物证的特征,1,、优点:物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2,、缺点:,,第一,物证不会自动到来。,,第二,物证的

52、证明具有间接性。,,(四)审查、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1,、物证是否伪造或同类物所替代。,,2,、物证来源是否真实、可靠。来源不明的证据不能使用。,,3,、物证与案件事实之间是否有联系。,73,二、书证,(一)概念,,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反映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二)书证的特点,,1,、书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稳定性。,,2,、书证可以作为证明待证事实的直接证据,,3,、书证所证明的事实内容一般比较明确。,74,,【,例,】,童某涉嫌故意杀人案,有下列几种证据,其中属于书证的有哪些?,A.,精神病医院为其开具的精神病情况的诊断结论,B.,案发现场找到的童某写的一封尚未

53、邮寄出去的家信,通过对信上的笔迹鉴定,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童某,C.,童某单位开具的关于童某一贯表现的证明,D.,被害人临死之前在地上写下的一组数字,通过数字查到了童某的门房号码,75,,【,例,】,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信件是物证,字条是物证,,B,.信件是物证,字条是书证,,c,.信件是书证,字条是物证,,D,.信件是书证,字条是书证,76,三、证人证言,

54、(一)概念,,(二)证人证言的特征,,1,、证人证言真实、可靠。,2,、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三)证人证言的内容范围,,只是证人提供的某种情况,不包括他个人对案情的分析。,,(四)收集证人证言应注意的问题,,1,、严禁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取得证人证言。,2,、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3,、不允许引诱证人作证。,4,、全面、如实地对证人证言进行客观记录。,,5,、证言内容中出现矛盾,应当由证人做出解释。,77,,(五)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1,、审查证人的资格。,2,、审查证人与案件的关系。,3,、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4,、审查收集证人证言的程序是否合法、方法是否得当。,,(六)

55、对证人安全的保护,,1,、对象:证人及其近亲属,,2,、保护的义务主体:公检法三机关都有义务。,,3,、时间:在侦查期间为证人保守秘密,单证人无权要求自己的姓名在整个诉讼期间都保密。,,,78,,【,例,】,小丽亲眼目睹了三个歹徒在公共汽车上持刀抢劫的过程。三名歹徒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侦查人员找到小丽,要求她提供当时所见所闻,小丽有权:,,A,.,按照自己主观意愿提供证言,,B,.,要求对自己的姓名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保密,,C,.,要求司法机关保障自身安全,,D,.,要求司法机关保障自己近亲属的安全,79,四、被害人陈述,(一)概念,,被害人陈述是指被害人本人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及案件

56、有关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叙述和控诉。被害人陈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遭受犯罪侵害情况的叙述。二是对控告人的控告揭发。,,(二)被害人陈述的特点,,1,、客观、真实。,,2,、往往包含虚假失实的成分。,80,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一)概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有罪供述;,,第二,无罪、罪轻或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不应追诉的辩解;,,第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陈述。,,(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1,、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2,、多有虚假成分。,,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容易出现反复。,,(三)犯罪嫌

57、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1,、口供形成的外部条件,2,、内容是否符合情理、有无矛盾、有无反复。,,3,、口供形成的动机、目的。,4,、必须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对比分析。,81,六、鉴定结论,(一)概念,,(二)鉴定人条件:,,1,、鉴定人的实质条件是具有专门知识、技能,,,2,、法律条件是接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3,、必要条件是与案件及案件当事人无利害关系,并且没有以办案人员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如证人、代理人、辩护人的名义参与过本案诉讼活动。,,(三)鉴定的种类,,1,、法医鉴定。,2,、司法精神病鉴定。,3,、司法化学鉴定。,4,、刑事科学技术鉴定。,5,、会计鉴定。,6,、一般

58、技术鉴定。,82,六、鉴定结论,(四)鉴定结论的特点,,1,、鉴定结论可以揭示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的证明价值。,,2,、鉴定结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五)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1,、提供用于鉴定的材料是否充分和可靠。,,2,、鉴定人的资格、能力、责任心如何?,,3,、鉴定的方法是否科学、鉴定的过程是否合乎技术规范要求;鉴定结论的科学依据、法律依据有无适当;论证推理是否无懈可击、是否达到排除其他可能性的程度。,,4,、鉴定人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是否有利害关系及是否有影响鉴定客观性的因素。,,5,、鉴定结论相互之间、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之间、鉴定结论与案件事实之间有无矛盾和疑问。,83,,【,例,

59、】,某公安机关法医鉴定室的法医王某一天下班途中,亲眼目睹了李某故意伤害案的经过。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王某既不能作鉴定人,又不能作证人,,B,.王某既可以作鉴定人,又可以作证人,,C,.王某应当作证人,但不能作鉴定人,,D,.王某是本案的诉讼参与人,,84,七、勘验、检查笔录,(一)概念,,(二)特点,,1,、勘验、检查笔录产生于案件发生之后。,,2,、勘验、检查笔录是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依法制作的。,,3,、勘验、检查笔录是对勘验、检查对象的状况以及勘验、检查的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描述和如实记录。,,(三)对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1,、应审查发案时间与进行勘验、检查时间之间的长

60、短,注意此期间现场、场所、物品、尸体、人身是否发生变异、破坏、伪装、修饰等。,,2,、应审查勘验、检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有无事后补记的情况。,85,八、视听资料,(一)概念,,视听资料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音像信息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电脑储存资料,雷达扫描资料以及其他电子信息资料。,,(二)特点,,1,、视听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2,、视听资料的动态性、形象性。,,3,、易于保存、再现。,,4,、视听资料篡改、伪造方便且不易于被发现。,86,,【,例,】,某市公安机关根据商场电子监视系统拍摄的图像资料破获一盗窃团伙,收缴赃款,8,万余元,并缴获金、银首饰及,CD,机、电视

61、剧录象带等赃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金、,CD,机、首饰属于物证,,B,.电子监视系统拍摄的图象资料属于视听资料,,C,.电视剧录象带属于视听资料,,D,.监视系统拍摄的图象资料属于勘验笔录,电视剧录象带属于视听资料,,87,,【例】某县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敲诈勒索案件的过程中,依法收集到犯罪嫌疑人通过 进行敲诈勒索的录音磁带一盘。请问,该录音磁带属于下列选项所列证据种类和证据分类中的什么证据?,,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询问录音),,B.视听资料,,C.直接证据,,D.间接证据,88,本章小结,掌握证据的种类是收集证据的基础,收集各种必须符合法律规定。,89,第九章案

62、例一,,,,被告人过某因犯职务侵占罪和商业受贿罪被某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过某在任某科技开发公司经理期间,,,与深圳某公司达成购买空调机,100,台的协议,,,以加大货款形式,,,侵占公司财产,2,万元,,,并用此款购买一台进口一拖二空调机,;,,[2],过某在任经理期间,,,多次向承包该公司下属酒店装修工程的刘某索要现金共,5,万元据为己有。案发后,,,过某与刘某密谋,,,串通刘某作伪证,,,此情况被检察机关在秘密侦查时用录音方式取得,;,,[3],过某将公司收入的部分款项,4,万元以公司互助金名义存入银行,,,并将存折交给副经理张某保管。并嘱张某保

63、密。后过某三次取款共,2400,元,,,挥霍一空。开庭时张某出庭作证证实了此情况。,,,[,问题,],,,1.,本案的证据有哪几种,?,,,2.,该案中的存折是物证还是书证,?,,答案,90,,1,、本案的证据有,:,,[1],物证、书证,:,一拖二空调机、购买空调机协议、存折,;,,[2],证人证言,:,该公司副经理张某的证言,;,,[3],视昕资料,:,检察机关获得的录音带。,,2,、该案中的存折不是物证而是书证。物证是以其存在、外部特征和性能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实物或痕迹,,,书证则是以其表述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或其他材料。从广义上说,,,书证也属于物证的范围,,,因

64、为书证也是一种实物。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书证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情,,,物证则以其外部特征或物质属性来证明案情。物证则以其外部特征或物质属性来证明案情。本案中的存折记载了过某侵占公司财产的数额,是以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因而它是书证而不是物证。,91,第九章案例二,,,刘某因打架被行政拘留,在拘留期间,刘某主动交待在,1996,年,2,月,10,日在县长途汽车站,从某军人包内盗走人民币,2000,元。公安机关立案后,,,在找不到被害人,不能取得有关证据的情况下便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建议检察机关起诉。检察机关随后便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公诉人只出示被告人供述,,,没有其

65、他任何证据,,,县人民法院认为本案证据不足,,,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刘某犯盗窃罪不能成立,判判决被告人刘某无罪。,,问题:县人民法院的作法是否正确,?,,答案,92,,县人民法院作出的无罪判决是合法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能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本案中只有被告人王某的口供,,,并无其他证据能证实王某有盗窃行为,,,因此,,,不可以认定王某有罪。,《,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

66、,3,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县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宣告王某无罪的判决是正确的。,93,第九章案例三,,,田某因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在审判过程中,,,田某提出让当时在现场的某中学学生刘某作证,(,刘某,15,岁,),,法院认为刘某是未成年人,,,依照法律年幼的人不可作证,,,没有同意让刘某作证。,,问题:刘某是否可以作证人,?,,答案,94,,刘某可以作证人,,,法院的作法是错误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年幼的人能够辨别是非并正确表达,,,可以作证,,,但询问方式必须符合年幼的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本案中,,,刘某虽是年幼的人,,,但他是目击者且能够辨别是非并正确表达,,,因此可以让他作证。,95,第九章案例四,2001,年,11,月,17,日凌晨,在甲市郊区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