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临床医学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临床医学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刘宝厚,内 容,中西医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模式,: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标准是能否提高疗效,中医辨证论治的三个要点,一、中西医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渊源已久,始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方以智,(1611-1671,年,),。他在接受明末西方传入的科学知识的同
2、时,也接受了西方医学知识。他在,物理小识,(,1653,年)中设“人身类”、“医药门”等,收集了当时有关生理、病理、药理方面的中西医学知识。如,物理小识,人身类,中既有中医脏腑气血的基本理论,又有西医解剖学的描述。体现了方以智的中西医汇通思想。,所著,医学会通,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中西医汇通之专著。,清,康熙皇帝,40,岁时(,1694,年)得了疟疾,:,中医药未能治愈,耶稣会士洪若翰、刘应,进上金鸡纳霜(奎宁),康熙服后很灵验,病,好后召见洪若翰、刘应等,并在西安门内赏赐,房屋。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提倡种,痘,以防天花,并命耶稣会士巴多明将西洋,人体解剖学,翻译成满文、汉文。,清,乾隆年
3、间,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主张医学理论必须与医疗实践相结合,重,视尸体解剖。他利用当时瘟疹疫痢的流行,小,儿死亡很多的机会,不畏艰辛,不避污秽,亲,自到义冢中去剖视尸体,观察人体内脏形态和,结构,并详细地记载了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等十多条血管的走向,绘制出,25,幅人体脏腑图。治病重视调理气血,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疾病,有独特的疗效。,清,光绪年间,唐容川(,1862-1918,),:,主张中西医学要取长补短,致力于中西医汇通,著,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证”的学术思想,。,清,张锡纯,(,1860-1933,)亦主张中西医汇通,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4、30,卷,其中有不少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事例,其典型代表为“,石膏阿司匹林汤,”,提出“中药治本,西药治标”的中西药结合诊疗模式。,创用阿司匹林与中药玄参、沙参等配伍治,疗肺结核发热;用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证时,,若服药后一个半小时仍不发汗者,可服用西药,阿司匹林以助发汗。,主张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还有很多,如恽,铁樵、蔡小香、周雪樵、杨则民等。以上仅是,中西医结合的雏形,但也经历了,350,年的历史。,清,张锡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的,1011,批示中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中明确指出
5、,:“,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三条中明确指出:“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第四条提出:“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际的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国家,中医药条例,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应该遵循这一方向努力发展中医药事
6、业。,目前,我国有相当规模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56,所,其中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4,家;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3172,人,其中正高职称,294,人,副高职称,789,人;学科带头人,197,人,博士后,5,人,博士,45,人,硕士,282,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664,人;中西医结合病房,1609,个,床位,10501,张,重点学科,94,个。初步具备一支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队伍。全国有,23,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医院,这些机构在近,10,年内取得的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有,305,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105,项,市局级,184,项。,由陈可冀、李连达两院士强强联手,完成的“
7、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建国以来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全国有,7,所中医药院校开办了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9,所医学院校开办了本科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全国有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3,个,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基础医学博士授权点,3,个,临床医学博士授权点,9,个,中西医结合硕士授权点,61,个。,培养出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研究生几千人。造就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优秀科学家、专家和教授,如邝安堃教授、季钟朴教授、陈可冀院士、陈 竺院士、沈自尹院士、吴咸中院士、李连达院士、黎磊石院士等。涌现出一批中西医结合各学科学术带头
8、人,如骨科专家尚天裕,眼科专家唐由之,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内科专家王宝恩、谢竹藩、廖家帧等,血液病专家张之南,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消化病专家危北海等等。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到今天,也将近有半个世纪了,任重道远。,任何一门科学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所淘汰。,我认为发展中医不仅要突出和发扬中医的特色,而且还要具有时代的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离不开中医,中医的发展也需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支主力学派,它是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汲取了现代医学的长处,特别是诊断学(包括病理学诊断)方面的长处,施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在治疗上应该取长补短
9、,采取中西药有机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中西药在治疗疾病上的各自优势,创最佳疗效。,我从医,55,年,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已,30,余载,深感在临床医学中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下面谈一点我对,临床医学中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供同道们参考。,二、,中西医双重诊断,中西药有机结合,中医受历史条件所限,病名大多以症状命名,而辨证论治才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真正精髓。辨证是中医诊断学,论治是中医治疗学。证候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特有的概念,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临床依据。辨证的过程,是以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分
10、析,辨明疾病的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盛衰状况,所作出的综合诊断。,把中医辨证和现代医学的诊断学结合起来,即先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和方法,明确是什么病,然后按中医辨证的方法辨明是什么证(也即什么证型),施行“病证结合”,即“中西医双重诊断”的内涵,这样才能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严重程度和预后,又能选择中西药在治疗上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进行中西药有机结合的治疗,才是最好的诊疗方法。,如以慢性胃炎来说,首先通过胃镜及活组织检查、,Hp,检测、自身免疫学检查,确定:,非萎缩性(浅表性):主要病因是,Hp,感染根除,Hp,调理脾胃功能。,多灶萎缩性(胃窦部):根除,Hp,萎缩性:调理脾胃
11、,自身免疫性(胃体部):,PCA,攻击,PC,胃酸分泌减少乃至丧失;,PC,分泌内因子缺乏恶性贫血。治疗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三、,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 于找准“,结合点,”,标 准是能否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不是全篇一律的,而是要根据疾病当前中西医在治疗上的最新进展,取长补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所以说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标准是能否提高疗效。,譬如慢性肾炎的治疗当前西医除对症治疗外,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一般不主张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而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但首先必须要把慢性肾炎辨证论治的标准规范化,使中医证型客观化。,为此,我从,7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130,例
12、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结合,13,项实验室指标,对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的,四个本证(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五个标证(风邪、水湿、湿热、血瘀、湿浊),相结合的辨证分型方案,,1985,年南京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上采纳修定为全国试行方案,并由卫生部收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指导慢性肾炎的诊治起到了良好的效应。,笔者于,1982-1986,年对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的,130,例患者,采用上述中医辨证分型方案进行治疗,结果,:,完全缓解,59,例(,45.4%,),基本缓解,34,例(,26.2%,),好转,21,例(,16.1%
13、,),无效,16,例(,12.3%,)。治疗前肾功能有不同成度损害者,61,例,其中,期,37,例,,期,24,例,治疗后有,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有,21,例恢复到正常。,【,中医杂志,1986,,,27,(,9,):,22】,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我采取中西药有机结合分阶段治疗的方法,即:,第一阶段是标准剂量激素首始治疗阶段,病人服用大剂量激素后常出现阴虚火旺的症候,如兴奋失眠、怕热多汗、满月脸、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血压升高、舌红少津、脉数等,就应配合中医滋阴降火法治疗,既能拮抗外源性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又能提高病人对激素的敏感性。,第二阶段是激素减量治疗阶
14、段,此阶段病人常由阴虚转变为气阴两虚证,表现出疲乏无力、腰酸腿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淡苔薄,脉细微数等,此时需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既可防止激素撤减综合征,又可防止复发。,第三阶段是激素维持治疗阶段,此阶 段激素已接近人体生理剂量,患者逐渐出现脾肾气(阳)虚症候,如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食欲欠佳、少气懒言、怕冷甚至畏寒肢冷,舌苔白、脉沉细等,应采用补肾健脾法治疗,可巩固疗效,以防复发。,在三个治疗阶段中均应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对提高疗效至为重要。,1991-1994,年我对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标准疗程的激素治疗,治疗组,76,例采
15、用激素,+,中药分阶段治疗。结果:经,8,个月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缓解率分别为,65.4%,和,37.0%,,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59.3%,,提示,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对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和减少复发,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1,):,658,。本文为国外刊物,INDEX MEDICUS,所收录。,1997-1999,年我又采取同样的方法,对,106,例,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药对照组(激素,+CTX,)和西药,+,中药分阶段治疗组,疗程,12,个月
16、,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94.64%,和,64.0%,,提示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不仅能,提高近期疗效,而且能提高远期疗效,对减少复,发和减轻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也有良好的,效果。,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1,(,1,):,28,。,所以,中西医结合一定要找准结合点,采取中西药有机结合的治疗方法,取长补短,创最佳疗效。,四、肾脏病,中医辨证论治的三个要点,中医辨证论治的三个要点,标本兼治,祛邪安正,瘀血不去,肾气难复,湿热不除,蛋白难消,(一)标本兼治,祛邪安正:,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中医病机都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表现在肺脾肝肾四脏不同程度的虚损,其中以脾肾虚损尤为重要,是形成这类疾病的主要病机。,标实是指一些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如风、寒、湿、热、血瘀和湿浊,其中以风邪、血瘀、湿热的危害最大,往往是病变持续发展,迁延不愈,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这类疾病务必辨明标本虚实的孰轻孰重,采取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或祛邪为主,急则治标的治疗原则。,(二)瘀血不去,肾气难复:,我曾通过,184,例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廉政党课讲稿材料: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座谈会上和基层单位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 总工会关于2025年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工作汇报材料
- 基层党建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粮食和物资储备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市工业园区、市直机关单位、市纪委监委2025年工作计划
- 检察院政治部关于2025年工作计划
- 办公室主任2025年现实表现材料
- 2025年~村农村保洁员规范管理工作方案
- 在深入贯彻中央8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4篇
- 开展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3篇
- 在司法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会上的发言材料
- 国企党委关于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
- 副书记在2025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