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

上传人:xue****ang 文档编号:253010544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使用呼吸机时气道湿化及吸痰法,的护理现状,人工气道湿化的管理,人工气道,破坏了正常气道的功能,易引起气管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防止痰栓的形成,而肺部感染率也会因为气道湿化而降低,湿化液的,选择,*0.9%盐水,*0.45%盐水,*无菌蒸馏水,*0.45%盐水中加入抗生素及化痰药物,用量,200-250ml/24小时,湿化方法,气管内滴药,雾化吸入,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热湿交换器的应用,气管内滴药操作方法,*脱机湿化,将呼吸

2、机管道与气管套管脱离,直接通过套管口内注入湿化液。,*连机湿化,在连接呼吸机的情况下,通过T型连接管口直接注入。T型连接管的直管与气管套管联接,无盖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呼吸机联接,打开有盖的一端直接注入湿化液,。,湿化方法,气管内滴药,雾化吸入,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热湿交换器的应用,临床上根据病情采取不同药液,进行间歇、小剂量、短时间雾化吸入方法。,雾化吸入(1),雾化可将药液变成直径5,m以下的细微气雾,随病人的吸气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每天24次,每次1015min。但长时间大剂量雾化有可能导致病人血氧分压下降应予避免。,雾化吸入(2),间断雾化吸入还可以降低药物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增强

3、药物在局部的效果,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预防减少呼吸道继发感染的目的。,雾化吸入(3),湿化方法,气管内滴药,雾化吸入,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热湿交换器的应用,恒温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加温湿化空气,使吸入病人体内的气体温暖而湿润,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呼吸机湿化温度设定的研究认为:,低于体表温度2,,为设置,呼吸机湿化器的最佳温度。临床一般认为湿化器温度应保持在3235,。,恒温湿化器,配合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或间断配以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效果更佳。,湿化方法,气管内滴药,雾化吸入,利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热湿交换器的应用,热湿交换器,连于气管套管

4、外部和呼吸机连接管相连俗称人工鼻。它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循环呼出气体的热度和水分(呼出气通常35,湿度达100%,),保持有效适度的湿化功能,防止体热丢失造成的体温下降,并起到过滤作用,防止新的细菌感染,同时不影响甚至可改善肺功能。,吸痰的管理,*吸痰的时机,*吸痰的方法,*吸痰时的注意事项,吸痰的,时机,*吸痰不必频繁,以免造成气道粘膜的损伤,刺激气 道内分泌物增加,加重病人的痛苦。,*听诊时闻及明显的痰鸣音;,*清醒的病人用点头、手势或书写有痰液时;,*呼吸机显示气道峰压升高有报警,血氧饱和度有明显下降;,*套管内有痰液喷出等时应立即给予吸痰。,吸痰方法,吸痰的顺序是,*先雾(即雾化吸入或其它方法 湿化气道,以溶解、稀释痰液);,*再拍(翻身、拍背,清醒病人可鼓励其咳嗽,使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吸出);,*后吸(吸痰)。,#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旋转冲洗吸痰法,#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吸痰时的注意事项,*避免因吸痰造成严重缺氧。,*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气道粘膜损伤,引起粘膜水肿、出 血 和血痂形成。,*预防VAP的发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