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塘地区城市设计导则课件
![天津北塘地区城市设计导则课件_第1页](https://file7.zhuangpeitu.com/fileroot7/2022-12/31/92b88873-f7bd-4861-b5c8-48b0a7b07344/92b88873-f7bd-4861-b5c8-48b0a7b073441.gif)
![天津北塘地区城市设计导则课件_第2页](/images/s.gif)
![天津北塘地区城市设计导则课件_第3页](/images/s.gif)
《天津北塘地区城市设计导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北塘地区城市设计导则课件(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北 塘 地 区 城 市 设 计 导 则,The Urban Design Guideline for,Beitang,,District.Tianjin,,导则目录:,,,01,城市设计,,02,整体建筑风格设计导则,,0,3,,酒店区设计导则,,0,4,小,镇区设计导则,,0,5,,企业总部及住宅,区设计导则,,0,6,,综合旅游服务区设计导则,,0,7,,还迁区设计导则,,0,8,,会
2、议中心设计导则,,,,01,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总平面,,,起步区,城市设计模型,城市设计总平面,,,,02,整体建筑风格设计导则,,,北塘,TBD,开发的建筑特色,,北塘,功能,分区,,,北塘分区,整体,风格,北塘区位图,,,,北塘片区,生态城,于家堡,按照市委市政府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 三个高地,,,打好滨海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北塘与生态城共同构筑,,滨海新区北部生态宜居高地,北塘开发的建筑特色,北塘,TBD,于家堡,CBD,北塘,—,,低层高密度,,,,,,,,,生态城,,—,,高层低密度,,,,,,,于家堡,,—,,高层高密度,,,,功能定位,,,,滨海新区国际,会
3、议中心,,,,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国际,旅游园地,,,生态人文,宜居小镇,以会议中心、接待中心及酒店配套区组成的:,,,1.,国际会议产业区,,,2.,北塘小镇区,,,3.,中小企业总部及其配套区,,,4.,特色旅游区,,,5.,生态住宅区,,功能分区,整体风格效果,兼具生态化、人性化、地方化及国际化特征的,,宜商、宜游、宜居,的滨海小镇,低层高密度街区,,彰显人性化尺度,,生态与人文交融,魅力小镇,东小镇,南都市,北绿园,小镇,都市,绿园,小镇,绿园,都市,北塘双垒,海天东胜,宁沽樵影,,,,整体风格,—,风格分区,,,中低密度,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国际地标,“,和谐地球村,”,在北
4、区,,追求自然与人文情境友好交融,,形塑建筑群落与地域景观和谐统一,,彰显历史传承与未来愿景结合的,在南区,,汲取,人性化,历史,城区,的精髓,,打造活力、浪漫、富有质感的,“,和谐,人性城区,”,,,,,,整体风格,—,运用当代简约新中式风格,,,总体为,西高东低,,小趋势,南高北低,不大于,15M,15,~,35M,25,~,50M,40,~,60M,60,~,100M,高度控制,以砖为主材,,,三合土,木材点缀。,整体风格,—,建筑材料,,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按风格分区,,,设定不同的色彩基调,,各分区之间色彩平缓过渡,小 镇,企业总部,会议区,色相,,明度,,彩度,,
5、,BP,,低明度,,(,2.7,–,3.9,),,低彩度,,(,1.0,–,3.0,),,色相,,明度,,彩度,,,R,,中等明度,,(,4.0,–,5.8,),,中等彩度,,(,1.0,–,9.8,),,色相,,明度,,彩度,,,RP,,中等明度,,(,4.0,–,5.8,),,中等彩度,,(,1.0,–,9.8,),,整体风格,—,建筑色彩,酒店及酒店公寓区城市设计导则,强制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必须遵行,,且不可变更的强制性要求。,共七项:,,■,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滨水公园要求,,■,地块周边分隔绿带要求,,■,商业设置要求,,■,建筑布局要求,,■,建筑量体要求,共一项:,
6、,■ 建筑色彩及肌理的设计要求,原则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应该遵行的原则性要求。,,开发的构想在符合详细规划的意图,,与本规定的原则的情况下、,,与相邻地区规划不产生矛盾与冲突、,,且能形成更佳的公共利益时,,,可以对导则内具体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化率,(%),03-10,C8,公寓用地,127305,1.5,35,60,40,03-11,C8,公寓用地,106433,1.5,35,60,40,03-12,C8,公寓用地,113912,1.
7、5,35,60,40,03-13,C8,公寓用地,107106,1.5,35,60,40,03-14,C8,公寓用地,47059,1.5,35,60,40,03-16,C2,商业金融业用地,78921,0.5,30,32,40,03-17,C2,商业金融业用地,71398,0.5,30,32,40,03-18,C2,商业金融业用地,85532,0.5,30,32,40,03-19,C2,商业金融业用地,91828,0.5,30,32,40,各开发街廓内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强制性导则二 滨水公园要求,1.,各地块均应沿水岸设置对公众开放的,,滨水公园用地,,,滨水公
8、园宽度不得小于,30,米。,,,2.,滨水公园的水岸设计应符合附图,(,X,),,剖面所示的设计原则。,,,3.,滨水公园内应设置,5,米宽的连续景观步道,,,各地块内滨水景观步道的中心起始点如图所示,,,中心起始点如有变更,必须征得相邻地块的同意,,,一致进行调整变更。,,,4.,任何酒店的建筑及私有设施,,,不得破坏滨水公园的连续性与公共性。,1.,酒店区相邻地块间,,设置宽度不小于,50,米的分隔林带。,,,,2.,酒店地块相邻地界与水岸交界处应设置,,宽度不小于,80,米(各地块内宽度不小于,40,米)、,,面积不小于,4000,平方米,,(各地块内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景观
9、林区,,,使各具特色的酒店,,能在滨水公园的视景中保持和谐的视觉效果。,,,3.,为创造酒店区行车道路的良好景观效果,,,沿酒店地址道路两侧设置分隔林带,,,宽度不小于,20,米。,,,4.,公寓区各开发地块沿分隔支路红线,,设置分隔林带,,,宽度不小于,15,米。,,,5.,分隔林带内不得设置停车场、道路,,及任何非景观园林建筑。,,强制性导则三 地块周边分隔绿带要求,,强制性导则四 商业设置要求,1.,地址道路西侧街墙应设置林荫休闲购物步道。,,,,2.,地址道路西侧地面层建筑设计,,应保留设置商业、零售及社区服务的可能性。,,林荫休闲购物步道断面示意,西,东,1.
10、,酒店建筑,,□应自水岸线退缩设置,,,退缩距离不小于,30,米;,,□应自地址道路红线退缩设置,,,退缩距离不小于,20,米;,,□应自用地分界线退缩设置,,退缩距离不小于,25,米。,,,2.,公寓建筑,,□应自分隔支路道路红线退缩设置,,,退缩距离不小于,15,米;,,□自其他道路红线及用地界线退缩,,退缩距离依据国家及天津市相关规定。,,强制性导则五 建筑布局要求,1.,酒店区,,酒店区内临水建筑不超过三层(,15,米),,,建筑高度应随离水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最高的建筑不应超过,30,米。,,,2.,公寓区,,□临街界面:公寓区内临地址道一侧,,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0
11、,米;,,□其他地区:公寓建筑以,4,~,5,层建筑为基底,,,基底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5,米;,,地区内可适当安插点式高层,,,高层建筑应形成变化有致的天际线,,,最高建筑高度不得超过,60,米。,,强制性导则六 建筑量体要求,,原则性导则 建筑色彩及肌理的设计要求,酒店区可以让有较大设计弹性,,,酒店式公寓应由红砖及绿墙共组形成界面肌理,,,,,,,0,4,小,镇区设计导则,,小镇城市设计总平面,,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商业运营,,老镇整体设计导则,,,,各开发街廓内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
12、,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化率,(%),04-02,C2,商业金融业用地,57424,0.5,30,24,40,04-04,C2,商业金融业用地,107762,0.6,30,32,40,04-05,C8,公寓用地,23155,0.6,35,24,30,04-06,C8,公寓用地,19849,0.6,35,24,30,04-07,C8,公寓用地,29725,0.6,35,24,30,04-08,C8,公寓用地,5379,0.6,35,24,30,04-09,C8,公寓用地,13593,0.6,35,24,30,04-10,C8,公寓用地,49970,0.6,35,24,30,04
13、-11,C8,公寓用地,26199,0.6,35,24,30,04-12,C2,商业金融业用地,15120,0.6,30,24,40,04-13,C2,商业金融业用地,5320,0.6,30,24,40,04-14,C2,商业金融业用地,7529,0.6,30,24,40,04-15,C2,商业金融业用地,11934,0.6,30,24,40,04-16,C2,商业金融业用地,18747,0.6,30,24,40,04-17,C2,商业金融业用地,4005,0.6,30,24,40,04-18,C2,商业金融业用地,7993,0.6,30,24,40,04-19,C2,商业金融业用地,1335
14、3,0.6,30,24,40,04-20,C2,商业金融业用地,11952,0.6,30,24,40,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小镇城市设计总平面,历史街区,,,A,炮台营,,B,文化苑,,C,凤凰街,,D,官府,,E,书苑,,A,B,C,D,E,,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炮台营:,,,依据,,可以收集的考证史料,,,尽量复原炮台的,,空间格局及历史记忆。,,北塘炮台兵营史料,北塘炮台史料,北塘炮台现存遗址,北塘炮台兵营复原模型,北塘炮台兵营复原模型,北塘炮台营复原平面图,,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文化苑:,,,集中,,原散落分布的北塘八庙,,(奶奶庙,老爷庙,真武庙,,,小神庙,三官庙,财神庙,,,土地
15、庙,西头庙) ,,,构成集中式文化苑。,,,其设计要符合古制的庙宇修建,,法则;同时,要体现小镇庙宇,,精神,及适当体现传统滨海营,,造材料及工法。,,,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凤凰街:,,,在街口恢复,,历史北塘老街记忆,,,保护,,现状街道树木。,,北塘凤凰街现状照片,北塘凤凰街史料,北塘凤凰街复原设计意向,北塘凤凰街入口断面设计意向,,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官府:,,,依据,,可以收集的考证史料,,,尽量复原三官庙的,,空间格局及历史记忆。,,李学韩绘制,,北塘三官庙复原设计意向,,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书苑:,,,设计应体现清末明初时期,,兼具中西风时代感的建筑意向。,大
16、院,,,F,核心区传统大院,,G,外围大院,,F,G,,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G,,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核心区传统大院:,,,仿明清时期北方传统大院,,,开发为,,产权式酒店,度假屋或会所,,,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外围大院:,,大院外,,应形似北方传统胡同空间,大院内,,应神似院落空间结构,,各街区特色设计导则,酒店区:,,,建筑设计必须体现城墙的历史记忆,尺度上必须与小镇融为一体,建筑不超过,4,层楼。,,同时,要体现城门,灯塔意向。,,城墙酒店设计意向,形体及空间设计意向,商业配置,,,商业运营,,商业运营,,整体化,,的,,商业运营,,一,.,整体经营,,,所有经营单元不得分割出售。,,,
17、二,.,针对不同市场对象及主题,,,设置五个主题明显的商业坊。,,,炮台营(年轻营地),,凤凰街(旅游服务 精品购物),,文化街(文化产品会馆),,渔家坊(海鲜餐饮),,漕运坊(大江南北美食),,炮台营,凤凰街,文化街,渔家坊,漕运坊,炮台营,,年轻营地,,商业运营,,,,,酒店区,国际青年营,,,高级套房,,观光塔,环幕影院,,音乐广场,大型室内,,娱乐中心,特色餐饮,室外舞台,综合商业,综合商业,,,,凤凰街,,大众餐饮,,,旅游服务,,,全方位购物。,,,,商业运营,文化街,,展示北塘文化,,,民俗艺术,,,以及北塘书苑历史。,,,,商业运营,,渔家坊,,海鲜餐饮,,,渔文化商业。,,,
18、,商业运营,,漕运坊,,南北及国际餐饮,,,漕运文化商业。,,,,商业运营,,小镇建筑基调,,城市肌理,,采明清时期北方院落空间结构(如乔家大院,石家大院),,建筑材料,,公共空间中可感知的部分,,以青砖为主,并以时段性可更换的街道饰物,植栽来增加小镇空间色彩的丰富感。,,,私密空间中可感知的材料,,应可以体现愉悦的温暖感。,,,,小镇整体设计导则,,小镇整体设计导则,,小镇建筑高度,,,古建高度复原区(炮台,庙宇,,,名人故居):,,其高度不做具体限制,,,应考证相关史料,,,制定相应建筑形制。,,,酒店区原则上不超过,4,层楼高度。,,,其余建筑原则上不得超过,2,层楼,,高度,局部可视情
19、况突出,但,,不得与古建复原区相冲突。,街巷,2,层楼,院,,落,街巷,街巷,院,,落,古建复原区,不超过四层楼,不超过二层楼,,小镇整体设计导则,,车行系统,,,老镇内主车行系统要能服务于区,,内绝大部分开发街廓。,,,各街廓地下停车系统开发不得小,,于地下停车最小单元。,,,主要公共停车场分别设于酒店区,,与炮台营。,,05,企业总部及住宅区设计导则,,,,强制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必须遵行,,且不可变更的强制性要求。,共五项:,,■,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商业布局规定,,■,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共十项:,,■ 最小开发单元要
20、求,,■ 建筑高度限制,,■ 沿街建筑模距要求,,■ 沿街透绿院落设置要求,,■ 建筑类型布局原则,,■ 开敞空间布局原则,,■ 建筑材料、色彩运用原则,,■ 建筑立面设计原则,,■ 建筑天际线设计原则、,,■ 建筑屋顶设计原则,原则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应该遵行的原则性要求。,,开发的构想在符合详细规划的意图,,与本规定的原则的情况下、,,与相邻地区规划不产生矛盾与冲突、,,且能形成更佳的公共利益时,,,可以对导则内具体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企业总部基地城市设计导则,,1.,各开发街廓内允许设置的建筑使用类别如下:,,,1,)办公使用。,,,,2,)配套公寓使用:,,为确保街区日夜保持活
21、力,避免夜间空城现象,,,各个街廓均应设置适度的公寓使用,,,公寓建筑面积,,不得超过街廓容许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3,)配套餐饮及零售商业服务使用:,,为提供一定的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允许餐饮及零业使用,,,其建筑面积,,不得超过街廓允面积的,10%,。,,(商业配置位置详见强制性导则三之规定),,用地性质及强度控制导则,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控制及强度规定,,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控制及强度控制导则,,2.,各开发街廓内的土地使用强度应符合下列的规定:,用地性质及强度控制导则,地块编号,用地性质编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
22、限高(,m,),绿化率,(%),02-05,C2,商业金融业用地,35543,1.5,60,24,20,02-07,C2,商业金融业用地,34428,1.5,60,24,20,02-09,C2,商业金融业用地,23493,1.5,60,24,20,02-10,C2,商业金融业用地,23486,1.5,60,24,20,02-12,C2,商业金融业用地,19651,1.5,60,24,20,02-15,C2,商业金融业用地,19621,1.5,60,24,20,02-17,C2,商业金融业用地,23024,1.5,60,24,20,02-18,C2,商业金融业用地,22971,1.5,60,24
23、,20,02-20,C2,商业金融业用地,23048,1.5,60,24,20,02-21,C2,商业金融业用地,22971,1.5,60,24,20,02-23,C2,商业金融业用地,19721,1.5,60,24,20,02-27,C2,商业金融业用地,19621,1.5,60,24,20,02-29,C2,商业金融业用地,22412,1.5,60,32,20,02-30,C2,商业金融业用地,16442,1.5,60,32,20,,强制性导则二 商业布局规定,1.,为确保街区服务的提供及提升街区的活力,,并结合公交路线的配置,,,沿洞庭路两侧及公园周边的建筑,,必须在地面层提供设
24、置商业之可能性。,,,2.,为确保次干道一的交通性干道功能,,,次干道一沿街不得设置沿街商业。,次,,,干,,,道,,,一,洞,,,庭,,,路,,支 路 九,北塘大街,次,,,干,,,道,,,二,,为确保新区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及商业街道必须具备的商业连续性,,,街廓中各类型建筑应遵照,“,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中,,指定的各种坐落要求线配置建筑。,,各种坐落要求线包括:,,A,类指定街面线,:沿洞庭路两侧、公园周边地区及北塘大街南侧,,,建筑街墙面座落在,A,类建筑指定街面线之位置上,,,建筑贴线率应达,80%,,以上,,,形成连续性的街面。,,,,B,类指定街面线,:沿东西
25、向街道两侧布置锯齿状建筑,,,形成富有韵律的街面;,,建筑街墙面应座落在,B,类建筑指定街面线上,,,建筑贴线率应达,50%,以上。,,,,建筑退缩线,: 建筑街墙不得超出此线。,强制性导则三 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强制性导则四 机动车出入口管制,为确保干道交通顺畅,,左图所示路段禁止开设机动车出入口。,,强制性导则五,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B,红线宽,16,米,A,红线宽,12,米,C,红线宽,20,米,A-,红线宽,12,米,B-,红线宽,16,米,C-,红线宽,20,米,1.,为保障道路全线公共人行道至少保有,3,米的宽度,,,本区域内须遵照如图所示设置公共人行道
26、宽度;,,人行道边缘线详见下图之规定。,,2.,地块红线内人行道设计必须采用公共人行道设计的,,材质、铺面形式及街道家居设置要求。,,3.,人行道边缘线与建筑街墙面之间允许设置的人造物如下:,,,□,门柱、楼梯、地面层露台及不高于人行道,1.5,米园墙;,,□,不宽于,3,米的入口雨遮;,,□,不宽于,2,米并不突出建筑墙面,60,厘米的凸窗及花台。,A,A,C,A,A,B,B,,强制性导则六 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区内支路九、支路十一两侧,,道路红线与建筑座落线之间的,5,米宽区域,,须保证公共市政管线的设置与维护。,规划电信管道,,规划中水管道,,B-,支路九,规划通信管道,
27、,规划通信管道,,规划中水管道,,c,支路十一,c,支路十一,B,支路九,B,C,,原则性导则一 最小开发单元要求,,为保障经济的停车模距,,,并结合街廓宽度,,,最小开发单元应大于,40,米,×,60,米。,,,,,,,,,,,,,,,40×60,米应对,,地下停车示意图,,原则性导则二 建筑高度限制,1.,为了确保建筑应该享有的日光权及天际线的丰富性,,,区内的建筑高度进行下列控制:,,,,1),街廓基本建筑高度以,4,层,(16,米,),为主,,,不得超过,5,层,(20,米,),。,,,,2),洞庭路两侧建筑高度以,5,层,(20,米,),为主,,,不超过,7,层(
28、,28,米)。,,,,3),东西两侧大型独栋办公建筑高度不超过,8,层,(32,米,),。,,,2.,各街廓的建筑高度控制详见,“,建筑高度限制,”,。,次,,,干,,,道,,,一,洞,,,庭,,,路,,支 路 九,北塘大街,次,,,干,,,道,,,二,,原则性导则三 沿街建筑模距要求,,,在确保开发具备充分的弹性,容纳各种开发产品的原则下,,,各街廓的开发应建立基本的开发单元模距(,12,~,18,米),.,,,1.,以确保:,,□ 开发能符合地下停车的模数。,,□ 街区能具有人性尺度及韵律。,,,2.,同一街道两侧的建筑应该使用相同的模距,,,以确保街道韵律的一致性。
29、,,12,~,18M,12,~,18M,12,~,18M,12,~,18M,12,~,18M,12,~,18M,12,~,18M,12,~,18M,,原则性导则四 沿街透绿院落设置要求,,,每个建筑单元均必须沿街设置宽度,6,~,9,米,,,深度可形成舒适休憩空间的透绿院落,,,并与建筑实体共同谱织明晰的街道韵律。,,原则性导则五 建筑类型布局原则,,为对北部大量体建筑作出呼应,,,并有效促进区内形成街坊式院落的品质及特色,,,街廓内应依控规导则中,“,建筑类型布局原则,”,配置:,,建筑类型的布局原则如下:,,,与北部会议中心呼应的建筑单元,:沿北塘大街布置,,,与北部会
30、议中心的大量体相呼应。,,,洞庭路两侧的建筑单元,:沿南北向的洞庭路及公园周边布置,,,形成连续街墙,两侧建筑相互呼应。,,,统一性建筑单元,:布置于街廓的中部,,,形成企业总部基地统一的城市意向。,,,独栋建筑单元,:沿支路一东侧、支干二西侧布置,,,形成鲜明独立的企业形象。,,原则性导则六 开敞空间布局原则,1.,街廓内部宜集中设置绿化休闲空间,,,为街区民众提供休闲性场所及交流空间;,,集中绿地面积不宜小于街廓面积的,10%,。,,2.,各街廓应有步行通道将集中绿地,,与街廓外部的步行道路连接。,步 行 通 道,,原则性导则七 建筑材料、色彩运用原则,,建筑材料以红砖为
31、主,辅以石材、木材,,,体现自然、温馨、质朴感。,,,,,,,,,,,,,,2.,面材应有不同的砌筑方式,富有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立面肌理。,,1.,每相邻两栋建筑在立面形式上不得相同,,,以确保每栋建筑具有可以指认的自明性。,形成母题,,的窗户,创造变,,化的窗户,,,,原则性导则八 建筑立面设计原则,2.,建筑立面开窗应:,,,1),砖材建筑以凹窗为主,形成深厚的阴影,表现砖墙的厚实感。,,,2),每个建筑单元(,12,~,18,米模距),,在窗户的比例、尺度、风格上应具有一个统一的母题。,,,3),每个建筑单元(,12,~,18,米模距),,在窗户的比例、尺度、风格上至少应
32、有一个不同于母题的窗户,,,以创造每个建筑的变化与个性。,,,原则性导则九 建筑天际线设计原则,,建筑天际线应富有变化,,,1.,每相邻两栋建筑之间的屋顶,,在街景感知上产生明显的变化。,,2.,沿街街墙的天际线,同一高度的连续长度,,不宜超过一个模距为原则。,,非沿街街墙的建筑天际线同一高度的连续长度,,不宜超过,40,米。,,,,,,,,原则性导则十 建筑屋顶设计原则,,1.,平屋顶应紧邻室内活动空间,,,并提供使用者进入,作为休闲及聚会使用之可能性;,,平屋顶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平屋顶面积的,60%,。,,,,,,,,,2.,不能提供使用者活动的屋顶应尽量设置坡屋顶,,
33、,并应考虑与太阳能光电板结合之可能。,强制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必须遵行,,且不可变更的强制性要求。,共六项:,,■,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商业布局规定,,■,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沿街住宅入口位置,,■,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共六项:,,■ 商业布局原则,,■ 建筑高度限制,,■ 开敞空间布局原则,,■ 建筑材料、色彩运用原则,,■ 建筑立面设计原则,,■ 建筑天际线设计原则,,■ 建筑屋顶设计原则,原则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应该遵行的原则性要求。,,开发的构想在符合详细规划的意图,,与本规定的原则的情况下、,,与相邻地区规划不产生矛盾与冲突、,,
34、且能形成更佳的公共利益时,,,可以对导则内具体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配套住宅区城市设计导则,,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1.,各开发街廓内允许的建筑使用类别如下:,,,1,)住宅使用。,,,,2,)配套餐饮、零售商业及邻里社区服务使用:,,每个街廓应提供一定的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其建筑面积不少于该街廓建筑面积的,3%,;,,(配置位置详见原则性导则一之规定),,,,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2.,各开发街廓内的土地使用强度符合下表之规定。,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化率,(%),01-05,
35、R1,一类居住用地,22798,1.0,40,20,40,01-07,R1,一类居住用地,17792,1.0,40,20,40,01-08,R1,一类居住用地,19030,1.0,40,20,40,01-09,R1,一类居住用地,12523,1.0,40,20,40,01-11,R1,一类居住用地,18027,1.0,40,20,40,01-12,R1,一类居住用地,16683,1.0,40,20,40,01-13,R1,一类居住用地,17270,1.0,40,20,40,01-14,R1,一类居住用地,18027,1.0,40,20,40,01-15,R1,一类居住用地,16683,1.0,
36、40,20,40,01-16,R1,一类居住用地,17270,1.0,40,20,40,01-17,R1,一类居住用地,18027,1.0,40,20,35,01-18,R1,一类居住用地,16683,1.0,40,20,40,01-19,R1,一类居住用地,17024,1.0,40,20,40,01-21,RS,中小学、,,幼儿园用地,6395,0.8,30,30,30,01-22,RS,中小学、,,幼儿园用地,22747,0.8,30,30,30,01-23,R1,一类居住用地,23904,1.0,40,20,40,01-24,G1,公共绿地,10190,—,—,—,75,01-26,R1
37、,一类居住用地,8409,1.0,40,20,35,,强制性导则二 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为确保新区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及商业街道必须具备的商业连续性,,,街廓中各类型建筑应遵照,“,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中,,指定的各种坐落要求线配置建筑。,,各种坐落要求线包括:,,,A,类指定街面线,:沿南北向道路沿街及北部交通环岛周边,,,建筑街墙面座落在,A,类建筑指定街面线之位置上,,,建筑贴线率应达,80%,,以上,,,形成连续性的街面。,,,,B,类指定街面线,:沿东西向街道两侧布置,,,建筑街墙面应座落在,B,类建筑指定街面线上,,,建筑贴线率应达,50%,以上。,,强制性导则三,,机
38、动车出入口及沿街住宅出入口管制,1.,为确保次干道二交通顺畅,,及支路支路三十、支路四十三商业的连续性,,,左图所示的,“,禁止机动车开口路段,”,,禁止开设机动车出入口;,,2.,为保证形成开放街区,沿街住宅的入口应开向街道。,,强制性导则四,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B,红线宽,16,米,A,红线宽,12,米,C,红线宽,20,米,B,A,A,C,A,B,1.,为保障道路全线公共人行道至少保有,3,米的宽度,,,本区域内须遵照如图所示设置公共人行道宽度;,,人行道边缘线详见下图之规定。,,2.,地块红线内人行道设计必须采用公共人行道设计的,,材质、铺面形式及街道家居设置要求。,,3.,人行道
39、边缘线与建筑街墙面之间允许设置的人造物如下:,,,□,门柱、楼梯、地面层露台及不高于人行道,1.5,米园墙;,,□,不宽于,3,米的入口雨遮;,,□,不宽于,2,米并不突出建筑墙面,60,厘米的凸窗及花台。,A-,红线宽,12,米,B-,红线宽,16,米,C-,红线宽,20,米,,强制性导则五 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规划电信管道,,规划中水管道,,B-,支路九,规划通信管道,,规划通信管道,,规划中水管道,,A,支路十一,C,支路十一,B,支路九,区内支路九、支路十一两侧,,道路红线与建筑座落线之间的,5,米宽区域,,须保证公共市政管线的设置与维护。,1.,为确保街区服务的提供及提升街区的活力
40、,,,沿北塘大街南侧及支路三十西侧,,必须在地面层提供设置商业之可能性。,,,2.,为了使交通环岛公园周边形成社区入口商业中心,,,环岛周边地面层必须提供设置商业之可能性。,,原则性控制导则一 商业布局原则,,原则性控制导则二 建筑高度限制,为了确保建筑应该享有的日光权及天际线的丰富性,,,区内的建筑高度进行下列控制:,,,,1),基本街廓的建筑高度不超过,4,层;相邻开敞空间的局部地,,段建筑可适当升高,但不超过,6,层。,,,,2),北部靠北塘大街建筑高度不超过,8,层。,,,,3),东西两侧邻次干路二和支路三十的建筑高度不超过,6,层。,,,,4),配套小学建筑高度不超过
41、,4,层。,,,,2.,各街廓的建筑高度控制详见,“,建筑高度限制,”,开敞空间设置原则:,,1.,居住街廓内部的集中绿地,边长不小于,30m*40m,,面积不小于街廓面积的,15%,。,,2.,为保证街廓中间南北相步行系统的完整性,街廓内集中绿地必须在南北方位设置步行路径,,,并与相邻街廓的步行出入口相对应。,,3.,为保证内部集中绿地的开放性及可达性,必须在不少于两方位设置步行出入口与外部相联。,,4.,区域内开敞空间及道路绿化的设置应结合现状植被,.,街廓公,,共绿地,必须设置南北,,向步行通道,建议设置东西向步行通道,原则性控制导则三 开敞空间布局原则,,街廓内部宜集中设置绿化休
42、闲空间,,,为街区民众提供休闲性场所及交流空间;,,集中绿地面积不宜小于街廓面积的,10%,。,,,2.,区内现有植物应予以保留,,,开敞空间的设置应优先选择已有树木存在的地区。,原则性控制导则四 建筑材料、色彩运用原则,1.,建筑材料以红砖为主,辅以石材、木材,,,体现自然、温馨、质朴感。,,,,,,,,,2.,面材应的颜色、砌筑方式宜有变化。,原则性控制导则五 建筑立面设计原则,,,每相邻两栋建筑在立面形式上不得相同,,,以确保每栋建筑具有可以指认的自明性。,原则性控制导则六 建筑天际线设计原则,,天际线应富有变化,,,每相邻两栋建筑之间的屋顶,,在街景感知上产生明
43、显的变化。,,原则性控制导则七 建筑屋顶设计原则,,1.,平屋顶应紧邻室内活动空间,,,并提供使用者进入作为休闲及聚会使用之可能性;,,平屋顶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平屋顶面积的,60%,。,,2.,不能提供使用者活动的屋顶应尽量设置坡屋顶,,,并应考虑与太阳能光电板结合之可能。,,企业总部及配套住宅区城市设计模型,综合旅游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强制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必须遵行,,且不可变更的强制性要求。,共六项:,,■,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共三项:,,■ 商业界面,,■ 步行系统,,■ 通行路径,原则性
44、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应该遵行的原则性要求。,,开发的构想在符合详细规划的意图,,与本规定的原则的情况下、,,与相邻地区规划不产生矛盾与冲突、,,且能形成更佳的公共利益时,,,可以对导则内具体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各开发街廓内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化率,(%),02-02,C2,商业金融业用地,28339,1.5,40,24,20,02-04,C8,公寓用地,7734,1.5,35,40,30,02-05,C2,商业金融业用地,6563,1.5,35,40,30,02-0
45、7,C8,公寓用地,17222,1.5,35,40,30,02-09,C2,商业金融业用地,9763,1.5,35,40,30,02-10,C2,商业金融业用地,5948,1.5,35,40,30,02-11,C8,公寓用地,3445,1.5,35,40,30,02-13,C8,公寓用地,7329,1.5,35,40,30,02-16,C8,公寓用地,9626,1.5,35,40,30,02-17,C2,商业金融业用地,12536,2.0,40,50,20,02-18,C2,商业金融业用地,8971,2.0,40,50,20,,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强制性导则二
46、 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为确保新区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及商业街道必须具备的商业连续性,,,街廓中各类型建筑应遵照,“,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中,,指定的各种坐落要求线配置建筑。,,各种坐落要求线包括:,,A,类指定街面线,:黄海路及中央商业轴布局,,,建筑街墙面座落在,A,类建筑指定街面线之位置上,,,建筑贴线率应达,80%,,以上,,,形成连续性的街面。,,,,B,类指定街面线,:建筑街墙面应座落在,B,类建筑指定街面线上,,,建筑贴线率应达,50%,以上。,,,,建筑退缩线,: 建筑街墙不得超出此线。,C,红线宽,20,米,,强制性导则三,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B,红线宽,16,
47、米,A,红线宽,12,米,1.,为保障道路全线公共人行道至少保有,3,米的宽度,,,本区域内须遵照如图所示设置公共人行道宽度;,,人行道边缘线详见下图之规定。,,2.,地块红线内人行道设计必须采用公共人行道设计的,,材质、铺面形式及街道家居设置要求。,,3.,人行道边缘线与建筑街墙面之间允许设置的人造物如下:,,,□,门柱、楼梯、地面层露台及不高于人行道,1.5,米园墙;,,□,不宽于,3,米的入口雨遮;,,□,不宽于,2,米并不突出建筑墙面,60,厘米的凸窗及花台。,A,B,C,A-,红线宽,12,米,B-,红线宽,16,米,C-,红线宽,20,米,,规划电信管道,,规划中水管道,,B-,支
48、路九,规划通信管道,,规划通信管道,,规划中水管道,,C,支路十一,C,支路十一,B,支路九,区内支路九、支路十一两侧,,道路红线与建筑座落线之间的,5,米宽区域,,须保证公共市政管线的设置与维护。,强制性导则四 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C,B,1.,商业界面,,红色实线为商业界面座落指定线,,,该指定线退地块红线,5,米,,,商业界面必须坐落于该线上,,,并保持足够的连续性,,得以形成连续的商业街面,强化人流的导向。,,2.,步行系统,,绿色虚线为步行系统线路,,,步行线路贯穿该地区整个商业体系。,,,原则性性导则,3.,通行路径,,各开发地块应设东西向通行路径,,,路径位置可依具体
49、设计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紧急时可做消防及疏散路径。,,各开发街廓内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化率,(%),02-20,C2,商业金融业用地,130599,0.8,40,24,20,02-88,C2,商业金融业用地,64487,0.8,40,50,20,02-91,C2,商业金融业用地,45738,0.8,40,50,20,02-92,C2,商业金融业用地,31408,0.8,40,50,20,,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1.,各街廓内建筑以,3,~,5,层为基
50、底,,基底建筑不宜超过,15,米,,,地区内可适当安插点式高层,,,高层建筑应形成变化有致的天际线,,,最高建筑高度:,02-20,地块不超过,24,米,,,02-88,、,02-91,、,02-92,地块不超过,50,米;,,,2.,建筑自用地界线退缩设置,,,西侧自用地界线退缩不小于,40,米,,,东侧自用地界线退缩不小于,10,米;,,,3.,为保证观海视线的畅通,,,地块内设置宽度为,18,~,30,米的视线通廊,,,建筑自视线通廊退缩。,,强制性导则二 建筑高度及退缩规定,,强制性导则三 滨海公园要求,1.,各地块均应沿地块东侧设置宽度不小于,10,米,,并对公众
51、开放的带状公园;,,,3.,滨水公园内应设置,5,米宽的连续景观步道,,,各地块内滨水景观步道的起始点如图所示,,,起始点如有变更,必须征得相邻地块的同意,,,一致进行调整变更。,,,4.,任何地块的建筑及私有设施,,,不得破坏滨水公园的连续性与公共性。,滨海码头区设计之功能布局,,应以该区所属开发单位提出之具体策划,,并由北塘建设指挥部核定之定位为依据。,,,建筑形态应,,以码头仓库为建筑原型,,,突显地区的滨海特色;,,保证东海路上视觉的开放感,,并保证西侧建筑可以望海的可能性。,,,,原则性性导则,还迁区城市设计导则,强制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必须遵行,,且不可变更的强制性要求。,共
52、六项:,,■,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共三项:,,■ 路网结构设计,,■ 建筑高度限制,,■ 建筑材料、色彩运用原则,原则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应该遵行的原则性要求。,,开发的构想在符合详细规划的意图,,与本规定的原则的情况下、,,与相邻地区规划不产生矛盾与冲突、,,且能形成更佳的公共利益时,,,可以对导则内具体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化率,(%),01-10,R2,二类居住用地,40261,2.0,20,100
53、,40,01-18,R2,二类居住用地,61142,2.0,20,100,40,01-19,Rs,中小学、,,幼儿园用地,12017,0.8,30,30,30,01-20,R2,二类居住用地,3362,2.0,20,100,40,01-21,Rs,中小学、,,幼儿园用地,,3367,0.8,30,30,30,01-22,R2,二类居住用地,58951,2.0,20,100,40,01-23,R2,二类居住用地,77288,2.0,20,60,40,,强制性导则一 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强制性导则二 建筑街墙及退缩要求,1.,红色实线为建筑座落线,,,建筑座落线退南侧地块红线为,5
54、,米,,,建筑座落在该线上,,,建筑贴线率不小于,50%,。,2.,红色虚线为建筑退缩线,,,建筑退缩地块红线不小于,5,米。,,强制性导则四,人行道,宽度及设计要求,北,1.,为保障道路全线公共人行道至少保有,3,米的宽度,,,本区域内须遵照如图所示设置公共人行道宽度;,,人行道边缘线详见下图之规定。,,2.,地块红线内人行道设计必须采用公共人行道设计的,,材质、铺面形式及街道家居设置要求。,,3.,人行道边缘线与建筑街墙面之间允许设置的人造物如下:,,,□,门柱、楼梯、地面层露台及不高于人行道,1.5,米园墙;,,□,不宽于,3,米的入口雨遮;,,□,不宽于,2,米并不突出建筑墙面,60,
55、厘米的凸窗及花台。,B-,红线宽,16,米,支路九(次干路一以西),规划电信管道,,规划中水管道,,B-,支路九,区内支路九两侧,,道路红线与建筑座落线之间的,5,米宽区域,,须保证公共市政管线的设置与维护。,,强制性导则五 公共工程管线布设要求,长期,,与整个地区的单行路结合,,,形成开放社区,,及完整的小街廓道路系统。,,,近期,,可在安迁区先筑围墙,,,暂时形成封闭小区。,,原则性导则一 路网结构设计,车行系统,人行系统,小高,,中高,,高层,中高,,高层,从东到西,,,多层,,,小高,,,中高,,,高层,,,高度依次递增。,,原则性导则二 建筑高度限制,高层,,多层,,建
56、筑材料,,以红砖为主,石材为辅,,,,原则性导则三 建筑材料色彩运用原则,会议中心城市设计导则,强制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必须遵行,,且不可变更的强制性要求。,共一项:,,■,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共五项:,,■ 特殊地标建筑的审议框架,原则性导则,,,是区内规划设计应该遵行的原则性要求。,,开发的构想在符合详细规划的意图,,与本规定的原则的情况下、,,与相邻地区规划不产生矛盾与冲突、,,且能形成更佳的公共利益时,,,可以对导则内具体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各开发街廓内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应符合下列的规定:,地块编号,用地性质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
57、(%),建筑限高(,m,),绿化率,(%),03-20,C2,商业金融业用地,183631,0.5,25,16,30,,强制性导则 用地性质及强度规定,会议中心属于地标性建筑,其设计应作为特殊案例进行评议,下列条款均属于原则性设计导则。,,,,,,1.,会议中心的体量应考虑其与北塘小镇的关系,,尺度上尽量与小镇保持协调。,,,2.,会议中心面对纪念轴线所形成的空间,,应有磅礴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应具备大气的广场、高耸的柱廊、恢宏的入口空间及雨篷、视觉的通透性。,,,3.,会议中心北侧滨水的休息空间,,应做减小建筑体量的处理,,降低主体建筑对水面景观的压迫感。,,,4.,会议中心主体建筑两侧空地及前广场两侧可用于设置停车场,,,停车场地面尽量铺设草皮,,,每隔,3,~,4,个车位须种植树冠较大乔木。,,停车场需满足,600,辆小汽车及,60,辆大巴的停车需求,建议面积,4.9,万㎡。,,,5.,会议中心建筑设计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精神。,,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 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汇报完毕,谢谢!,,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费用协议范本.docx
- 2025年策划产品独家运营协议书.docx
- 2025年全球劳动力服务协议.docx
- 2025年旧货交易策划协议样本.docx
- 2025年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策划与技术咨询委托协议.docx
- 2025年协同作业协议书电子版.docx
- 2025年劳动合同争议法律援助协议.docx
- 2025年煤炭矿资源开发策划合作协议书.docx
- 2025年共同资产分配策划协议.docx
- 2025年联盟知识产权共享协议.docx
- 2025年水利设施改造项目施工安全与责任分担协议.docx
- 2025年度学校绿化养护策划与管理合作协议.docx
- 2025年物业策划服务内部合作框架协议.docx
- 2025年新入职员工劳务合同协议书.docx
- 权益纠纷解决协议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