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CDIO改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上传人:jian****019 文档编号:253021410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化CDIO改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深化CDIO改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深化CDIO改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深化CDIO改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CDIO改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成于大气 信达天下,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深化,CDIO,改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周定文,CDIO,工程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兄弟高校CDIO改革谈谈感受。,1、CDIO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天大会和分会场报告题目已经能够说明这一点;,2、进入了新的阶段:,3、CDIO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要措施之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2、养计划进一步推动了CDIO改革;,4、下一步,深化CDIO。更细、更实、更深、更全。试点工作组应同所有参与学校通过更具体的项目交流与合作深化CDIO改革。,内容提要,CDIO,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深化,CDIO 改革,的建议,2,CDIO,改革进入新阶段,2,CDIO 改革进展,1,一、CDIO改革的进展,CDIO,工程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CDIO认识的提高,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工程教育的质量差距,意识到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产生了改革的新动力。,试点组成员单位的交流、推广作用进一步加大,不断有学校希望加入CDIO试点工作组。更多的985、211院校开始关注、实

3、施CDIO改革。,1、,CDIO,促进了工程教育观念的改变,5,各高校以CDIO的一个愿景、一个大纲、十二条标准和五条指引为引导,结合国情和本校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制定并逐步实施,实现了CDIO的本土化。,2、以,CDIO,为指引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形成,例如:汕头大学的EIP-CDIO,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TOPCARES-CDIO,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自2008年以来,在全校推进CDIO改革,CDIO模式适合工程教育,其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也适合其他学科借鉴。学校借鉴CDIO模式,形成了“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方案,重新梳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重

4、新架构课程体系。,3、,CDIO,的人才培养成效开始显现,一批学校的CDIO改革思路、案例形成论文发表。据试点工作组统计,仅2011年全国有257篇相关论文公开发表,其中我校16篇。,有CDIO改革基础的学校,获得认同,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首批13所学校),汕头大学等学校成为“卓越计划”推进的范例。,CDIO的改革已经从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架构向课程、项目、校企合作培养层面深入,学生受益面明显扩大。,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的高水平竞赛成绩良好。例如:,汕头大学学生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其参赛的作品“复合改性保温砌块”荣获“第七届CDI

5、O国际会议及CDIO Academy竞赛”决赛最佳展示奖“CDIO Academy Rethink CityVoice of the ProductBest Poster Award”;,我校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5个全国一等奖、四个二等奖的佳绩,一等奖数列全国第五名,等等。,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的要点,强调,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书与育人,、,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注重知识和理解、技能和能力、判断和态度的提升。,重新分配可用的时间和教学资源,,压缩总课时。,兼顾能力培养和学科

6、知识,,模块化设置课程,,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和加深专业能力提供不同的选择。,在全校范围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4、我校,CDIO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案例,学校培养理念,政府、社会、校友需求与评价,校园文化特色,行业岗位要求,个人发展要素,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标准),一体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生,教材,教师,教学条件,学,生,就,业,能,力,学,生,发,展,能,力,重新梳理专业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CDIO,能力大纲,ABET,EC-2000,华盛顿协议,人才培养标准,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

7、位,专业基础,与,特色,工程实践项目,(CDIO全过程的,工程实践项目),毕业设计,(CDIO全过程的,工程实践项目),工科基础,平台课:,两课模块,数理模块,英语模块,体育模块,工程导论,DSP系统综合设计,(课程群的工程实践项目),软件设计,(课程群的工程实践项目),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课程群的工程实践项目),电子系统设计,(课程群的工程实践项目),C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数字电路,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重构课

8、程体系,(以控制工程专业为例),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数据采集技术,EE342111,Embedded System Principles and design,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EE042101,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2,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S042121,电子设计技术选修,Basis of Atmospheric Physics,大气物理学基础,EE342080,Meteorological Remote Sensing and Telemetry,气象遥感遥测技术,EE342070,Radar and Sat

9、ellite Meteorology,雷达与卫星气象,EE342060,气象探测技术选修,小计,Project based Application System Design,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系统设计,EE333071,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and Its Application,DSP器件及其应用,EE334061,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Sciences,大气科学概论,EE332050,Meteorological Radar Principle and System,气象雷达原理与系统,EE335041,Principles

10、of Atmospheric Detection,气象探测原理,EE334031,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双语),EE334021,必,修,专,业,课,课程英文名称,课程中文名称,课程编号,模块,对应培养要求,1.2.3/2.2.1/4.3.1,1.3.1,1.2.1/4.1.1,1.2.1/1.3.3/4.1.1,1.2.1/1.3.4/4.1.1,1.2.4/3.3.2,1.2.3/1.2.4,1.2.3/1.3.2,1.2.3,1.1.2/1.2.1,1.2.1/4.1.1,1.2.1/1.3.3,培养方案中落实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推进公共课的配套

11、改革,1、计算机基础课,强化实践;编程规范化;考试模块化,2、英语课,大学基础英语与四、六级考试;英语视听说;礼仪英语;考 研英语;英语演讲等等,3、物理课,物理知识;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观察与数据分析,4、思政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与思考;工程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5、数学课,系统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建模思想与方法应用;数学的美,6、体育课,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和保健习惯为主线,体育锻炼的不断线。,通信工程学院2011级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研讨课,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将每一门课程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贡献落实到知识点、能力要求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中。,通过细化

12、能力培养要求,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之中;,章标题,章节主要内容(知识点),重点、难点提要,学时,其他说明,第1章,绪论,1、微波的概念、特点及应用,重点:掌握微波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微波波段的划分及工程常用波段代号。,2,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第2章,传输线理论,1、传输线方程及其解,重点:掌握传输线的传输特性、反射特性、阻抗特性及功率特性;掌握传输线上行波、驻波以及行驻波三种工作状态;熟练掌握史密斯圆图工具、理解传输线的阻抗匹配的概念和意义。,难点:利用圆图进行传输系统支节匹配。,扩展:阻抗匹配技术在微波工程中的应用。,2,讲授为主,结合实验项目1、2,2、传输线的基本特性,4,3

13、、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2,4、阻抗圆图及其应用,2,5、传输线阻抗匹配,2,第3章,微波传输线,1、导波原理,重点:掌握三种基本微波传输线的结构、传输模式、传输特性、色散特性以及功率特性;深刻理解金属波导的截止特性;了解同轴线及微带线的介质参数对其特性阻抗的定量影响。,难点:特定横向边值问题下的传输模式的选择。,1,讲授为主,结合实验项目1、2,修订教学大纲,例,以体育课为例,知识,健身原理、方法与运动赏析,运动安全与保健,能力,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团队合作精神,素质,保证应对职业工作的身体,正确应对竞争、耐力、抗挫折能力,应对挑战的意识,课程目标:,通过体育教

14、育使学生强健体魄,掌握一种或多种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胜任职业岗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根据工程实践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参照行业要求,制定了学生编程规范,精讲多练、教考分离、机试为主,模块化,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和锻炼学生团队,改革考试方法,学习PPT设计模块时组织演讲竞赛,工程问题或,工程实例,物理知识或理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课堂,讲解,学生,演讲,课堂,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工程应,用解析,物理论,文撰写,学生,自学,简单系,统设计,工程能力,物理基本知识,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示意图,以物理课为例

15、,以工程与应用为主线进行,教学,体现工程教育特点。,以具有能力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保证知识学习、能,力培训和素质培养。,以分阶段进行的考核方式,,全面检验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效果。,编写面向工程的大学物理教材,将由,高教出版社出版。,注重能力培养,强化工程实践项目实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阶段,实施学期,达成目标,验收方式,方案构思、,设计,2,任务书的编制,设计图纸,方案评审,方案实现,3,硬件组装,程序编写,参数测试,实物演示,数据检查,运行、总结,4,实物运行,小论文,答辩,项目个人构思,项目小组构思,项目构思改进,个人方案设计,小组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改进,项目实现,实现的改进,提交设计报

16、告,项目功能改进,产品推广与维护,项目总结,C,D,I,O,第12学期,第34学期,第6学期,工程实践项目安排示意图,典型产品剖析,第5学期,工程实践项目的实施,推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基于学生科研项目的,、基于学科竞赛的、,基于学术讲座的,、基于社团基地的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基于项目的、基于问题的、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实施团队教学活动,双导师制度(学校、企业导师),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加大过程考核力度,试行导生制(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将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全过程引入课程教学之中,评估形式,评估内容,评估主体,A 随机加分,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加分,教师,B 团队活动的表现,B1 书面报告,教师,B2 演讲、辩论、头脑风暴式讨论、角色扮演式讨论、情景模拟表现,团队间互评,C 个体行政管理行为,根据学生个体工作专注程度和人际协作关系,学生自评与团队成员互评,D 团队组合优劣性,根据C项评估的情况确定,教师,E 团队协作认同性,团队组长认可度和组员配合度,团队内成员互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