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 理论与方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1055896 上传时间:2024-11-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系统工程 理论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系统工程 理论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系统工程 理论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系统工程 理论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工程 理论与方法(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系 统 工 程,理论与方法,管理学院唐幼纯,上海市2006 精品课程,.,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学习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会用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去,看待问题,、,认识问题,;,-,这是,“系统工程”课程,学习要求,.,掌握系统工程一些常用的、重要的,方法,,如多 级递阶结构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动 力学方法、计算机仿真方法等;,-,这是,.,应用所学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社会、经 济、工程等,系统性问题,。,-,这是,2,“系统工程”课程,学习宗旨,理解,“系统工程”,概念,、,思想,掌

2、握,“系统工程”,方法,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围绕:,解决,社会,、,经济、教育等,系,统性问题,3,学习,重点,:,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系统性问题,4,1.,谭跃进,.,系统工程原理,M.,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周德群,.,系统工程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5.,3.,孙东川,.,系统工程引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5.,许国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 版社,2001.,6.,系统工程学报,7.

3、,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期刊,“系统工程”课程,参考材料,5,钱学森,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6,第,1,章,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7,1.1.1,系统性问题,2,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生产的物质、能量、信息按指数 曲线增长,宇宙中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空前增强,系统的更新周期趋向缩短,空间相对狭小,时间相当减少,系统内部元素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与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日益尖锐,形成了管理差距,由此产生,系统性问题,1.1,系统,科学,1,8,系统性,问题:,松江大学城,建设与综合管理,问题,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4、9,1.3.2,系统性问题,的,特点,4,:,复杂性,:,风险性,:,模糊性,:,10,(2),我校松江新校区的,问题,选址,建设,思考题,(1),你家住房搬迁,问题,11,综上:,解决,系统性,问题,的,最优方案,:,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12,传统科学,研究主题,:,如,:,机械学,军事学,哲学,1.3.3,系统科学,研究,的,主题,研究,13,传统,科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6,:,系统科学,研究主题,:,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研究,P2,第二段,14,1.3.4,系统科学的内容,-p2,系统,哲学,系统的,基础,科学,包括,:,系统论

5、、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系统的,方法,科学,包括,: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系统的,应用,科学,系统工程,7,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管理,15,1.2,系统,工程,8,的概念,16,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1.2.1,系统,工程,发展简史,17,历史上系统工程的杰作,18,1.2.2,系统工程,定义,:,系统论创始人钱学森,1978,年提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简意,:,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19,例如

6、:,上海新郊区,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问题:,为什么,说,“,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20,1.3,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功能,与,特性,系统的一般,描述,:,框图描述法,:,集合描述法,:,系统的,结构分析,21,1.3.1,系统的,定义,:,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以某种,分布形式结合,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10,。,22,注意,“系统”,的,五要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

7、、,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23,各元素,协同运作,,使“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各组成元素单独存,在时所没有的某种,特定功能,。,系统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是,动态的发展过程,。,“系统”的运动具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思考题,:,了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24,1.3.2,系统的,功能,与,特性:,系统的,功能,例如:,企业系统,的基本,功能,高校系统,的基本,功能,25,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11,:,适应性,:,整体性,:,系统的,特性,26,层次性,12,:,如:“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27,其它性质:开放性、,动态性、,稳定性、

8、,可靠性、,可控性、,有序性、,等级性等,28,1),框图,描述法,1.3.3,系统的一般,描述,环境,:,边界,:,输入,:,输出,:,29,2),集合,描述法,13,:,式中:,表示,系统,。,表示,元素,的集合;,表示元素之间各种,关系,的集合。,表示元素之间的组织,结构,。,注意,:,作为一个系统,包含,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和,元素的组织结构,,三者缺一不可,.,30,例如:“,高校,组织管理,系统,”的集合描述,-,层次描述,31,1.,要素:,32,确定系统的,要素,一般遵循:,注 意,:,如,”,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教学质量”系统构成要素,。,33,2

9、.,关系,:,34,注 意,:,要素中,最简单,的,关系,是二元关系,量化为:,ai,与,aj,有关,记,r,i,j,=1,;,ai,与,aj,无关,记,r,i,j,=0,35,36,3.,分布,Stru,:,系统的,构成成分,37,同样的元素,,排列组合,不同,,,连接形式,不同,,,数量比例,不同等,形成不同的结构分布,表现出,不同功能,是,不同的,系统,!,注 意,:,38,ISM,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零,乱关系,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

10、素间关联结构,揭示出系统内部结构。,其基本步骤,14,如下:,(,1,),建立系统要素关系表,;,(,2,)根据系统要素关系表,作相应有向图,并,建立邻接矩阵,;,(,3,)通过矩阵运算,求,出该系统的,可达矩阵,M,;,(,4,)对可达矩阵,M,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5,),建立系统结构,模型。,1.4,系统的,结构分析,-ISM,方法,39,例,1,:,40,1.,确定系统的要素集,A,41,2.,确定系统的关系,集,R,:,(1),给出系统要素的二元关系(,直接,关系),:,A=,流入量、流出量、液体密度、液面高度、压力,=a1,、,a2,、,、,a5,42,(2),求,系统

11、的,可达矩阵,R,(,求,间接,关系),:,“,可达”,的概念:,求,可达,矩阵,:,43,3.,确定系统的关系分布,Stru,(,将系统要素划分级次,):,44,45,46,(4),画出系统结构图,47,作 业,:,P23914,15,给出,我校松江新校区管理,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如考虑,:,教学管理问题,;,学生管理问题,;,后勤管理问题,;,3.,请你作为一位决策参与者,用,系统分析方法,(,ISM,),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迁址,进行,结构分析。,4.,用,ISM,方法给出“教学质量制约因素系统”的结构分析。,48,思 考 题:,教育,是,系统工程,和谐社会,是,系统工程,-,从某个角度如:,“,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区,”,;,4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