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刑侦专用)



《中国法制史(刑侦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刑侦专用)(1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律史教研室,*,中国法制史,主讲:周欣宇,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教研室,*,第一讲 导 论,在历史和文化中寻求法的印迹,*,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说文解字,*,象手持简形,说文古籀补,*,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一、概念,中国法制史主要探究中国法律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以及其赖以存
2、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背景,揭示当前法律的制约因素及路径依赖,为当下的法律提供权威的规则渊源。,*,二、价值,求真价值,理性地研究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理性地研究历史,因为没有历史,我们无以知晓规则的精确范围,因而历史必然成为法律研究的一部分。,*,史鉴价值,史者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以为现代一般人生活之资鉴也。,梁启超,现在的行动不仅预示着将来,而且依据于过去;如果忽视历史,就难以采取明智的行动。,英,汤因比,*,法史学不仅要“彰往”,不能让法律的历史湮没,要“藏往”法的历史记忆;而且还要“察来”,知道人类怎样借助使人类的生活比过去更好。法史之“有
3、用”,亦在于此。,古之糟魄,可以为今之精华。非贵糟魄而直以为精华也,因糟魄之存,而可以想见精华之所出也。古之疵病,可以为后世之典型。非取疵病而直以之为典型也,因疵病之存,而可以想见典型之所在也。,(清)戴震,*,精神价值,后汉书,:“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皋陶(狱神),神话中的法官。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三、基本线索,(一),萌芽期,:,三代,早期法制发展的基本线索,夏代我国早期法制萌芽的时期,古代法律的主要形式礼和刑已经出现;,商朝法制有了较大的发展,刑事法律和司法诉讼制度初具规模;,西周立法指导思想从夏商的,神权法观念进化到明德慎罚原则;,周公制礼和吕侯制刑
4、使礼、刑制度化。,*,三代法制的主要特征,具有原始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双重性质,如礼制中的祭祀习惯,刑制中残酷的虐杀手段等,即原始习惯法的残余。,具有宗族法与国家法的双重性质。国家法和宗族法的结合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深受神权法观念的影响,立法和司法以,”,天命观,”,为基础,宣称,”,王权神授,”,和,”,代天行罚,”,。,法律不向社会公布,为贵族官僚所垄断。保持法律的秘密状态,是为了达到,“,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目的,以便于,“,临事制刑,”,,实行专,横统治。,*,(二)发展期(法家法):战国,-,秦,【,线索,】,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中进行,的法制变革,是大动荡、大变革中
5、的,“,立,”,的阶段;其代表作是魏国李悝的,法经,和秦国商鞅的秦律。秦朝统一后,实现了,法制的统一。汉初立法承秦制。,【,特点,】,反映出早期封建法制,的不成熟性:,以法家思想为法制的指导,思想:一断以法;强调重刑主义,,以刑去刑;,法律形式多样,体系庞杂;,刑罚苛酷,种类繁多,。,*,(三)定型期(儒家化):汉唐,【,线索,】,1.,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礼法结合起步,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以经决狱;以经释律,)。,2.,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结合的发展,儒家思想对法制实际支配(,以经立法,)。,3.,隋唐:封建法制的完备(,礼法合一,)。社
6、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为法制的成熟和完备奠定了基础。唐朝集历代王朝立法之大成,构建了以成文法典为主干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封建法律中一系列基本原则,以及五刑、十恶、八议等基本制度都已定型。,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四)变异与衰落期: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是封建社会后期法制演变的时期。,其总的特点,是反映了专制主义皇权不断强化的,时代特色。,在立法上,基本律典以外的其它法律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上升。如宋朝的编敕、元代的条格和断例、明清的条例等。,在内容上,加重惩罚危害国家统治的犯罪行为;刑制越来越残酷,复活过去一度废止的肉刑,出现了刺配、凌迟、充军等酷刑;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
7、事、经济立法,有关禁榷专卖、金融货币、赋税征收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日趋完善。,在司法上,三司会审、九卿会审、秋审、朝审等会审制度的发展,反映了行政权对司法控制的加强。,蒙古族占主导地位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的法制,不仅反映了晚期封建法的特征,还带有民族特权法的色彩,具有二元制法制的特色。,*,(五)转型期:近代,中国法制的近代转型,20,世纪初期清末法制变革,标志着中国传统法文化近代化转型,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现代化的开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式,不是源于本国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发展的内在要求的自发性需要,而是在外力压迫下的一种被动接受过程。其起步方式不是,“,原生型,”,,而是,“,继受型,”,的
8、。,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自清末实现近代转型,经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再到当前的法制建设,向着现代化的目标,已走过了一百多年若干阶段的发展演变历程。,*,近代法制转型的特点,以古代法制为主体的中华法系解体,步入近代化发展的道路。,仿行西方立法体制。,象征政治民主的宪法产生,并持续发展和完善,从法律上确立了民主政体,结束了专制体制。,以大陆法系为样板的部门法体系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在内容上具有固有法与继受法相结合的特征。,与行政分立的近代司法组织体系形成,引进和采用西方诉讼审判制度。,*,第二讲 中华法系及其特征,*,灋,说文解字,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
9、。,”,*,西周晚期,师酉簋,高,22.9cm,,宽,32.8cm,,重,4.94kg,。,*,灋,意新解,汉书,卷,117,司马,相如传,:,獬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神异经,:东北荒中有,兽,,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名曰獬豸。,论衡,: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陶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灋,是古代司法审判的一种速写图画,本意为判决,是法的最初形态,后发展为法律;灋亦引申为刑。,*,皋陶(狱神),神话中的法官。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一、中国古代法的生成环境,疆域辽阔,封闭的内陆自然环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
10、本位的宗法等级社会结构,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重伦理义务的文化传统,*,二、中华法系的起源,我国法律起源于祭祀和战争。,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语,:,国之大事,惟祀惟戎。,*,礼源于祭祀,“,礼,履也,所以事神以致福也。,”,“,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礼,三代的根本大法,淮南子,:礼义者,五帝三王之法籍。,*,刑起源于战争,刑始于兵,师出于律,兵狱同制,*,国语,晋语,:,“,夫战,刑也。,”,刑法从战争中产生,汉书,:因天讨而作五刑。,刑具从兵器中产生,国语,: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法官从军官中产生,*,蚩尤像,*,蚩尤时的犯罪与刑罚
11、,三苗的五种犯罪行为,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五虐之刑,劓、刵、椓、黥、辟,五虐之刑是三代五刑的渊源,*,三、中华法系的特征,薛允升的总结,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经义决狱,*,林咏荣的总结,法律与道德混同,法律与命令相等,公法与私法合一,*,杨一凡的总结,礼法结合,以民为本,抑强扶弱,天下为公,义务互付,追求和谐,重视调解,家族主义,家国一体,*,郝铁川的总结,法典的法家化,法官的儒家化,民众意识的鬼神化,*,孔子像,*,儒家思想影响,礼法结合,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形成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受儒家三纲学说影响,法律内容上维护皇权、父权和夫权,受儒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思想影响,司法上形成春
12、秋决狱、虑囚、大赦和秋冬行刑等制度,*,家国同构,家族本位,“,修齐治平”,家国相通,家庭关系对法律的影响,法的家族、血缘、伦理特征,*,崇尚仁恕,减轻讼累,提倡教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追求“无讼”,“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山东曲阜孔庙,忍讼歌,事宜忍耐莫经官,人也安然己也安然。,听人挑唆到衙前,告也要钱诉也要钱。,差人奉票又奉签,锁也要钱开也要钱。,行到州县细盘旋,走也要钱睡也要钱。,约邻中证日三餐,茶也要钱烟也要钱。,三班人役最难言,审也要钱和也要钱。,自古官廉吏不廉,打也要钱枷也要钱。,唆讼本来是奸贪,赢也
13、要钱输也要钱。,听人诉讼官司缠,田也卖完屋也卖完。,食不充足衣不全,妻也艰难子也艰难。,始知讼害非浅鲜,骂也枉然悔也枉然,。,*,制定法与判例相结合,重视成文法的制定,律令法体系,司法实践中适用“例”,“例”的完善,法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较好,*,援法定罪与比附类推互补,思想:律法断罪,皆应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名例断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不论。,制度:,诸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法律文化一元多层次,大一统的政治格局,调整少数民族的法律,少数民族法制的输入,多民族法制的融合,*,四、中华法系对周边国
14、家的影响,*,(一)对朝鲜的影响,高丽王朝在,474,年统治期间,就法律制度而言也多取自唐律。,高丽史,刑法志,说:,“,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于唐。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具体而言,高丽刑法,71,条,,69,条撷自,唐律疏议,,其余,2,条抄自唐,狱官令,。,*,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侣,*,(,2,)对日本和琉球的影响,日本,近江令,和,天武律令,以唐贞观前后的,“,令,”,为蓝本。,大宝律令,无论篇目与基本内容都取法,唐律疏议,。将,“,八议,”,中的,“,议勤,”,、,“,议宾,”,删去,成为,“,六议,”,;将,“,十恶,”,改为,“,八虐,”,,去掉不睦和内乱。,
15、明朝时,大明律影响了琉球法律的制定。,*,安南简介,历史上的越南(包括今广西境内)长期臣服于中国,所以,“,安南,”,、,“,越南,”,这两个国名均为中国所封。,“,安南,”,之名,最早见于唐调露元年(,679,年)所置之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河内)。,“,安南国,”,之名始自宋代。此后,其国王屡为元、明、清各朝封为,“,安南国王,”,。,*,(三)对安(越)南的影响,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和陈太尊时期颁布的,国朝刑律,,都仿自唐律而成。,潘辉在注,历朝宪章类志,卷,33,刑律志,说:,“,按李陈刑法,当初校定律格,想亦遵用唐宋之制,但其宽严之间,时加斟酌,”,。,*,第三讲 中国法律的儒
16、家化,*,一、儒家及其法律思想,说文,:儒,柔也。术上之称。,*,(一)先秦儒家及其法律思想,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1.,“,为国以礼,”,的礼治论,以,“,五伦,”,为中心,强调,“,正名分,”,以家族为本位,强调,“,孝,”,、,“,忠,”,以等级为基础,强调,“,别贵贱,”,2.,“,为政以德,”,的德治论,德刑并用,以刑辅德,*,注重教化,以德去刑,恤刑慎杀,先教后刑,3.,“,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圣贤决定礼法,“,身正令行,”,论语,:,“,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法先王,顺人情,*,(二)汉儒及其法律思想,董仲舒的法律思想:,维护皇权的法统说,“,君权神授,”,,法自君出,“,三纲五常,”,的制度论,“,阳德阴刑,”,,德主刑辅,董仲舒,*,二、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进程,(一)法律儒家化肇端于汉代(司法),(二)法律儒家化盛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立法),(三)法律儒家化基本完成于唐代(礼法结合),*,唐律疏议是礼法合一的典范,唐朝法律的制定、修撰和解释皆,“,一准乎礼,”,。唐朝法律的制定是在,“,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法制指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踏春寻趣 乐享时光——春季旅游踏春出游活动
- 清明假期至安全不缺席风起正清明安全需守护
-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 XX中小学公共卫生培训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3月18日全国爱肝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 肝病健康宣教守护您的肝脏健康如何预防肝炎
- 垃圾分类小课堂教育绿色小卫士分类大行动
- 中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从胜任到优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
- 教师数字化转型理解与感悟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建议
- 团建小游戏团建破冰小游戏团队协作破冰游戏多人互动
- 教师使用deepseek使用攻略让备课效能提升
- 办公室会议纪要培训会议内容会议整理公文攥写
- 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
- 橙色卡通风儿童春季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