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语文6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成考语文6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语文6古诗文阅读与鉴赏(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成 考 语 文,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第一章 语言知识及运用,,,第二章 现代文阅读,,,,第三章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第四章 写 作,,第三章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一、理解句子,把握文意,,二、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首先, 尽可能地了解文意,这是提取信息的基础。,,,其次,在阅读中对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要特别关注。,,,其三,领悟题干所示,准确对信息进行删选、提取。,,,另外,有些信息就具有隐蔽性,需要仔细挖掘其潜在的有价值的部分。,,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2、,,四、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表达某种观点,宣泄某种情感的载体。,,阅读优秀的作品,常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愉悦精神,同时也是在与作者进行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阅读者在字里行间应能感受到作者那种时代的心律和情绪的脉搏。读其书自然也就想见其人了。,,* 如何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一、从作品本身分析挖掘出作者的观点态度。,,1. 有的作品直接表露作者的观点态度,如直接议论的文字,,2. 对于隐性和暗示的观点态度,要细心体会,仔细领悟才能把握,,二、要具体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1. 发掘文章的论点或由论点引发的感慨,这一般就体现了作者的观点;,,2. 发掘作者对事件的是非
3、评价,这种价值判断是作者观点的体现;,,3. 发掘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情感,这种思想情感的倾向性体现了作者的态度;,,4. 还可以从用词的褒贬色彩去发掘,推断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是非标准。,,,第五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要正确地解读,,,通过吟诵达到动情,,,把握意象,深入意境,,,仔细品味诗的情致理趣,,第六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诗作本身为本,从“文本”出发,深入理解其意,力求评价客观、公正。,,,应抓住关键诗句,透视其思想内容,,,要从诗作的意象中发掘其思想内容,,,要顾及全篇,顾及全人,要联系时代
4、背景,,,考纲与命题,,《,考纲》的鉴赏评价,有三方面,可以概括为:,,,(一)写了什么,,,(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事物、景物、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语言、语意。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①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②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③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二)怎么写,,,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效果,,最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使,
5、“可见”,(形象)通过技巧表现(表达),“不可见”,(思想感情),,,,(三)为什么写,,,评价作品思想内容。,,①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政治意义;,,②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③评析作者、作品思想的时代局限性等。,,关于文言文,,关于文言文,一、成考文言文命题特点,,,,1.,文言文总分,: 16分左右,,,2.,选段数量:,1-2段。,,,3.文体种类:趋多,由传统的传记、游记向议论、说明发展。,,,4.,考点类型:,主要是翻译、理解表达。趋向于对文章的理解和创造性的主观表述。考点集中在文意上,其次是人物形象、品质、才能、句意理解。,,二、如何复习?,
6、1.一举多得的意识,,,学习古文,同时也在为第1、2、3、4题打基础。,,,2.充分利用教材,,,3.多看多练,,,翻译可利用课内典型材料训练;精选训练材料。,,,三、如何解题?,1.,整体阅读,,(,初步把握文中写了几件事,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品质、议论文则注意观点),;,,2.,看问题,,,认真审清题干,。,,3.,信息筛选题:,弄清题干的中心内容(人物的性格、品质)是什么;结合原文弄懂每一句话所表现的人物侧面(性格、品质、经历);进行筛选。注意区分题干中的关键词和修饰语,如“直接表现”和“表现”、“全都是”等。,,4.,文意理解题:,将每一选项在文中找到对应点,看与原文是否一致,或看选
7、项分句间逻辑上是否成立。注意审题认真,看选对选错;对选项仔细辨别比较。,,5.翻译题,,,文言文翻译中,句子不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重要原因,除词义障碍外,就是,每一句的主语不清,导致对词语的不同解释。,因此,翻译,,首先弄清每个分句的主语,,这样对句意的理解就相对容易和准确,。,,审:,先整体读一遍,补充完整每一句主语,弄懂大致意思。,,切:,能直译则直译,不能则意译。联系上下文将划线句子切割成一个个语言单位(词),一定要一一对应翻译。,,翻译的方法,,留:,人名、地名、朝代名、官名、国号、年号、典章制度、度量衡;,对:,一一对译;,换,删,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调,:语序。,,连缀成
8、文。,,答题时切记:字迹工整,不要有错别字,遇到不熟悉、拿不准的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猜度。,,***,往往翻译是觉得吃力的地方,就是给分点。这就需要特别注意句中难解字词的翻译。,,可以在草稿上翻译,最后誊抄上去。,,关于诗歌鉴赏,,,一、如何鉴赏诗歌,,(一)消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乃至恐惧心理,,,诗言志,,,,对诗歌感情的理解几乎是诗歌鉴赏的主要出发点。所以,鉴赏诗歌其实主要是对诗人的情感理解。,,,,,(二)读、译,解决诗歌写的问题,译诗,理解诗歌所写内容。这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做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古诗一旦翻译,就没味道了,所以不屑于译诗。但是对于赏析是必要的
9、。如果对写景、咏物的诗,,描写对象,都可能没搞清楚,就急着答题,肯定很难切合诗歌内容。,,,正确理解,诗歌所写内容,最简单的方法是弄清楚,每句诗的主语,(描写的对象),这有助于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读 析,,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古代诗词的一般结构:先写景,后抒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
10、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诗歌创作的大致“套路”,(赏析、背诵有效),,,,起、承、转、合,,起句:写景叙事。承句:承接上文,继续写景,叙事。转句:笔锋逆转,引向抒情,议论。合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11、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1),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2)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孤萤, “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12、(三)读诗、评诗,解决怎么写此诗的问题,,1. 用了什么样的语言,,,2. 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小结:读懂诗歌,,译---析---评,,景---象(境)--情(理),,,注意:题目,,诗眼、题眼、词眼。,,类别,,暗示,,注释,,二、诗歌鉴赏如何答题,内容分类,1.,常见的诗歌内容类型,,,送别类(或黯然神伤或旷达热情),,怀古类(或借古讽今或表达追慕先贤之意),,边塞类(或揭露战争罪恶;或表现对国家关怀、奋勇杀敌的精神;或厌倦战争、思念家乡),,思乡类(或边塞思乡,或羁旅故园之思),,闺怨类(或抒思亲之情,或叹迟暮之感,或写向往之情),,隐逸类(或言高洁隐逸之趣,或表厌世虚无批评时政之
13、情),,山水田园类(或抒热爱自然之情,或现回归田园之乐),,忧国伤时类(多关怀民生疾苦、心忧天下),,借景抒情类、咏物言志类,等等,,2.常见的意象、意境(特点),意象、意境: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如人、物、景等。,,意境指的是由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感、志趣的意象,艺术地组合到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流水、斜阳(夕阳、落日)、 风、烟、霜、杨柳(垂柳、柳枝、柳)、 落花(落红、残红)、松、菊、梅、 梧桐、 芙蓉、丁香 、 红豆 、 杜鹃、蝉、鸿雁 、灯(烛、蜡、炬)、登高、凭栏、 吹笛、吹箫、吹笙、饮酒。,
14、,意境特点如孤独凄凉、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激情飞越、沉郁顿挫、苦闷感伤……,,5.常用的表达技巧术语(知识),常说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常见的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高考修辞8种),,对比-反复---反语--用典--双关 (常见修辞),,,常见的表现手法:,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白描、赋比兴、象征、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动静关系:,以动衬静-由静到动-动静结合,,虚实关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相生,,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景衬情 缘情写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以哀景写哀
15、情。,,,常见的艺术构思,: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承上启下、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3,.常见的表达感情特点的词语,,依恋、忧愁、惆怅、伤感、凄苦与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豁达与欢乐、愉悦、乐观,憎恶、激愤、愤懑与仰慕、热爱,激昂雄壮与悲壮、坚守节操与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等等。,,4.常见的语言风格(特点),,平易、直率、委婉(含蓄)、雄奇、奔放、沉郁、清新、明快、凝练、华丽、质朴、晦涩。,,杰出的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
16、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幽寂静穆,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以及(孟)郊寒(贾)岛瘦和“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等等。,,(二)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解题技巧,读题。关键词与限制语。,,审题。考点意识。要点齐、归入考点,类比分析。,,答题。简洁规范。,,1.,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偷换概念和说法。,,2.,意从诗出,。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思路答题,按照“结论-----用诗歌依据分析”或“用诗歌依据分析------结论”的逻辑思路回答,实质是一道证明题。所有依据在诗歌里,不无中生有,不任意发挥、随意拔高、不必引经据典。要分析,不能写成翻译文字、读后感。,,3.,思考尽可能全,。改卷按照要点给分。,,(三)训练组织语言,* 答题要规范,,常用的表述方式:,,内容(,写了什么),—方法技巧(,用何方法技巧写的,)感情(,思想、道理)(为什么要写,),,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起到了某种效果作用,表达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四)训练主流题型,,1. 画面意境,情趣寓意。,,2. 用字赏析、妙句涵泳。,,3. 技巧分析、修辞运用,,4..思想把握、创新评价,,,,,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廉政党课讲稿材料: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座谈会上和基层单位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 总工会关于2025年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工作汇报材料
- 基层党建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粮食和物资储备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市工业园区、市直机关单位、市纪委监委2025年工作计划
- 检察院政治部关于2025年工作计划
- 办公室主任2025年现实表现材料
- 2025年~村农村保洁员规范管理工作方案
- 在深入贯彻中央8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4篇
- 开展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3篇
- 在司法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会上的发言材料
- 国企党委关于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
- 副书记在2025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