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第8章PPT课件



《计算机原理第8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原理第8章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Chapter 8,外围设备,外围设备可分为五类。,每一种外设,都是在它自己的设备控制器控制下进行工作。设备控制器则通过适配器和主机连接,并受主机控制。,8.1外部存储器,硬盘,光盘存储系统,移动存储器,一、硬盘,1、硬盘的基本知识,2、硬盘的分类,3、硬盘的接口,4、硬盘的性能指标,1、硬盘的基本知识,(1)硬盘的发展,1956年,IBM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硬盘(IBM350),1973年,又发明了Winchester(温氏)硬盘(IMB3340)。其核心就是:磁盘片被密封、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转,磁头悬浮于盘片上方沿磁盘径向移动,
2、并且不和盘片接触(,与盘片之间的间隙只有0.10.3um,)。后来的硬盘基本都沿用了这一结构。,硬盘的基本知识,硬盘的发展,体积:5.25英寸/全高 3.5英寸/半高(用于台式PC),2.5英寸(用于笔记本PC),容量:1040MB(8086/286)100500MB(386/486),1800GB(目前),连续传输速率:100KB/s 60MB/s,平均寻道时间:80ms 5ms,转速:3600转/s 10000转/s,“磁头移动+盘片旋转”的机械结构注定了硬盘是当今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最大瓶径,硬盘的基本知识,(2),硬盘的组成,硬盘内部包括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盘体及主轴驱动机构、前置
3、读写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等。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体内,。,安装孔,磁头传动,机构,磁头臂,磁盘盘片,底座,读写磁头,硬盘的基本知识,硬盘的组成,硬盘电路部分有主控芯片、缓存芯片和马达控制芯片等,其中缓存(,buffer),芯片用于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盘片与缓冲区进行数据交换,缓冲区中的数据通过硬盘接口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硬盘的基本知识,(3),磁道、扇区和柱面,一个盘面上划分为许多个磁道,每个磁道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512字节。各盘面上相同半径的磁道组成一个柱面。,硬盘的读写顺序为柱面、同一柱面内的磁道、同一磁道内的扇区,硬盘的基本知识,磁道、扇区和柱面,簇的概念,硬盘的基
4、本知识,标准记录:分区记录:,位密度外低内高;位密度相等;,浪费存储能力;充分利用存储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相等。数据传输速率外高内低。,扇,区,扇,区,(4)分区记录,内部记录格式,每一扇区除存放512字节的用户数据外,还存放着用于同步、数据定位、数据校验等作用的辅助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只作用于硬盘内部。,硬盘的基本知识,硬盘的基本知识,(5)分区和格式化,硬盘使用前须低级格式化、分区和高级格式化三个步骤。,低级格式化,。目前硬盘一般在出厂之前都做过低级格式化,自己不要做低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和操作系统无关。低级格式化的主要功能是:测试硬盘介质,对已损坏的磁道和扇区做,“,坏,”,标记;清空扇区
5、内容并写入系统的一些辅助数据。,分区,。将硬盘分成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可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DOS分区可分为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又可分成多个逻辑分区,每个逻辑分区对应一个逻辑磁盘,。,有专门的分区软件,目前多数操作系统安装时也有分区功能。,高级,格式化,。将全部扇区分成引导区、文件分配表(FAT)、文件根目录表和数据区四个区域。操作系统中一般带有高级格式化功能。,硬盘的基本知识,(6)磁记录方式,磁记录方式是一种编码方法,将数字信息转换成磁化单元,归零制(RZ):Return to Zero,正脉冲电流表示“1”,负脉冲电流表示“0”;,不论记录“0”或“1”,在记录下一信息前,记
6、录电流恢复到零电流,不归零制(NRZ):NonReturn to Zero Change,磁头线圈始终有电流,对连续记录的“1”和“0”,写电流的方向是不改变的。,不归零制(NRZ1)NonReturn to Zero Change On One,磁头线圈始终有电流通过。,在记录“1”时,电流改变方向,写“0”电流保持不变。,调相制(PM):又称相位编码(PE)Phase Mudulation,记录数据“0”时,规定磁化翻转的方向由负变为正,记录数据“1”时从正变为负,“0”,“1”的读出信号相位不同,抗干扰能力强(磁带多用此)。,硬盘的基本知识,调频制(FM)Frequency Modula
7、tion,记录“1”时,不仅在位周期的中心产生磁化翻转,而且在位与位之间的边界处要翻转一次。记录“0”时,位周期中心不产生磁化翻转,但位与位之间的边界处要翻转一次。,改进调频制(MFM)Modified Frequency Modulation,记录数据“1”时在位周期中心磁化翻转一次,记录数据“0”时不翻转。,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0”时,在位周期的起始位置翻转一次,而不是在每个位周期的起始处都翻转。,硬盘的基本知识,磁记录方式波形图,位周期,T,1,1,1,1,1,0,0,0,MFM,FM,PM,NRZ1,NRZ,RZ,数字序列,2、硬盘的分类,(1)按接口类型分类:,有IDE、SCSI、S
8、ATA、USB、IEEE 1394等,IDE硬盘:目前市场主流为ATA 100和ATA 133,其数据传输率(接口数据传输率)达100MB/s和133MB/s,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SATA硬盘:采用串行方式,具备更强的数据纠错能力和更高的数据传输可靠性,且接口简单、支持热插拔,STAT 1.0数据传输率达150MB/s,STAT 2.0数据传输率达300MB/s,STAT 3.0数据传输率达到600MB/s,目前市场主流为STAT 1.0、STAT 2.0,(2)按硬盘尺寸分类,主要有3.5英寸、2.5英寸、1.8英寸和0.85寸盘,3.5英寸大多用于台式机,2.
9、5英寸用于笔记本电脑,抗震性能好,(1)硬盘的接口,最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有PATA(IDE)、SATA、SCSI三种,前两种接口方式主要应用在个人PC上,而SCSI接口则主要使用在服务器领域。,3、硬盘的连接,(2)硬盘的连线,IDE电源连线,硬盘的连接,主板上的IDE插座,SATA插座,4、硬盘的性能指标,(,1)、容量,容量是硬盘重要的指标,其中,单碟容量,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般单碟容量越大,磁头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读取到更多的信息,意味着读取速度更快。硬盘厂商在增加硬盘容量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增加存储碟片的数量,但受到硬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碟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都
10、在5片以内;而另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单碟容量。,位密度:磁道单位长度上所存储二进的个数(bPI)。,道密度:半径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个数(TPI)。,面密度=位密度道密度(Mb/平方英寸或Gbit/平方英寸),硬盘的性能指标,(,2)数据传输率,分外部和内部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即缓存与主机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的上限就是硬盘接口的速率,内部数据传输率: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线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容量),所以有最大和最小之分。有时厂商还将磁道上的非用户数据(前面提到的辅助数据)计算在内。,注意,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
11、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一字节8位数)。例如,某硬盘给出的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ps,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85.37MB/s左右),硬盘的性能指标,(,3)主轴转速,硬盘的主轴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同时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目前硬盘的有速度有5400、5600、6400、7200、10000、甚至15000转/分钟,。,目前PC上使用主要为5400rpm和7200rpm。,(4)寻道时间、等待时间、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从发出一个寻址命令,到磁头移动到地址对应的磁道
12、时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寻道时间越小越好,现在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10ms以下。,平均等待时间:也称平均潜伏期,指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所需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方所需的平均时间。一般取盘片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二分之一。,平均访问时间:近似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之和。,硬盘的性能指标,(,5)高速缓存,为了提高主机访问硬盘的速度和效率,在硬盘和主机之间设置了缓存(Buffer)。目前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2MB8MB,SCSI硬盘的更大。缓存越大,则硬盘的综合速度越快。购买时最好选用缓存为8M以上的硬盘)。,【例】磁盘组有6片磁盘,每片有两个记录面,最上最下两个面不用。存储区域内径22c
13、m,外径33cm,道密度为40道/cm,内层位密度400位/cm,转速2400转/分。问:(1)共有多少柱面?,(2)盘组总存储容量是多少?,(3)数据传输率多少?,(4)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如何表示磁盘地址?,(5)如果某文件长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存储面上,还是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硬盘的性能指标,(1)有效存储区域=16.5-11=5.5(cm),因为道密度=40道/cm,所以405.5=220道,即220个圆柱面,(2)内层磁道周长为2R=23.1411=69.08(cm),每道信息量=400位/cm69.08cm=27632位
14、=3454B,每面信息量=3454B220=759880B,盘组总容量=759880B10=7598800B,(3)磁盘数据传输率Dr=rN,N为每条磁道容量,N=3454B,r为磁盘转速,,r=2400转/60秒=40转/秒,Dr=rN=403454B=13816B/s,(4)采用定长数据块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记录块(一个扇区),每个记录块记录固定字节数目的信息,在定长记录的数据块中,活动头磁盘组的编址方式可用如下格式:,此地址格式表示有4台磁盘(2位),每台有16个记录面/盘面(4位),每面有256个磁道(8位),每道有16个扇区(4位)。,(5)如果某文件长度超过一个磁道的容量
15、,应将它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因为不需要重新找道,数据读/写速度快。,磁盘阵列RAID,RAID称廉价冗余磁盘阵列,它是用多台磁盘存储器组成的大容量外存系统。其构造基础是利用数据分块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在多个磁盘上交错存放数据,使之可以并行存取。在RAID控制器的组织管理下,可实现数据的并行存储、交叉存储、单独存储。由于阵列中的一部分磁盘存有冗余信息,一旦系统中某一磁盘失效,可以利用冗余信息重建用户信息。,RAID是1988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个研究小组提出的,它的设计理念是用多个小容量磁盘代替一个大容量磁盘,并用分布数据的方法能够同时从多个磁盘中存取数据,因而改善了I/O性能,增加了存
16、储容量,现已在超级或大型计算机中使用。,工业上制定了一个称为RAID的标准,它分为7级(RAID 0RAID 6)。这些级别不是表示层次关系,而是指出了不同存储容量、可靠性、数据传输能力、I/O请求速率等方面的应用需求。,磁盘阵列RAID,磁盘阵列RAID数据映射,二、光驱与光盘,光盘存储器具有容量大、存储密度高、成本低、非易失、易保存、可靠性高、寿命长的特点。,光盘的容量从最初的700MB的CD、4.7GB的DVD、8.5GB的双层DVD,已经发展到新一代的蓝光DVD技术(采用蓝色激光波段进行工作),存储容量已提高到数十GB。,1、CD-ROM,2、DVD,3、光驱和光盘的种类,4、光驱的主要性能指标,5、几款光驱介绍,1、CD-ROM,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只读式紧凑光盘。出现于1983年,1988年成为国际标准。CD-ROM盘片是用塑料压制成的圆盘,盘片的最上层是涂了漆的保护层,该层上印有商标。第二层是铝反射层,当驱动器读光盘时用来反射激光光束。第三层是用聚碳酸脂压制的透明衬底。信息是以沿着盘面由内向外螺旋形轨道(光道)的一系列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踏春寻趣 乐享时光——春季旅游踏春出游活动
- 清明假期至安全不缺席风起正清明安全需守护
-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 XX中小学公共卫生培训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3月18日全国爱肝日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
- 肝病健康宣教守护您的肝脏健康如何预防肝炎
- 垃圾分类小课堂教育绿色小卫士分类大行动
- 中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从胜任到优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
- 教师数字化转型理解与感悟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建议
- 团建小游戏团建破冰小游戏团队协作破冰游戏多人互动
- 教师使用deepseek使用攻略让备课效能提升
- 办公室会议纪要培训会议内容会议整理公文攥写
- 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
- 橙色卡通风儿童春季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