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栽培技术介绍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53039626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瓜栽培技术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西瓜栽培技术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西瓜栽培技术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西瓜栽培技术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瓜栽培技术介绍(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西瓜栽培技术,第四章 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第三章 西瓜特殊栽培技术,,,第一节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第二节 小型西瓜栽培技术,,第三节 二次结果技术,,第四节 西瓜的扦插栽培技术,一、无籽西瓜的来源,1.激素无籽西瓜,,2.染色体易位无籽西瓜,3.三倍体无籽,,,,,1.激素处理诱导单性结实,,,,1938年在美国留学期间首次用萘骈乙烷和萘乙酸混合羊毛脂膏涂抹切伤的西瓜柱头,获得7.12%的无籽西瓜。,寺田甚七,用萘乙酸、吲哚乙酸处理雌花柱头也获得无籽西瓜。,,后来用赤霉素、2,

2、4-,D,等或混合使用,均获得无籽西瓜。,,但是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激素无籽西瓜至今未能应用于生产。,主要问题 :,,需每天清晨不间断地进行处理,,需经常摘除同株自由授粉产生的有籽果实,,费时费工,,坐果率低,果小畸形,白色秕籽,多,,商品差,,X,或,γ,射线照射二倍体西瓜种子,诱发体细胞染色体易位→纯和易位系。,纯合易位系(母本),自交,×,二倍体(父本),正常结籽结实,(种子半不育,高度不育及完全不育(无籽)),少籽或无籽,依易位染色体对数多少,播种,二倍体授粉,2.染色体易位无籽西瓜,2.染色体易位无籽西瓜,理论上,通过染色体易位获得100%的无籽西瓜 ,需获得11条染色体全部发生相互

3、易位的易位纯合体,难度非常大 。,,最早,,,西村和坂口于1960年开始研究。,我国,日本,染色体易位选育无籽西瓜的研究:,1965,年开始研究。,台湾,西北农大,甘肃农大,(王鸣,马克奇)(1978-1991),,广东农科院:易(2)、3号曾在生产上少量试种.,,均为少籽未能做到无籽西瓜。,染色体在植物细胞中是成组存在的。每一组内包括数目、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一套染色体。染色体组用,X,表示。,,一般性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它的染色体数目用,n,表示。一般体细胞是性细胞的2倍(用2,n,表示,即含两个染色体组2,n=2x,。,只有含11和11+11的雌雄配子结合才是可育的。这种几率是很小的。

4、所以不能结籽,是不育的。,11+11 11+11+11,,/ \ ↓,,11 11,11+1…,西瓜2,n=22。,三倍体体细胞33条。其性细胞染色体理论上是33/2条,但实际上11、11+1、11+2至11+11等各种不同的类型。,3.三倍体无籽,1937年,Blakeslee,和,Avery,发现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掀起了用秋水仙 素进行多倍体育种的高潮。,,1939年日本的木原均山下孝介发表关于获得4倍体西瓜的报道。,,1942年:新大和4倍体。,,1947年:木原均发表“三倍体的无籽西瓜之研究”正式宣告育成无籽西瓜。轰动

5、生物界和育种界,被认为 是 育种史一大创举。,↓,4x × 2x,↓,3x,2,x,二、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发展,,至1950年日本已育成,,四倍体:新大和、旭大和、富研等,,三倍体:旭都、无籽旭大和、无籽华凉等9个品种。,,但无籽西瓜品质不良,常出现空心果,畸形果等,产量也不高。采种量低,种子价格昂贵。,,,发展很慢。,,1953年低温多雨,重茬西瓜病害严重,三倍体表现出较强的耐湿性和抗病性,促进了发展。,我国台湾1957年开始无籽西瓜育种。,,1959年凤山热带园艺所育成9个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其中凤山1号于1961年进入全面生产阶段。,,目前台湾栽培面积已1500公顷,主栽品种

6、有凤山1号,农友新1号,农友新奇等。,,美、意、印等国也先后开展了此项研究。,,以色列获得四倍体,Alena,80,年代大量出口欧洲,受到欢迎。开辟了四倍体西瓜直接生产出口的先例。,,但美国、前苏联等因劳力,传播等,未发展起来,至今视为,“,珍品,”,。,我国内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多倍体研究。,,江苏农科院开展最早。1957年首次诱变出第一个四倍体西瓜品种。以华东24做父本育成无籽西瓜,——,新秋3号,,1963年: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类研究室:四倍体1号和无籽3号。,,四倍体1号在之后广为应用,四倍体,“,元老,”,;,,无籽3号是我国第一个有生产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无籽西瓜品种。60年代

7、→70年代大面积生产出口和内销。,,广东:农育1号四倍体,,山东:蜜宝四倍体,蜜宝无籽。,,74年起销往港澳,70年代无籽西瓜生产高峰。,但是无籽西瓜存在着,“,三低,”,的问题:,,采种量低 15千克/公顷,,,种子发芽率低 30-50%,,种芽成苗率低 50%左右,,80年代:低潮,,90年代:三低得以克服。,,采种量:22.5-37.5千克/公顷;,,种子发芽率:70%以上;,,种芽成苗率:80%左右。,,新品种层出不穷。,,三、无籽西瓜特点,,1.种子发芽和成苗困难,,,体积占种子壳内腔的60-70%。空瘪。,,种仁仅占种子总重量的38-40%;二倍体占50%以上。

8、,(1)种皮厚,种仁发育不良。,(2)子叶折叠,发芽率,成苗率低。,(3)发芽对温度湿度要求高。,(4)顶土能力差,,直播:发芽率只有10%以上。 常规催芽:发芽率20-30%。,,适温33-35℃(普通25-30℃)。湿度不可过大。,2. 2叶期以前)幼苗生长缓慢。,3.中后期(5-6叶后)生长旺盛,根系发达,4.雌雄花高度不育。自交不实,需用2,x,的花粉刺激雌花子房,5.抗病(枯萎 白粉)和抗湿性强,抗低温能力 差,侧根分级 根系深度 分布 最大功能叶(主/侧) 茎蔓 结果,,3,x 5-6,级 2.5,m,4.5平方米 30/25

9、 长 晚,,2,x 3-4,级 2.0,m,3平方米 20/15,6.果实发育期如果遇低温等不良条件,更易出现皮厚 空心 着色 秕子 畸形等。,四、无籽西瓜栽培要点,,1.破壳催芽,2. 改善苗床条件,促进成苗,3. 配置授粉品种,4.适当稀植,,提高苗床温度 酿热 电热 温床 直播(稍晚)或用地膜。,,加强管理:顶土能力差,床土松,覆土0.5,cm,多次覆土防带帽,精细摘帽。,每隔4,5行种1行2倍体作为授粉品种(优良品种)。为使花期相遇,晚播5-7天,若人工授粉10:1 或15:1,生长势旺,分枝多,坐果节位高,种 植密度稀些500-700株,

10、5.加强中后期管理,三蔓整枝,,开花期严格控制肥水,防疯秧,,主蔓第3,4雌花留果,,人工辅助授粉,,坐稳后又要加强肥水管理,,品质是关键:有色秕籽多,果形不好,空心,厚皮,白秕籽多,果肉软绵,,破壳催芽:,,(1)浸种:浸种时间缩短。,,,①55-60℃ 消毒10-15分钟:将至40 ℃左右继续浸1-1.5个小时。,,②20-25 ℃,4-6 个小时。,,(2)破壳:未破壳20-30%,破壳后可提高到80%。,,,干籽破壳:,,湿籽破壳:,,嘴磕,钳子或指甲刀。种子1/3 开即可。,,(3)快速催芽:用布卷或沙床,不必经常淋水。,,①33-35 ℃ 30-36 小时 结束,,②高温萌动,适

11、温催芽。40-42℃数小时,萌动后,33-35℃催芽。,,,第四章 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第三章 西瓜特殊栽培技术,,第一节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第二节 小型西瓜栽培技术,,第三节 二次结果技术,,第四节 西瓜的扦插栽培技术,一、礼品小型西瓜的特点,,1.幼苗弱,前期长势较差,,小型西瓜种子小,干粒重在30.8-37.55克之间,种子贮藏养分较少,出土力弱,子叶小,长势较弱,,,尤其是在早播或定植较早时,低温、寡照环境条件更易影响幼苗生长,长势明显弱于普通西瓜早熟品种。,,这样往往会影响到雌、雄花的分化,具体表现为雌花子房小,初期雄花发育不完全,畸形,雄蕊异常,花粉量少,甚至没有花

12、粉,从而难于进行正常的授粉受精,影响植株坐果和果实发育。,2.果形小,果实发育周期短,,小型西瓜的果型小,一般单瓜重1.0-2.0千克,果实发育周期较短,在环境温度为25,—,30℃时,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只需20多天,较普通西瓜品种提早7,—,10天。,,小型西瓜在早熟栽培条件下,所需天数因环境内的温度状况不同而不同,日光温室栽培小型西瓜头茬瓜在4月下旬以前成熟采收的,其结果期需30,—,35天;5月上中旬成熟,需25,—,30天;在6月上旬成熟的,只需22,—,25天。,3.对肥料反应敏感,,小型西瓜营养生长状况与施肥量多少关系密切,对氮肥的反应尤为敏感,氮肥用量过多易引起起植株营养生长过旺

13、而影响坐果。,,因此,在施肥时,基肥的用量应较普通西瓜减少30%,而采用嫁接育苗时,可减少50%左右。,,由于果形小,养分输入的容量小,故多采用多蔓多果栽培,而对果实个头大小影响不大。,,4.结果周期不明显,,小型西瓜前期生长差,如过早坐果,果个很小,而且易发生坠秧,严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气温条件的改善,植株长势得到恢复,如不能及时坐果,较易引起徒长。,,所以在栽培上,生长前期要避免营养生长过弱,同时又应适时坐果,防止徒长。,,植株正常坐果后,因果实小,果实发育周期短,对植株自身营养生长影响不大,故持续结果能力强,可以多茬结果,同样果实的生长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也不大,

14、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对多蔓多果、多茬次栽培、克服裂果都十分有利。,二、礼品小型西瓜栽培技术要点,,当前,小巧玲珑、肉质甜脆的袖珍西瓜在市场上日渐走俏,价格不菲。但由于一些瓜农对小西瓜的生育特性、需肥特点等了解甚少,加之其种子昂贵,产量较低,效益差。其技术要点如下:,,1.前期精心管理。,,苗期长势较弱,宜采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无菌、疏松、肥沃。,,小西瓜开花初期雄花发育不完全,花粉少,雌花子房较小,在保护地特早熟栽培应进行人工授粉。,2.多蔓多果栽培 小西瓜分枝力强,雌花出现早,结果力强,果实发育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不大,结果周期不明显,整枝方式一般采用主蔓搞心,2子蔓同步留2个果(第1-2

15、雌花),第一批果基本定个后,再选留二次果,l,—,2,个。,,3.科学施肥,精施巧管保丰收。,,小西瓜种植密度大,多次结果,多茬采收,要求肥力持久而充足,除适当减少氮素化肥外,应重施基肥和磷钾肥。,,据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少施或不施长效有机肥的瓜地,一般只能收1茬瓜,产量约为1000--1250,kg/667,平方米。,,若每667平方米分层施入腐熟有机肥2500,kg,以上,饼肥100,kg,和三元素复合肥30,kg,,保持养分的长期供应,发挥小西瓜多次结果的优势,产量可达2200--3000,kg/667,平方米(包括2茬瓜),与普通西瓜相当。,,4.精选良种,名优品牌拓市场。,,目前,我国

16、栽培的小西瓜除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引进的一些品种外,还有我国西瓜育种专家自行培育出的一批优质小西瓜新品种。,,早熟栽培,应选择圆果形品种,如红小玉、黄小玉等。,,地处郊市郊区的瓜农,可选择品质极佳的特小凤、早春红玉、金福等品种。,,远离大中城市,销售渠道以瓜贩上门收购为主的,应选择黑美人、黑小宝等耐贮运的品种,其中黑美人长途运销不裂不烂,且在福建、广东等地十分畅销。,,5.错季栽培 小西瓜栽培就应精心安排生产季节,寻找淡季上市。,,特早熟栽培,大棚温室栽培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超常抢早,因气温尚低,人们的食瓜欲不强烈,销量有限。,,而近几年夏西瓜和秋西瓜却特别畅销,栽培效益十分可观。,,夏

17、西瓜栽培安排在8月1日后上市最好,此时天热瓜少,瓜价攀升;,,秋西瓜要安排在中秋、国庆佳节前上市,过迟天气凉爽,吃瓜的人不多,就难以销售。,,五、精心包装,瓜美价高赚大钱。,,为避免生瓜上市,授粉时应作好标记。为了提高果品品质,瓜定型后翻瓜,使果面着色均匀,外形美观。为了获取高的销售效益,有条件的应分级采收,贴上标签,用纸箱包装销售。,第四章 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第三章 西瓜特殊栽培技术,,第一节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第二节 小型西瓜栽培技术,,,第三节 二次结果技术,,第四节 西瓜的扦插栽培技术,二次结果技术,可能性,方式,1.二次结果,2.割蔓再生,,,西瓜一株-40多个雌花,

18、可连续结果,保护地早熟栽培,收获早,收获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适宜生长。,,第一茬瓜收获后,只要秧蔓正常,生长势旺而不衰,就可利用已长成的瓜秧,令其二次结果。,,德州地区农科所试验, 在头茬瓜坐果部位以上保留2-3条侧二茬每亩2000,kg,,效益较好。,1.二次结果技术要点,,(1)二次果选留时期:主蔓不摘心,在第一瓜定个后(收前10天左右到15天)坐住。,,(2)部位:二次果对部位要求不严,可以第一瓜后主蔓上留,也可以从侧蔓上留,只要果形正常,坐果牢固即可。,,(3)管理,,①头茬瓜要精细管理,如合理肥水,整枝打杈,及时防治病虫害以保证蔓旺盛生长,延长功能叶寿命。,,②头茬瓜收获前5天,可每亩

19、追磷酸二铵15-25,kg,,并灌水,促进二茬瓜生长。,,③二茬瓜多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及时防治病虫害。,,④ 为防止头茬瓜发育消耗养分过多导致植株早衰,自第一瓜膨大期开始要定期叶面施肥,每7天一次,0.3-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⑤头茬瓜采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果,植蔓干叶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2.割蔓再生:,,,利用再生蔓生产二茬。头茬收后,割去老蔓,利用 西瓜基部的潜伏芽萌发出新蔓结瓜。,,,两种方式,,①第一茬瓜全部收获后,主侧蔓均在基部约10,cm,处剪掉,保留3-5个潜伏芽,3-5天即可萌发出新蔓。,②对已结过瓜的衰老植株,将主蔓从健壮侧蔓的上部剪除,留下健壮的

20、侧蔓继续生长结瓜。,,,,,,,2.割蔓再生管理要点,,,(1)加强肥水管理,促发新蔓,,割蔓后,在瓜畦内开20,cm,宽,20,cm,深的沟,沟内施肥。尿素5-7.5,kg/,亩,硫酸钾5-6千克或三元复合肥7.5-10千克。然后封沟浇水,促进新蔓早发旺长。开花作果前根据生长情况追一次肥,座果后在追一次肥。,,(2)合理植株调整。注意留瓜节位,,再生栽培生长势较弱。叶片较小,留瓜节位不宜过低,一般选留第二或第三雌花作果,以保证果实能充分膨大。但也不能 过晚,否则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危害严重,作果困难。,,(3) 及时防治病虫,第四章 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第三章 西瓜特殊栽培技术,,第一节

21、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第二节 小型西瓜栽培技术,,第三节 二次结果技术,,,第四节 西瓜的扦插栽培技术,一、机理和意义,,,,瓜类自茎节处产生不定根的特性:自然条件下,根量少而短,茎节被切断后,伤口形成愈伤组织。,,意义:节约种子,繁殖系数高,快繁无籽西瓜,资源保存(无性保存有性繁殖困难的突变材料)。,,二、方法,,1. 扦插畦的准备:小拱棚内保温,保湿,防风,遮荫。,,营养钵,营养土:6份园土、厩肥4份混合后加1千克复合肥/立方米。,,,,2. 采蔓:提早育苗,结合温室大棚早熟栽培,利用整枝剪下的分枝。剪刀用75%的酒精消毒,采下后立即放入塑料袋,防止失水萎蔫。,,3.扦插:先浇透水

22、。西瓜蔓切成3个茎节并带有2-3片叶的小段,每段基部1片叶连同叶柄,苞叶,卷须,花蕾切下。下口削成楔形,生根液中浸半分钟,与地面呈45°角插入,深3.5,cm,左右。,,4. 盖膜及管理,,(1)3天内遮荫:4-6天中午遮荫 7天后可不遮。,,(2)土表下2,cm,处温度28-32℃/20-22℃,低于14℃不能扦插。,,(3)1-3天:畦内相对湿度95-99%。4-6天,:90-95℃;7-10天:85-90%;10天后80-85%直至移栽。,,(4)叶面喷肥:3天内,每日上午,下午各喷一次,0.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5)浇生根液:1-7天内,每隔1-2天,在插蔓基部浇一次浓度为2

23、00毫升/升生根液10毫升/次。,,(6)移栽定植:插后15-20天,发生大量不定根,移栽。,,第四章 西瓜病虫草害防治,第一节 生理性病害,,一、,自封顶苗,: 低温 生长点水滴 嫁接(嫁接时接穗子叶未充分展开,生长点水滴,嫁接后17℃)。,,二、空洞果: 果皮果肉生长速度不一致 果肉出现开裂,缝隙,空洞,品种低温,低节位坐果,氮元素过多徒长。,三 、,黄带,,1.主要特征:果实纵切,从花痕到果柄部维管束成为发达的纤维带,白色,严重的黄色,糖度低,肉质差。,,2.原因:从叶到果运输的同化产物不足或运转受阻,果实成熟时仍保留发达的维管束所致。,,长势过旺,叶片受害

24、,成熟过程遇低温,南瓜砧木。,,四 、裂果: 低温 (发育停止后迅速膨大),水分供应不均。,第二节 病原形病害,一 、真菌性病害,,(一)枯萎病,,症状:伸蔓至结果中期(果大如碗口大小)发生最多。,,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4-5天后,逐渐枯死(整株或一,二蔓)切开病蔓,维管束变褐。,病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由根毛侵入,在导管内生长发育。病菌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毒素,在导管内积累,堵塞导管,阻碍水分运输。,防治,,1. 轮作倒茬,,2. 种子消毒 55℃温水15分钟;福而马林100倍稀释液浸30分钟。 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1小时。,,3. 育苗营养土 :塘土 稻田土

25、等,忌用瓜田、菜园土,肥料充分腐熟。,,4. 嫁接育苗,,5. 发病初期:根茎及周围土壤浇灌50%代森铵500-1000倍液,40%瓜枯灵1000倍液,7-10天一次,连灌3次。,二、炭疽病,病斑有轮纹,,防治:,,1.种子消毒,,2.药剂:,,百菌清,,多菌灵,,炭疽福美等,(二)炭疽病,二、细菌性角斑病,,以黄瓜为主,也危害西瓜,湿度大时易发生,多角形黄色小斑,干枯脆裂,也危害果实,,DT,杀菌剂300-500倍液。50退菌特,800单位农用链霉素,三、 病毒病,,症状:有花叶型,蕨叶型,班驳型和裂脉型,以花叶和蕨叶为主。,,花叶:叶片黄绿相间,叶形不整,叶面凹凸不平,严重时病蔓细长衰弱,

26、节位缩短,花发育不良,果畸形,,蕨叶:心叶黄化,叶形变小,叶缘反卷,皱缩扭曲,叶肉缺生,仅沿主脉残存,呈蕨叶状。,传播:蚜虫,整枝压蔓,伤口,大风吹秧,枝叶摩擦 高温干旱利于发病。,,防治:,,1 种子用 10%磷酸钠20分钟。,,2 早播 育苗。,,3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P K,肥,,4 田间操作病健株分别进行,肥皂水洗手。,,5 防蚜虫。,,6 植病灵、抗毒剂等,发病初期用。,第三节 虫害和草害,一 、 虫害蚜虫:,,乐果 功夫 溴氰菊酯,,红蜘蛛:乐果 二氯杀螨醇,,蜗牛与蛄蝓:灭螨灵 多聚乙醛颗粒、,,,疫病,瓜蚜,桃蚜,白粉虱,地膜 畦平膜紧, 起到除草作用。,,1 适合出苗前应用的种类,,杀草丹、 丁草胺、 绿麦隆、 敌草隆。,,2 适于定植前施用:,,氟乐灵、 除草醚、丁草胺、 杜尔等。,,先畦面喷,最后覆盖地膜。,,3适于出苗后: 5叶时: 盖草能、 拿捕净、 苯达松。,,大面积必须用,且必须先试用。,二 、草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