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历届中考试题归类分析与解题技巧探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地理 历届中考试题归类分析与解题技巧探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 历届中考试题归类分析与解题技巧探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历届中考试题归类分析与解题技巧探讨,,一、结业考试命题的几大特点,,,,二、主观试题分析,,,,结业考试命题的几大特点:,五、社会热点的渗透,一、试题突出主干,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二、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三、试题综合性强,四、乡土地理和试题的结合,六、对探究能力的重视,,特点一:试题突出主干,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试题基本覆盖了四册书的各章节,试题的考点涵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特点一,
2、对教学内容处理上,一定要注重基础,突出主干。,,注重基础主要是指不要复习得太深和太难,突出主干知识是指不必面面俱到,要大胆地处理教材,要把时间放在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和基本原理、规律及其应用或者迁移上。,,,特点二: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地理学科的特点是“无图不成题”,几乎每一道题都离不开地图及各种图表。,,在复习期间,多看地图,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复习方法。,,各种与图有关的考题类型在复习期间也要进行典型练习 ,熟悉这些图形在试题中的特点和解法 。,,,特点三:试题综合性强,各部分知识不是割裂、独立的,而是在每道题中进行了一定的整
3、合,突出了知识点的综合性。,,在大多数综合题中,各种地理技能也得到了集中和整合,,,特点四:乡土地理和试题的结合,在复习阶段,也可以针对主要的乡土地理关联考点加以整理,进行乡土地理专题复习,对学生进一步的强化。,,,特点五:社会热点的渗透,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有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帮助学生整理这方面的资料素材,结合地理知识及技能,进行相应的专题复习。,,,特点六:对地理探究能力的重视,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第Ⅱ卷,主观性试题类型分析,区域突出特征读图归类题,,地图(等高线地图)辨析题,,各区域之间特征差异
4、比较题,,区域内部要素相关联系题,,数据图表分析题及绘图题,,人口、资源、环境等热点问题,,大比例尺地图读图题,,活动探究题,,,,一、,区域突出特征读图归类题,04年第41题,北京,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① 被称为“黑土地”的平原 ② “鱼米之乡”,,③ 具有“高、寒”特征 ④ 干旱,,⑤ 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⑥ 长江和黄河的源头,,⑦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 ⑧ 我国目前最大的能源基地,,青海,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云南,,湖北,湖南,广
5、东,江西,,,,西藏,,重庆,新疆,甘肃,四川,山西,内蒙古,宁夏,,05年第41题,,北美,南美,南极,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06年第41题,①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③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④自北向南可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⑤位于“五海三洲之地” ⑥气候炎热干燥,节水农业成就显著,,⑦矿产以锡和石油为主 ⑧ 海外华人最大聚居地1,,,07年第41题,,,,,①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②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③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 ④长度最
6、长,,⑤下游成为“地上河” ⑥发源于“世界屋脊”,,⑦大河向南流 ⑧流入墨西哥湾,,在进行区域复习的时候,注意梳理主干知识,归纳,典型,要素,,,归纳出每个区域中,最具特色,的地理特征,,,避免知识过于繁琐,不必纠缠细枝末节,,二、地图(等高线地图)辨析题,04年第53题,,05年第45题,,06年第42题,,07年第42题,,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是对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判读技能的掌握。,,解题的时候,充分利用图中给出的条件,如:,地图三要素在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观察图中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给题
7、目提供线索)、,根据已知的等高线的海拔推算等高距从而判断某点高度,、,山体五种部位的判读,(重点注意山脊山谷的区别:向海拔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向海拔高出凸出的是山谷,山谷处往往发育河流)、,在大区域等高线图中判断五种地形类型,、,陡坡缓坡的分辨,(登山路径的判断依据)、,河流流向及支流位置的判断,、,修建大坝选址问题,等,,例:大坝选址——峡谷处,,,例:学生练习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例1:,,①一座独立山峰 ②山顶最高为1050米,,③山体为东西走向 ④东坡为陡坡,西坡为缓坡,,-------------------------------------------------
8、----------------,,例2:,,a.连绵两座山峰 b.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c.该图指向标为↑,,d.山顶A海拔960米,山顶B海拔1020米,,e.鞍部C海拔600—900米 f.东北侧为陡崖E,,g.西北侧山谷中有小河D,,h.每条等高线标上海拔高度,,三、各区域间特征差异比较题,04年第56题,,04年第56题,,05年第44题,,06年第45题,,07年第46题,,,复习时候,注重区域主要地理要素的归纳整理和明晰。,,多进行大洲与大洲、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各要素的比较。,,在答题的时候,尤其是列表比较异同点的时候,分清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两者的区别
9、。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要素进行比较填写。,,四、区域内部要素相关联系题,04年第52题,,05年第42题,,05年第49题,,06年第44题,,06年第44题,,,题目出示的图片对答题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所以一定要训练学生仔细看图,具有一定的图文转换能力。并且运用已经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熟练掌握各要素间的联系。如:地形地势、海陆位置等对气候的影响、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的关系、气候与河流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各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五、数据、图表及绘图题,04年第55题,,05年第46题,,06年第43题,,平日教学中及时进行训练,注意绘图规范严谨。总复
10、习时可进行专题训练。,,学会从图表中查找有效信息并能加以运用。各种图表中信息量大,仔细审题,选取所需要的,并加强计算的准确性。,,,六、人口、资源、环境等热点问题,04年第57题,,05年第48题,,05年第48题,,06年第43题,,07年第44题,,平日教学应多关注此类问题。加强学生材料阅读辨析能力,理解这些问题之间的相关联系,能够说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多从报纸、网络等途径注意国内外及社会热点,与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进行专题训练。,,,七、大比例尺地图读图题,05年第47题,,06年第46题,,07年第43题,,要引导学生学会辨认标志性地理事物,注意地图中的细节(如:我国部分省区图,
11、可以根据图中流经的河流、特殊的纬线、有特色的省区轮廓等)。,,对小区域的地理要素的把握是初中阶段学生的一个难点,可以引导学生将该区域置于整个国家的大区域中,将学生熟悉的大区域的知识(如:地形区、流经河流等)分解到局部区域中。,,,04年第59题,八、活动探究题,,,,05年第50题,,05年第50题,,06年第48题,,06年第48题,,07年第48题,,07年第48题,,这些题目很多都与教材中的“活动”有关,将这些探究实验与知识点联系后而产生的。所以,应该将四册书中的相关内容仔细阅读,从中慧眼识珠找出新的探究切入点与学生复习。并能够利用现有的探究活动题进行变式训练,旧题中寻找新的着眼点。,,
12、,补充说明:,,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2.准确把握好地理基础知识,构建高质量的地理学科知识结构。,,,,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每一个“点知识结构”做起,踏踏实实地保证每一个“知识点结构”的质量,构建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再一步一步向节、章、单元、学科综合知识结构转化。,,3. 在平日的练习或测试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成套的试题,应结合专题式的复习思路,从模块化的角度去精选例题、练习或试题,力争做到每组练习、每次考试就是一个模块内的主干内容。,,讲评练习或试题时,不能只对答案,不要只看到卷面上的试题学生做对了没有,应该分析学生对这个模块内的重点知识和方法掌握的情况,并指出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4.对学生应试能力、答题规范的强化。如:审题能力的培养(寻找题目中的关键点),地理术语的规范运用,一些应考的小技巧……,,,谢谢!,,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