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ppt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与货币制度.ppt(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演进和货币职能,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第三节 货币制度,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衡量,第一节,货币的演进和货币职能,一、货币的起源,,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结果,,,,一只绵羊=两把石斧,货币产生的原因,缩短原始经济的“物物交换”过程,,降低相关的交易成本,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信用货币,实物货币,,,银行券
2、 纸币 存款货币(无现金社会),电子货币(无货币社会),,,,,,演进的基本规律:有形的物 无形的符号,,普通实物充当币材 金属货币(条块 金属),,,,,足值货币,1.,足值货币的形态发展,,,,2.,足值货币的基本特征,,,(,1,)货币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2,)可以同一切商品交换,,(,3,)本身含有否定自身的基因,商品货币,金属货币,,表征货币,1.,表征货币是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2.,银行券的基本特征,,,(,1,)他是可以随时兑换的货币,代替贵金属流通中。,,(,2,)他的发行必须由黄金和信用
3、作为保证。,,(,3,)早期各家银行在保证银行券随时兑换金币、银币的前提下都可以发行银行券。,信用货币,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2.,信用货币的形式: 现金、存款、短期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3.,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1,)只是货币符号,不具有内在价值。,,(,2,)是债务货币。,,(,3,)具有强制特征。,,(,4,)国家通过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实施货币政策。,,,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通过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你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帐、购买和支付,比纸币、支票
4、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货币形式的演化,,(根据,货币材料,的演变,),,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和物品。,,具备的性质: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朴素商品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和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充当货币,金属货币,以金属如铜、铁、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表征货币,流通中的纸制货币符号,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形式:商业票据、银行券、存款货币(可转帐并签支票款),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网上银行,信用卡,,货币形式演变的动因:交易费用的节约,,纸张形式的货币会消失吗?,现代社会中的支付方式,1,、现金支付:(普通)对大量
5、小额的交易。,,缺点:现金容易被偷窃,携带运送不方便。,,2,、支票(见票即付的债务凭证):是个人或单位在其支票帐户上的存款余额,而非支票本身,,缺点:支票处理需要费用,有时滞。,,3,、信用卡:传统信用卡先消费后付款,是消费信贷。,,借记卡是一种转账卡,不提供信用。但具有一定透支额。,,4,、电子资金转账系统:高速、便捷、以前主要用于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现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网上银行,信用卡。,,,各国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2000,年人均交易量),国家 支票 信用卡 直接借记 其他无纸化信用转移量,,加拿大,54 41 14
6、 19,,德国,5 4 67 87,,荷兰,1 4 53 72,,瑞典,0 2 10 81,,瑞士,2 10 6 76,,英国,45 27 34 31,,美国,180 74 7
7、 13,三、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基本职能,派生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一)价值尺度,,定义,:,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特点,,,,,,,,,观念货币,足值或币值稳定,独占性或排他性,技术规定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人们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合 分,,,物物交换和货币经济下的价格的数量,商品数量(,N,),价格的数量,{ R,B,,=N(N-1)/2},,,物物交换经济(,R,B,),货币经济(,R,M,),3,3,3,10,45,10,1000,499500,
8、1000,1000 000,499 999 500 000,1 000 000,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价值尺度,内在的抽象的性质,,使用货币的目的,,自发形成的,,货币价值随劳动生产率变化,价值尺度本身发生变化,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达到目的技术手段,,人为规定的,,一般不会经常变更,,价格标准,(二)流通手段,,定义:,货币媒介并促进交换,,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双重需要的双重满足,,诸多物品的不可分割性,物物交换,问题:物物交换会消失吗,特点,,,,,,,,,,,,,,,现实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不足值,,价值符号,特点,买卖脱节,,,,,,,,—,纸币的产生与货币形
9、态的演进,,,*客观需要:商品生产和流通,,*主观认识:人类控制货币与经济,(三)贮藏手段,,定义:,退出流通,价值的独立形态,/,财富一般代表,,特点,:,1,.现实货币,,,2,.足值,/,币值稳定,,功能:,自动调节货币流通,—“,蓄水池,”,,,,,,,,,贮藏费用无或很低,,,,,购买力损失:小,流动性:最强,贮藏货币的好处(财富贮藏形式的比较),各类资产的实际报酬率(美国),时期 货币 黄金 国库券 国债,AAA,级公司债券 普通股,,1926-1976 -2.4 1.5 0.0
10、 0.8 1.5 6.6,,1976-2003 -4.5 -0.7 2.1 3.8 4.6 7.8,,1926-2003 -3.0 0.9 0.7 1.7 2.5 7.0,(四)支付手段,,定义:,延期或未来支付的工具或凭证,,起源:,,,,,,,,,,,,,,,,,,,,,,,,,,,,,
11、,商业信用,,财政,银行,+,工资,报酬,—,商品复杂性、产销周期的不一致,,—,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买卖者身份的反复,特点,,特点,补足交换的环节,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加剧危机的可能性(债务,/,支付链条的中断),(五)世界货币,,,,,,,一般支付手段:偿付国际债务和国际收支差额,一般购买手段:国际贸易,社会财富的一般体现,—,支付战争赔款、借款、资本输出,,,世界货币,/,国际货币,,,,汇率稳定问题,,,,货币发行国与世界经济的协调问题,第二节 货币本质,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货币是
12、生产关系的反映,,,货币,货币国定论,货币名目论,货币金属论,货币数量论,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第三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定义,,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铸造权分散,,货币流通的紊乱,,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法律形式规定货币发行、流通,,,货币制度的定义,,一国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发行与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发行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规定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本位币币材:金属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单位:名称及单位货币的含金
13、属量,,本位币及辅币的铸造与流通,,,本位币,,,辅币,,贵金属;自由熔铸;足值;无限法偿,,自由熔铸,+,足值货币: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铸造公差,—,技术精确与流通磨损,贱金属;限制铸造;不足值;有限法偿,,流通频繁,磨损较大;辅助作用,,限制铸造:* 铸造利差;减缓冲击主币,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与流通,,金属货币,—,货币符号,,银行券:大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中央银行集中发行,,兑换性:自由兑换,—,限制、禁止兑换,—,纸 币,金准备制度,,,A,,,B,,,C,银行券兑付准备,货币调节准备金,国际支付准备金,(贵金属的输出输入),三、货币制度的演变,,,,,,,,,,,,,,,,金属本位
14、,信用货币本位,银本位制,,,平行本位,双 本 位,跛行本位,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制(,16C,~,19C,末),最早的货币制度之一,,存续时间不长,范围不广,,原因:,体大值小;价格不稳,金银产量的相对变化,,,,,13C-1550,1550-1680,1680,1720-1760,金贵银贱,,美洲用现代技术开采银矿,银产增,银贵金贱,,13—16,世纪黄金产量膨胀,巴西金矿投产,金产量翻番,资料来源:金德尔伯格著,《,西欧金融史,》,中译本第,28,页;布罗代尔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译本第,545-548
15、,页。,小资料,:,金银比价的变动,,1519,1556,,-1608,1609,,-1642,1643,,-1650,1701,,- 1710,1741,,- 1750,金,1,,1,,1,1,1,1,银,11.3,12.2,13.3,15.45,15.27,14.93,,,,,,,,,,,金银复本位制,,,,,原因,,特点,币材充分;价值稳定,不稳定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市场比价流通,——,价格体系混乱,双本位: 法定比价流通,——,劣币驱逐良币,跛行本位:自由铸造,/,限制铸造,——,过渡,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特点,,相对稳定,—,货币流通与外汇汇率,,,—,自发
16、调节货币流通、外汇汇率,,,稳定性的削弱,,,—,黄金分配的极端不均匀,,,—,基础动摇:兑换受限制,/,禁止,,,—,币材的内在局限,典型的金本位,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不铸造、流通金币;发行、流通银行券,国家集中储备黄金,(,外汇,),,银行券限制兑换,,,特 点,,残缺不全,,无金币发行流通:自发调节和币值稳定机制丧失,,兑换能力受限制:最低额,/,两次兑换,,一国币值稳定:难以为,继,,,金块本位:国内兑换(最低限,——,最高限),,金汇兑本位:本币,——,外汇,——,黄金,信用货币制度,,,,,,,,,,,,,,1,4,3,币值稳定机制丧失:不兑现,/,无发行准备,,,—
17、,,自发调节功能丧失:非足值货币,,,,2,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发行渠道:,,银行信贷程序,流通中的货币:信用货币,不规定含金量,/,不兑换黄金,,中国的货币制度,中国人民币制度的建立是以,1948,年,12,月,1,日的人民币发行为标志的,第四节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一、定义,,,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层次并进行包含排列的一种技术方法,,二、划分标准:流动性,,,金融资产不受,/,少受损失的前提下,及时变现的能力,,,三、划分的意义,,,,,,,,,掌握不同层次货币的运行,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货币管理当局,四、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模式,货币职能,金融工具,货币层次,,媒介
18、交换,现 金,M,0,=C,,活期存款,M,1,=C + D,d,,贮藏手段,定期存款、储蓄存款,M,2,= M,1,+ D,s,+ D,t,,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M,3,= M,2,+ D,n,,所有短期金融工具,M,4,= M,3,+L,,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剪刀差(,M2-M1,增速)越小,货币供应量存款活期化倾向越高,经济活力越高,剪刀差越大,存款定期化比重较高。,,,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
19、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即,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讨论,1,,,M1\M2,增速双双快速提升,可能对物价带来怎样的后果?,,,2,,,M1,、,M2,增速的“剪刀差”和“倒剪刀差”分别意味着什么?,,,3,,货币供应量过
20、于宽松会对资产价格产生何种可能影响?,,五、货币流通规律,,金属货币,/,银行券流通规律,,,,,公式的特征:左边决定右边,左右不能颠倒,,公式的含义,:,,商品流通总额决定金属货币或银行券的流通量,,,,,,P T / V = M,d,纸币流通规律,,,,M V = P y = Y,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基础上的特殊规律:,6,个“颠倒”,,1,.金币有价值才流通,纸币流通才有价值,,2,.金币量取决于其价值,纸币价值取决于其量,,3,.价格涨跌使金币量增减,纸币量增减使价格涨跌,,4,.金币过多过少自动调节,纸币自身无过多过少问题,,5,.贬值的金币有碍流通,无金的纸币正常流通,,6,.金确立为货币才代表价值,纸币似乎直接代表价值,复习思考题,1,,解释足值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区别。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2.,什么是流动性?将下列资产按流动性大小排序:,,支票账户存款、房屋、通货、洗衣机、储蓄存款、普通股,,3.,登录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进入“数据”,—“,货币供应量”:,,找出,2007,年,—2010,年,8,月,M0,、,M1,、,M2,的数据,绘制成图表。并讨论:,,M0,、,M1,、,M2,的变化程度 是大致相同的吗?如果是,说明了哪些问题?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请从金融活动和货币功能的角度讨论一下,M0,、,M1,、,M2,变化的意义和影响。,,Thank You!,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